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排水的污水生化处理论文_李有锦

浅谈建设排水的污水生化处理论文_李有锦

佛山市南海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 广东省佛山市 528200

摘要:我国现阶段对建设排水的处理工艺以生化处理为主,并且日益的标准化、设备化和系列化,以方便专业生产制造,对于设计选用、安装运行和排放具有较大的优势。

关键词:建设排水;小型污水处理;治理;

1、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包括化学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和生物化学处理三种。其中化学处理法主要用于混凝、萃取、中和、消毒等,是指使用电化学方法或化学品,以减少污染物的浓度,当水污染物污染程度比较复杂的,不能完全达到处理目标,因此其多用于干预处理或者深度处理;物理处理法是指使用的浮选、筛选、沉淀和其他的一些措施,不能除去、溶解胶体物质,只能以消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质;生物化学处理比化学方法体现出高效率和成本低的特点,是指在利用细菌呼吸作用,人工控制的边界条件下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2、建设排水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生化处理

2.1微生物的生化作用

生化处理工艺是目前建设排水污水处理所使用的主要工艺,生化处理的设计与实践,实质上是用人工的方法,根据实践经验和参数,合理创造环境条件和营养条件,充分适应和满足微生物通过生命活动完成有机物代谢的复杂过程。在水中的微生物的生化作用,主要是以细菌为主的,细菌的生命活动的主要特点如下:第一营养的需要,细菌的生长和繁衍都需要氮、氢、碳、磷等成分和营养,因此要摄食有机污染物和无机盐类;第二细菌要进行呼吸作用,细菌能够氧化各种有机物质,并且从中获得巨大的能量,在整个氧化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属于去氢氧化,就是把有机物中的氢脱去而放出一定的能量。在去氢氧化反应发生时,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必须有受氢体来接受脱出的氢,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反应过程。第三适宜细菌生产繁殖的温度,适合绝大多数细菌生产的适宜温度是20摄氏度和40摄氏度之间,在限值内温度提高10摄氏度,细菌的生产速度就会提高一倍。最后是酸碱度的要求,绝大部分的细菌都适合在6—8的ph值范围内生存,而在4-10的ph值范围内,也有细菌的存在。细菌主要依靠胞外聚合物纤维互相同织形成菌胶团,然后再进一步形成絮体,这就是活性污泥,菌胶团附着在填料表面会形成密度较大的粘膜,这就是生物膜。综合以上细菌所具有的特征,我们可以得出,对于水质不同的污水,应该要求设计者研制出不同边界条件以适应细菌特性,从而达到有机物的最佳去除效率。

2.2生化处理工艺流程和工艺设备的选择

在实施生化作用的过程中,工艺流程和工艺设备的选择,首先应该确定建设排水污水的水质条件。目前有些厂家的样本在提供参数时,一般只有BOD和COD两个参数值,在按照设计处理量Q(单位:m3/d)就能够把从住宅小区、石油化工、工厂、学校等各行业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到一级或中水排放,但是这种污水处理只是一个表面的“高效率”,各种污水所形成的 BOD和COD的相关内容不完善。所示建设排水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者应该更加重视污水的可生化性值,污染物浓度,酸碱度等,这些参数对于升华处理工艺流程和工艺设备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调节沉淀池和调节酸化池

在建设排水污水处理中工艺的流程中,调节沉淀池和调节酸化池是比较常见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场地,这也是设计者为建设排水小型污水处理专门设计的,调节池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水量调节和水质的平衡。所以,调节池的液面水位具有较大的波动,水深也是不断变化的,沉降的时间也是不断变化的。为了能够使水质更加的平衡,需要把不同时刻的进水互相碰头混参,所以池内的流态基本上都是完全混合型的。酸化主要是利用调正合适的水流停留时间以及水的流速使得厌氧甲烷菌难以生产,其反应被控制在水解酸化的阶段,进行水解产酸菌迅速分解有机物的过程。酸化技术的基本要求是上流式流态从下向上穿透污泥层,对有机物进行网捕、吸附、生长絮凝、澄清等综合分反应。

2.4氧化池的设计

在设计中,氧化池控制性参数应该是有机物负荷和去除效率,有机物负荷反映出氧化工艺的数量值,就是每公斤活性污泥每天去除掉BOD5的数量值(单位:kg),而去除效率反应氧化池对有机物去除的程度和出水的质量。要正确的确定氧化池的选型,就要控制氧化池降解有机物的数量和质量。针对小型污水处理受场地、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多选用负荷较高的生物膜法工艺,该工艺的生物膜为大量丝状菌交织形成的,成为立体状在池中均布,其氧化能力大大高于活性和泥法。在设计的过程,要尽量的促使生物膜表现代谢物质浓度变化快,浓度梯度大,就加快了传质的速度,而氧的吸收率和水深是成正相关的,氧化池水深应该在3.5米以上为最佳。

3、建设污水处理工艺制定时应注意的问题

(1)处理工艺成熟、可靠、流程简单,所需设备及管道要少,所选用的设备应时通用设备。(2)在制定工艺参数时,要根据各小区水质、水量变化的特点来确定。(3)选用的设备、操作与控制要简单、易维修、更换方便。(4)尽量采用一体化组合式构筑物或设备。这种一体化工艺可将各个处理单元组合在一起,各单元之间仅用一道隔墙(或隔板)分开,在隔墙上设孔口,实现相邻单元的链接,各单元左右或上下交错排列,构成一体。这种方法具有占地面积小、连接管道少、操作简单,初投资及运行费用较低等优点。(5)尽量采用埋地式或半地下式的形式,将污水处理站全部或大部分埋置在底下,上面绿化。全埋地式可设置在小区规划的绿地道路下,不影响小区景观,也不占用原建设物规划用地。

4、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建设排水小型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生化处理工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该工艺在近几年污水处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生化处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强制性法律法规的约束,制定简单适用、运行可靠、稳定性高、节约能源的遵守原则也是极其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建设排水小型污水处理不断的完善,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玲;污水处理现状及改造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15

[2]王连山,刘之烨,陈永飞;城市污水处理中的现状和发展对策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5

论文作者:李有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浅谈建设排水的污水生化处理论文_李有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