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研究论文_苏瑞锋,覃礼莎,宁王泽

中国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研究论文_苏瑞锋,覃礼莎,宁王泽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太原 030006

摘要:自 1980 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到 1990 年,我国把保险看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工具。1990 年,我国才把保险公司看作企业,开展 风险管理理论研究。1998年中国保监会成立后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研究文献开始增多。本文探究了中国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的背景意义,在此 基础上回顾了基本理论,指出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保险;理论;现状

一、研究风险管理的背景和意义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超越国界的市场体系、生产体系和金融体系的形成,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到一个新的阶段。全球经济在几个方面正 在经历大的转型:不断变化的经济增长模式;不断变化的货币政策动态;以及金融业和实体经济正在发生的变革。这些转型将持续很长一段 时间。在转型过程当中,机遇和风险随之相伴。先进经济体的增长在逐步增强。同时,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已经减缓。这两种形势的共同 作用导致了一些紧张情况,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着增长减缓和全球金融条件收紧的双重挑战。先进经济体的利率正常化可能导致此前资本流 动的部分逆转。

从国际、国内和保险公司的风险现状来看,风险动因多、风险环境趋向于愈加复杂,国内保险业存在风险管理理论滞后、风险管理措施匮乏 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具有很高的必要性。面对动态的风险环境和多变的风险动因,从权变的角度开展研究是 一个合适的途径。权变理论重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对于当下保险公司对风险的把控能力较低的现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并且有 助于完善国内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理论,有助于保险公司明确风险管理的方向,有助于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实践,有助于国内保险公司更好地 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二、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2.1、权变理论

Luthans 在 l973 年发表了《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之路》的文章,1976 年又对权变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出版《管理导论:一种权变 学说》,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权变管理理论的观点,提出要用权变理论整合和统一其他各种管理理论,标志着权变理论的形成。权变理论进而 成为七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管理理论的热点和焦点。

2.2、公司治理理论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即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公司治理理论主要是随着西方国家企业的发展 而发展。公司治理框架应承认利益相关者的各项经法律或共同协议而确立的权利,并鼓励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在创造财富和工作岗位以及 促进企业财务的持续稳健性等方面展开积极合作。在信息披露方面,要求披露可预见风险因素,主要是财务信息使用者和市场参与者需要获 得合理预测重大风险的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不确定性理论

不确定性理论(Uncertainty Principle)是德国科学家 Werner Heisenberg 提出的量子学中的一个原理,其内容是人们永远不可能同时准 确地知道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对其中的一个知道得越准确,对另一个知道得就越不准确。管理领域中的不确定性是指由于行为人的有限理性 和行为不稳定性的存在而使人在进行预期时产生的一系列未知。有限理性和行为不确定性是不确定性产生的根源;不确定性包含了物的不确 定性、人的不确定性和人与物互动关系的不确定性三个方面;和谐管理理论以科学设计所提供的行为轨迹和线路为基础,通过环境诱导激发 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思路是削减管理活动不确定性的主要方法。

2.4、管理控制理论

管理控制是指为执行组织战略,管理者向组织内的其他成员施加影响,其目的是使战略得到执行,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因此,执行战略是管 理控制的重点。管理控制作为企业重要的管理机制之一,其理论基础主要是代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区分,管理控制可以区 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预防性控制和纠正性控制;或者是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三、现状和分析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中传统的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全面风险管理的推广存在障碍两大困难。

当前,我国保险公司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随着各个保险公司不断引入西方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思想开 始深入影响我国保险公司。2008 年金融危机以后,国外保险公司开始受到危机的强烈冲击,以AIG 为代表的部分保险公司大幅亏损,甚至被 政府接管。我国的保险公司同样不可避免受到危机的冲击,在追求业务发展的同时,由于经济社会环境的恶化,保险市场受到不利影响,资 本市场呈现股市、债市双杀的情况,面临的风险整体恶化,保险公司不断补充资本以确保满足监管机构关于偿付能力的要求。保险业的顺周 期性对保险公司融资有着显著影响。以“净利润/已赚保费”用于评价保险公司业务质量,从下表可以看出,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从 2009 年以后,保险公司的业务质量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这需要保险公司准备更多的资本用以应对风险,吸收损失。并且从 2009 年开始,再融 资的频率和规模开始增大。金融危机前保险公司在经济繁荣时期储备的资本随着危机的加剧逐渐被消耗,资本消耗的速度超过了资本增加的 速度,在不考虑融资补充资本的情况下,偿付能力趋于恶化,呈现顺周期的特征。危机开始 2-3 年后,各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逐渐 下降至 200%以下,资本开始面临不足的境地。

参考文献:

[1] 杜胜利,平衡计分卡的理论框架和管理体系,财政研究,2007 年第 9 期,P70-73.

[2] 菲利普•乔瑞著,郑伏虎等译,风险价值,中信出版社,2010 年 4 月第 3版,P500.

[3] 亨利•明茨伯格 布鲁斯•阿尔斯特兰德 约瑟夫•兰佩尔,战略历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7-1.

论文作者:苏瑞锋,覃礼莎,宁王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  ;  ;  ;  ;  ;  ;  ;  

中国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研究论文_苏瑞锋,覃礼莎,宁王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