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琦[1]2002年在《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思考》文中提出人口老龄化“银色浪潮”在席卷发达国家之后,正迅速向发展中国家袭来,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严重。中国能否处理好养老保障问题,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筹资模式作为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起点和首要环节,是研究养老保险制度的重中之重。 本文的基本结构如下: 序言。简要介绍研究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第一章,养老保险筹资模式概述。本章首先介绍养老保险的叁种筹资模式,在对这叁种筹资模式进行比较的同时指出其各自的优点与局限;接着,分析影响养老保险筹资模式选择的几个主要因素,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与老年人口赡养率、养老保险制度成熟程度、工资增长率和投资利率以及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等四个方面。 第二章,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国际比较。本章以德国、智利和瑞典这叁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为例,在分别介绍它们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后,分别对其进行评析,以资对我们在进行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选择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第叁章,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本章第一节首先回顾中国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从现收现付制到部分积累制的改革成就,同时指出部分积累制运行后,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仍然面临尴尬的局面,从而引发了关于究竟是模式选择还是具体操作问题的争论。接着本章第二节在对中国国情试予考察后,指出部分积累制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强调具体执行中的“操作不利”是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四章,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中的问题、对策与建议。本章分析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筹资模式中的具体操作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主张在未来筹资模式选择上,不应急于向完全积累制转变。 第五章,结语。本章是对全文主要观点的提炼与总结。
刘猛[2]2012年在《中国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社会保障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及政治稳定方面的作用。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养老金制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自19世纪末,德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性公共养老金计划后的一百多年来,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养老金制度,其具体制度的设计与推行均由政府承担,其中公共养老金计划已成为社会成员维持老年基本生活最可靠的保证。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世界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1951年建立公共养老金制度以来经历了多次的调整,以不断地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和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变化。1978年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开始进入了快车道。1997年,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建立了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养老金制度运行模式。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运行后发现,养老金体系运行的复杂性远远超出制度设计者的预期,一些困难和问题在体系运行中逐渐暴露出来,反映出制度设计上的缺陷。2005年,公共养老金制度再一次大幅度推进改革,开始采用缴费确定型积累制和给付确定型现收现付制相结合的统账结合制度模式。从运行情况看,改革后的养老金制度还存在相对脆弱的环节,在面临全球共同的老龄化问题的同时,中国养老金的特殊矛盾更加突出。首先是养老保障的覆盖面,“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前半期就要推进到完全覆盖城乡,政府承担做实个人账户和基础养老金的保障责任,财政压力巨大;其次替代率和保障水平问题也一直是中国养老金制度的脆弱环节,随着替代率的不断提升和保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现行养老金节余会快速减少,甚至入不敷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中国特有养老金矛盾,究竟是随着城市化的扩张,让农民工养老金进入城镇居民体系还是按照农民工的户口属性,采用新农村养老保险来作为载体都将是下一步政策考虑的关键问题。总体上,中国的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矛盾更加突出,问题也更加尖锐。本文基于养老金制度建设理论,在公共养老金制度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中国养老金制度的难点和不足,并依此构建理论模型,先后纳入农民工、社会保障税、全国社保基金等因素和变量,从经济增长效应和社会福利效应两个角度对不同公共养老金制度模式进行比较,重点研究不同公共养老金制度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而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等国家准备基金制度为基础,提出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思路和建议。此外,结合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厘清养老金制的机制和作用,将养老金制度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进一步明晰养老金制度的作用。根据上述主要问题和研究目标,按照现有文献研究回顾和理论综述、养老金制度的现状、养老金制度的主要问题、解决养老金制度问题的主要思路和方法、以及以养老金制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逻辑思路,深入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为7章。第1章导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和意义,厘定涉及全文的重要概念,在综述养老金制度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明研究视角和基本思路,明确研究价值。第2章养老金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主要梳理世界各国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养老金制度建立和发展的总体情况,城镇、农村养老金制度分析。其中,对世界各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和发展的考察可以为客观地认识中国养老金制度提供参照和基础;分析中国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历程为认识中国养老金制度的现状提供背景和条件;而对城镇、农村养老金制度的分析则为以后各章的分析奠定基本框架和模式。第3章中国养老金制度转轨过程中隐性债务问题。在分析隐性债务形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隐性债务形成的历史原因,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现代化的切实需要,并依照现行养老金缴纳和管理立法的要求,构建隐性债务的测算模型,测算养老金隐性债务。第4章中国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和替代率问题。养老金待遇和替代率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当前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偏低,而新增的养老人口和养老金支出压力很大。一方面要有效地提升养老金待遇,另一方面还要在收入分配制度大幅改革的前提下提高替代率,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压力巨大。本章以最优度测算为基础,提出中国养老金待遇和替代率的改革方案。第5章中国养老金目前的支出压力和筹资分析。主要包括对中国当前养老金支出规模的测定,农民工群体纳入养老金制度后的支出压力和解决养老金不足的筹资方案。其中,创新性地提出社会保障税对现行养老金制度的支持,预测税收规模、使用方向和保障能力。第6章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为基础,提出国家养老准备基金的建设和发展方案,提出具有政策性和操作性的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措施。这一方案,与国务院对全国社保基金的定位基本相同,与全国社保基金2010年发展战略规划会的基本方针大致相同,也对未来全国部分社会保险基金交由社会保障基金托管进行动态化预测。第7章是对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意义的提升,养老金制度对消费结构、消费规模、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等都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从而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政策基础。本章通过对农民工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全国社保基金和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问题、社会保障税的征收问题等的分析,给出中国未来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状况,并提出国家财政保障的基本规模和方法。论文的创新和特点:一是论证方法的创新。坚持总量上的定性和政策上的定量方法相结合,如采用国际比较的方法,分析中国养老金制度的保障能力、可持续性和未来风险;而在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险(障)基金的投资等方面,则采用定量方法测定。这样,既避免过度陷入保险式的精算技术主义,又规避了过于粗放式、评论式的经验主义研究。二是论证内容的创新。从理论上重新界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性质,提出国家准备金的概念。叁是结论的创新。本文的结尾力求对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与保障方案提出定量化、可操作的测算,主动对接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既突出养老金制度的意义,又为解决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思路。论文的缺陷和不足包括:1.数据上的不足。由于中国财政数据公布的粗线条和滞后,所需数据的项目往往只公开到类级,距离满足款级研究的要求还有非常大的差距,本文的部分研究只能停留在理论分析上,难以进行实证检验,致使最初的某些目标研究无法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文章的说服力。2.研究方法上的不足。如果有充足的公开数据的支持,可以尝试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如各省养老金制度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但由于中国目前数据公布的现状使许多有效的研究方法难以使用,直接影响到最初研究目标的实现。3.结论上的不足。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对于许多重要的结论,只提出了思路和初步方案,未能达到可操作的程度,影响到本文的直接实用性,这也正是我今后要继续深化研究的内容。
何春玲[3]2010年在《民生财政构建与完善中的养老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生财政的概念根植于民生内涵。即根植于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民生作为经济问题,就要求民生财政要保障公民生老病死等基本需求;民生作为社会问题和民权问题,就要求民生财政着力推进基本消费均等化;民生作为政治问题,就要求民生财政不断提高社会总福利水平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民生财政的内在涵义包括叁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内容是民生财政的基本职责主要侧重保障公民基本的生存状态,确保社会领域基本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民生财政的基本要义;第二层内容是指提供公民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第叁层内容是促进社会总福利水平的提高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民生财政上述叁个层面上的内容具有一种逐层递进的关系,前一层面内容的基本实现是后一层面内容实施的前提条件。民生财政的内涵决定了养老保障是其重要的职责。养老保障具有准公共性、强公益性、高公平性与法治性,这与民生财政本身具有的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和法治性特征相契合,因此,把养老保障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对民生财政理论认识的深化和客观实践的突破,也是对养老保障内涵的准确把握。民生财政是破解养老保障难题的钥匙,是养老保障赖以稳健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手段;养老保障是促进民生财政构建与完善的内在动力,是民生财政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的。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导论部分,概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公共财政实践的深化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是本文研究的时代背景。民生财政的提出是公共财政实践深化的结果,当代中国社会公共领域的主要矛盾是公民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和财政对公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在于建立和完善“民生本位”时代的民生财政。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和人口再生产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老龄化具有老龄人口庞大、老龄化速度过快、高龄化日趋严重、未富先老以及养老保障支出压力巨大的特征,因此,加快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就显得尤为迫切。文献综述部分按照民生财政和养老保障两个方面分别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就民生财政的研究而言,国外学者没有明确提出民生财政的概念,但其研究具有鲜明的中国意义上的民生财政特色。国内学者对民生财政的研究是近几年才逐渐兴起的,国内学者对民生财政的内涵、建设以民生为核心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的必要性以及公共财政与民生财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关于养老保障问题的研究,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浩如烟海,对其进行综述难免挂一漏万。但总体来看,国内外学者对养老保障的研究各有侧重和特色。国外学者对养老保障的政府责任和养老保障筹资模式的转轨问题研究深入;国内学者对养老保障的公共产品属性及其与公共财政的关系、养老保障的体制选择、养老保障制度从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制的转变、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以及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险体制等方面关注较多。本文从民生财政建立与完善的角度研究养老问题,可以说与目前众多的养老保障研究视角不同,对揭示养老保障的公共品实质与民生财政构建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创新的意义。第二章是民生财政与养老保障关系的基础理论部分。本章从界定民生与民生财政的概念入手,揭示民生财政的内涵,继而研究民生财政的核心内容与拓展体系,最后论述养老保障在民生财政中的重要地位。民生首先表现为经济问题,其次是社会问题和民权问题,但其实质是政治问题。民生财政是保障公民生老病死等基本需求,推进基本消费均等化,提高社会总福利水平,促进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财政。民生财政是公共财政的具体化和深化。民生财政具有深刻的哲学精神和鲜明的时代涵义。层次性、发展性、永恒性是民生的叁大哲学特性,也是民生财政的哲学特性。民生的层次性特征规定和制约着民生财政的哲学特性,并对民生财政建设的路径和排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民生的发展性特征揭示民生财政的内涵也会随之大大拓展。民生的永恒性特征表明,解决民生问题始终是财政应尽的职责,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从现实来看,教育、就业、医疗、养老和住房是当前民生财政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这些构成民生的核心内容。这些民生问题基本解决之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会成为民生财政的工作重心,这些构成民生财政的拓展体系。养老保障是民生财政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养老保障是民生财政的重要职责。另一方面,养老保障在民生财政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养老保障支出占民生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看,养老保障支出占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最高,在整个财政支出中也占较高比例。从养老保障对中国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型的意义看,养老保障是中国社会成功转型的关键,因而对民生财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叁章是对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进行回顾与梳理。通过对城镇养老保障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历程的追溯,探求当前中国养老保障制度诸多问题的根源。中国城乡分割的养老保障制度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根源,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从起点开始就走上了“城乡二元分割”的路子。尽管如此,城镇养老保障制度也是低水平、狭覆盖、单位制为特征的缺乏规范与稳定的制度。文革期间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更是处于停滞、倒退的状态,乃至退化为单个企业内部的养老保险。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养老保障仅仅作为推进国企顺利改革的配套性改革措施而没有纳入通盘的考虑和规划,以致于在改革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与此同时,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长期处于缺失的状态。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养老保障进行了社会化改革试点,以2009年启动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改革为标志,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建立正式拉开了序幕。第四章是对中国养老保障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发现以城乡分割、地域分割和身份分割为特征的统一性与公平性缺失是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最大的问题,另外,资金筹集和隐性债务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统一性和公平性,最大难点是资金供需矛盾尖锐。对于前者表现为养老保障的城乡分割、地域分割和身份分割;对于后者表现为养老金筹集叁大支柱远未稳固、隐性债务规模巨大、资金管理不规范。因此,构建全国统筹、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障制度,重点是农村农民,核心是城乡一体,最终目标是人人享有基本养老均等的保障。第五章是对国际上养老保障经验进行的借鉴。现代养老保障制度的变迁过程其实是一个养老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但是也是一个问题越积越多的过程。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是现代养老保障制度的发源地,也是养老保障制度比较完善的地区。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成败得失对我国这样一个养老保障制度起步较晚、保障水平较低、制度尚不完善的发展中大国尤其具有借鉴意义。总而言之,国际上养老保障制度构建过程中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多元化的养老保障体系、养老保障筹资、支付水平及保障范围的适度和养老资金的安全等方面是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完善过程应该注重借鉴的关键问题。第六章提出构建基本养老保障均等化制度的建议。本章提出中国养老保障要以“全覆盖、保基本、有弹性、可持续”为原则,要在完善城镇养老保障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城乡一体、叁步合一”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障体系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社会进步和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现阶段,实现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由城镇为主向城乡统筹、由城镇职工向城乡全体公民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完善城镇养老保障制度是构建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障制度的基础和依托,为此,就要做实个人账户、完善企业年金制度、扩大城镇养老保障覆盖面,使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障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中国要抓住时机,一步到位,力避分步跨越壕沟的风险和被动。从现实来看,叁步合一的改革路径是成本最小、代价最低并且最有利于制度建设的方案。在此过程中依托强有力的财政手段,让民生财政加速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反过来,让养老保障制度促进民生财政的构建和完善。第七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本文认为,民生财政的构建与完善是破解养老保障困局的必要途径,而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对民生财政的构建和完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社会资源的集中与利用模式仍然是政府主导型,政府对社会资源强大的集中与支配能力决定了构建养老保障体系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义务。因此,通过民生财政的构建和完善找到破解养老保障难题的钥匙,依托强有力的财政手段,把民生财政作为破解养老难题的主要途径和物质基础,加速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中国要构建覆盖全民的稳固的养老保障体系,就要我们从宏观上统筹国家财力,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使国家财力在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上有一个综合平衡的战略,就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达与落后地区的关系,使先富地区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地支持后富地区的发展。同时,还要求我们有战略思维,彻底改变局部枝节末梢般的、修修补补式的改革,要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财力筹集与使用方式,以民生为导向重塑财政的运行模式,以民生财政的构建与完善应对养老保障的挑战。
章萍[4]2006年在《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有效筹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的现实紧迫性,来研究养老保险基金的有效筹集问题。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趋势不断加深,使社会养老保险面临严峻挑战,给和谐社会建设造成极大压力。社会养老保险必须以经济为基础,以资金为后盾,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状况构成了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其基础环节是养老保险基金的有效形成,即有效筹集问题。谁出钱?出多少钱?谁收钱?怎样收钱?为什么钱收不上来,难以实现有效筹集?这些与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相关的问题,攸关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在这些具体问题上正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之中。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仅仅建立了比较制度化的城镇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仍在不断探索过程中。本论文分析了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的现状,介绍了国外某些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有效筹集养老保险基金的若干对策。 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对实践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论与展望共10章组成。 第1章是引言。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论题中的基本概念和论文的结构安排与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第2章是关于社会养老保险筹资的研究综述。介绍国外社会养老保险筹资理论和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筹资的研究进展。 第3章是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概述。介绍了社会养老保险的概念和产生发展过程,从筹资模式、筹资方式、基金的分担等方面一般地分析了养老保险筹资的主要内容。 第4章具体介绍了我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现状与问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模式目前是具有创造性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体制正处在新旧交替的特殊阶段,远未达到规范化、系统化的要求,存在诸多问题,养老保险基金的有效筹集问题具有现实紧迫性。 第5章是国外养老保险筹资比较与借鉴。重点介绍了已顺利实现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代表性国家—智利和瑞典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内容、实践效果及对于我国养老保险筹资改革的启示。 第6章研究隐性债务问题。指出巨额隐性债务的存在是制约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有效筹集的瓶颈;妥善处理好隐性债务问题是现有条件下实现养老保险基金有效筹集的前提。本章分析了隐性债务对实现养老保险基金有效筹集的制约性影响;从资金筹集的角度,使用改进的方法和新的人口生命表,分年度测算了我国
李晨光[5]2016年在《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筹资改革:经济影响与制度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叁大制度共同构成。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其制度框架均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同,而且,从参保人数、资金收支规模和待遇水平以及改革历程等方面来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一直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核心和重点。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源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80年代,改革焦点集中在积极推行社会统筹机制,使养老保险由“企业保险”成为真正意义的“社会保险”;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养老保险改革在社会统筹的基础上引入了个人账户;2000年以后,开始进行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经过叁十年改革探索,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改革在筹资模式上部分实现了制度创新,形成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框架。但实践中,做实个人账户面临如何弥补转制成本的实际困难和确保养老金当期发放的双重压力,导致“名义账户”制成为绝大多数地方无奈却现实的选择。即便在最早进行试点且是唯一一个真正做实个人账户的辽宁省,2010年以后,由于国家财政暂时中止对当期社会统筹基金发放缺口的补贴,辽宁省只能动用业已做实的个人账户基金弥补,个人账户重新回归“空账”。综上所述,当前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筹资环节改革的焦点集中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混合模式中个人账户“空账”是否还要继续做实以及如何做实这一难题上,这也是中国养老保险未来发展无法回避且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相较于个人账户“空账”的做实问题,中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高缴费率与征缴收入小于基金支出的问题更加直接与明显。当前各地区用人单位名义缴费率一般维持在20%左右,严重影响企业参保积极性并制约其发展。2014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20434亿元,而基金支出21754.7亿元,征缴收入小于基金支出,这表明即使实现全国统筹,即使不做实个人账户,职工养老保险征缴收入也不足以满足当年基金支出的需求,需要财政资金予以补足。因此拓展养老保险资金来源并保证经济的运行效率(表现为降低企业缴费率)成为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当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筹资,除了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缴费以及财政投入外,依然不存在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其他渠道,在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出现支付压力的情况下,降低用人单位缴费率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实现。我们能否转换改革思路?既然无法降低费率,是否可以改变缴费基数?长期以来中国用人单位参加养老保险一直是以工资总额或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之和作为缴费基数,这也是社会保险制度产生之后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方式,在国际上已形成惯例。已有文献均没有对此提前疑问,也没有关于改变用人单位以工资总额作为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论述。但企业以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并非不可改变,中国的现实情况也提出了改变企业缴费基数的内在要求,因此应摆脱传统观念与惯例的束缚,根据现实情况探索企业缴费基数的改革。本文选择以“收入”(现实中对应企业的收入额或增值额)作为企业参保缴费基数并与改变前以“工资”为基数对比来进行研究。企业缴费基数改变与否和个人账户做实与否就形成如下四种组合:个人账户空账以工资作为企业缴费基数、个人账户实账以工资作为企业缴费基数、个人账户空账以收入作为企业缴费基数和个人账户实账以收入为企业缴费基数。这四种组合就构成了本文的分析框架,对应本文的四个核心模型。本文设置参数后通过模型模拟对不同模型稳定均衡状态下的模拟值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求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筹资改革的目标模式。1.个人账户空账以工资作为企业缴费基数的模型(NW模型)这可以看成是对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际情况的近似模拟,也是与其他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的基准模型。通过模型模拟考察外生变量变动的影响可以发现:第一,在企业以工资为缴费基数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情况下,降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参保缴费率和企业参保缴费率,会使资本劳动比、单位劳动产出、资本产出比、人均储蓄、平均工资、工作期人均消费、退休期人均消费和个人终生效用上升,会使利率、平均养老金和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下降;而提高个人参保缴费率和企业参保缴费率虽然能使利率、平均养老金和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上升,但却会使资本劳动比、单位劳动产出、资本产出比、人均储蓄、平均工资、工作期人均消费、退休期人均消费和个人终生效用下降。第二,在企业以工资为缴费基数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情况下,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参加养老保险在职人员在就业人员中的比重会降低资本劳动比、单位劳动产出、资本产出比、人均储蓄、平均工资、平均养老金、工作期人均消费、退休期人均消费和个人终生效用,但却导致资本回报率(利率)上升,而养老金平均替代率却不会发生变化。第叁,在企业以工资为缴费基数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情况下,随着人口增长率下降,就业人员增长率通常也会随之下降,就会导致资本劳动比、单位劳动产出、资本产出比、人均储蓄、平均工资、平均养老金、工作期人均消费、退休期人均消费和个人终生效用逐渐上升,而利率和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会下降。2.个人账户实账以工资作为企业缴费基数的模型(FW模型)在不改变企业以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的情况下,通过提高企业缴费率消化转制成本实现个人账户由“空账”转变为“实账”。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个人缴费不再用于当期养老金发放,而是形成实账积累进入资本市场;但转变过程中已经处于退休期的个人其个人账户仍然是空账,其所需个人账户养老金仍然需要从当期养老保险缴费中支付,通过提高的企业缴费率实现转变期间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的收支平衡,从而满足转轨期间的养老保险支付需求。通过模型模拟考察外生变量变动的影响可以发现:第一,企业仍以工资为缴费基数,但通过提高企业缴费率的方式实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由空账运行转变为实账运行之后,如果能够降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企业参保缴费率,会使资本劳动比、单位劳动产出、资本产出比、人均储蓄、平均工资、工作期人均消费、退休期人均消费和个人终生效用上升,会使利率、平均养老金和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下降;而提高企业参保缴费率虽然能使利率、平均养老金和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上升,但却会使资本劳动比、单位劳动产出、资本产出比、人均储蓄、平均工资、工作期人均消费、退休期人均消费和个人终生效用下降。第二,在完全做实个人账户之后,可以通过提高养老保险个人缴费率实现提高养老金水平和替代率的目标,而不会对其他经济变量产生影响。第叁,企业仍以工资为缴费基数,但通过提高企业缴费率的方式实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由空账运行转变为实账运行的情况下,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参加养老保险在职人员在就业人员中的比重会降低资本劳动比、单位劳动产出、资本产出比、人均储蓄、平均工资、平均养老金、工作期人均消费、退休期人均消费和个人终生效用,但却导致资本回报率(利率)和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上升。第四,企业仍以工资为缴费基数,但通过提高企业缴费率的方式实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由空账运行转变为实账运行,随着人口增长率下降,就业人员增长率通常也会随之下降,就会导致资本劳动比、单位劳动产出、资本产出比、人均储蓄、平均工资、平均养老金、工作期人均消费、退休期人均消费和个人终生效用逐渐上升,而利率和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会下降。3.个人账户空账以收入作为企业缴费基数的模型(NY模型)本文构建的第叁个模型为个人缴费保持不变与个人账户维持空账情况下,改变企业参保缴费基数,以收入作为企业缴费基数的模型。通过模型模拟考察外生变量变动的影响可以发现:第一,在企业以收入为缴费基数且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情况下,降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参保缴费率或企业参保缴费率,会使资本劳动比、单位劳动产出、资本产出比、人均储蓄、平均工资、工作期人均消费、退休期人均消费和个人终生效用上升,会使利率、平均养老金和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下降;而提高个人参保缴费率或企业参保缴费率虽然能使利率、平均养老金和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上升,但却会使资本劳动比、单位劳动产出、资本产出比、人均储蓄、平均工资、工作期人均消费、退休期人均消费和个人终生效用下降。第二,在企业以收入为缴费基数且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情况下,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参加养老保险在职人员在就业人员中的比重会降低资本劳动比、单位劳动产出、资本产出比、人均储蓄、平均工资、平均养老金、养老金平均替代率、工作期人均消费、退休期人均消费和个人终生效用,但却导致资本回报率(利率)上升。第叁,在企业以收入为缴费基数且个人账户保持空账运行的情况下,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在全社会生产者中的覆盖范围,提高参加养老保险企业的产出占社会总产出比重,会使资本劳动比、单位劳动产出、资本产出比、人均储蓄、平均工资、工作期人均消费、退休期人均消费和个人终生效用下降;会使利率、平均养老金和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上升。第四,在企业以收入为缴费基数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情况下,随着人口增长率下降,就业人员增长率通常也会随之下降,就会导致资本劳动比、单位劳动产出、资本产出比、人均储蓄、平均工资、平均养老金、工作期人均消费、退休期人均消费和个人终生效用逐渐上升,而利率和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会下降。4.个人账户实账以收入作为企业缴费基数的模型(FY模型)本文构建的第四个模型为个人缴费保持不变情况下,改变企业参保缴费基数,以收入作为企业缴费基数并实现个人账户由空账转变为实账的模型。通过模型模拟考察外生变量变动的影响可以发现:第一,在企业以收入为缴费基数且个人账户由空账运行转变为实账运行的情况下,降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企业参保缴费率,会使资本劳动比、单位劳动产出、资本产出比、人均储蓄、平均工资、工作期人均消费、退休期人均消费和个人终生效用上升,会使利率、平均养老金和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下降;而提高企业参保缴费率虽然能使利率、平均养老金和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上升,但却会使资本劳动比、单位劳动产出、资本产出比、人均储蓄、平均工资、工作期人均消费、退休期人均消费和个人终生效用下降。第二,在完全做实个人账户之后,可以通过提高养老保险个人缴费率实现提高养老金水平和替代率的目标,而不会对其他经济变量产生影响。第叁,在企业以收入为缴费基数且个人账户由空账运行转变为实账运行的情况下,扩大养老保险在就业人口中的覆盖范围会导致均衡状态下人均储蓄、平均养老金和养老保险平均替代率下降,而不会对其他经济变量产生影响。第四,在企业以收入为缴费基数且个人账户由空账运行转变为实账运行的情况下,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在全社会生产者中的覆盖范围,提高参加养老保险企业的产出占社会总产出比重,会使资本劳动比、单位劳动产出、资本产出比、人均储蓄、平均工资、工作期人均消费、退休期人均消费和个人终生效用下降;会使利率、平均养老金和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上升。第五,企业以收入为缴费基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由空账转变为实账运行,随着人口增长率下降,就业人员增长率通常也会随之下降,就会导致资本劳动比、单位劳动产出、资本产出比、人均储蓄、平均工资、平均养老金、工作期人均消费、退休期人均消费和个人终生效用逐渐上升,而利率和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会下降。通过模型FW、模型NY和模型FY分别与基准模型NW的定态值进行比较,可以得出本文的最终结论:第一,在个人缴费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如果企业缴费基数不发生改变,单纯通过提高企业缴费率来做实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在现实中既不可行也完全没有必要。第二,在个人缴费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相较于企业以“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如果改变企业缴费基数,企业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以“收入”作为缴费基数对经济的正向促进作用要更大。第叁,如果企业参保缴费基数能够由“工资”改为“收入”的话,相较于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做实个人账户对经济的正向促进作用要更大。综上所述,在个人缴费基数和个人缴费率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企业将参保缴费基数由“工资”改为“收入”并做实个人账户,相较于其他方式能够最大幅度的促进资本和产出以及消费者福利的增加。因此,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筹资改革的目标模式应以收入作为企业参保缴费基数,合理确定企业缴费率以满足当期基金支出需求并实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由“空账”转变为“实账”。根据本文模型分析得出的最终结论,确定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下一步筹资环节改革的目标为:在统账结合的制度框架与职工个人缴费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改变企业以“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的现状,以“收入额”或“增值额”作为企业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合理确定企业缴费率以满足当期基金支出需求,从而实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由“空账”转变为“实账”,并真正实现制度的自我平衡与自我发展。
齐鹏[6]2016年在《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于2014年2月正式并轨。这是中国养老保险发展的重大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由于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及实施时间比较短暂,既无适合国情的理论指导,也无厚实的实践经验参照,加之制度覆盖人口多,制度不完善,所以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研究成为当前中国国内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研究的焦点和热点。本文“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本文在梳理和分析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把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具体分解为五方面,即基金支付能力问题、基金监管能力问题、待遇给付公平问题、经办服务能力问题、政策认同提高问题。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定量研究法、访问研究法分别对每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而后又选择在这些方面或某个方面占优势或与中国经济社会实际接近的四个典型国家进行比较研究,以求对中国的启示。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村社实际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解决对策。这是对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研究的补充和发展。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运用基金支付能力衡量指标,即基金支付率、基金支付GDP占比和基金累结支出倍数,以及相关数据资料,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国和各地区基金支付能力问题,并从筹资能力角度分析了成因。第二,通过分析养老保险高效基金监管能力的特征,即独立自治、协调制衡、科学监控、社会监督,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监管能力问题,并从统筹管理层次、监管行政化及政府责任角度分析了成因。第叁,运用年金现值模型,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同类型参保居民待遇收益公平问题;基于地区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及人口指标,比较分析了政府补贴地区分配公平问题。而且,从缴费制度、政府补贴制度的弹性及待遇公平调控等角度分析了成因。第四,基于公共政策认同理论,分析了养老保险政策认同的基本内容和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认同存在的问题,并从待遇保障、政府责任、基层干部养老保险工作作风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利益表达等角度分析了成因。通过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本文结论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第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付整体压力大且地区不平衡。主要是由政府财政筹资结构上轻下重、村社补助配套政策缺失、基金收益低、缴费累退激励等造成的。因此,必须调整参保、缴费、待遇等制度设计,建立基于政府财政的高效基金筹集及基金平衡制度,建立基于市场的高效基金收益制度。第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监管能力不足,质量和效率低,突出表现为监管独立自治不够、协调制衡不强、科学监控不足及社会监督缺位。主要是由统筹层次低、监管行政化、法规不健全、监管投入不足等造成的。因此,必须提高基金统筹管理层次,建立独立自治型基金监管机制,建立基金投资风险评定与控制机制,健全监管法规,完善社会监督。第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给付公平问题凸出,缴费收益、地区待遇给付及政府补贴分配等不公平,与城镇职工养老待遇差距大。主要是由缴费“收入关联”弹性不足、政府补贴“梯度层级”不够、待遇公平调控机制不健全等造成的。因此,必须建立比例缴费机制、以县区及其指标为基础的政府补贴“梯度”分配机制及待遇公平调控机制等。第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能力不足,质量和效率低,不能满足“制度规模”不断增大的需要,主要是镇村(社)经办机构及服务点不健全、经办服务人员少且自身经办能力存在问题、经办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等。主要是由政府对经办服务认识不到位、经办服务政策制定不科学、地方财政投入不足等造成的。因此,必须建立基于政府和社会的高效经办管理服务体系。第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认同提高乏力,限制了城乡居民参保及缴费档次提高。主要是由制度待遇定位低且待遇调整未规范落实、政府养老保险经办服务建设不够、基层干部养老保险工作作风问题等造成的。因此,除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待遇和加强经办服务建设外,还必须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及转变基层干部养老保险工作作风等。
蔡向东[7]2009年在《统账结合的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研究》文中认为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是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改革过程中的制度创新,但其十几年的制度实践一直与赤字为伴,个人账户长期“空账”运行,统账结合名不副实,虽几经调整,但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制度也仍未定型,其可持续性倍受质疑。开展此项研究,对于正确判断现行制度的可持续性,厘清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思路,及早采取积极措施使养老保险改革尽快走出困境,避免即将进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重蹈覆辙,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以系统论为研究视角,从现行制度的财务状况、制度设计、运行管理、目标实现程度以及对外部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对现行制度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做出了现行制度不可持续的基本判断;通过理顺不同养老保险模式之间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地揭示了我国现行统账结合制度不可持续的关键症结,在于其实账积累的特性不符合中国现实国情,导致制度运行偏离了预设的轨道,违背了改革的初衷。文章提出“名义积累的统账结合”是现实的理性选择,是一种必要的过渡性制度安排;认为“社会统筹+个人发展账户”是最终过渡到实账积累的部分积累制、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明智选择,也是整合中国社会保险体系的理想路径。
赵志刚[8]2008年在《基本社会公正理论的中国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当今世界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在相应地调整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在制度设计层面,表现为构建社会保障的责任分担机制,分化政府责任,强化个人义务,充分调动家庭和市场的积极性;在政策操作层面,则是政府部门学习和借鉴私营部门的方法,强化社会保障的绩效管理,引入目标定位策略。公共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公共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中国也同其他国家一样,近十几年来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是,中国特殊的人口结构、鲜明的城乡二元结构、过大的国有企业比重、较高的赡养率,使得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更加步履维艰。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由于基础理论的馈乏、基本理念的偏差、思维方式的老化,导致中国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虽然经过了十几年的改革,但至今仍存在着基本模式不明确、制度体系不健全、城乡体系不融合、覆盖范围不宽广等问题。本文在对西方社会公正理论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阐释了中国现阶段在社会保障领域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内涵,揭示了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所存在的社会公正方面的问题;以社会公正理论为基础,对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及其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并从战略高度指出中国应当建立国家、企业(单位)、个人责任合理地分担的“社会保险型”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对西方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分析,对中国实行部分积累制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能性、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在借鉴国外对现收现付制、基金积累制、部分积累制模式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设计背景、运行情况、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提出了在对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统账分离”整合的基础上建立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观点,并通过社会实验确定了公共养老金计发办法;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中国现行的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对居民储蓄具有“挤出效应”,从而证明了在中国实行部分积累制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客观必要性。本文还对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以及市场经济时期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构成要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对中国城乡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功能重新定位、科学划分政府、企业(单位)、个人责任的观点,从而为建立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企业(单位)、个人责任合理分担机制创造了条件;然后基于社会公正理论,提出中国应当将公共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使之成为覆盖城乡各类社会群体的国民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观点;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构建了能够相互融合的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本文的研究为解决中国公共养老保险资源分配不合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不融合、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等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通过中国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实施推广工作,在中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策现实中产生良好的实践效果。
刘儒婷[9]2012年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城镇养老金支付能力研究》文中认为人口老龄化、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国家间区位竞争的加剧等等因素的变化对传统福利国家制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人口上,受到代际契约的挑战,从20世纪70年代伊始,几乎所有福利国家的人口都面临着年龄结构的深刻变化。西方的人口转变理论呈现出生率和死亡率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这些人口转变必然导致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养老金支付能力最直接的挑战。养老金缴费者和养老金领取者的比例在几年之内会发生急剧转变。从经济角度上讲,劳动力市场的萎缩程度将进一步加剧,导致缴费者的减少。从社会的角度上讲,家庭规模在不断缩小,由家庭负担的责任需要社会来承担。多种时代背景综合下,整个社会的养老负担会逐渐加重。中国在严峻的人口经济发展背景下,无论在宏观和还是在微观领域,都会遇到诸多如经济增长趋缓、巨额转轨成本等问题,它们对中国将来的养老金支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的社会养老责任还将主要由国家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来承担,中国养老金一方面要承担巨额的历史隐形债务,另一方面又要负责人口老龄化产生的更多养老需求,未来一段时间内养老金的支付风险会越来越大。本文以人口老龄化为大背景,有效评估中国养老金支付能力,并且以维持养老金长期财务平衡为目的,提出可行性方案,将有利于减轻财政压力和负担,化解部分隐形债务,缩小资金缺口,提高养老金支付能力,促进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本文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理论和实务研究,建立中国养老金支付能力模型,为提高中国养老金支付能力提供对策和建议。主要框架是:问题背景提出——相关研究述评——宏、微观影响因素分析——建立模型测算——结论与建议。本文以研究提升养老金支付能力为逻辑中心,重点关注几个问题:第一,经济因素、非经济因素和养老保险制度内部因素对中国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影响;第二,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提高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实证研究。围绕上述问题,本文除了绪论外,共涉及到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养老保险制度及支付能力的相关研究述评。分别介绍了国内外相关养老保险制度及支付能力的经典研究。它们分别是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生命周期假说、代际交迭模型等经典理论,养老保险制度与经济、与储蓄、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养老保险制度的统账结构以及养老保险基金公营还是私营的有关争论。第二部分,影响养老金支付能力的环境因素分析。包括影响养老金支付能力经济环境中的经济发展水平、通货膨胀、工资增长率等;非经济因素中的政府责任、城市化进程以及人口结构变化等;养老保险制度内部的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养老基金运营、养老金隐形债务等因素。第叁部分,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实证研究。测算将来中国入口数量规模、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等,分析人口结构变化对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影响。之后利用人口结构结论数据,建模测算基本养老保险资金和个人账户资金的收支情况,论证它们在将来是否有能力承担养老金支付。第四部分,提高养老金支付能力的政策建议。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良措施。在短期内优化制度政策环境,建议延迟退休年龄,加快提高统筹层次,设立养老保险预算制度和清缴历史欠费,规范养老金征管等;在中期内提高养老基金效率,健全养老金财务管理,建立可持续养老金个人账户,多渠道化解历史债务,多元化投资养老保险基金和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在长期内提升国民经济实力。综观全文,主要的创新之处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从宏、微观角度全面分析影响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各项因素。养老金支付能力受到宏观、微观环境和本身的政策制度制约。目前,对养老金支付能力环境进行全面分析的研究较少,本文从经济因素、非经济因素和养老保险制度内部因素入手,全方位地分析了影响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因素及它们对支付能力的影响程度。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属于外围环境对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影响因素。经济因素对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它的存在或变迁通过一定的中间变量,最终会对养老金支付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法律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养老金支付能力产生作用,本文把它们归纳为非经济因素,研究其对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影响。制度政策是影响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内生因素,它对养老金支付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在制度设计、制度实施和制度保障等制度安排过程中产生的。从影响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进行研究,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价中国养老金支付能力。二是人口数量按照男性和女性进行分别处理,升级养老金支付能力模型。本文利用人口结构精算中较为成熟的队列预测法之同批人变化率法作为算法,从历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和1989年到2010年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收集基础数据,计算得出未来50年的中国城镇人口结构数据,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方面。作为实证研究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基础数据。建立中国养老金长期收支模型。细分人口结构,研究其对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影响。本文在模型中摒弃以往研究中把人口总量作为人口因素研究参数,而对人口数据按照男性和女性数量进行分别处理,这更符合中国实际中男性和女性由于寿命和退休年龄的不同,对养老金支付的需求也是不同的现实,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中国养老金支付水平。得出中国养老金短期内收支基本平衡,中期内收略低于支,长期内严重收不抵支的结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可以归纳为叁个方面:一是本文所取数据均为城镇养老保险体系,并没有涉及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然而城镇养老保险仅为中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一个分支。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支付能力在中国农村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所以实际上本文所预测的中国养老金支付能力要乐观于中国的实际情况。二是在提高养老金支付能力的方案中,还存在多方面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比如养老金替代率的问题,本文只是在建立模型中将其作为假设前提进行了规定,而并没有对其合理性作出判断。叁是针对养老保险制度环境限制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因素中,有些因素只能定性分析而不能定量分析,比如,企业和个人诚信。囿于作者能力没能把它们纳入模型中进行量化分析。
王珊[10]2006年在《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及投资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在中国经济变革与社会转型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的一场关系国计民生的革命。以养老保险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而经济发展又促进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形势依然严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保险制度成为解决养老保险改革中出现所有问题的关键。 养老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障的物质条件,因此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与管理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与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的深化时期,如何筹集与管理庞大的城镇养老保险基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即是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对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筹集与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出客观的分析,参照国外的经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筹集、投资模式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讨,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和设想。 本文共由四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为研究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建立与管理提供一个宏观的历史背景。 第二部分,根据对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借鉴智利等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建立适合国情的养老金计划筹资模式,具体建议包括拓宽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的渠道和征缴范围,尽快解决转制成本问题等等。 第叁部分,为使筹集到的基金保值增值,针对养老保险基金各组成部分的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分析适合的基金投资模式,同时在分析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及国际养老保险基金参与资本市场的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原则、工具、数量和比例等,提出提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的途径和策略。 第四部分,以青岛市——这一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缩影为例,通过具体数据的量化研究,来进一步说明问题,并进而探究具体问题的适度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 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思考[D]. 吴文琦. 华侨大学. 2002
[2]. 中国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D]. 刘猛. 东北财经大学. 2012
[3]. 民生财政构建与完善中的养老保障研究[D]. 何春玲.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0
[4]. 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有效筹集问题研究[D]. 章萍. 同济大学. 2006
[5]. 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筹资改革:经济影响与制度设计[D]. 李晨光. 中央财经大学. 2016
[6]. 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 齐鹏. 山东大学. 2016
[7]. 统账结合的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研究[D]. 蔡向东. 吉林大学. 2009
[8]. 基本社会公正理论的中国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 赵志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9].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城镇养老金支付能力研究[D]. 刘儒婷. 东北财经大学. 2012
[10]. 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及投资模式研究[D]. 王珊. 中国海洋大学. 2006
标签:保险论文; 投资论文; 养老保险论文; 养老金论文; 新农保论文;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论文; 增加养老金论文; 养老论文; 社会保险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筹资风险论文; 养老金调整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