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易《得碑十二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黄易论文,碑十二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黄易(1744~1802年),字小松,号秋庵、秋影庵主,浙江钱塘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官山东兖州府济宁运河同知。工隶书,《清史稿·黄易传》云:“易承先业,于吉金乐石,寝石依之,遂以名家。”“公家藏精拓双钩锓木。凡四方好古之士得奇文古刻,皆就易正,以是所蓄甲于一时。”黄易一生,为抢救散失的古碑刻及拓本,丰富我国金石宝库,贡献甚多。《得碑十二图》即是他官山东时访寻碑刻事迹的写真。
该册原为天津著名收藏家徐世章先生故物,徐先生曾将同时收集到的黄易武梁祠画像题签早拓本、汉武梁祠画像残石改制的小砚以及民国年间《得碑十二图》影印本共贮一椟。今为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收藏。
该册12开,纵18、横51.8厘米,纸本,笔墨,一开一图,每图有黄易题识及翁方纲诗跋,翁方纲作序(翁文收录其《复初斋文集》)(图一)。
图一 翁方纲序《得碑十二图》墨迹
该册图十二幅,记录自乾隆四十年(1775年)至五十八年(1793年)十余年间黄易在山东、河北等地寻得碑刻、拓本的经过。分录如下,翁方纲诗跋从略。
一、“乾隆丁酉八月就选入都,董户部石芝云:曩得汉熹平石经尚书、论语残字三段,装为一页,置书册间。久寻不得,余屡求弗已,石芝检出见赠。携至翁学士覃溪先生诗境轩,与三五同志快观,莫不羡神物之难遘也”(图二)。
图二 黄易《得碑十二图》第一幅
熹平石经亦称一字经,为东汉末年蔡邕等人为正定经本文字以隶书一体写成,于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刻石立于洛阳太学前。 宋代以来,时有残石出土,并有拓本流传。据《东观余论》载,有唐开元拓本,但早已亡佚,另有翻刻本,如胡宗愈刻于成都西楼,黄适刻于会稽蓬莱阁, 还有越州石氏本。 黄易在此图中记载了他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就选入都时从董石芝手中购得尚书、论语残字三段拓本。据王昶《金石萃编》云,董户部即董元镜,汉军正黄旗人,工分书,尝预修《西清古鉴》,曾为王昶属官,因嫁女无资,故将拓本出让给黄易。此种拓本流传的尚有孙承泽藏本,一说尚有越州石氏本。黄本现藏故宫博物院,据该院马子云《碑贴鉴定》云,孙本亡佚,“现在所存只有黄易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购得《盘庚》五行,行五、六字,《尧曰》四行,行六至九字,《为政》八行,行六至十字,皆为宋拓本。”可知黄易所得拓本,绝非翻本。翁方纲曾将此本与孙退谷本及钱梅谿双钩本合刻于南昌府学尊经阁下。
二、图右上角以隶书题《三公山移碑图》。左边跋文“元氏有封龙、三公、无极、白石诸山。汉碑今惟白石神君一碑尚在。乾隆乙未余客南宫,时,吴兴杨鹤洲馆元氏,烦其访碑,得□初四年祀三公山文,书杂篆隶,文复简古,与《隶释》所载光和四年三公山碑不同,盖东汉中叶所刻也。属县令王君治岐移置龙化寺与白石神君碑共存焉”(图三)。
图三 黄易《得碑十二图》第二幅
河北元氏县西北有六座名山,三公山为其一,元人迺贤《河朔访古记》中曾著录,谓在元氏县西北封龙山之下三公山神庙中有碑。又,故宫博物院有熹字本三公山碑拓,有颜光敏印,颜卒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可知碑未入土。其后不知何时亡佚。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县令王治岐于城外野坡访得。乾隆四十年(1775年)黄易客南宫时,适逢三通馆搜求石碑,黄易协助辨识,观其字篆隶相兼,文复简古,与洪适《隶释》所载元和四年三公山碑不同,乃汉中叶所刻,于是属县令将其移至龙化寺,与白石神碑并立,现存县小学内。此碑首年款首字泐,下为“初四年”,翁方纲考为元初四年。
三、图右侧楷书题《肥城孝堂山石室图》 黄易仿南华散仙笔。左端跋“赵德甫《金石录》云:北齐陇东王感孝颂在平阴县小山顶上石室,内刻人物车马,似后汉人所为。余遣工拓视,得成王相、胡王等标题,永建四年邵善君题名及永康、永兴、延昌、武定、太和、景明、先天等年细刻之字,感孝颂后有唐杨杰,石柱间有唐焦昌、宋杨景略等题字。赵氏见画像时不知有标题,盖信勘碑不可不审也”(图四)。
图四 黄易《得碑十二图》第三幅
山东省历县(曾属肥城、长清)孝里铺孝堂山有我国现存较早的东汉单檐悬山顶石祠两间,祠室后有一墓地,祠因墓而建。石祠西山墙外侧刻有北齐陇东王感孝颂,该颂刻于北齐武平元年,颂中陇东王胡长仁确定该祠墓为东汉郭巨墓。宋赵明诚《金石录》记云石室制作工巧,其内镌人物车马,似是后汉时人所为。黄易据此遣工拓视,得成王相、胡王等标题、汉永建四年邵善君题名、汉永康、永兴、北魏延昌、太和、景明、东魏武定、唐先天等年细刻之字,感孝颂后有唐杨杰,石柱间有唐焦昌、宋杨景略题字。题字最早为东汉永建四年,下至唐宋。这些题字是研究石祠历史沿革的重要文献。黄易的发现是有价值的,补充了赵氏《金石录》的记载。
四、图左侧篆书题《济宁学宫升碑图》,左边跋“汉尉氏令郑季宣碑,在济宁学宫戟门之东,下段入土。淮阴张力臣释碑时无力出之,深以为恨。乾隆丙午八月,翁宫詹覃溪趣余升碑,因与州刺史别驾成其事,复得下段七十余字,以石柱夹立焉”(图五)。
图五 黄易《得碑十二图》第四幅
汉郑季宣碑《隶释》考为中平三年四月立,碑阳残泐且距墙近,无法传拓,早期拓本大多只有碑阴。翁方纲绘图考字甚详,他与张力臣见碑下部为土所封,深以为憾。黄易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为卫河通判时,翁方纲促其升碑,黄易遂与州刺史将碑移动,去掉下埋之土,得下段70余字,此谓升碑。故宫博物院藏有升碑时初拓本,上有济宁令刘永铨朱书监拓,翁、黄二人题跋。
五、图右上端隶书题《紫云山探碑图》,左边跋“乾隆丙午秋,见嘉祥县志,紫云山石室零落,古碑有孔,拓视乃汉敦煌长史武斑碑及武梁祠堂画像,与济宁李铁桥、洪洞李梅村、南明高往视,次第搜得前后左三石室,祥瑞图、武氏石阙、孔子见老子画像诸石,得碑之多无逾于此,生平至快之事也。同海内好古诸公重立武氏祠堂,置诸碑于内。移孔子见老子画像一石于济宁州学明伦堂垂永久焉”(图六)。
图六 黄易《得碑十二图》第五幅
嘉祥紫云山访得武氏祠并重建武氏祠堂是黄易访碑历程中的重要事件,被黄易称为“生平至快之事”。翁方纲云,视洪适所著功善倍之。武梁祠为汉代武氏的家祠,其中的画像刻石是我国传世汉刻石中比较丰富和完整的作品之一。《金石录》、《隶释》均有载,宋元以来散落殆尽。有拓本传业, 清朱彝尊见过所谓唐拓本。 黄易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见山东嘉祥县志记载有武斑碑及武梁祠画像,于是与李铁桥、李梅村等人访得,先后获得40余石,将祠堂内石刻进行了清理,重立武氏祠堂,将老子见孔子画像一石移至济宁州学明伦堂。黄易以访得后的初拓本易得“唐拓本”。“唐拓本”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经该院马子云先生鉴定,实为宋拓本。今传世拓本题签条数不一,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有武梁祠画像题签拓本约190条,有黄易印记,为乾隆年间拓本。
六、图左侧楷书题《金乡剔石室之图》,左边跋“金乡城北王广文茔左石室,相传是东汉扶沟侯朱鲔之墓,室中人物刻像颇有画法。孔户部荭谷曾拓数纸。河患室淤,余属县令马君于荃剔出,末幅有朱长舒等字,下有八分,四已磨泐,隐隐似汉朱氏鲔等字”(图七)。
图七 黄易《得碑十二图》第六幅
《水经注》、《梦溪笔谈》、《济宁州志》等记载金乡县西三里有汉朱鲔墓石室,但久寻不得,后黄易得石室画像拓本,辨出数字,确为朱鲔墓。属县令清理出来,为补史之阙提供了资料。惟毕沅《山左金石记》认为画像“颇类唐宋人画法,或是扶沟后人追崇先世而作”。
七、图左上角隶书题《良友赠碑图》,左边跋“历城王古愚先赠余凉州刺史魏元丕、庐江太守范式二碑,是泰安赵相公家物,签题曰‘汉碑十’,知不止一册。武功张君荫堂来刺济宁,赠余聂氏剑光所收成阳灵台、幽州刺史朱龟、小黄门谯敏三碑,与魏范二碑装璜悉同,延津剑合亦奇事也”(图八)。
图八 黄易《得碑十二图》第七幅
魏凉州刺史元丕碑(汉光和四年)、魏范式碑(青龙三年)、汉成阳灵台碑(建宁五年)、汉谯敏碑、汉朱龟碑,世称黄小松所藏汉碑五种,现藏故宫博物院。上海有正书局曾石印一函装。元丕碑,原石已佚,拓本罕见,实为孤本,范式碑宋以后断而入土,乾隆年间再次出土,黄易所得本为未断、入土前宋拓本,额与碑身完好,碑文完整。汉成阳灵台碑、汉谯敏碑、汉朱龟碑虽为翻刻本,亦属少见。
八、图右上端隶书题《晋阳山题壁图》,左边跋“济宁晋阳山慈云寺,六朝古刹也,就山凿佛,座旁开皇元年刻字,壁间多汉人画像,寺后石壁有薛子岫等摩崖大字,并唐晋阳精舍碑,周广顺二年及宋元诸刻。
石壁刻碑形,上作垂虹,尚未勒字。余屡过此山。癸丑四月刻八分四行于上寺东壁间。得宣和甲辰钟金直、晁决道等题名,山下获元刘赓书,盖荣妻许氏墓碑,皆奇伟可观”(图九)。
图九 黄易《得碑十二图》第八幅
晋阳山在济宁城西30里,上有六朝古刹慈云寺,黄易任运河同知时屡过此地,收获颇丰。《济宁县志》有记载:“运河同知黄易数至晋阳山,访得汉人画像、隋人造像、崖刻、唐晋阳府君精舍碑、宋钟金直等题名及金元碑于山上慈云寺中。”
九、图左侧隶书题《两城山得碑图》,左边跋“济宁两城山诸兰若间,往往有汉画像,惜无一字,疑是地必有古碑。乾隆壬子四月问水泗滨,因物色之于道旁,得朱君长三字石刻,隶书古拙,汉迹无疑,移置州学存之,江侍御秋史以为东汉初时所书”(图一○)。
图一○ 黄易《得碑十二图》第九幅
两城山位于济宁东南50里处。《水经注》有载。“朱君长”一石隶书三字,由黄易发现并移至济宁州学,翁方纲等人刻跋,无年代,诸多跋语定为汉代。虽只三字,但字形无拘无束,确立了自己的特有风采,评者认为颇类曲阜两《坟坛》笔意,翁方纲曾云此三字不著时代,然真汉隶也,以书势自定时代而。在碑学大盛之时,“朱君长”的独特神韵,使人耳目一新,备受时人推崇。
十、图右侧楷书题《嘉祥洪福院拓碑图》黄易学筱饮山人笔。左边跋“洪氏《隶续》李刚等石室在钜野诸境,遣工屡访,得汉人画像不少,惟嘉祥洪福院佛座下一石有成王、周公、鲁公字,与洪氏所载不同,未知何室之石。其旁及戏楼下各有画像一石,惜无题字”(图一一)。
图一一 黄易《得碑十二图》第十幅
黄易访得汉画像及题字甚多,他曾将画像拓本寄赠王昶。《金石萃编》有著录。王昶跋记云:“按以上诸画像拓本皆钱塘司马黄易所贻,今依原石题榜摹其文如右,忆甲寅、乙卯间司马所贻汉刻画像有20余种。”以下为拓本的数量及出处,其中有曲阜,济宁的普照寺、李家楼、晋阳山、两城山,嘉祥的华林村、七日山以及汶上县、新泰县、邹县等地。可见黄易在济宁地区走遍山山水水,其艰辛可谓至极。
十一、图右下侧楷书题《祷墓访碑图》小松写于秋影竹。左边跋“济宁潘恬庵先生癖嗜金石文字,令天长时,同陈恪勤公出焦山瘗鹤铭于江中,著《金石文字分省钞刻》、《张力臣济宁学宫碑释》。余生也晚,每恨未见其人。先生为中丞公次子,附葬冢右,绰楔山高水长四大字,何义门书。中丞墓碑,汪退谷书,先生自为墓志,郑居实书。茔东元任城郡公扎忽儿墓,有赵世延碑。乾隆癸丑清明节,余同何梦华携儿子元长拜先生之墓,余默祷曰:我辈好碑,与公同志,愿公神祐,庶有所获。未几何梦华得汉孔君碣于曲阜,余得汉画像标题周王、齐王等石刻于嘉祥随家庄,移置洪福院,先生之灵可谓昭昭矣”(图一二)。
图一二 黄易《得碑十二图》第十一幅
黄易广结金石友,切磋学术,可见当时金石学学术风气之盛。济宁潘恬庵为黄仰慕,其名兆遴,字恬公,号恬庵,兵部侍郎潘士良之子,墓地在济宁北满家庄。潘公9岁能文,康熙二十九年(1690 年)为天长知县。书座右铭云:“最近人情偏执法,但循天理不沽名。”历盱眙、泗州皆有善政,平生好古博学,多有著作,61岁自为墓志铭,后6 年而卒。其叔潘士美、潘士谦,皆为名士,潘氏一族在当时当地为名门望族,颇有声誉,故黄易拜谒墓地,以了未晤之憾。
十二、图右上端隶书题《小蓬莱阁驾碑图》钱塘黄易写于济宁官舍。左边跋“乾隆癸丑十月十有九日,余马齿五十之辰,戚友咸集,余避喧泗河,遣工拓碑,得熹平二年半碑于曲阜东门外,喜极命酒,邀李铁桥醉赏,同志者闻之共来作贺。时,阮宫詹芸台按试曲阜求其移碑,颜氏与竹叶碑共存焉”(图一三)。
图一三 黄易《得碑十二图》第十二幅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黄易五十岁生日时在曲阜东门外访得熹平二年残碑。曲阜在西汉时为鲁国境地,该碑对研究当地历史人文极有价值。阮元按试曲阜时,将此碑移至孔庙并刻跋语。此图为十二图之最后一图,是黄易北归后所作。
Huang Yi's "Twelve Drawings on Visiting Stone Stelae "
An leading painter of the ‘bronze-stone ’school of theQing dynasty,Huang Yi was noted for both seal cutting andpainting,and was established as among the ‘Eight Xiling Masters.’He was also a devoted epigraphist touring thecountry in search of the forgotten stelae.The album inquestion,now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Tianjin Museum, is by Huang himself and based upon his visit to inscribed stones ortheir rubbings in Shandong and Hebei for years.It bears inscription by Huang's scholar friend Weng Fangg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