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铁路局天津工务段 天津 300000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铁路行业相较之前也有了巨大的进步。在铁路运输中,线路设备作为基础性设施,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铁路是否安全运行。做好铁路线路设备维修成本管理,保证铁路线路设备维修、养护的定期进行,能确保线路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护好线路质量,保证运输的安全性,这也是铁路运输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铁路线路设备维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线路维修成本管理采取的措施,希望能为今后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铁路线路设备 维修成本 问题 策略
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中,随着铁路运量的不断增加,对铁路线路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工作规模不断上升,重要性也不断增加,为促进其良性发展,提高线路质量,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加强线路维修成本管理控制,做好线路维修管理工作,确保线路质量和运输安全,为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铁路线路设备维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维修成本加大
当机车在调车作业重载运行状态,且运行密度较高时,不仅对线路设备的损害力度较大,相当程度上也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了线路设备质量,由于设备的更新换代和设备的昂贵价格,企业铁路在线路设备维修成本上加大了投资金额。
1.2线路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不到位
线路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较粗放,没有细致的成本管理概念。如购置的一些大型科技装备的管理应用不足,没有充分利用机械化维修设备投入工作,造成了浪费。引进维修新技术没有及时广泛的推广应用,旧技术应用效果差,维修质量得不到保障。维修材料管理不全面,存在材料闲置浪费和重复购置等问题,浪费资金。维修工作质量较差,制定的维修养护方案不严密,存在重复维修作业,验收质量不严格,对外包业务的管理不严格。
1.3线路设备维修成本预算管理水平低
线路设备受外界影响较大,如雨水、温度、湿度影响,还有线路设备本身的结构复杂、点多线长面广等问题,运营时列车重载、速度、密度等都会动态影响线路设备,造成其存在较大的波动变化。如果要让线路设备质量始终保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则要随时观测线路设备的波动变化状态进行维修、养护,这就造成了各个支出项目不能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支出定额。实际的每年成本安排主要参照上一年实际成本支出,并只是给定一个成本预算总量,当存在超支时则不能再追加预算,造成有些设备无法得到维修,与实际需求脱节。
二、加强线路维修成本管理采取的措施
根据铁路线路设备维修成本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现提出一些应对策略来改善成本管理问题。本文主要使用ERP系统提高设备的维护、使用及维修等方面,其中主要的线路设备是内燃机车、铁路线路及铁路信号系统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全面推广ERP系统,延长线路设备使用寿命
加强ERP系统对线路设备的管理工作,及时将内燃机车、铁路线路及铁路信号系统等设备的状态、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在系统内更新。定时查阅ERP系统了解最新设备动态,并对存在问题的设备进行维修,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让其在正常使用寿命内发挥其价值,维修过后恢复正常的重新在ERP系统内录入,为下次提供参考。定期根据ERP系统记录内容进行设备的养护工作,避免遗漏影响设备使用寿命,节约维修成本。
2.2加强设备材料管理,增加对旧设备和废弃设备的使用
根据实际需求,及时调整设备材料的采购和储备量。采购时可以分期、分批、动态数量进行材料购置,即保证采购的设备材料质量,也要避免设备升级、更新换代等造成资源浪费。加强设备材料的管理工作,使用ERP系统对存储货品进行清点工作,对一些更新后剩余的材料配件等,要及时应用到需要的线路上去,在整个企业铁路范围内进行材料的调配工作,弥补材料缺失或堆积浪费。对于旧设备和废弃设备,要及时进行整修再用工作,最大程度的减少购置材料的费用支出。
2.3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向生产过程要效益
积极推行设备等级管理,根据线路容许速度、繁忙程度、重要性等情况,明确各级线路的维修标准、政策和维修重点;要优化作业组织,重视工作量的提前调查,合理安排作业班组,推行集中作业,减少零打碎敲式的作业,减少辅助用工;加强大型机械化养路设备的管理,实行线路状态修,避免盲目反复作业,提高大机设备的生产效率,降低大机作业单位成本。
2.4提高线路维修成本预算管理水平
铁路局安排所属单位成本预算,要认真研究各单位设备状况、修制修程等变化规律,使预算安排更加趋向于科学、合理和贴近生产实际,为加强成本过程控制从源头上打好基础。一是要强化预算定额管理,对定额构成中的修制修程变化、价格变动、一次性支出等因素进行细化分析,修订完善成本支出定额。二是要加强现场写实,对成本支出大项进行现场写实和查定,使预算安排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三是预算安排要根据线路等级、列车密度、车辆重载等因素,突出安全关键,保证安全专项整治投入。
2.5加强成本过程控制,严格成本管理
要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各项节支措施,减少和控制业务外包,凡需外包业务必须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规范操作;要加强合同管理,严禁超预算签订合同或采购物资;要严肃预算纪律,坚决杜绝无预算、超预算支出,安排生产业务必须与单位预算能力相匹配;凡是超预算、超越权限审批或调整预算、未经批准擅自实施预算外支出项目,按照“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要定期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议,针对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有关措施和要求。6.要不断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要围绕线路作业计划管理、作业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物资管理等各项工作,按照服务现场、适应现场、精细化管理的原则,全面梳理完善现有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通过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以制度为保障,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线路设备受铁路运输影响而产生损耗,为了保障铁路正常运营,则必须保障线路设备的完整和质量均衡。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线路设备技术状态的变化,随时调整维修方案,并及时进行养护。因此应积极采取全面推广ERP系统,延长线路设备使用寿命、加强设备材料管理,增加对旧设备和废弃设备的使用、提高线路维修成本预算管理水平、加强成本过程控制,严格成本管理等措施,提高铁路交通的安全运行能力,促进企业铁路事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济泉. 铁路线路设备维修的成本管理分析[J]. 现代国企研究,2015(20)
[2]王学凯. 浅谈铁路线路设备维修成本管理[J]. 现代经济信息,2013(14)
论文作者:张帅卫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线路论文; 设备论文; 铁路论文; 预算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成本论文; 作业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