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达华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 衢州 324000
摘要:现场热再生是实现沥青废料利用的一种新型道路施工方法,其主要是将旧沥青面层翻拌、回收,与再生剂、新集料(新沥青混合料)等重新拌合、摊铺、压实后,形成新的路面,有利于节约沥青、砂石料,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减小交通管制压力,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工程中的现场热再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工程;现场热再生;施工技术
前言
热再生技术是沥青道路路面修复施工中一种比较重要的现代化施工技术,采用现场热再生技术维修养护沥青路面,可节约资源与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并可快速开放交通。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能够在施工现场实现对沥青的拌合、摊铺及碾压,这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沥青路面
现场热再生施工技术的提出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就在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技术方面展开了研究,主要用于轻交通道路、人行道或道路垫层;8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大规模公路建设,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研究基本停滞。直至90年代中后期大量早期建成的沥青道路开始进入大、中修阶段,沥青再生利用技术得以重新重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就是将旧沥青经过一系列处理,与再生剂、新沥青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搅拌混合、摊铺、压实的一种工艺技术,节能减排、循环利用效益显著。
2市政沥青道路路面现场热再生施工方法与技术要点
2.1市政沥青道路路面现场热再生施工方法
现阶段,我国市政沥青道路路面现场热再生施工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三种:表面型热再生、复拌型热再生和加铺型热再生。
2.2市政沥青道路路面现场热再生施工技术要点
(1)表面型热再生。表面型热再生施工方法适用于基层稳定、强度足够的沥青路面,处理深度20~25mm。表面型热再生施工中,通过预热装置、加热和再生装置对旧路面进行加热,并通过一套非旋转齿翻松路面,以彻底消除表面不规则裂缝;喷洒再生剂后,充分拌和,做好整平、压实,完成整个路面的整修。
(2)复拌型热再生。复拌型热再生施工方法加入一定量新集料或沥青混合料,可消除路面表面50mm内的车辙、开裂和路面沥青氧化等病害。复拌型热再生施工要点如下:一是做好表面深度40~50mm的路面加热,翻松、收集旧路材料送入料斗;二是在拌合锅中加入再生剂与新集料(新沥青混合料),充分搅拌后进行摊铺、压实施工,通过新集料(新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路面强度与稳定性。
(3)加铺型热再生。加铺型热再生施工方法,加入了一定量的新集料或是热沥青混合料,通过再生复拌机的第一熨平板摊铺再生沥青混合料,通过第二熨平板继续摊铺新沥青混合料,最后压实,由此可消除路面表面50mm内的车辙、收缩裂缝和松散等病害。综上,此处在对三种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施工方法分析时,仅以辐射加热为例进行了论述。根据我国设备发展与实践应用情况来看,路面再生加热方式还包括热风循环式加热、间歇式加热以及微波加热,具体可根据工程实际选用。
3实例探析
3.1工程概况
本文以某市政道路为例,具体分析了沥青路面工程中的现场热再生施工技术的应用。此路段为某市区左右幅行车道,原路面结构如下:3cm厚AC-13普通沥青混凝土(上面层)+4cm厚AC-20普通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经过了长期运行后,路面破损严重,主要病害有龟裂、纵向裂缝以及沉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对此路段交通流量与原道路施工资料等综合分析判断,病害原因包括交通量大、路面结构较薄、结构层强度不足。
3.2沥青路面维修施工方案
经综合调查分析后,决定采取预处理+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施工处理方法,即在路面现场热再生施工前,需对原路面、路基裂缝、坑槽、翻浆病害部位做好整修、填补处理工作,8m行车道铣刨面层后,铺设5cm热再生面层。本次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施工选用的是复拌再生工艺,配备SY4500型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其由2台路面加热机、1台加热翻松机、1台加热复拌机组成,具有就地加热(热风循环大面积连续加热技术)、翻松(铣刨)、复拌、摊铺、整平功能,可一次成型新路面。
3.3沥青路面复拌热再生施工技术要点
沥青路面复拌热再生施工流程如下:路段封闭、路面清理→机组设备编排定位→路面加热→铣刨、收集旧料至搅拌器→添加再生剂、新料→新旧料复拌处理→现场摊铺、碾压成型→养生与开放交通。具体施工要点如下:
(1)做好配合比设计。根据原路段病害调查结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取样点取样,在室内做沥青抽提试验、集料筛分试验,明确旧沥青路面混合料矿料级配组成与沥青含量。选用J-1型再生剂乳液,对不同掺量下(0%,6%,8%,10%)的再生沥青进行三大指标常规试验(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结果显示再生剂掺量为8%时,再生沥青三大指标均满足A-70沥青要求,因此最终确定再生剂掺量8%。考虑此路段重载多、交通流量大,热再生施工过程中需掺配一部分新集料,提升路面使用性能,参考《公路沥青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AC-13型沥级配要求,再生沥青混合料配比如下:旧料∶5~15mm碎石∶0~5mm碎石∶矿粉=85∶10∶3∶2。原路面AC-13混合料最佳油石比为4.7%,以上下浮动0.3%制作马歇尔标准试件,测定相关物理指标,根据试验结果显示,再生剂掺量为8%、沥青用量为4.7%的再生混合料各项指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确定为4.7%。
(2)落实交通管制。派专人负责交通管制、夜间值班与前场安全工作,设置相应的标志标牌,不间断巡查,及时发现标志损坏等情况,并第一时间修复,协调好交警、路政、施工方的工作。
(3)准确编排定位热再生机组。严格按照施工流程、操作手册编排好SY4500热再生机组,将各个设备引至指定施工界限;非工作区,加热器严禁接近路面,不得打开热风炉,防止对无需施工路段路面进行加热;工作区段前,加热器下落会导致非工作路面软化,需以压路机定形碾压。
(4)严格控制旧路面加热温度与再生剂的喷洒量。热再生机组定位后开始旧路面加热施工,加热温度以180~200℃为宜,温度过高易导致沥青老化,温度过低则会导致再生剂融合不佳;严格按照试验结果喷洒再生剂,要求计量准确、喷洒均匀、无漏喷。
(5)加强压实控制。与厂拌沥青混合料相比,就地热再生保温效果较差,要求压路机紧跟摊铺机,随铺随压,切实保证压实质量满足要求。
4结语
综上所述,现场热再生技术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工程中的应用,是提高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安全、耐久、经济、绿色道路的必然要求,可有效处理路面车辙、开裂、沥青氧化等病害,恢复路面行车安全性、舒适性,值得各地合理借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世法,徐立庭,郑伟,等.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新技术及其发展展望[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3(6):39-43.
[2]龚鲁义.国内首例就地热再生标准编制正式启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6(3):10.
[3]周志刚,李琼,李强,等.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施工控制温度的研究[J].中外公路,2011(3):57-62.
[4]徐正邦,郑飞军,吕锡平.现场热再生技术在湖南省的适用性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3):3798~3801.
论文作者:柴红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沥青论文; 路面论文; 现场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道路论文; 病害论文; 地热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