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记者新闻敏感的培养探析
张元明 焦作广播电视台
摘要: 本文由新闻行业工作者所应具备新闻敏感性特质出发,探讨了新闻敏感性的具体表现,接着对于基层新闻工作者应当通过哪些途径去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给出了切实的建议。希望理论的研究可以有助于实际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新闻敏感性;基层新闻记者
作为一名记者,除了文字书写与口头表达这些基本能力,还有一样必备的专业素质,即新闻敏感性。新闻敏感性指的是记者所应当具备的能够快速发掘新闻内容并准确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也是一个记者能在媒体洪流中能不断磨炼自己的最有价值的能力,而这样的能力往往是在经年累月的实践报道采访中习得的,基层的记者没有丰厚的实践经历,该怎样通过各种努力渠道去提升自己的新闻敏感性,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新闻敏感
这是新闻记者应具备的基础素养能力,要求新闻记者在林林总总的社会事件中挖掘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这不仅仅考验新闻记者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思辨能力,在要求新闻记者对事物发展变化有及时地反应能力同时,也对逻辑思维能力有着一定要求。
为了除去原料乳中的氧,降低氧化还原反应,促进乳酸菌的生长,防止乳清析出,若灭菌温度过低,达不到灭菌目的,若灭菌温度过高,可能会使微生物失活,影响发酵进而影响酸奶品质[12]。
(一)基本指向
各大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是新闻记者的主要工作平台,他们的工作面向普罗大众,也要根据政策要求引导普通群众的舆论走向,新闻敏感性的指向也根据这些普通群众的需要来调整规划。满足政治形势大方向的同时顺应群众需要,这是新闻发掘过程中的两项要求,也是新闻记者在磨炼新闻敏感性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与学习的。同时新闻敏感性也要求新闻记者能够在新闻现场及时发掘有意义的新闻信息,新闻是突发的,也是进行时的,因此新闻敏感性不该是既定的条例教义,而是有灵活变化的。
目前国内外均没有非洲猪瘟疫苗,也无治疗药物,不能进行疫苗免疫和药物治疗。一旦发病,只能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主要原因是非洲猪瘟病毒基因型多样,病毒结构蛋白复杂,能在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复制,具有宿主免疫逃避等特点。
(二)重要意义
理论知识是基础养分来源,也是新闻记者接触新闻行业,融入新闻行业的第一步,尤其是政治理论,政治素养是新闻记者所必须具备的,像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些重要的政治理论,一定要熟记在心,并有意识地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对照,机动性地将理论与现实结合,牢牢掌握政治大方向不动摇。这样才能对一系列政治事件社会事件作出抽丝剥茧的分析,找出其本质所在。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这是新闻工作开展的大方向,也是新闻工作者提高自身的有效途径。了解党的方针,善于分析政治、经济与社会形势,才能在事件发展过程中迅速明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二、基层记者应当具备的新闻敏感
(一)政治敏感
要想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记者,就必须要具备高度新闻敏感性,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是要经过多方面学习的,不仅要牢守兢兢业业不懈追求的职业精神,还要做好长期备战的准备,扎根基层,积极吸取工作经验,这样才是提高业务能力的正确渠道,以下几个途径也是提升新闻敏感性的有力方式。
为确定横驶船与直航船的领域边界,按照第1.3节所述方法,将以横驶船和直航船为中心的周围区域分为8个区域。将上述得到的特定类型目标船周围最近船舶的坐标按照第1.2节所述8个区域进行划分,得到各个区域内他船的相对位置分布。分别统计每个区域内他船到目标船的距离,得到各个区域的他船相对目标船的距离分布,然后根据所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和距离分布情况求得各个方向上到目标船的距离。横驶船周围最近船舶在区域III内到目标船距离分布情况见图5。
(二)新闻预见能力
无论是基层记者还是资深记者,强大的新闻预见能力对于他们而言都是一项珍贵的素质,在信息错综复杂网络时代,什么消息都能迅速传到大江南北,考验的是记者对周围环境的高度觉察性与敏感性,及时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在众多新闻报道中抢占先机,做到即时报道。因为新闻是突发的,偶然的,不像系列报道那样有策划有时间,但凡事总有因果,任何事都不会偶然发生,比如在一篇关于风雪夜营救的报道中,报道记者获得了全国好新闻二等奖。因为该事件极其突发,而这名记者在此之前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广大农村中,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机井比比皆是,而且没有合适的安全措施,只要安全隐患不解决,每个村民都很有可能遭遇坠井事故,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虽然不能预知到事故发生具体事件地点,但是秉承着关注民生的基本理念,对各方面情况积极进行了解,灾害来临时就能给出最详细最深刻的报道。由此可见,新闻预见性不仅是敏锐的知觉能力,也是兢兢业业的职业蹲守精神。
三、提高基层记者新闻敏感的途径
在国家相关政策方针中,引导社会舆论走向一直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任务。大多群众并没有自己的坚定想法,往往会被片面的信息内容左右,因此新闻工作者的政治自觉很重要,也应该明白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如在汶川地震中,一味地报道灾情多么严峻,人员伤亡多么惨重,既不能改变既有现实,也会给大众带来不必要的恐慌,在这样的之后,为了引导舆论走上一个好的,积极的方向,新闻记者应该抓住别的角度,多多展现地震中人性光辉与救援实事的一幕,或者有人在地震中将事物高价卖给救援人员,探讨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也是积极正面的,在一些重大变故下,新闻工作者应该带给人民群众的也正该是这样的报道。因此培养政治敏感性也很重要,及时将国家大政方针与要求传达给人民群众,并结合事件本身特点灵活进行舆论引导工作。
同时,进行土地整理,对田、路、渠、林进行综合整治;对规划区内的工商企业,五年内没有新建的,土地要进行整改,并督促其进行农业生产,种上经济作物。这不但提升耕地自身的生产力,提升作物产量还可以美化居民居住环境,保持生态平衡。通过这一举措,可以将耕地的生产能力与景观文化、生态环境有效结合。
(一)熟读理论,结合实际有效运用
一个记者能够具备优秀的新闻敏感性,不仅可以快速地在众多信息中梳理出一条明晰而富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还可以在各种事件交错发生的情况下作出准确判断,找出事件本质,因此不会在复杂的信息中迷失道路。能够考量新闻事件的具体内涵与教育意义也是新闻敏感性的体现,很多新闻看似具有爆炸价值,其实并无具体新闻意义,比如偷猎珍稀保护动物,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光是对这件事进行报道,不足以成为新闻,只有从中发掘新的立意,通过对信息的整理让大家看到这个事件的另一面,才可以算得上是一则有价值的新闻。
(二)提高观察生活能力
一切来源于生活,有位新闻界前辈说过,“没有发现的眼睛,就不会有新闻业的诞生与发展”。所以在基层新闻记者群体中,观察生活是主要,这是最基础也是成本最低的提升途径,在日常生活中多汲取经验,并及时结合理论进行总结。群众对于新闻的喜好与关注度是有迹可循的,从生活中得来,也要在生活中发现事物的多面性。一个完整的新闻事件不可能是单薄平面的,它一定有它的多角度与多面性,善于发掘其中特别的点,是具备新闻敏感性的体现。一件普通的新闻,换个角度可能就很有意义,这来源于对社会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思考。这要求新闻记者在观察过程中善于打破思维定势,对事物进行多方面的剖析,最重要的是时时保持一颗好奇心,在事件发掘过程中永不满足,打破砂锅问到底。
(三)基础学习与思考
新闻记者是人文行业,书籍的汲取必不可少,从书籍中吸取实际生活中难以获得的知识与感悟也很重要,社会虽然在时时改变,群众心理与人际生活的基本规律却都是既定的,要善于从书面知识获得。也要看重旁人的带领与前辈的经验教导,经验一旦丰富,自然有独到的眼光,剩下的就是一次次的实践获得经验,在实践中磨砺自己,很多基层记者会选择到基层去,在基层能够最直接地体察民众心声,透过现象思考本质,这也是非常好的锻炼。
四、新闻敏感应用实例
作为一名基层新闻记者,首先体现出来的新闻敏感性来自周围所发生的事物,能否细心观察生活,不放过对每一点现象的思考,这一点决定了新闻记者能否快速地在一场新闻事件当中理清头绪,找出最有价值与意义的新闻线索。曾经有名记者看到摄影爱好者在论坛发布的一只不认识的鸟,大家都说不出名字,他就立马去了拍摄鸟的所在地,一开始去的时候并没有看到那只鸟的踪影,但是那位记者并不放弃,蹲守了好几天,竟然一下子拍到了好几只这样的鸟,最后提交给权威专家认证,原来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在这种县城中发现这么多只实属罕见,通过这样的报道,该地也成为鸟类爱好者的游览之地,那位记者立下很大的功劳。由此可见,新闻事件所要求记者具有的前瞻性,不仅是丰富经验的积累,也是对自己经验的自信,当然后者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要能在自己自信的领域有着强大的知识储备量,这样新闻敏感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作用,光凭知觉也是不够的,要有足够的自知。一旦作出了判断,就要对自己所确定的线索穷追不舍,作出有深度的挖掘,这样的新闻追探过程才是有意义的。
五、结束语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文化市场的异常繁荣带来的是新闻业没有硝烟的战争,要想在这样紧张的局势下占得一席之地,基层新闻记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而这业务能力又与新闻敏感性息息相关,新闻敏感性直接影响到记者能否作出有价值的新闻稿件,但是新闻敏感性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间,还是需要记者经过日积月累的不懈努力去探求的。
参考文献:
[1]刘海贵,伊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2]王晓锐.捕捉最精彩的线索和题材——浅议记者新闻敏感的培养[J].中国地市报人,2015(8):72-73.
[3]白楠楠.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自生的新闻敏感性研究[J].科技传播,2016(10):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