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顾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零一医院

摘要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其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统计。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临床特点中发生人数最多的为FEV1降低,发生人数为100人,发生率为100%,其次为咳嗽咳痰(95%)、肺部啰音(93%)、胸闷气喘(89%)以及血常规异常(9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特点主要包括FEV1降低、咳嗽咳痰以及肺部啰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范围中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特点;治疗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病作为临床中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可以概括为一种具有气流阻塞性质的慢性支气管炎,其作为引发肺心病以及呼吸衰竭疾病的主要病因,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致残率以及病死率均相对较高。目前,临床治疗中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方式,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随机选取了我院所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疾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的编号,采取数字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45岁~76岁,平均年龄(54.96±11.47)岁,患者病程为7个月~5年,平均病程(3.08±1.24)年。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4岁~78岁,平均年龄(55.83±12.37)岁,患者病程为5个月~4年,平均病程(2.67±1.19)年。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所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标准,其中包括34例吸烟患者,其吸烟时间为6~33年。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临床表现等一般基线资料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

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四种诊断方法进行:(1)肺功能检查诊断:在医护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使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药物,随后要求患者进行用力呼吸,观察患者的呼吸量(FEV1)是否达到了80%的预期值,且通过对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之间的比值发现,其数值不足70%。其中,部分患者的初期临床表现仅为轻度的气流受限,尚无明显临床表现。(2)诱导痰诊断:要求患者吸入高渗盐水气雾,从而有效促使部分无痰或少痰患者可分泌出更多的痰液,并对痰液标本进行收集,从而有效的实现细胞于其他液相成分的实验室检验分析。其作为一种无创检测方法,由于检测过程中的操作较为简便,且耐受性较高,可以直接反映出患者的气道炎症程度,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诊断中。(3)血液检验方法:采集患者肘静脉处的2ml血液样本,并检验其基线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蛋白SP-D,若此时患者指标水平升高,则表示患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1.2.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式:(1)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进行治疗:由医护工作人员负责引导患者使用,药品规格为100μg/喷,使用剂量为100~200μg/次,确保患者定量吸入。本药物的疗效是持续时间约为5h,患者每日使用剂量最大不得超过2000μg。(2)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进行治疗:与沙丁胺醇气雾剂使用方法相同,叮嘱患者采取定量吸入方法,药物持续时间为7h,且患者每日使用次数不得超过4次。(3)长效抗胆碱药有噻托溴铵选择性的作用于M1以及M3受体,确保患者每日吸入1次,18μg/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使用麻黄、白芥子、杏仁以及苏子等中药材进行混合研磨,并加入姜汁以及蜂蜜进行搅拌后,将其敷贴于患者的风门穴、肾俞穴以及足三里穴,待敷贴处起小泡后方可揭下。患者每日敷贴1次,每5次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为1个月。同时辅以中药内服方式,中药配方选取小青龙汤,主要包括白芍10g、五味子10g、干姜10g以及桂枝10g等,文火水煎并取汁200ml,每日分2次服用,治疗时间为1个月。

1.3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生命体征恢复情况制定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咳嗽、气喘等临床表现消失,且经X线胸片检查显示为显著好转;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X线胸片检查结果为有所好转;③无效:患者症状无减轻或加重,X线胸片检查为无效。总有效=(①+②)/(①+②+③)*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的临床特点统计情况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调查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特点主要包括胸闷气喘、咳嗽咳痰、血常规异常、肺部啰音以及FEV1降低。其中,发生人数最多的为FEV1降低,发生人数为100人,发生率为100%,其次为咳嗽咳痰(95%)、肺部啰音(93%)、胸闷气喘(89%)以及血常规异常(93%),详见表1。

表1 患者的临床特点统计情况(n=100)

3 讨论

3.1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特点

由于COPD的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其将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也是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特点研究成为了诸多相关学者所重点关注的内容。从表1的结果中可以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特点主要包括胸闷气短、咳嗽咳痰、血常规异常以及肺部啰音和FEV1降低,其中以FEV1降低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率为100%,其次分别为咳嗽咳痰、肺部啰音、胸闷气短以及血常规异常。

3.2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后,可以从表2的数据中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提高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并可以将其作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方式于临床治疗中进行广泛应用和推广。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病因尚不明确,通常认为其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临床治疗中主要通过肺功能检查、X线胸部检查以及胸部CT检查进行诊断。大量临床研究表明,COPD患者在急性期发作后,及时临床症状得到了缓解,但其肺部功能仍在持续恶化,从而对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造成了影响,使疾病的复发率相对较高,并容易引发出心肺并发症。临床治疗中多采用药物治疗方式,且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为常用。由此可见,临床治疗中对COPD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研究,已经逐渐成为了诸多相关学者所重点关注的内容。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特点中发生人数最多的为FEV1降低,发生人数为100人,发生率为100%,其次为咳嗽咳痰(95%)、肺部啰音(93%)、胸闷气喘(89%)以及血常规异常(9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特点主要包括FEV1降低、咳嗽咳痰以及肺部啰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范围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晓芳.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1(04):126.

[2]洪世海,夏清华,黄光辉,程继荣,何慧嫦.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新中医,2017,49(07):40-43.

[3]吴承惠,周全良.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15,47(12):42-44.

[4] 周健,段丽铭,宋庆云,等.用孟鲁司特钠对处于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04(13):14-15.

[5] 谭端阳,孙利华.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效果研究[J].北方药学,2014,07(10):41.

[6] 潘正生.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6(08):164-165.

论文作者:顾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顾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