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的本质属性入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属性论文,本质论文,效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人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从人出发,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一项基本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能动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其活动必然受人的特性的制约,因此,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必须深入研究人的问题,从人的本质属性出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人的本质属性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人的本质属性实际上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其它动物所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主要指人在同自然、社会和自身三者的关系中,作为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能动的存在物所表现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实践属性。
(一)人具有自然性。拿马克思的话来说,“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人具有自然性。也就是说,人是一个有生命的自然存在,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实体。
(二)人具有社会性。“……人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人具有社会性。也就是说,人在社会中产生、存在和发展,具有群体、合作和归属的倾向。人受社会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伦理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的制约,不断从社会中获取信息,使自身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人的社会性是人性的现实表现。
(三)人具有实践性。“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具有实践性。也就是说,人能够以有目的、有意识的阶级斗争、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去进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的活动。人的实践性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中间环节。
(四)人的本质是自然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统一。三者相互制约而又完整统一,共同构成人的本质属性的系统结构,完整地表征了作为实体存在的人。在人的本质属性中,人的实践属性中的生产劳动创造了人自身;实践不仅能有效地满足和改造人的自然性,而且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对现存社会关系进行能动改造,形成和完善人的各种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来讲,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自然性、实践性都受社会性制约。人的自然性并非动物本能式的纯粹的生物性,而是受到人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所规范;人的实践性也必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同样具有社会关系的内容。
二、人的本质属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根源于人的本质属性之间的相互制约。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实践性三者之间是统一的,却又是相互制约、相互矛盾的。例如,人的自然性特征反映为温饱、性欲等生物性需要,它却总是受到社会性的制约,必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下才能满足;人的社会性特征反映为社会性需要,它必然受到实践关系、实践能力的制约;人的实践性特征反映为实践性需要,它也必然受个体生物机能前提和现实社会关系的箝制。三者之间往往不能完全协调一致,种种矛盾使人困惑、迷茫,反映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便会产生各种思想问题和行为偏差。这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对象充分接收社会规范,转变思想,提高觉悟,净化灵魂,达到自然、社会和实践的和谐统一,就成为必要的了。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根源于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能行之有效呢?首先是因为人具有实践性、能动性,能够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的活动。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人的思想作为一个动态结构又受环境的影响,能够依据他人的信息进行选择性的改造和深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主体的活动发出思想信息,对客体——人施加影响,进行教育。另外,人的社会性也决定了人具有群体、合作、归属等属性,总要和他人发生关系,在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纵横交错的社会网络中生存和发展,因而能够与他人沟通,吸收教育主体发出的思想信息,接受教育。所以说,对一个实践的、社会的“人”进行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会收到相应的成效。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根源于人的本质属性的普遍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收到效果,关键在于能否揭示人的思想与行为发展变化的规律,按规律办事。马克思所揭示的科学的“人性”,是所有人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是人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认为,一个完善的人,尽管有自身具体和特殊的特征,但也有人所共有的普遍的一面,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即是所有人的共同属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中,在一般相同的外界环境信息刺激下,往往会作出大致相同的思想和行为反应。思想政治教育要揭示自身的规律,必须研究客体的特性,将其根植于客体的必然性之上。因此,人的本质属性内在地决定了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客体的规律,与客体思想形成的规律和行为的规律相适应,这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规律。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教育对象人性的丰富和完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职能就是“育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合格”首先要求教育对象是一个完整、科学意义上的人,具有人的一切高级特征,同时,还要使人的这些特征丰富化、高级化,即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的“单面化”和畸形化。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
(五)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也根源于人的本质属性之中。从原则来说,具体人性的差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人的自然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合理满足原则,在满足教育对象正当、合理需求的前提下开展教育活动;人的实践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方法来看,正是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采取灌输的方法、疏导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大众传媒的方法;同时,它也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结合起来,在积极进行思想教育的前提下加强对教育对象的激励和管理。如果我们不考虑人的本质,违背上述原则和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只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三、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人的本质属性的主要表现
(一)忽视人的本质属性的自然性和实践性。长期以来对人的本质内容规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在这种单因素的人的本质构成论的指导下,不仅抹煞了人的本质的丰富内容,否定了人的本质中规定和影响人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的诸因素,使人们对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形成和变化的理解失去了可能,而且还必然得出一些片面的逻辑结论,这就是完全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把人降低到机械物的水平,使得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忘记了教育对象实际上既是被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作为被教育者,他需要教育和社会的作用和改造,具有他制性和被动性;作为教育者,他又对被教育者和社会发生反作用,具有制他性和主动性,而且也忘记了前者必须通过后者才能起作用,具体表现出不能尊重、理解、关心教育对象的自主权。
(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个人自身发展需要的功能和价值。由于我们过去只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片面强调集体利益的先天合理性。虽然知道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表达的集体主义思想内容(个人的才能发展必须在集体中实现,个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前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只强调社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忽视了我们所讲的集体主义并不是无视和否定正当的个人利益,而是要求个人努力为社会工作,国家、集体也切实关心个人,当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有矛盾时,个人应当服从整体,而不是把集体主义与个人需要完全对立起来。
(三)忽视人的本质的“自然性、社会性、实践性”是通过需要表现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两种偏差:一是只重视精神需要,认为解决了理想信念,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把人的物质需要看成是万恶之源,忘记了马克思主义一条最根本原理:人们首先必须解决吃、喝、住、行的需要,然后才能从事文化、科学、政治等其它活动。忽视了人的思想问题主要是由其实际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而产生的。二是用“物质文明”来替代一切工作,忽视了人要获得全面发展,一定要有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作保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受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所规定的,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导向目标。人的思想活动规律被忽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空对空,从教育者方面看,一味地单纯说教,不立足于帮助教育对象解决实际问题;从教育对象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因而也就引不起他们的关注,更激不起他们的思想活动从而转变思想。
(四)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各种具体方法的有机结合。过去一段时间,在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上,一会儿强调灌输,辅之以朴素的身教;一会儿又强调灌输的方法过时了,等等。总之,不是强调其一,就是偏离其它,没有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新时期探索出来的一些好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具体方法上采取了居高临下的姿态,忽略了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还可以采取疏导的方法、对话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方法,自我教育的方法等等来进行,忘记了盲目接受或强迫接受一种政治信仰、信念或世界观,都是无法达到其内化效果的。
四、从人的本质属性入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基本途径
(一)依据人的本质属性的具体表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人的本质属性是历史的、也是具体的。人都具有个体差异,表现出各个不同、多姿多彩的个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态度;有不同的社会关系、阅历觉悟;有不同的实践能力、实践习惯;故他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思维方式和接受别人劝导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据这种不同,加强针对性,使教育内容更恰当、方法更切实、进程更合理,形象的说法就是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首先要具体分析教育对象的不同特征,考察其年龄、文化知识水平、个人经历、家庭环境、性格特点等,从而形成准确、全面的认识。接着,要依据这些特征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教育。例如,对喜欢“大江东去”的豪迈之气者,要直陈事理,对喜欢“小桥流水”的眷眷之意者,要动之以情;对喜欢“震耳发聩”的激昂之声者,要晓以利害;对喜欢“润物无声”的娓娓之情者,要潜移默化……。在进行教育时,只能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而不能先入为主、千人一法。
(二)依据人的本质属性的自然性,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情味。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单纯强调人的社会性、阶级性,讲自然性就是鼓励人的放纵,讲人情味就是贬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事实上,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有违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根据马克思主义系统的人性论思想,人的基本前提是生命有机体,人不可避免地具有自然性,只不过人的自然性是在社会性的约束控制之下。依据人的自然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求我们以科学的眼光、正确的态度看待人的自然性,决不能采取伪科学的观点和禁欲主义的态度。其二,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人、关心人、充分理解教育对象正当的需要与本能、欲望与冲动的合理性,这样才能构筑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桥梁,以情感的力量打动人,为下一步以逻辑的力量说服人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三,思想政治教育还要通过自己的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育对象合理的自然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同时,在教育过程中结合必要的激励手段,利用人的物质需要,利用社会分配去激励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依据人的本质属性的社会性,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依据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思想的观点,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现实的个人实际上是现实的社会关系的产物,人性具体地体现在实实在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之中。做好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现实的教育对象,从社会关系的角度认识人性、做好工作。第一步,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把握人的思想,努力从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系统及其变化中了解人的思想及其变化,充分认清人们思想的具体性、复杂性、变化性和必然性,对教育对象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第二步,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为教育对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环境作为人们接受教育的客观条件,制约着人并受人的改造和发展,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人的正确思想和正确立场的形成。所以,努力营造和完善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社会环境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既要注重大环境的营造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健康文明的文化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以良好的“大气候”熏陶教育对象;又要努力营造小环境,注重发挥家庭、学校、邻里、单位、社区等微观环境的作用,使之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共同促使教育对象健康向上。
(四)依据人的本质属性的实践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人类一刻也不能停止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之一,是实践性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收到实效,是不是真的使人的思想、观点、立场得到了改变,归根到底体现在人的行为上。所以,从人的实践性出发去认识对象和教育对象,是必要的。在具体教育工作中,我们一是要善于从实践的角度、从人们的具体行为活动中把握教育对象,从而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二是要努力在实践中启迪人们的思想觉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寓灌输于活动、寓事理于实践。要通过大量活生生的现实教育,使受教育者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正确思想得到升华,模糊认识变得清晰,过激思想得到纠正,克服各种思想错误和行为偏差,实现社会规范向内心信念和行为习惯的转化,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其三,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引导教育对象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实际行动搞好工作、学习,在参加社会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起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良好作风和行为习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这样,反过来又会促使教育对象提高思想觉悟,努力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算是真正收到了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