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审计整改的几点想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想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审计整改难的原因及其分析
(一)制度化的整改联动体系还未形成是审计整改难的主要原因。审计发现的很多问题都和社会整体体制、机制、内控制度有关。新修订的《审计法》强化了对违法违规问题的处理,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实行领导干部问责制,但对被审计单位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的具体方式、违规资金处理、处罚力度等方面还没有具体化。由审计部门单方面在审计处理上的努力,还不能达到让人满意的控制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审计一般都是事后审计,本身只能对以前发生的某一时间段内的事项进行检查,无法对审计事项进行全程监督,问题难以消灭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是审计后的问责,需要各级监管部门及时协调介入,而我国各监督部门间常常是多头管理,相当一些部门审计意识仍然缺位。
(二)权力制约难度加大和利益驱动是审计整改难的重要原因。李金华审计长讲过,审计工作仍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其中一条就是对一些部门的权力制约难度加大。他提出“审计工作要加强对于权力的监督,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实现审计目的的要求”。综观一些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都与乱用权力分不开,有些严重问题直接牵扯到个人利益和小集体利益。后期的整改处理困难,也是权力在撑腰、是利益在作怪。有的部门单位同样的问题多次被查出,却不求积极整改,与审计部门展开了“疲劳”的拉锯战术。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为了给自己捞政绩,不考虑地方经济实力和实际情况,一味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结果劳民伤财,给后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困难。权力制约不够完善和利益驱动的双重动力下,加大了审计整改的难度。
(三)其他方面的原因。有些审计发现的问题时间跨度很长,由于体制改革、行业重组整合、人事变动等客观状况,加大了审计整改的难度;有些问题牵扯人员较广,情况复杂,整改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有些问题需要复议、仲裁或申请法院采取强制执行等手段,在实际操作中也需要耗费人力、时间等。
二、如何提高审计整改的几点想法
(一)积极稳妥地建立制度化的审计体系。首先要制定一套严格、合理、合法、操作性强的问责制度和追究制度,确保每个环节责任到人,有利于整改中的责任划分,强化对权力的跟踪监督;其次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要追踪检查,对审计整改结果对外公布,并形成一种制度体系;三是各部门和有关单位都要进一步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并切实认真执行,树立自觉接受监督,加强协调配合的意识,积极支持审计部门的工作,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对涉及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方面的问题,有关部门应主动提出改进意见,相关部门要积极予以配合。
审计整改离不开人大和政府的支持,除移交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的违法违纪案件外,大量“屡审屡犯”的问题出现以后,人大和政府应该建立和启动相关机制,追究责任。借助人大、政府的支持和舆论的高度关注,完善整个审计体系。
(二)审计应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大处罚力度。《审计法》规定,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然而,对于被审计单位的领导该承担什么责任,特别是违反财经法纪的权力人的处理问题,目前似乎没有明确的说法。即便是现有的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有相应的规定条文,但在审计评价中还存在实际操作难度。
(三)将审计查出的一般问题的整改“前移”,边审边改,充分发挥审计“激浊扬清”的功能。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基础上,审计人员要讲究策略,避免被审计单位出现消极应对和拖延审计结论落实。因此,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审计人员首先要注重审计整改结果检查,特别是对重点项目,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等方面的项目,必须事后检查审计结果执行情况。对没有整改落实的,要积极沟通,耐心细致的做工作,协调并督促被审计单位尽快落实审计结果。如果有执行条件、经沟通调解仍置之不理、态度顽固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且处罚力度一定要到位,决不让他们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从而增强我们审计执法的震慑力,以促进今后审计结论的有效落实。
2.在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中对被审计单位的处罚处理意见要合理把握尺度,以便结论最终落实。通常情况下,被审计单位在接到审计报告征求稿的时候,都要提出诸多困难,希望能够尽量照顾,审计人员应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后,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掌握好处罚尺度,在审计报告里对被审计单位的处罚斟情考虑。
3.审计期间,与被审单位多交流和沟通,审计人员切忌以执法者身份自居,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文明执法。主动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和交流,选择一些他们已经认同的问题做切入点,在尊重他们基础上,做好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和说服工作。绝大多数被审计单位的领导都能理解和支持审计工作,做到这一点能够为审计过程及其整改提供和谐气氛,使双方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有利于审计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一方面在遇到阻力时,不能急于求成,要尽量避免对立情绪的产生。另一方面,审计报告要对被审计单位在财务收支以外的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便于审计整改的顺利实施。
4.要增强审计的服务意识。一方面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疑义和有关审计政策、法律、法规不明确的地方做耐心细致地解释和说明。另一方面要针对被审计单位的性质为其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使企业相信我们不仅仅是在搞审计,也是在搞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审计与被审计之间关系,这种融洽的关系必将有利于审计结论的最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