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现代主义在当前建筑设计领域之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对于民宿建筑的设计工作也具有积极指导意义。本文从民宿建筑的基本情况分析入手,重点研究民宿建筑的起源、常见种类、设计本质,介绍了现阶段民宿建筑设计的实际发展情况,阐明了后现代主义对当代特色民宿建筑设计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些科学设计当代特色民宿建筑的建议,为推进民宿建筑设计活动的稳步开展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当代特色;民宿建筑;设计
建筑领域对于多种多样的建筑风格要求较高,其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世界范围内,悠久丰富的历史更是造就民宿设计的多样化特征。后现代主义是建筑史上一个具有显著代表性的设计潮流,该设计风格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以欧洲和美国为显著代表,其根源于反现代主义设计潮流之中,更为关注人们的内心感受和人文历史特征,以反对密斯的单一功能为主旨,拥有明显的极简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特色民宿方面的设计工作中产生重要影响,提升民宿建筑的特色性和本土性,对于彰显民宿建筑的总体风格具有积极意义。
1.民宿建筑的基本情况
1.1起源分析
近些年来,人们在民宿建筑方面的喜爱程度逐渐提升,在“民宿文化”方面的追求也不断提高。研究民宿建筑的起源,能够发现,主要是集中在这两个说法:(1)源于日本的民办旅店。人们经常登山滑雪,会向当地居民租借住宅,民宿建筑由此发展。(2)源于欧洲和美国。以英国Bed Breakfast为典型代表,其可以给人们提供舒适丰富的住宿和早餐。从民宿建筑的本意来看,其是指户主利用自身住宅的户型面积,充分结合当地人文特征、地域特征,精心设计成为具有独特特征的住宅,给旅客提供舒适居住环境的乡野居所。
1.2常见种类
城市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显著代表,建筑更是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代表。民宿建筑的起步时间较晚,但是在丰富的世界文化物质影响下,民宿建筑设计越来越多样化和丰富化,众多经典民宿建筑风格,都对于现阶段民宿建筑的设计和建设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民宿建筑风格主要是包含台湾湾式山间民宿、法国城堡、日本温泉以及北欧农场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当前民宿建筑的设计情况。
1.3设计本质
现代科学技术的持续更新和进步,对于建筑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条件,逐步加快都市节奏。在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城市居民越来越倾向于接触大自然,寻求心灵的慰藉,实现身心的良好释放。在每个类型的建筑风格下,都有着自身特定的故事和特色,民宿建筑设计过程中,更多的是追求当地特色淳朴的风土习惯和人文情怀。设计师在合理运用各项设计符号时,需要注重融合当地的自然韵味和风俗人情,给旅客带来丰富的身心体验和视觉文化感受。现阶段,越来越多人关注到走进自然方面的情感,认为其代表一种更为原始的生活方式。对于建筑领域来说,设计工作中掀起民宿热潮,人们更多关注到民宿建筑,希望通过轻松惬意的旅行参与到当地生活状态之中,充分了解到当地生活方式的多种情况,从心底里体会到当地的文化魅力和人文情怀,实现压力的良好释放,和自然之间、历史之间以及自身灵魂深处保持着良好对话和交流。从民宿建筑设计的本质情况来看,其更多的表现为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人们的多元化追求,是现代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保护传统古村落的重要手段,是传播乡土风情和文化的良好渠道。
2.现阶段民宿建筑设计的实际发展情况
从早期民宿建筑住宅风格来看,其主要是满足当地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并没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在越加便利的交通条件下,国家推广乡村旅游和特色小镇旅游活动,给民众提供更多的旅游产品选择内容,同时也良好满足民众的内心新需求。民宿建筑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融合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民宿建筑设计的发展都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中国住宅建筑设计的精粹也多是分布在南方地区,其拥有着更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设计元素中主要采取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将其符号化,尽可能给游客提供丰富真切的文化体验。国内大陆的民宿建筑起步较晚,因而设计过程中多是吸取国外的设计经验和经营模式。设计师想要给游客带来全新体验,需要注重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风土人情特征,把握总体的文化韵味,具体到实践设计环节中,首先,要明确当地的区域文化背景,在概念化的作用下,将其归纳为系统性的文化符号,并融入到实际景观建设活动之中,提升民宿建筑的总体文化符号特征。其次,民宿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实现符号系统的动态化,将地域特征融入到各项基础的设计内容中,如路灯、指示灯牌、垃圾桶、座椅、餐桌等,在细节处突显出文化特征[1]。
3.后现代主义对当代特色民宿建筑设计的影响
3.1影响表现
后现代主义是重要的设计风格,属于反现代主义设计潮流,更为关注人们的内心感受和人文历史特征,其在建筑领域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3.1.1装饰特征
后现代主义体现在装饰方面,更为倡导新的风格,即融合多种艺术表现风格形式,提升装饰艺术的多元化表现效果。如在建筑领域中广泛使用多种新型材料,包含玻璃幕墙和钢筋混凝土,在材料运用、装饰设计、线条、形态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
3.1.2功能设计
后现代主义是反现代主义理念上形成的,其中现代主义设计工作注重追求功能性,更是遵循着绝对性物质作用,而后现代主义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后现代主义受到当前人们的喜爱,主要是因为其拥有着较强的科技感和人文情感,更为侧重现代化、历史方面的融合设计。现代主义设计过程中,核心在于标准化、专业化、集成化、高效化以及高科技化,而对于后现代主义来说,更为侧重追求分散化、特色化和自由化方面的设计,主张从人类经历的实际情况入手,强调时空之间保持着良好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更强调历史之间的融合性[2]。以“文丘里母亲住宅”为例,其是符号处理文化的典型代表,虽然具备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特点,还糅杂了多种建设理念,如古典主义、巴洛克风格、装饰主义等,但却有效打破了现代主义的过于突出功能性的冰冷效果,提升建筑设计的趣味性和人情味特征,同时对于现代技术的合理应用还超出了保守设计的水准,显现出人性化特征,对于现代住宅的总体设计工作具有正面影响。
3.1.3环境意义
后现代主义拥有着温暖、个性、浪漫和人性化特征,其更贴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心灵上的需求。后现代主义在现代建筑领域中的应用,给环境设计工作带来重要影响,同时公共空间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等方面都能够科学应用后现代主义内涵和特征,把握总体的建筑设计效果,强化建筑设计的整体表现力和感染力。
3.2当代民宿建筑借鉴后现代主义的策略
当代民宿建筑设计活动进行中,需要充分结合当前的设计理念,发挥不同民宿建筑所处区域的特征和优势,给游客展现出更为丰富和突出的设计内容[3]。后现代主义设计工作中,较为主张采用个性化、人性化的折衷主义,尽管其更好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考量到慰藉人们心灵的设计方向,但是折衷主义的应用会导致具体设计的主题不够明确,设计定义存在着一定模糊性和边缘性,给设计工作带来较高的难度。国内一些建筑设计师过于关注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成功案例,在具体设计国内特色民宿建筑的过程中,会采用“拿来主义”,全盘照搬国外的一些经典设计案例,并没有充分结合国内地域的不同情况和人文内涵。想要提升当代特色民宿建筑的总体设计水平,设计师需要在合理借鉴国外先进设计经验的同时,更好融合国内具体地区的实际特征,表现出中国文化的内涵,这也是设计师参与设计的难题之一。
图1 民宿建筑示意图
图2 民宿建筑示意图
建筑设计师要能够以本国国情作为基础,以本土优秀文化作为土壤,积极探索出适合自身实际的特色设计道路,建设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特色民宿建筑,充分彰显其人文内涵。对此,如图2所示,在具体设计特色民宿建筑的过程中,设计师要注重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本土文化,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和现代化建筑结合起来,良好发挥中国优秀文化的价值,同时还要注重不断引进先进科学的技术手段,形成更具有特色、个性化的设计风格。
当代特色民宿建筑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始终坚持着绿色环保的原则(如图3),能够发挥低碳设计理念的优势和作用,坚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升民宿建筑的内涵和特色、环保性,以个性化、趣味化的风格吸引到游客的注意力[4]。
图3 绿色民宿建筑示意图
4.结束语
民宿建筑在现代生产生活中所占据的比重逐渐提升,给当地人们生产起到了良好改善作用,更重要的是给众多游客提供放松身心的场所。后现代主义对当代特色民宿建筑设计工作产生明显影响,为有效推进民宿建筑设计活动的顺利开展,建筑设计师可以吸取后现代主义理论和设计风格方面的经验,充分结合当地实际状况,突显出人文情怀和文化内涵,提升民宿建筑设计的总体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菁.浅谈当代民宿设计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2):55-57.
[2]吴晓隽,于兰兰.民宿的概念厘清、内涵演变与业态发展[J].旅游研究,2018(2):00102-00103.
[3]李萌.中国古典美学在当代民宿中的回归[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6(10):30-31.
[4]张海洲,虞虎,徐雨晨,等.台湾地区民宿研究特点分析——兼论中国大陆民宿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19,34(1):95-111.
论文作者:许忠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建筑论文; 后现代主义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特征论文; 特色论文; 文化论文; 当代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