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歌的教育历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如歌论文,历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过二百多年风雨洗礼后的《爱弥儿》,至今仍影响着许多教师和家长。它是卢梭花了20年时间思考和3年时间写成的著作,全书近60万字探讨了一个问题:“教孩子如何生活。”
我也曾读过《爱弥儿》,是由李平沤教授翻译的,由于跟原作者时代和地域的差异,我对书中部分内容很懵懂,基本是囫囵吞枣把它吃进去的。即便如此,卢梭在书中提到的许多事例依然帮我解决了不少问题。
今天,年逾八旬的李平沤教授这本关于《爱弥儿》的解读——《如歌的教育历程》摆在了我面前,我竟然很轻松地就读了下来。无论是卢梭原文的引用还是李平沤教授的注释,语言都很平实,文字深入浅出,即使是没有任何教育理论功底的人,只要怀着一颗爱孩子的心,就能够读懂,并轻易地把书印到心里。因为这两者(卢梭和李平沤)的观念太符合教育者的心思了——你想了解孩子哪个阶段的思想,你想知道哪些问题的答案——几乎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
我们竭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而且小心翼翼,生怕在这个过程中出了什么差错。特别是现在,在我们的国家,家长望子成龙,赋予孩子们太多的期望——希望他们完美、健康、善良、博学……但是成才先要成人,首先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人。《爱的教育》的翻译者夏丐尊先生曾经说过:“好像掘地,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虽然夏先生比喻的是爱和教育的关系,但现在看来,教育者们的殷切希望也是这样。
卢梭主张孩子在12岁以前所接受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不必急于教孩子读书识字,不可让孩子成天沉沉闷闷地啃课本,而应该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去发现他从前没有见过的新奇的东西”。卢梭此言论的基础是经典的:“人性善论。”他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为了保持人这种天性,卢梭认为孩子在12岁以前都不要教给他们过多的知识,而是着重锻炼他的身体和培养他的感知能力,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有了这些做基础,即使孩子长大,也会很快学会各种技能和知识,因为他心里别无杂念,单纯美好,是一个愿意学习的人。
卢梭对他那个时代的教育状况深感忧虑,他“不赞成人像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这样训练出来的孩子是我们所说的“应试教育产物”:高分低能,是通晓天文地理但不分五谷的饱学之士,是书呆子。这样的教育,失去了它最根本最基础也是最简单的任务:教会孩子怎样生活。在教育下成长的孩子应该像卢梭塑造出的这个虚拟的“爱弥儿”一样,有可能智商平平、作为平平,但可以养活自己。
教育除了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如何使用工具,即使是到了鲁滨逊的小岛上也可以活下去;教会他如何看淡物质上的贫富;教会他如何面对打击,如何调节自己极端的情绪;如何在社会上立足。跟洛克主张的要把孩子培养成完美的“绅士”相比,卢梭关注的是普通的平实的教育。
现在的教育者们把自己的希望和追求加在了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快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但我们的孩子是否真的快乐?当你看到一个刚满学龄的孩子肩上背着沉沉的书包,有做不完的作业,周末还要去学钢琴、书法和绘画的时候,你觉得他会快乐吗?他弱小的肩头是否还能负担得起我们完美的希冀?
可以陪伴孩子一生的有两个字,不是“父母”,不是“老师”,不是“爱情”,不是“后代”,更不是“金钱”和“权利”而是“生活”。确实,对于一个从事过各种职业,对上流社会和山野村夫同样熟悉,经历过富足和颠沛流离的人来说,生活的真谛就是学会如何生存,正视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幸福和忧患。对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教会孩子如何生存,如何正视生活是必须而且是首要完成的任务。而且,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保护孩子善良的天性,要让其个性自由地发挥。
今天,《如歌的教育历程》再次提醒我们,成长是孩子自己的历程,教育者没有权利设计他们的童年,只能用我们的爱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环境,等待他们长大,等待他们破茧,等待他们学会生活,要以平常的心态去而对孩子,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