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孟光鹏

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孟光鹏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发展迅速。文章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特征入手,分析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情况,丰富的技术理论为工程实践提供了基础,机电化设备也在逐渐发展。机电设备应用范围逐渐拓展,也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源动力。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逐渐得到提升,也逐渐地向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机械工程;应用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均促使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等与科学技术的融入更为紧密。而随着科学技术在各个行业及领域中的应用交叉渗透,使得全新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得以形成。尤其在应用机电一体化系统较为深入的机械工程中。伴随机械工程行业的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效率也在逐渐提升。这不仅会提升机械工程中的工作效率,更会使投入成本等得到显著的降低。因此,对于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特征

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随着机电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推进,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展,在发展过程中特征明显。首先,在实际的机械工程实践中,机电一体化体现出综合性特点,它是多学科的融合,所包含的技术种类较多,作为多学科综合的技术种类,应用范围体现出广泛、涉及领域较多等特点。其次,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是把学科理论加以综合和加工,提炼出符合本专业技术的学科特点。在技术应用中,综合采用机械整合和控件原理,具有学科逻辑性。最后,机电一体化是从技术理论中发展而来,具有完善的技术模型构建和引导,具有丰富相关的技术理论资源。

2机电一体化系统所需关键技术

2.1信息技术

为了更好的将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得以应用,就必须要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在机电一体化方面的使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项技术的使用不但能够保证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安全性,还能提高该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软件技术

软件作为机械一体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和硬件协调一致的发展。为降低软件的研发成本,提高生产维修的效率,应当逐步推进软件的标准化,包括程序的标准化、程序模块化、软件程序的固化等。

2.3传感技术

传感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一种重要技术,是将自动化运用到机械工程中的关键。所以系统的传感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功能的高低。机械工程往往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所以传感技术必须能够适应这种环境,同时还能够顺利的进行工作,它是提高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关键。

3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3.1监控功能的实现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电子监控系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电子监控系统不仅能够对机械设备的作业部分与其他工作装置等进行实时的监控,更能对机械群的各类传动与制动系统等进行运行状态的监督与控制。若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存在某些不稳定运行或状态异常等情况时,作为实时监管作用的电子监控系统,则能够及时通过报警系统的触发,将存在故障的位置在第一时间确定并对操作人员发出警报,促使操作人员与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等对机械设备所存在的故障等进行及时的检修与故障排除,这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巩固效率,更会因问题与故障等的及时检修,从而减少额外的经济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降低能耗

机电一体化系统能够大大的减少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能更好的响应国家节约能源的号召。传统的机械工程技术不是十分的成熟,从而无法更好的降低能源的使用效率。所以为了更好的进行能源方面的合理使用,进一步的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就必须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某市在挖掘机方面在使用机电化系统时,首先得将老式的设备替换成先进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备。对于新型液压挖掘机在功能方面,它是将一种新型的节能器与相应的控制器进行结合后再进行使用的,这样的结果是出现了一种更加成熟的OLLS系统。同时在能源的使用方面也进行了很好地改良,机电化的使用使得能源的使用效率得到了很好地控制。当使用了机电一体化系统后,在机械方面的使用的燃料减少了25%左右,同时还将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了不少,大大的提高了机械工程的效率。

3.3提高作业精度

在工程机械设备上引进电子控制系统,不仅可以使称量自动化,而且还可以使称量变得更为精确,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人工称量效率低、误差大的特点,进而使得成品的作业精度得到明显的提高。例如:在商品混凝土广泛普及的今天,许多的商品混凝土拌合站都在混凝土拌合设备上采用了微电控制的电子称量系统,并使计量过程实现了自动化。电子称量系统的引用,保证了混凝土的绝对配合比,极大的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此外,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上应用自动找平系统,使沥青摊铺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可达到0.127m/3m。

3.4促使施工作业的自动化工序达成

通过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能够促使工程机械逐步实现半自动化或自动化,这不但能够有效减少施工操作人员的作业强度,使生产效率得以显著提升,更能促使施工作业中设备等的安全系数得以提升,进而确保利用工程机械设备进行施工的安全性。例如:现阶段由于机械设备中科学技术的融入,促使很多机械设备自带线路或轨迹控制系统,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机械设备为挖掘机。在挖掘机上设立轨迹控制系统,当施工人员将铲斗的运动轨迹在控制板中设定完成后,电控系统便可依据安置在各个位置处的传感器,对制动臂、铲刀、以及斗杆等进行精确的控制,使挖掘深度得以确定,并将挖掘危险控制在相应的范围内。

3.5电子油门控制装置的应用

现实生活中,对节能环保的理念多寄托在人们的观念上的改变。机电一体化技术从技术手段上改善环境质量,体现在对柴油机的控制装置上。传统的柴油机装置存在优先减少柴油使用量,其次再减少污染物排放。电子油门控制装置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从电子技术入手,提升电子技术应用能力,植入电子调速技术控制油门装置使柴油机在运行过程中协调油量和排放污染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机电一体化系统的逐步完善,机电一体化技术所呈现出的应用价值也在逐渐提升。新形势下,我国机械工程中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正逐步向精确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不仅是我国机械工程行业及领域中生产作业效率提升的根本,更是推动机械工程行业发展的基础。唯有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进行充分且细致的研究,找寻出提升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效率措施,才能确保机电一体化系统为机械工程行业提供出更加完善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杨丽.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17(01):71,73.

[2]肖远见.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5):139.

[3]陆晓东.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15):135-136.

论文作者:孟光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  ;  ;  ;  ;  ;  ;  ;  

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孟光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