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更好地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就要全面掌握预拌混凝土的使用性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文章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展开研究。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预拌混凝土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科学有效地控制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对提高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原材料质量控制
1.1混凝土拌和及养护用水
混凝土中不得使用污水、工业废水、pH<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量1%的水。混凝土拌和及养护用水不得有损于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凝结;不得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加快钢筋腐蚀及导致预应力钢筋脆断;不得使混凝土表面污染。
1.2外加剂
掺加外加剂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后,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降低泌水性、调节凝结时间、提高强度和改善耐久性。目前市场上的外加剂品种较多,部分假冒伪劣产品混入使用,另外,外加剂使用时少掺或超掺都会给工程带来极大的影响,能否合理及正确的使用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确保宁和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用外加剂质量及使用效果,提出厂家提供的外加剂应随货提供以下技术文件或说明书:产品名称和型号,出厂日期,主要特性及成分,使用的范围及适宜的掺量,性能检测合格证,贮存条件及有效期,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外加剂应有厂家提供的推荐掺量与相应的减水率。应做好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试验,其合理掺量需通过试验确定,当同时使用2种或2种以上外加剂时,应对相容性进行检测。应定期清除外加剂贮仓中的沉渣,外加剂的储存、保管应防雨、防潮,避免受到污染。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总重的0.02%,总碱含量不大于0.75%,高效减水剂中硫酸钠含量不大于减水剂干重的15%。
1.3矿物掺合料
掺加矿物掺合料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离析、泌水现象的产生,降低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温度升高,减少或消除混凝土中碱集料反应,同时,还可以节约水泥的用量,达到经济效果。然而由于燃煤电厂众多,煤种来源不同,煤质有较大差异,导致排出的粉煤灰品质、粗细不同,还会引起烧失量、需水量、颜色等性能的不同,质量差异较大的粉煤灰用于混凝土结构中使构件外观出现明显的色差和性质的的不稳定。针对此问题提出轨道交通工程采用的粉煤灰必须是质量稳定、均匀,同时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中采用的粉煤灰必须II级以上,粉煤灰的烧失量应不大于4%,三氧化硫含量不大于3%。磨细粒化高炉矿渣的比表面积不宜小于350m2/kg。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控制
在轨道交通工程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管理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严格要求:
(1)原材料的性能以及控制是配合比设计的基础。配合比设计前应了解并掌握原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及其波动情况、技术性能、供应能力和价格等信息。
(2)熟悉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概况和技术要求,了解工程结构部位、运输距离、施工方式等信息,同时还需考虑施工队伍的技术、管理和操作水平等因素。
(3)环境因素的综合考虑。混凝土质量受施工期间环境温度(冬季、夏季)、雨季施工、施工工程中可能存在的等待等因素影响。
(4)对标准、规范的理解掌握。由于目前我国现行的混凝土规范体系对于不同的行业要求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在设计配合比时要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特殊要求和合同规定进行设计。轨道交通工程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根据混凝土等级、工作性能等要求选择原材料、配合比计算、配合比试配等过程。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进行配合比的初步设计,并提交计算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相关监督单位对计算书进行复核。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根据复核后的计算书进行试配,监督单位对试配过程共同见证,检测单位对主要结构的配合比进行平行验证,监理单位对混凝土试配结果进行审核,批准同意后方可使用。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配合比确定程序如下图1所示。设计配合比一经批准,商品混凝土公司不得擅自调整。但出现以下情况,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对设计配合比进行优化或重新设计:
①气候条件的变化,如夏季施工或冬季施工。
②原材料生产厂家、品种进行更换或原材料质量发生较大变化。
③混凝土质量出现较大波动,不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3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
3.1原材料储存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隐患也存在于原材料储存管理过程中,场地设施以及硬化条件较差的混凝土生产企业即使进购的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也可能由于料场粉尘以及雨水导致原材料储存时二次污染,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轨道交通工程预拌混凝土企业控制:
(1)轨道交通工程专用水泥应单独储存于独立的库房中,同时应具有明显标识,注明材料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检测状态、进场日期等信息。水泥库应保证干燥、防风雨以及防潮湿,且具有足够容量,散装水泥应储存于专用的仓罐中。
(2)矿物掺和料储存时应注意与水泥等其他粉状材料混淆,同时具有明显标识,应进行防风雨及防潮等措施。
(3)轨道交通工程用外加剂应按生产厂家以及品种分别储存,定期清除外加剂贮仓中的沉渣,外加剂的储存、保管应注意防雨、防潮。
(4)为保证原材料进场和使用一致性应设置轨道交通工程专用仓,仓口显著位置设置标牌,标牌上注明该材料相关信息,包括材料名称、型号规格、检测状态、进场时间、出产地点等。
(5)为降低骨料进场后因雨水导致骨料含水率变化和粉尘导致骨料二次污染等现象,应设置轨道专用仓顶棚或使用防水性能较好覆盖物对骨料进行保护。
3.2骨料含水率测试
一些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控制意识淡薄,生产前未根据实际情况测试砂石含水率,直接凭经验估测砂石含水率导致混凝土性能发生变化。因此,轨道工程混凝土生产前应及时测定砂、石骨料的含水率。拌和混凝土期间,宜采取措施保持砂石骨料具有稳定的含水率。一般情况下,每一工作班应至少测定砂、石含水率一次,遇有雨雪天气,应增加测定次数,并应及时根据砂石含水率以及设计配合比确定施工配合比,使混凝土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
3.3计量
原材料计量时误差超标将影响配合比执行的准确性,从而导致混凝土工作性能发生变化,不利于现场施工。因此,各组成材料的计量器具应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应有定期的校核检修制度,遇有搬迁时,应于迁移后机器校核。商品混凝土公司计量器具应做好自检和自效工作。普通计量衡器,每班工作前应校核一次,电子秤每周至少校核一次,并做好校核记录。
3.4搅拌
搅拌过程中,如搅拌时间较短,搅拌不均匀将导致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降低,若搅拌时间过长将影响搅拌的生产效率,同时拌和物会产生离析现象。搅拌时间由搅拌机的类型、实际搅拌效果、混凝土运输时间、坍落度大小等因素确定。
4结语
综上所述,预拌混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施工人员一定要严格把握预拌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好混凝土质量,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刘扬.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J].火灾调查与分析,2017,12(29):112-113.
论文作者:覃开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混凝土论文; 轨道交通论文; 工程论文; 外加剂论文; 原材料论文; 骨料论文; 性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