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市场经济还有多远——中国经济转型进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市场经济论文,进程论文,还有多远论文,经济转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末,欧洲和亚洲包括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了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至今日,与俄罗斯、东欧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经济转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绩效,在企业改革、贸易体制、金融体制以及法治建设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迅速向市场经济转变。毫无疑问,处在巨变之中的中国已经不再实行计划经济,那么在实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了么?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者就已经对中国的经济转型进程加以研究了。当时中国经济改革从体制外已经进入到体制内,双轨制的推行大大加速了产品市场化和企业市场化进程。为了对这一时期经济市场化进程加以定量衡量,卢中原、胡鞍钢(1993)选择了四个单项的市场化指标:投资市场化指数、价格市场化指数、生产市场化指数、商业市场化指数,然后通过加权,计算出中国市场化程度为62%。而江晓薇、宋红旭(1995)的研究则更加丰富和完善,他们选择的主要测算指标是:企业自主度(企业十四项自主权)、市场国内开发度、市场对外开放度、宏观调控度,结论是中国的市场化程度为37%。
国家计委课题组(1996)从商品市场化程度和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进行测算。商品市场化程度按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分类考察,市场化和非市场化的确认,以数量管制和价格管制相统一为基本依据,对生产环节与流通环节在商品市场化程度中的比重,按照1994年商业与给商业(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创造的增加值在物资生产部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确定;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按劳动力和资金市场化程度考察,劳动力程度由市场化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决定,资金市场化程度由银行信贷资金的市场化程度来近似反映,通过综合分析,中国市场化程度为65%。
顾海兵(1997,1999)则综合对劳动力、资产、生产、价格的市场化程度等方面的分析进行研究,在他所涉及的指标体系中主要有劳动力的市场化程度、资金的市场化程度、生产的市场化程度和价格的市场化程度等,结论是1997年为40%,1999年为50%。
陈宗胜(1999)对中国市场化进程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他从构成市场经济运行基础的经济体制出发,着眼于经济体制的最主要构成部分企业、政府、市场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企业是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可以从企业的各项自主权是否落实、经营体制、企业家的选择机制是否改变、所有权形式的选择度及各种所有制的比重等方面衡量企业的市场化程度;政府是市场经济的调控者,政府行为在多大程度上从直接生产领域退出而转移到宏观领域、多大程度上采用间接的经济手段管理经济、政府对宏观调控的时机和艺术的掌握以及政府机构的官员的精简程度,都可以来衡量政府行为的市场化;市场是企业运行环境及宏观引导信息的载体,所有市场(包括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价格、价格形成机制,管理体制的改革程度,都反映了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最终结论为60%。
另外,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2003)从政府行为规范化、经济主体自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贸易环境公平化和金融参数合理化五个方面的因素(含11个子因素和31项指标)进行测算,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当时的市场化程度为69%。
显而易见,由于对中国经济转型进程的认识不同,不同的研究由于选择角度的不一致、设置的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的差异导致的对转型进程的测度结果也各不相同,个别研究结论间还存在着矛盾,彼此相互冲突(见表1)。这表明,对经济转型进程的研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它需要我们对转型国家的经济转型进程进行反思,从而找到一个准确的突破口。
表1 中国经济转型进程研究比较
┌────┬───────────────────────────┬───────────────────────┐
││ │结论 │
│研究者 │指标设置 │ │
││ ├───┬───┬───┬───┬───┬───┤
││ │ 1992│ 1995│ 1996│ 1997│ 1999│ 2001│
├────┼───────────────────────────┼───┼───┼───┼───┼───┼───┤
││ 1.投资市场化指数,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利 │ │ │ │ │ │ │
││ 用外资、自筹投资和其他投资"三项投资的比重表示。 │ │ │ │ │ │ │
││ 2.价格市场化指数,由农产品收购价格中非国家定价 │ 62%│ │ │ │ │ │
│ 卢中原│ 比重表示。 │ │ │ │ │ │ │
│ 胡鞍钢│ 3.生产市场化指数, 由工业总产值中非国有经济所占│ │ │ │ │ │ │
││ 比重表示。 │ │ │ │ │ │ │
││ 4.商业市场化指数,由社会商品零售额中非国有经济 │ │ │ │ │ │ │
││ 所占比重表示。 │ │ │ │ │ │ │
├────┼───────────────────────────┼───┼───┼───┼───┼───┼───┤
││ 1.企业自主度:生产经营权、产品劳务定价权、产品销│ │ │ │ │ │ │
││ 售权、物资采购权、进口权、投资决策权、税后利润支配 │ │ │ │ │ │ │
││ 权、资产处置权、联营兼并权、劳动用工权、人事管理│ │ │ │ │ │ │
││ 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内部机构设置权、拒绝摊派权。│ │ 37%│ │ │ │ │
│ 江晓薇│ 2.市场国内开发度: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物资流通、商 │ │ │ │ │ │ │
│ 宋红旭│ 业流通、价格调节、投资管理。│ │ │ │ │ │ │
││ 3.市场对外开放度:进口依存度、非关税壁垒、实际直│ │ │ │ │ │ │
││ 接投资。│ │ │ │ │ │ │
││ 4.宏观调控度:赋税负担、政府补贴、贸易管理、社会消 │ │ │ │ │ │ │
││ 费、信贷管理。 │ │ │ │ │ │ │
└────┴───────────────────────────┴───┴───┴───┴───┴───┴───┘
(续表1)
┌────┬────────────────────────────┬────────────────────────────────┐
│││结论│
│ 研究者│指标设置││
││├───┬──────┬─────┬─────┬───┬─────┤
│││1992 │1996│1996 │1997 │1999 │2001 │
├────┼────────────────────────────┼───┼──────┼─────┼─────┼───┼─────┤
│ 国家 ││ ││ │ │ │ │
│ 计委 │1.商品市场化程度。 │ │65%│ │ │ │ │
││2.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 │ ││ │ │ │ │
│ 课题组││ ││ │ │ │ │
├────┼────────────────────────────┼───┼──────┼─────┼─────┼───┼─────┤
││1.劳动力的市场化程度,包括农村劳动力市场、城镇劳│ ││ │ │ │ │
││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户口管理体制及城乡的户口封 │ ││ │ │ │ │
││闭体制。│ ││ │ │ │ │
││2.资金的市场化程度,包括资金市场的主体结构、资金│ ││ │ │ │ │
│顾海兵 ││ ││40% │ │50% │ │
││结构、利率结构。│ ││ │ │ │ │
││3.生产的市场化程度,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 ││ │ │ │ │
││4.价格的市场化,包括重要工农产品价格和公用事业 │ ││ │ │ │ │
││的价格、房地产价格、医疗价格、外汇价格等。 │ ││ │ │ │ │
├────┼────────────────────────────┼───┼──────┼─────┼─────┼───┼─────┤
││1.企业:企业自主权、经营体制、企业家的选择机制、所 │ ││ │ │ │ │
││有权形式的选择度及各种所有制的比重等。 │ ││ │ │ │ │
││2.政府:政府行为从直接生产领域进出而转移到宏观 │ ││ │ │ │ │
││领域的程度、采用间接的经济手段管理经济的程度、政│ ││ │ │ │ │
│陈宗胜 ││ ││ │60% │ │ │
││府对宏观调控的时机和艺术的掌握以及政府机构的官 │ ││ │ │ │ │
││员的精简程度。 │ ││ │ │ │ │
││3.市场:所有市场(包括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价格、 │ ││ │ │ │ │
││价格形成机制、管理体制的改革程度。 │ ││ │ │ │ │
├────┼────────────────────────────┼───┼──────┼─────┼─────┼───┼─────┤
││1.政府行为规范化:包括政府的财政负担 、政府对经济
│ ││ │ │ │ │
││的干预等2个子因素和政府消费与GDP的比率、企业│ ││ │ │ │ │
││所得税(含费)平均税率、政府投资与GDP的比率等5 │ ││ │ │ │ │
││项指标。│ ││ │ │ │ │
││2.经济主体自由化:包括非国有经济的贡献、企业运营│ ││ │ │ │ │
││等2个子因素和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
│ ││ │ │ │ │
││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城镇非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占城镇 │ ││ │ │ │ │
││从业人员的比重、非固有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
│ ││ │ │ │ │
││比重等8项指标。 │ ││ │ │ │ │
││3.生产要素市场化:包括劳动与工资、资本与土地等2 │ ││ │ │ │ │
││个子因素和分地区常住人口数与户籍人口数之差占户 │ ││ │ │ │ │
│北师大 ││ ││ │ │ │ │
││籍人口的比重、行业间职工人数变动率、工资由雇主和│ ││ │ │ │69% │
│课题组 ││ ││ │ │ │ │
││雇员资源谈判决定的企业比例等6项指标。
│ ││ │ │ │ │
││4.贸易环境公平化;包括贸易产品定价自由度、对外贸│ ││ │ │ │ │
││易自由度、法律对公平贸易的保护等三个子因素和社 │ ││ │ │ │ │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市场定价的比重、农副产品收购 │ ││ │ │ │ │
││中市场定价的比重、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定价的 │ ││ │ │ │ │
││比重等7项指标。 │ ││ │ │ │ │
││5.金融参数合理化:包括银行与货币、利率和汇率等2 │ ││ │ │ │ │
││个子因素和非国有银行资产占全部银行资产的比重、 │ ││ │ │ │ │
││非国有金融机构存款占全部金融机构存款的比重、三 │ ││ │ │ │ │
││资乡镇个体私营企业短期贷款占金融机构全部短期贷 │ ││ │ │ │ │
││款的比重等7项指标。 │ ││ │ │ │ │
└────┴────────────────────────────┴───┴──────┴─────┴─────┴───┴─────┘
二、对经济转型进程的重新认识与反思
(一)经济转型进程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在经济转型的不同阶段上,比较突出的问题也会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意研究经济转型过程的“质”,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不能偏重于定量分析
经济转型进程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它是整个经济、社会体制复杂的制度演化过程,不但包括市场化,自由化改革、市场机制建设等体制转型问题,还包括法制建设、宪政转型,社会转型等经济发展问题。经济转型进程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它必然表现为一定的阶段性,这已经被转型国家的实践所证明。而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经济转型的不同阶段上,比较突出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在体制转型的初始阶段,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比重减少、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加强等体制转型问题会比较突出;而到了转型的后期,法制化进程,政府职能的转换、金融市场的发展、国际化程度的提高等等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各方面因素将会成为经济转型的更主要的内容和更重要的标志。这就是说,由于各个转型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构成其市场运行基础的制度安排电并不相同,他们的市场事实上并不是同质的,因而不能用简单的市场化程度来比较各不同国家的转型进程,必须深入研究转型进程背后的制度安排。这样看来,如果缺乏针对性,单纯对转型进程阶段性的研究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对转型进程的研究,应该通过研究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来把握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从而为转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找到准确的发展方向,通过研究计划经济的规律把握转型国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换过程,从而为转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找到一条现实的路径。既研究转型经济的起点——计划经济的运行特征,又研究转型经济的终点——市场经济的运行特征,同时还要兼顾实现从起点到终点的转换过程,将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市场化进程只是转型进程中方方面面的因素累积、变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它更多地反映了转型进程“量”的变化,而对转型期各种市场机制的构建以及转型后期市场体系的深化等“质”的变化关注不够。这就要求注意研究经济转型过程的“质”,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不能偏重于定量分析。
(二)经济转型进程是市场机制在俄罗斯、东欧以及中国等转型国家中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然而市场化并不等于简单的自由化,放松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意味着市场化程度的必然提高
经济自由化强调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与转型国家在转型初期的市场化取向改革是一致的,但经济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事实上,经济自由化程度的绝对提高只是意味着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干预能力的削弱,而从转型国家的实践来看,国家干预能力的不断削弱未必是一件好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俄罗斯及多数东欧国家由于实行激进的“休克疗法”,加之“改革派”追随新自由主义思潮,极力主张建立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主张取消市场限制和国家行政干预,因而政府减少了对市场经济的介入,迅速地退出了许多其原来发挥重要作用的领域,政府在经济转轨中的职能日渐衰落。其直接后果,一是严重削弱了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作用,造成社会经济混乱和经济转轨步履维艰;二是政府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驾驭本国经济的能力下降,尤其是当本国的经济主权受到侵蚀,经济安全受到威胁时,政府往往表现得软弱无力。因此对转型国家而言,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不再是要不要国家干预的问题了,而是应该研究如何进行国家干预。可见,正是因为转型经济本身具有过渡性,通过国家干预,制度构建在转型经济中的作用要比其他经济形态下更大一些,因而转型经济中的国家干预具有更多的人为设计因素,更具有可操作性。因此转型经济中的国家干预是必要的,在判断市场化进程时,不能将市场化等同于自由化,国家干预的减弱也不一定意味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
(三)市场化并不是转型国家的惟一目标,只有将转型与经济发展二者结合起来,转型国家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毫无疑问,计划经济下也能实现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但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中央计划来配置资源难以克服信息方面的障碍和激励方面的困难,这带来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因而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注:吴敬琏认为,这种主观制定的计划若要能反映客观实际,达到资源配置的目的,就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第一,中央计划能够对全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状况、技术、可行性、需求结构等拥有全部信息,即“完全信息假定”;第二,全社会达到一体化,不存在相互分离的利益主体和不同的价值判断,即“单一利益主体假定”。如果不具备这两个条件,经济计划就会出现失误。吴敬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沿革和现实意义》,见马洪等编《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全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在不断努力实现的最终奋斗目标,在这一点上转型国家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殊性在于,他们必须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实现经济发展,既要实现整个经济形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即市场化,又要通过转变原有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协调好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是所有转型国家共同的难题。从转型国家的实践来看,俄罗斯、东欧国家将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两者割裂开来,他们试图通过实行“休克疗法”在短时期内首先实现体制转型,从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结果其市场化进程带来了经济的停滞乃至倒退,不得不在经历了自由化、市场化改革之后重新进入到追求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的第二阶段的改革。而中国则始终以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为目标,将体制转型作为实现经济发展的手段,从而在转型已开始就进入了以转型促进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体制转型的良性循环。
在协调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必须注意到,始于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呈现出不断加速发展的态势,全球金融日益融合、国际投资空前活跃,生产要素实现了跨国配置,信息技术促进了全球资本流动和技术流动。在这种强劲的时代潮流推动下,封闭的经济实体由于不能分享产业分工和信息交流的好处而几乎无法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可以肯定的是,转型国家所处的环境越封闭,其受到的限制就越少;而环境越开放,转型国家面临的限制就越多,因而其发展可供选择的道路就越少。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转型国家所必需面对的问题除了体制转型外,更主要的是如何融入到全球经济中来,找到其在整个产业分工链上的位置,寻求经济发展。这样看来,只有在全球视角上来考察转型经济,才能准确地把握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中国已经是“完全的市场经济”(FUll Market Economy)
(一)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经济学界已经达成共识的是,市场经济是一种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它最大限度地解决了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满足需求的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只不过西方经济学把市场经济看作是一套由生产函数决定的物质系统,所有的生产都不过是投入与产出的技术关系,生产的商品则按照边际原则进行分配。而马克思则把整个市场经济看作一套价值或价值增殖系统,他指出,“正因为价值的货币形态是价值的独立的可以捉摸的表现形式,所以,以实在货币为起点和终点的流通形式G…G',最明白地表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就是赚钱。生产过程只是为了赚钱而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因此,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企图不用生产过程作媒介而赚到钱。”(注:参见《资本论》第二卷,第68页。)深刻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有利于我们认清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指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资本移动、货币兑换、金融等符号经济从产品、服务等实体经济中完全独立了出来,符号经济取代实体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飞轮,而且在大体上独立于实体经济,这是一个最为醒目而又最难理解的变化。(注:彼得·德鲁克:《The Changed World Economy》,《经济学消息报》,1997年8月8日。)这表明,在经济的发展逐渐打破国家的界限走向国际的过程中,随着金融深化和资本化定价方式的泛化,经济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整个经济正在迅速地虚拟化,马克思所讲的资本循环过程(G—W…P…W'—G'),即在过去的工业社会中先用货币资本去雇佣工人、买原料、购机器、建厂房,然后通过生产变成商品,再经过商品交换变成货币的过程,在当今信息经济初现端倪的情况下,货币资本可以直接在各种金融市场上进行增殖。这就使得市场经济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得到了最清晰的体现。它表明,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一套价值系统,资本作为一种社会关系,集中反映了一定时期人们为获得利益而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价值取向。这样看来,计划经济的内在缺陷就在于它歪曲了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从而带来了低下的经济效率。
(二)中国已经是“完全的市场经济”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但作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具有较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必须确认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利益,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任何否认这一客观事实的经济运行都是违反市场经济要求的。因此,转型经济的本质就是要在原有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再构建出一套价值系统,来真正反映在计划经济下被歪曲了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注:景维民 孙景宇:《全球视角中的转轨经济》,《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3期)
从经济转型历程来看,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虽然中国在1982年、1985年、1989年和1992年出现经济过热,投资增长速度不断提高,但从总体上来说,依然处于短缺经济阶段。从1996年10月开始,中国月度生产资料批发价格指数与上年同期相比出现负增长,月度零售商品价格同比指数从1997年10月开始一直是负增长,月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指数从1998年3月开始一直是负增长。这表明,中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过剩经济”。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货紧缩是由中国经济的供给严重相对过剩引起的。毫无疑问,在计划经济下由于实行的是一套以物质技术关系为基础的实体经济,因而是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的;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参与市场竞争时,它们才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和产品数量,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市场控制力量,从而在供给总量上带来生产过剩。因此,1997年对中国经济转型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经过了近十年转型历程,中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育,市场作为一套价值系统的本质特征得以充分体现。“过剩经济”的出现,表明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利益已经被确认,转型经济所要求目标——即建立商品经济,重构商品货币关系,以此来真正反映传统计划经济下被歪曲了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已经得以实现,中国的经济转型已经跨越了临界点,是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过剩经济出现以后,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与发展呈现出许多不同以往的特点,这在结构上表现为:中国经济将由生产主导型向流通主导型转变;在经济运行机制上表现为:中国经济将在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作用下,从资源约束型经济向需求约束型经济转变。这些都充分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及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相关决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四、中国还需要向“好的市场经济”(Good Market Economy)迈进
(一)“完全的市场经济”不等于“好的市场经济”
迄今为止人类发展史上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的市场化运动。除了20世纪末以中、俄、东欧诸国为代表的转型国家所进行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外,一次开始于16世纪,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从自然经济逐步演化成市场经济;另一次开始于二战后,是以拉丁美洲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全面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模式的市场化运动。通过经济史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从自然经济逐步演化而形成的市场经济,还是以拉丁美洲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全面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模式的所形成的市场经济,都是具有明显等级特征的开放经济。换句话说,市场经济就意味着竞争,意味着优胜劣汰。在当今社会,从产业结构在国际间的分工来看,同样是实行市场经济,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和完善,其国内的企业主要处于产业分工的上游,掌握着先进的生产技术。这些企业所开发的产品前期投资巨大,一旦产品被开发出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替代品,产品的附加值较高。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一般不具备产品技术开发所需要的雄厚实力,只能将发达国家已经很成熟的产品拿来进行改造,利用本国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对产品的流程进行优化组合以降低成本,因而其国内企业往往是紧跟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后面,处于产业分工的下游。这些企业的产品由于技术成熟,替代品较多,因而竞争激烈,产品的附加值低。可见,在国际间的产业分工中,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技术领先、资金实力雄厚而处于领先的优势地位,其产业调整引导并制约着包括转型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后者在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对中国而言,实现体制转型,建立“完全的市场经济”与实现经济发展,建立“好的市场经济”是两个层次的问题,建立了“完全的市场经济”只是表明我们已经融入到了由统治这个经济世界的强国所确定的国际分工体系当中,但我们还没有建成“好的市场经济”,在许多方面还要被迫按照经济世界中心自身最终消费或中间消费的需要进行生产重组,即被“外围化”。
(二)如何建立“好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在转型国家还考虑要不要市场经济、怎样转向市场经济的时候,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种种迹象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的基础上,已经向信息社会迈进,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已经出现端倪,全球的现代化进程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国由于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因而其现代化进程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工业需要实现信息化,而农业则需要实现工业化,二者同步进行,在完成工业化、调整完善自身的产业结构的同时向信息化跨越。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后发优势,在国际经济分工中处于有利地位,进而向建立“好的市场经济”方向前进。
在全球经济体系当中,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是资本短缺、技术落后,因而大多只是处于全球经济的外围,在金融和技术方面丧失了自主权,从而依附于发达国家。在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是扭曲的,重工业相对过度发展;服务业相对发展不足,价格并不能真正反映商品的供求状况。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步入了结构变革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新阶段,已经由主要的原材料出口大国和制成品进口大国发展成为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导的国家。但同时也应当看到,我们的产业结构还很不合理,第一产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农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农业生产水平低、产业效益差,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十分突出。第二产业比重过高,低水平重复多,产业趋同性、产品雷同性、功能单一性问题非常突出,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程度趋大,使得一般产品生产能力过剩,新兴行业开发严重不足,新产品因高水平加工能力严重不足而满足不了需求。第三产业比重低、发展慢、水平低,三产就业人员仍处于工业化早期水平,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推进产业现代化,在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组织管理的规范化基础上不断推进产业升级,逐步摆脱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以及制度创新,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推进信息化建设。另外,加速产业现代化,调整产业架构必须关注转型经济的金融架构。毫无疑问,工业化和信息化这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形态所需要制度支撑是不一样的,其本身的运行规律也是不一样的,然而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一套价值系统,金融资本则是这套价值系统的外在体现,因而相对于产业发展而言,金融发展已经日益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是整个经济体系的上层建筑,其发展严重制约着与之相对应的产业发展,因而我们必须促使上层建筑——金融发展与经济基础——产业发展二者相互协调,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向信息化迈进。当今世界,日益完善的国际资本市场降低了产业进入和退出的壁垒,资本在各产业间转移相对容易。因此可以将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整个世界的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优化金融体系,加速资本在不同行业间的流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加快经济现代化进程。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指数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