为什么大学毕业生跨省就业_回归系数论文

高校毕业生为何跨省就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校毕业生论文,跨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大幅度扩张,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迅速增加。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从2000年的95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338万人,就业率从2000年的82%下降到2004年的73%。高校毕业生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和高校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从各方面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和帮助。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范围也逐步扩大到全国劳动力市场,跨省就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跨省就业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或得到更高的工资收入。近年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成为毕业生跨省就业的拉动力;同时,高校扩招后一些省份培养的毕业生在总量和结构上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也成为跨省就业的推动力。

有关劳动力流动的相关文献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Todaro(1969)提出的绝对收入差距假说。Todaro用收入差距对发展中国家的城乡人口流动做出了解释。Todaro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预期城乡收入差距的反应,当预期因流动而增加的净收益超过流动成本时,人们就会选择从乡村迁移到城市。Rosen(1985)的收入均等化理论拓宽了收入差别的定义。人们有一种往他们能够获得最高收入的职业或者地理位置流动的趋向,而收入差别的定义是比较广泛的,包括了非货币性的工作条件的差别。收入差别构成了流动的动机,而流动的结果抹平了收入的差距。如果在能力相同的人们之间发现了收入的差别,那么或者他们的工作条件存在差别,或者在工作或地区之间的流动存在某些成本。

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多种多样。它既包括交通成本、额外的生活费用等经济成本,也包括心理成本,即人们对于更换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而需要的心理上的调整。心理成本被认为是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重要障碍。Mundlak(1979,1989)把流动成本解释为不仅是交通费用,而且包括由于政府的行政控制而带来的流动成本。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成本与收益角度对高校毕业生跨省就业进行实证分析。收益既考虑流入地的工资水平,也考虑找到工作的概率,成本包括三个部分:求职带来的额外费用,机会成本,心理成本及制度性障碍带来的成本。当收益大于成本时,劳动力流动就会发生。实证研究中使用的数据来自于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03年6月对全国6个省份(东、中、西部各两个省)和北京市共计47所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有效样本观测值为18722个。本文分析对象只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高职毕业生。

图1 生源地、高校所在地以及就业所在地的关系图

本文的“跨省就业”是指,学生就读的大学与毕业后第一个工作单位不在同一个省份(图1中的1和2部分)。“跨籍就业”是指,学生的生源地与毕业后第一个工作单位不在同一个省份(图1中的1和3部分)。“跨籍上学”是指,学生的生源地与就读的大学不在同一个省份(图1中的3和6部分)。

学生跨省流动的收益主要是更高的预期工资,或更好的工作条件。学生的求职费用是指,学生从开始找工作到工作找寻过程基本结束这段时间里,为了找工作而额外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求职简历的制作、交通费、招聘会门票、通讯费、人情礼品费、以及其他有关费用。在本研究中,主要是指接受调查的2003届毕业生,从开始找工作到2003年6月中旬为止发生的求职费用。在学生求职的过程中,学校也会付出相应的成本。本文以学校对学生就业的帮助程度来反映学校付出的这类成本。本文根据问卷构建了一个“帮助程度”的定序变量,即在学生的各种就业途径中,学校对学生就业的帮助所处的位次。

机会成本,即跨省就业的学生在本省就业可以获得的工资收入。心理成本,即学生由于更换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而需要的心理上的调整。制度性障碍带来的成本在中国是比较突出的。赖德胜(1996)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非常明显,尤其是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和过高的工作转换成本,阻碍了高校毕业生的流动。蔡昉(2001)提出,劳动力市场城乡间分割,在改革之前是政府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需要,在改革以来则是受到城市利益集团的影响而得以维持。蔡昉利用计划迁移数量决定的计量分析,以及北京市就业保护政策的演变实例检验了上述假说。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户籍制度是劳动力市场上就业保护的制度基础,其改革有赖于一系列配套改革的完成。

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是影响跨省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高校毕业生流动的制度环境有着自己的特点。第一,对于高学历毕业生和紧缺专业的本科生,部分流出地省份限制学生省外就业,而流入地则为这些毕业生提供落户便利。第二,对于各省普遍过剩的专科生,流出地省份的态度是允许甚至鼓励流动,而流入地则往往加以限制。可见,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户籍制度同样可以成为劳动力市场上就业保护的制度基础,而这一制度基础的出发点是地方利益。目前,专科与本科以上学历的差距成了户口制度中的一个分界线,这种制度性障碍对于不同学历层次的高校毕业生的跨省就业产生不同的影响。

那么,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跨省就业的流向、流量和层次究竟如何?毕业生跨省就业的成本和收益有多大?哪些因素增大了跨省就业的成本从而制约了跨省就业?跨省就业带来的影响是什么?这些是本文试图回答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的流动状况

截止到2003年6月,2003届毕业生跨省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约为33.8%,跨籍就业的比例为34.0%,跨籍上学的比例约为28.8%。而且,本科生的跨省就业率、跨籍就业率、跨籍上学率均高于专科生;211大学的跨省就业率、跨籍就业率、跨籍上学率均高于一般本科学校,一般本科学校高于专科、高职学校。详细情况见表1和表2。

表1 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省份和就业省份

从表1可以看出,57.9%的学生在本省接受高等教育,在本省就业;11.4%的学生在本省接受高等教育,到外省就业;8.72%的学生在外省接受高等教育,回本省就业;9.04%的学生在外省接受高等教育,在高校所在省份就业;12.9%的学生在外省接受高等教育,在生源省份及高校所在省份以外的省份就业。可见,学生在外省接受高等教育以后,回本省就业和留在高校所在省份就业的人数大致相当。下文将主要讨论跨省就业的情况。

表2 按学历层次和学校类型划分的毕业生流动情况(%)

毕业生跨省就业的流向比较集中,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流入地前六位依次是广东(19.3%)、江苏(10.0%)、北京(7.6%)、上海(5.8%)、浙江(5.7%)、山东(5.3%),合计吸纳了跨省流动毕业生的53.8%。

二、跨省就业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1.成本

学校帮助程度:本文把“帮助程度”作为“学校进行就业服务所发生的成本”的替代变量。变量“帮助程度”是问卷中“您主要是通过下列哪种途径求职的(双选)”和“您觉得目前各方面的就业信息能否满足择业需求”两个问题组合而成,得到一个范围在1-9的定序变量。数值越高,说明学校对学生就业的帮助程度越大。统计结果显示,跨省就业学生的学校帮助程度平均为4.25,本省就业学生的帮助程度平均为3.90,两者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可见,跨省就业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显著得到了更多的学校帮助。

学生的求职费用:统计结果显示,跨省就业的学生人均费用为884.3元,本省就业的学生人均费用为898.6元。在0.1的统计显著性水平上,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简历制作费用”、“招聘会门票费用”、“通讯费”、“其他有关费用”在本省就业学生的求职费用中所占比例,与在跨省就业学生的求职费用中所占比例大致相当。显著不同的是:本省就业学生的“交通费”和“人情礼品费”比重分别为22%和23%,而跨省就业学生的相应比例为32%和13%。

表3 跨省就业与本省就业学生的各项求职费用之比较

因此,跨省就业与本省就业的求职费用在总量上没有显著差别,而在结构上有显著差别。跨省就业学生的交通费显著高于本省就业学生,这一差别可以解释为跨省就业的学生到外省获取就业信息、参加招聘会、进行面试等形成的花费;本省就业学生的人情礼品费显著高于跨省就业学生,这一差别可以解释为,在跨省就业率低的地方,劳动力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而人情、关系在就业中所起的作用较大。

表4 起薪的线性回归结果

 系数

标准化系数

显著性水平

常数项711.1 0.000

学校得分

 11.3

 0.2360.000

家庭背景

 41.4

 0.1660.000

跨省就业

 224.0

0.1350.000

学校是不是在省会及沿海缄市

133.7

0.0530.001

求职费用

  0.0

 0.0530.005

学业成绩

 28.8

0.0430.007

本科学历

 75.5

0.0370.000

注:因为学科门类划分较粗,此处省略了学科门类变量的回归系数。

2.收益

跨省流动的收益主要体现在更高的起薪上。但是起薪的确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以毕业生的起薪为因变量,是否跨省就业(虚拟变量)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其中,控制变量包括:学校是不是在省会及沿海城市、学校得分、一级学科门类(11个学科门类用10个虚拟变量表示,以理科为参照)、学历(虚拟变量,以专科为参照)、家庭背景、求职总费用、学业成绩(注:变量“学业成绩”是利用问卷中“学习成绩排名”和“是否党员”两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得出来的公共因子。)。从表4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跨省就业的毕业生月薪比本省就业的毕业生平均要高出224元,而且在0.01的统计水平上是显著的

3.分析

前面的描述统计表明:跨省就业的学生与本省就业的学生,个人付出的求职费用总量没有显著差别,只是在结构上有所不同。当然,跨省就业的学生得到的学校帮助要更多一些。而上文的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跨省就业的起薪要显著高于本省就业。因此,如果工作条件和流动成本相同的话,人力资本禀赋更高的毕业生将会流向起薪更高的地区和岗位。

三、毕业生跨省就业的影响因素

在我国,专科生与本科生在学历上的差别成了户口制度的一个分界线,专科生跨省就业很难得到就业地的户口,而本科生除了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外很少受到户口限制。因此,下文首先将选取专科生作为分析对象,分析在户口制度的限制下,专科生跨省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1.专科生跨省就业的影响因素

对样本中的专科毕业生而言,一部分学生跨省找到了工作,而也有一部分学生却未能实现跨省就业。那么,是什么因素决定专科学生跨省找寻工作的成功与否?本文将可能影响的因素分为以下两大类:一方面,从跨省就业的收益角度考虑。影响跨省就业收益的变量包括:学业成绩、专业、学校性质(是否公办学校)、学校属地(是否在省会及沿海城市)等。另一方面,从跨省就业的成本角度考虑。影响跨省就业成本的变量包括:学校帮助程度、学生来源地、性别、学校所在地的人均GDP(注:由于主要流入地之间的工资水平差别,明显小于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工资水平差别,而下文在分析跨省就业成本时考虑了流出地人均GDP这一变量,所以此处没有引入流入地工资水平变量。)、是否跨籍上学等。

表5 专科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逻辑斯特回归结果

自变量跨省就业

本省就业

 系数

显著性水平 Exp(B)

系数

显著性水平 Exp(B)

常数项-8.00

 0.00 

-4.64   0.00

学业成绩

 0.09 

0.25

1.09

0.27 

0.00

 1.31

公办高校

 2.27 

0.00

9.70

1.50 

0.00

 4.46

学校属地

 0.55 

0.00

1.73

0.83 

0.00

 2.30

学校帮助

 0.13

  0.00

1.13

0.11

  0.00

  1.11

来自大中城市 -0.05

0.78

0.95

0.23 

0.02

 1.26

性别 0.37 

0.02

1.45

0.40 

0.00

  1.50

GDP

   -0.00014

0.00

1.00  0.000008

0.30

 1.00

跨籍上学

 1.59 

0.00

4.91

-0.29

0.03

 0.75

注:对比组是未就业者。因为学科门类划分较粗,此处省略了学科门类变量的回归系数。

由于被解释变量Y的含义为是否找到了工作,是二分变量:1为是;0为否。因此,不能用普通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本文将采用逻辑斯特(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计量回归检验。回归方程的形式为:

其中P表示找到工作的概率,P/(1-P)是找到工作的概率与未找到工作的概率之比,定义为找寻工作的机会比率。解释变量Xj的含义为找到工作与否的影响因素。各个系数βj表示解释变量对找寻工作的影响,其取值等于机会比率的变化率,正的系数表示该解释变量有利于找到工作,并且系数越大表示找到工作的概率就越大(同一解释变量的不同取值之间的比较)。ε表示随机扰动项。对于分类解释变量,采用的是虚拟变量的方式。

学业成绩越好,在外省找工作的预期收入就越高;学校越好,在外省找工作的预期收入就越高;专业越热门,在外省找工作的预期收入就越高。学校帮助程度越高,学生跨省就业付出的费用往往越小;如果跨省就业无法解决户口,对于来源于大中城市的学生来说,其心理成本要高于来自于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男性往往对家庭的依赖性更小,性别优势可以降低心理成本;学校所在地的人均GDP越高,本省就业与跨省就业的收入差距越小,跨省就业的机会成本越高。Kodrzycki(2001)的研究表明,上大学前有过迁徙经历的学生毕业后更能适应跨省就业;在我国的户籍制度背景下,如果学生在外省上大学,毕业后更可能跨省就业,因为他可以回到生源省份就业;因此,跨籍上学是跨省就业的一个影响变量。因此,来自大中城市和人均GDP两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符号预期为负,其他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符号预期都为正。

表5第2-4列给出的是跨省就业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作为对比,表5第5-7列给出的是本省就业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

(1)跨省就业与本省就业的相同影响因素。

①公办高校、学校属地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而且在统计上都是显著的。高等教育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向劳动力市场发布信号,学校实力越强意味着学生的素质越高、学习能力越强,因而学生找到工作的概率更大。

②学校帮助的回归系数为正,而且在统计上都是显著的。学校帮助有利于降低学生跨省就业的成本,因此学校帮助越大跨省就业的可能性越太;同时,学校帮助越大本省就业的可能性也越大。

③性别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而且在统计上都是显著的。无论是跨省就业还是本省就业,男性都显示出较大的优势。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性别差异值得关注。

(2)跨省就业与本省就业的不同影响因素。

①在“跨省就业”的回归中,大中城市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但统计上不显著。一方面,学生来自大中城市,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这都有利于找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专科生跨省就业不能解决户口,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将付出更多的心理成本。在两种相反的力量作用下,最后来自于大中城市对于跨省就业无显著影响。但是在“本省就业”的回归中,“大中城市”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即来自于大中城市有助于在本省找到工作。

②在“跨省就业”的回归中,GDP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学校所在地的GDP越高,本省就业与跨省就业的收入差距就越小,跨省就业的动力就越小。在“本省就业”的回归中,GDP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学校所在地的人均GDP越高,越有利于增加本省就业的机会。但是,回归系数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③在“跨省就业”的回归中,学业状况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但统计上不显著。在“本省就业”的回归中,学业状况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即学生的学业状况越好越容易在本省找到工作。

④在“跨省就业”的回归中,跨籍上学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在“本省就业”的回归中,跨籍上学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

为什么“来自大中城市”、“学业状况”和“跨籍上学”等变量在“跨省就业”和“本省就业”回归中的结果不一致?要解释这一矛盾的现象,必须回到专科生个人所面对的制度环境一户籍约束。根据我们的调查和访谈,并参考蔡昉(2001)和赵耀辉(1997)关于户籍制度与劳动力流动的研究,我们发现政府通过户籍等制度进行的行政控制会对专科毕业生造成如下影响:

第一,地方政府对于可替代性强的岗位,对外来人口采取歧视性政策,从而降低了流动的毕业生找到工作的概率。第二,没有户口就无法享受城市的社会服务,包括公平费用下的子女入学、入托、失业保险和购买住房等。从而增大了毕业生日后的生活成本。第三,由于不是合法长期居住,在当地缺乏认同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障也可能要低一些,从而增大了毕业生的心理成本。

因此,来自大中城市的毕业生即使在找工作方面有优势,也不会轻易到外省就业;学业成绩更好的学生,可能放弃跨省就业更高的收入,而选择本省安全、有认同感、受人尊重的工作;跨籍上学的学生,如果要在高校所在省份就业,相比本省上学的学生,更多地受到户口制约;而如果跨籍上学的学生到高校所在省份以外的省份就业,第一是他们可以回到家乡就业,第二是他们由于有跨籍上学的经验而更能够适应跨省流动,所以相比本省上学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优势。可见,各地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通过影响毕业生的工作条件和流动成本,从而影响他们跨省就业与否的决策。

2.对211大学和一般本科毕业生的分析

本文对211大学和一般本科毕业生也进行了类似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对于21l大学的毕业生来说,是否来自大中城市不影响就业,学业状况正向地影响就业,跨籍上学对跨省就业有正的显著影响,对于本省就业有负的显著影响。对于一般本科学校的毕业生来说,是否来自大中城市不影响就业,学业状况正向地影响就业,跨籍上学对跨省就业有正的显著影响,对于本省就业有负的显著影响。从学业状况看,211大学和一般本科学校毕业生的学业成绩好有利于跨省就业,而专科生的学业成绩好坏对跨省就业结果没有显著关系,这与很多省市进入学历要求必须是本科以上的政策相一致。也就是说,本科生受到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的制约,小于专科生受到的制约。

表6 对211大学和一般本科毕业生的分析

学校 就业去向 变量

类型

 来自大中城市学业状况跨籍上学

211  跨省就业 系数为负,不显著

系数为正,显著 系数为正,显著

大学 本省就业 系数为负,不显著

系数为正,显著 系数为负,显著

一般 跨省就业 系数为正,不显著

系数为正,显著 系数为正,显著

本科 本省就业 系数为负,不显著

系数为正,显著 系数为负,显著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1.以全国劳动力市场的视野来设置专业、培养学生

2003年,毕业生的跨省就业率为33.8%。如数据分析所示,特定专业的学生可能在本省不好找工作,可是在外省却可以顺利就业。同时,跨省就业的学生起薪平均高出本省就业的学生224元。可见,一省培养的高校毕业生,可能在全国范围内获得工作机会。于是,一省的高校,在设置专业、制定培养计划的时候,就不能只考虑本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而应该把眼光放到全国劳动力市场。

那么,如何在全国的视野内获得对本校培养的学生之需求的总量与结构呢?笔者以为,应该分为两个层面来获取需求信息。一是,中央政府的有关部门(如教育部、劳动部)定期组织对全国劳动力市场的调查,获得各个行业、各种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信息,以及各个行业、各种职业对高校毕业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并从产业发展的角度预测将新增或消失的就业岗位类型和数量,然后定期发布《中国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白皮书》。这一白皮书将对各高校设置专业、制定培养计划起到宏观指导的作用。二是,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培养能力、自身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定期调查本校毕业生所面对的劳动力细分市场,以决定培养什么专业的人以及如何培养这些人;同时,不同高校中的同一学科可以联合起来,定期对该学科面对的劳动力细分市场进行调查。

2.创造条件,通过降低跨省就业的成本来引导毕业生的流向

就业成本是影响毕业生跨省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毕业生属于初次就业者,受财力、信息、经验等制约,能否成功地跨省就业离不开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和帮助。实证研究也表明,学校帮助(也即学校为学生就业付出的成本)对于学生就业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而同时,毕业生跨省就业受到一系列制度因素的制约,这些制度障碍增大了跨省流动的成本,从而影响了毕业生跨省就业的决策。

政府号召广大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基层和西部的起薪和工作条件可能无法短时间内改变,但是只要加大政府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力度、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并尽量消除制度性障碍,就可以降低毕业生的就业成本,从而有效引导毕业生的流向。

3.消除障碍,鼓励跨省就业

根据劳动经济学理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毕业生跨省就业,有利于缓解流出地的就业压力,提高当地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缩小地区之间的工资差距。我国存在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也容易产生地方保护主义。实证研究表明,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得人力资本禀赋较高(如学业成绩较好)的毕业生并不一定配置到了起薪更高的位置。地方政府主要以地方利益为出发点制定政策,而地方保护主义则导致了效率的损失。要真正消除毕业生流动的障碍,在全国形成公平竞争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就需要进一步的户籍制度改革。

标签:;  ;  ;  ;  

为什么大学毕业生跨省就业_回归系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