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后浇带的功能与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孙琪

建筑施工后浇带的功能与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孙琪

塔城众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 塔城市 8347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技术被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其中后浇带施工作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会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施工裂缝的控制,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其对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严格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确保后浇带与结构部件之间的密封性,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混凝土灌注工作,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后浇带;建筑施工;施工技术;功能

引言

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后浇带施工为主要的施工部分。若施工的过程,产生沉降、后浇带裂缝等问题,需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检测,以便结合设计图纸内容找到存在的不足,通过具体的措施进行处理。结合后浇带上的施工技术的概念和功用,对建筑工程中后浇带上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探究,希望能够给广大的施工人员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借鉴。

1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

近年来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的主要建筑形式,在高层建筑主楼与低层裙房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即在高层主体结构与裙房之间设置变形缝,以此来实现对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有效控制。即在现浇整体体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通常会利用到后浇带施工技术,通过进行后浇封闭处理,使其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所处位置断面较大,钢筋密集,而且支模难度较大,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后浇带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在混凝土结构建成之前,通过预留裂缝来改善混凝土地温差造成的裂缝,待混凝土收缩过多成后再浇筑后浇带,有效的实现对建筑整体结构的保护。而且通过设置后浇带,可以将高层建筑与裙房有效分开,并通过对裙房结构与基础强度、结构体连成整体后的沉降应力,以此来解决基础与裙房结构组成整体的问题。

2后浇带技术的原则以及功能作用

2.1后浇带技术的原则

后浇带的设计原理应该是以释放整个建筑体系的应力为主,并且来做好抵抗应力,堵不如疏,通过合适的导泻使建筑中产生的多余应力做到疏散,同时设计整个建筑体系做好对外来应力的抵抗和侵袭!虽然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我们是把整个建筑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的,但是实际施工中往往要考虑个体之间的结构连接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在设计之初就认真核算整个建筑系统和单体之间的具体结构关系,认真的做好内部压力的核算,确保整个施工可以安全高效的进行。

2.2后浇带技术的功能作用

2.2.1解决沉降差距

在施工中,可以把两个部分通过使用后浇带进行暂时分割,先进行主体结构的建筑施工,等主体结构完成大量沉降后,再在主体和裙楼的连接部位浇灌混凝土,把分割的主体和裙楼连成整体。施工中要求低级的土质较好,同时房屋的沉降能够在施工期间顺利完成。由于主楼的符合比裙楼要大,可以加大埋深工作来减少附加的压力,再通过整体的基础来降低土压。建筑施工需要使用浅十字交叉梁来作为底层部分的施工基础,提升土压力,让高低层的称将两数值相对等。在建筑施工中要先进性主楼体的施工,在进行裙楼的施工,能够保证主楼建成之后沉降量也基本稳定,那么后期群芳的施工能够让两者之间的施工沉降数值相等。

2.2.2缩小温度的收缩影响

建筑施工过程中新浇灌的混凝土会出现收缩现象,这在混凝土浇灌的硬结过程中十分常见,已经施工完成的建筑结构受到周围环境或者是气温的影响会出现变化,遇热膨胀、遇冷收缩。如变形受到障碍和约束就会出现裂缝现象;如果建筑物的体积过大或者是过长,那么需要每隔一段设置一条后浇带,基本控制在40m以内,后浇带的宽度大约是1m以内。在后浇带的缝隙中使用钢筋来搭连,构成了后浇带,减少建筑的收缩压力,提高建筑的施工稳定性。后浇带保留时间要在一个月以上,等待建筑的收缩和沉降等结构变化都稳定下来之后在进行后浇带的填筑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后浇带的填筑施工要选择气温较低的时候,使用普通的硅酸盐水会这是水泥中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填筑,这两种物质的好处是强度比较高,能够防止新老混凝土在后期出现裂缝。

3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

3.1后浇带设置技术

后浇带的设置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程序,有着严格的技术规定。断面形式和浇筑位置的选择、后浇带间距的设置都需要进行考虑。首先是选择断面形式,在选择时要考虑断面能够和混凝土的断面相契合。还有一种最不可取的方式就是直缝,采用直缝时,往往会由于受到压力的作用而变形。施工时要用较大压力的水泵把缝隙清洗干净,保证钢丝网的清洁,冲洗直到出现骨架位置。然后是浇筑位置的选择。在选择浇筑位置时,要避开剪力墙的中间位置,因为这个位置是手里最大的地方,而我们在进行浇筑时,要选择的往往是受力最小的位置,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防止出现裂缝。而最好的浇筑位置往往是在梁和板反压点的周围,这个位置受其力的影响较小,构建本身能够承担较大的压力。

3.2施工时间的选择

施工时间的选择对于后浇带施工来说很重要,通常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完成之后会产生收缩,这个过程一般是在两个月之后结束。如果建筑物属于高层,那么收缩时间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主楼和裙楼结构来判断和决策,等建筑物的收缩和沉降都基本稳定之后,才可进行后浇带的浇筑施工。后较大的浇筑施工一般都是主楼和裙楼一起施工完成的,但是裙楼的后浇带施工量比较大,相反高层的施工量比较小,此时的沉降量又会产生一个变化,裙楼先进行沉降,主楼沉降在后,会产生一定的沉降差。由于建筑施工的季节不同,因此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材料也不同,建筑施工完成后的后浇带浇筑工作和浇筑时间、浇注材料使用一定要在设计图纸中准确说明。

3.3合理选择材料

在混凝土的材质选择上需要满足几个要求,首先是符合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设计的要求,以便更好的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问题,然后是尽量选用无收缩的混凝土,这对接缝处收缩开裂现象的减少具有直接影响。同时,还应该注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问题,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应该与工程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混凝土的材质选择也应该如此,根据不同工程对混凝土强度的等级要求以及施工的工序进行合理选择,通常情况下要保证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较先浇混凝土强度高一个等级。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后浇带的浇筑应通过建筑物的整个横截面,目的在于断开所有的梁、墙和楼板,避免它们之间的接触而引起应力集中,促使后浇带的两边都能实现自由伸缩或沉降。

3.4垂直的施工缝

建筑施工后期的后浇带浇筑工作如果是垂直施工,那么则需要等到建筑的垂直施工缝隙已经到达了凝固的状态之后,用压力水枪冲洗出骨料,再把钢丝网冲洗干净,水冲洗时间同样需要设计图纸提前做好标准,需要专门有人针对冲洗时间进行记录。

3.5后浇带的维护措施

后浇带的施工缝隙在浇筑过程中一定要清理干净,避免出现有积水或者是有杂物现象,同时也要在后期的维护工作中按照要求来执行,避免上面有水或者是杂物长时间停留。后浇带浇筑完成之后可以在后浇带的两端使用挡水砖来进行维护,也可以涂抹防水砂浆防治水的侵害。在后浇带的浇筑工作完成之后,一定要清理好现场,在后浇带上方使用木板或者是钢板进行覆盖,避免有杂物来污染后浇带的干燥。

结语

在建筑工程的后浇带施工中,需要使用先进的技术、合理的公益和规范的施工技巧,才能巩固满足建筑工程的需求,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林荣军,李铭.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37-39.

[2]尹永静,温晓阳.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5):60-61.

[3]郝大海.论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科技风,2013.

论文作者:孙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后浇带的功能与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孙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