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特网上创伤学信息资源的搜索及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里斯[1](2021)在《一种隐形数控软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数控系统的完全集成化结构和单机化工作样式已经成为制约数控系统顺应工业4.0时代发展的瓶颈问题所在。虽然当前有多个旨在打破完全集成化结构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原型,但它们的开放程度受到组件技术的固有缺陷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且其开放化结构仍然是基于单机化工作样式的。今天,云平台和因特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打破单机化工作样式创造了条件,使得将数控软件移植到云端并通过因特网同时控制现场端的多台设备成为可能。本文结合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和软件工程等领域的技术成果、思想和方法,探索数控系统的网络化和相应的开放化的特点和实现方法,从而提出一种新的数控系统原型-隐形数控系统,以期为实现顺应工业4.0发展的、高度开放的、灵活的和智能的数控系统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针对因特网上流量传输的不稳定性,本文基于缓存策略,结合数控域和网络化应用的特点,设计了隐形数控系统的跨远端、现场端和移动端的分布式部署样式。该部署样式在保证数控系统的强实时运行时环境需求的同时,能够最大化精简现场端控制设备的结构和功能。其次,结合部署样式的特点,设计了隐形数控系统的运营模式。通过引入运营商角色实现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发布-查找-绑定模式的动态多对多配对。然后分析了部署样式和运营模式的约束下,数控域的开放性特征:数控功能模块的部署独立性、互操作性、可伸缩性、可复用性和在此基础上的数控能力的可定制性和与被控设备之间的可动态配置性。进而根据工作样式的特点和开放性特征,提出了隐形数控软件系统基于面向服务思想的实现机制,并对其业务域进行了分解:与传统数控软件相比,隐形数控软件的数控域是由多个提供者以数控服务的形式实现的,并且除数控域外,隐形数控软件系统还包含负责注册、管理和编配数控服务的运营商业务域。采用面向领域驱动设计的微服务架构思想开发了实现运营商业务域的隐形数控平台,在实现其功能性属性外,还实现了良好的伸缩性、演化性、健壮性和可维护性等非功能性属性。首先,根据限界上下文概念拆分了隐形数控平台的业务逻辑和行为,从而定义了四个隐形数控平台微服务,并设计了它们之间的映射模型,确定了隐形数控平台的总体结构。然后根据每个微服务的具体业务逻辑和业务行为的特点,分别研究其实现方法。为了提高微服务的响应能力,应对网络质量和流量的不稳定性,隐形数控平台微服务的实现采用了命令查询责任分离模式和大量的异步调用方法。最后,对隐形数控平台微服务进行了单元测试和响应并发访问的性能测试。为了研究数控服务的实现,本文以数控解释域为例,开发了数控指令解释服务。针对当前解释器的扩展性和适应性低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数控语言的语言规范的特点,将解释器分为标准和特有两种,并提出一种解释功能由一个标准解释器和一个特有解释器动态组合而成的解释机制。此外,本文通过开发独立的具有容错机制的语义分析器和操作指令处理器,提高了解释器的解释性能。基于解释机制和解释器的实现,开发了数控指令解释服务,并编写了测试前端对数控指令解释服务的解释功能可配置性和解释性能进行了测试。最后,本文开发了隐形数控桌面客户端和其相应的API网关作为测试前端,结合数控指令解释服务,对隐形数控平台的用例进行了系统整体测试。进而,结合工件实例,使用隐形数控软件系统完成了从数控能力的定制和操作,到根据网络地址动态传输加工指令,再到现场端解码加工指令实现加工的整个加工过程操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隐形数控系统的工作样式和其软件系统面向服务思想的实现机制的可行性。
陆丽竹[2](2021)在《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渗透“课程思政”内容的探索与分析 ——以粤教版和浙教版为例》文中认为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把加强课程思政、全方位培养学生素养作为根本目标和重要导向。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之本,为贯彻大中小学思想政治一体化教育的政策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挖掘可以渗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的“课程思政”内容显得十分必要。根据现阶段教育部新政策:“各学科要充分挖掘自己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高中必修学科,具有实践性、操作性、科学性较强的特点,但也往往容易被忽略其中所蕴含的人文道德素养。在学校教育中,思政教育、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渗透的,而教师的教学依据来自于教材,因此,对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章将通过文献研究法阅读政策文件以及基础教育中渗透“课程思政”的相关文献确定本研究的可行性,而后通过德尔菲法对专家进行访谈以及两轮问卷咨询,从而确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渗透“课程思政”内容的四个一级维度:科学精神教育、价值观导向教育、良好品德养成教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用得到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渗透“课程思政”内容维度表用内容分析法对粤教版、浙教版教材中可以渗透“课程思政”的内容所出现的频次、分布位置进行梳理、统计和分析,最终在古德莱德课程观的基础上,结合两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渗透“课程思政”内容情况做出总结和建议。
韩翠萍[3](2019)在《信息伦理导向的初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伦理问题。2017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信息伦理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学时期的学生三观尚未形成且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对其进行正确的信息伦理教育已成为全球教育的普遍共识。我国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信息伦理教育主要来自于思想品德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其中信息技术教育是我国学校信息伦理教育的一个更为重要的渠道。信息伦理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中信息伦理往往处于被忽视的角落。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而以信息伦理为导向的教学研究非常少。本研究中首先对信息伦理导向的初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设计的研究背景、意义、思路、方法、目标、内容进行了阐释,对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初中生当前的信息伦理素养现状亟待加强,并结合信息伦理的特征和当前信息技术课堂实际分析信息伦理导向的项目教学应该具有的特征。第三,通过学情、目标、教学内容的分析提出了信息伦理导向的“微项目-任务-活动”结构,并对信息伦理导向的项目教学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进行了详细设计。第四,选取泰山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让因特网成为工具》的两个微项目进行了详细的案例设计。最后,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实践应用。经过三轮教学实践尝试后,大多数学生在信息道伦理素养方面上有了一定提高。由实践评价可以看出信息伦理导向的项目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学生的信息伦理素养有一定的效果,特别是以信息伦理题材的活动设计使学生更愿意学习信息伦理方面的内容。在真实情境的支持下,学生能以极高的热情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自觉主动的学习。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学生的信息伦理素养有了一定提高。
臧国全,牟佩,韩璟瑶[4](2012)在《“图书情报学”学科导航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首先考察了"图书情报学"学科导航的现状与该学科网络信息资源的现状,说明了构建该学科导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从信息搜集、信息处理和导航实施三个方面描述了笔者构建的"图书情报学"学科导航实体系统;最后讨论了"图书情报学"学科导航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高岩[5](2012)在《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网络数据挖掘》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这个信息膨胀的时代,网络上的网页数量是非常大的,而且仍在飞速增加。如果想要在网络上得到我们所需要信息,搜索引擎能帮助我们得到所需要的相关信息,但是搜索到的大部分信息并不是我们真正要找的,而且也需要鉴别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的准确程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获取信息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权威网页。当用户使用搜索引擎在因特网上搜索时,权威网页能直接提供给我们所需要的信息,这样搜索结果的效率和质量将会有很大的提高。本篇论文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网络数据挖掘,包括对相关技术的研究以及从网络资源中挖掘权威网页。本篇论文的目的是从网络资源中发掘权威网页。这样可以帮助人们找出权威网页,让人们可以更准确的得到有用信息,这里所用到的方法是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来分析相关网页间的关系。我们做了一些相关技术的研究,包含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技术、Web数据的特征、网络挖掘、搜索引擎、Google、权威网页、社会网络分析、点度中心性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6等。这些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论文中做的实验提供理论基础。论文中实验所用的主要方法是点度中心性。点度中心性是一种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它被用来分析网页之间的关系。权威网页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网页,该网页被其它网页引用了很多次,所以这个网页是值得信赖的,并且具有较高的可接受度。在本论文所做的实验中,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6来计算各个网页的度(Degree),从而找到几个权威网页。实验结果验证了本论文论证的观点的合理性,通过论文提出的原理和方法,可以找到适当的权威网页。另外有一些扩展的工作可以在本论文的基础上今后逐步完善,比如相关性计算、移除重复链接、扩展数据集等。
金涛[6](2011)在《互联网上国内外现代皮肤病学信息资源的获取技术》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皮肤科学正从经典皮肤科学向现代皮肤病学转换,临床皮肤科医师的使命外延,从传统意义上的治病救人外展到以预防为主,再到以提升生活质量为目标、以美学为核心的皮肤呵护。相应地,皮肤科临
刘延,于丽,孙玮[7](2009)在《互联网上创伤外科学资源的检索及利用》文中提出创伤外科是医学的重点学科之一,掌握医学网络资源的检索方法,快捷准确地利用相关资源是医务工作者的必备技能。详细阐述创伤外科学资源的检索方法和重要的网上资源,包括主要网站、研究机构、出版物以及教学资料,旨在促进创伤外科学研究人员及医务工作者更好地利用因特网上的创伤外科学资源。
于丽,贺青,钟方虎,陈炎琰[8](2009)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网上资源搜索及利用》文中研究说明介绍常见的国内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网上资源,包括主要网站、研究机构和出版物。希望对广大从事预防医学的科研、教学人员以及卫生防疫人员等有所裨益。
于丽,钟方虎,贺青[9](2007)在《因特网上国内外航空医学信息资源的利用》文中指出随着因特网在国内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信息资源增长迅猛,面对网络上种类繁多的信息,如何有效利用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现详细介绍因特网上查询和获取航空医学信息的方法。
董莉,王斌[10](2006)在《网络医学信息资源检索途径和策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因特网上医学资源的检索途径和策略。方法:从使用搜索引擎、访问专业网站和文献数据库三条途径以及具体操作的几点策略来说明网络医学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利用。结果:网络全文数据库提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比较权威而可靠的信息资源,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和直接进入网站浏览则获得较为新颖、动态的学术信息。结论:互联网上具有十分丰富的医学资源,医学工作者应当充分有效地加以应用。
二、因特网上创伤学信息资源的搜索及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因特网上创伤学信息资源的搜索及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隐形数控软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开放化程度分析 |
1.2.1 硬件实现平台的研究现状 |
1.2.2 数控软件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3 开放化程度的分析 |
1.3 网络化数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隐形数控系统实现面临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隐形数控系统的概念及其总体结构的研究 |
2.1 隐形数控系统工作样式的设计 |
2.1.1 隐形数控系统的部署样式 |
2.1.2 隐形数控系统的运营模式 |
2.2 隐形数控软件系统开放性特征的分析 |
2.3 隐形数控软件系统实现机制的研究 |
2.3.1 数控功能模块的实现机制 |
2.3.2 数控能力的实现机制 |
2.4 隐形数控系统实现的可行性分析 |
2.4.1 数控域分布式部署的可行性分析 |
2.4.2 基于因特网通信的可行性分析 |
2.4.3 隐形数控软件系统面向服务思想的实现机制的可行性分析 |
2.5 隐形数控系统的概念和总体结构 |
2.5.1 隐形数控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
2.5.2 隐形数控系统的总体结构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隐形数控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
3.1 隐形数控平台的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
3.1.1 业务需求分析 |
3.1.2 用户需求分析 |
3.1.3 功能需求分析 |
3.2 隐形数控平台总体结构的设计 |
3.2.1 领域驱动设计的概述 |
3.2.2 隐形数控平台微服务的拆分和定义 |
3.2.3 隐形数控平台的总体结构 |
3.3 隐形数控平台微服务的实现 |
3.3.1 身份与访问微服务 |
3.3.2 服务粒度微服务 |
3.3.3 注册微服务 |
3.3.4 数控能力微服务 |
3.4 隐形数控平台微服务的单元测试和性能测试 |
3.4.1 单元测试 |
3.4.2 性能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控指令解释服务的研究与实现 |
4.1 数控解释器的概述 |
4.1.1 数控语言的概述 |
4.1.2 语言处理器概述 |
4.1.3 当前数控解释器存在的问题 |
4.2 解释功能可动态配置的实现机制的研究 |
4.3 原子解释器的实现 |
4.3.1 词法&语法分析器 |
4.3.2 语义分析器 |
4.3.3 合成处理器 |
4.4 复合解释器的实现 |
4.5 数控指令解释服务的实现与测试 |
4.5.1 数控指令解释服务的实现 |
4.5.2 数控指令解释服务的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隐形数控软件系统的测试与验证 |
5.1 隐形数控软件系统前端的研究与实现 |
5.2 隐形数控平台的系统测试 |
5.2.1 提供者发布/更改/删除数控服务用例测试 |
5.2.2 消费者订阅/取消订阅数控服务用例测试 |
5.2.3 消费者定制/更改/操作数控能力用例测试 |
5.3 隐形数控软件系统可行性的验证 |
5.3.1 定制和操作铣削数控能力 |
5.3.2 传输和缓存加工指令 |
5.3.3 绘制刀具路径 |
5.3.4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渗透“课程思政”内容的探索与分析 ——以粤教版和浙教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选题依据 |
1.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的根本任务 |
2.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需要渗透“课程思政” |
3.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较低 |
(二) 概念界定 |
(三) 文献综述 |
1. 对中小学实施“课程思政”重要性的探讨 |
2. 中小学教育中渗透“课程思政”的现状调查研究 |
3. 中小学教育中渗透“课程思政”的策略实践研究 |
4. 对国外信息技术教材研究 |
(四)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一、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流程 |
(二) 研究样本的选取 |
(三)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德尔菲法 |
3. 内容分析法 |
二、德尔菲法构建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渗透“课程思政”内容维度表 |
(一) 德尔菲法 |
1. 德尔菲法介绍 |
2. 适用性分析 |
3. 实施方法 |
(二) 专家基本情况与信效度分析 |
1. 专家基本情况介绍 |
2. 信效度分析 |
(三) 编制问卷 |
1. 维度表初拟 |
2. 反馈结果分析说明 |
3. 第一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分析 |
4. 专家咨询问卷的修正 |
5. 第二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分析 |
(四)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渗透“课程思政”内容维度表构建结果 |
三、教材中渗透“课程思政”内容的统计研究 |
(一) 基于科学精神教育维度的分析 |
1. 出现的频数 |
2. 在教材栏目中的分布 |
(二) 基于价值观导向教育维度的分析 |
1. 出现的频数 |
2. 在教材栏目中的分布 |
(三) 基于个人品德养成教育维度的分析 |
1. 出现的频数 |
2. 在教材栏目中的分布 |
(四)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维度的分析 |
1. 出现的频数 |
2. 在教材栏目中的分布 |
四、总结与建议 |
(一) 研究结论 |
1. 两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蕴含的“课程思政”资源不均衡 |
2. “课程思政”内容主要在“课前案例”、“拓展”和“正文”栏目中 |
(二) 研究建议 |
1. 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观 |
2. 高中信息技术中渗透“课程思政”内容的把握 |
(三) 展望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专家意见访谈提纲 |
附录2 第一轮德尔菲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3 第二轮德尔菲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4 粤教版教材中科学精神维度渗透内容分析 |
附录5 浙教版教材中科学精神维度渗透内容分析 |
附录6 粤教版教材中价值观导向教育维度渗透内容分析 |
附录7 浙教版教材中价值观导向教育维度渗透内容分析 |
附录8 粤教版教材中良好品德养成教育维度渗透内容分析 |
附录9 浙教版教材中良好品德养成教育维度渗透内容分析 |
附录10 粤教版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度渗透内容分析 |
附录11 浙教版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度渗透内容分析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3)信息伦理导向的初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信息伦理 |
二、项目教学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三、道德发展理论 |
第三章 信息伦理导向的项目教学特征分析 |
第一节 信息伦理素养意蕴与结构解析 |
一、信息伦理素养意蕴解析 |
二、信息伦理素养结构解析 |
第二节 信息伦理导向的项目教学特征 |
一、真实性与系统性 |
二、形象性与易接受性 |
三、情感性与体验性 |
四、深层性与可挖掘性 |
第四章 信息伦理导向的初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设计前期分析 |
第一节 学习需要分析 |
一、学习者学习需要调查设计 |
二、学习者学习需要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学习者分析 |
一、信息伦理素养知识层面—知识获取途径匮乏 |
二、信息伦理素养活动层面—缺少必要的活动体验 |
三、信息伦理素养思维层面—缺乏有效的思维锻炼 |
第三节 教材分析 |
一、教材特点分析 |
二、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 |
三、适合突出信息伦理的教学单元 |
四、教学内容重构 |
第五章 信息伦理导向的初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设计 |
第一节 目标设计 |
一、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设计 |
二、初中信息技术信息伦理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设计 |
第二节 项目结构设计 |
一、新课标倡导采用项目结构 |
二、信息伦理导向的微项目结构设计 |
第三节 教学过程设计 |
一、创设情境 |
二、任务分解 |
三、活动设计 |
四、成果展示 |
第四节 教学评价设计 |
一、评价目标与内容 |
二、评价主体和方式 |
三、评价量表设计 |
第六章 信息伦理导向的初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案例 |
案例一:探究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
一、学情分析 |
二、目标设计 |
三、教学内容分析与重构 |
四、教学过程设计 |
案例二:探究网络信息交流的方式 |
一、学情分析 |
二、目标设计 |
三、教学内容分析与重构 |
四、教学过程设计 |
第七章 教学实施与改进 |
第一节 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步骤 |
第二节 第一轮行动研究 |
一、计划与行动 |
二、观察与反思 |
三、本轮行动小结 |
第三节 第二轮行动研究 |
一、调整计划与行动 |
二、观察与反思 |
三、本轮行动小结 |
第四节 第三轮行动研究 |
一、调整计划与行动 |
二、观察与反思 |
三、本轮行动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研究方法与内容 |
二、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 :初中生信息伦理培养现状的调查 |
附录二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量表 |
附录三 :案例一学生评价表 |
附录四 :案例一测评题目 |
附录五 :案例二学生评价表 |
附录六 :初中生信息伦理素养问卷调查前测 |
附录七 :初中生信息伦理素养问卷调查后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图书情报学”学科导航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现状总结与分析 |
1.1 “图书情报学”学科导航现状与分析 |
1.2 图书情报学科网络资源现状与分析 |
2 学科导航的建设 |
2.1 信息的搜集 |
2.1.1 利用网站直接访问 |
2.1.2 通过搜索工具进行检索 |
2.2 信息的处理 |
2.2.1 信息筛选 |
2.2.2 信息着录 |
2.2.3 信息组织 |
2.3 导航系统的实现 |
3 问题与思考 |
3.1 信息资源不足 |
3.2 网上信息资源不稳定 |
3.3 国外信息资源收录困难 |
3.4 “图书情报学”界定不清晰导致收录界限不明确 |
3.5 学科导航建设缺乏规范 |
(5)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网络数据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研究 |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范围和限制 |
1.5 论文组织与限制 |
第2章 背景知识 |
2.1 数据挖掘 |
2.2 数据挖掘技术 |
2.2.1 人工神经网络 |
2.2.2 决策树 |
2.2.3 统计法 |
2.2.4 关联规则 |
2.2.5 可视化数据挖掘和可视化方法 |
2.3 WEB数据特征 |
2.4 WEB挖掘 |
2.5 WEB搜索引擎 |
2.6 权威网页 |
2.7 社会网络分析 |
2.8 点度中心性 |
第3章 社会网络分析软件 UCINET 6 与 JAVA 蜘蛛程序(JAVA SPIDER) |
3.1 软件 UCINET 6 的介绍 |
3.2 软件 UCINET 6 的基本功能 |
3.3 JAVA 蜘蛛程序(JAVA SPIDER) |
第4章 实验 |
4.1 实验过程 |
4.2 选取关键字 |
4.3 建立初始 URL 集 |
4.4 建立完整 URL 集 |
4.5 利用扩展的 URL 集来建立一个矩阵 |
4.5.1 生成矩阵的第一种形式 |
4.5.2 生成矩阵的第二种形式 |
4.6 把矩阵导入到社会网络分析软件 UCINET 6 中 |
4.6.1 第一种形式生成的矩阵转化成的数据集 |
4.6.2 第二种形式生成的矩阵转化成的数据集 |
4.7 使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 UCINET 6 画图 |
4.7.1 第一种形式生成的矩阵转化成的数据集 |
4.7.2 第二种形式生成的矩阵转化成的数据集 |
4.8 使用点度中心性挖掘权威网页 |
4.9 选取词“内蒙古新闻”进行实验 |
4.9.1 建立完整 URL 集 |
4.9.2 利用扩展的 URL 集来建立一个矩阵 |
4.9.3 利用扩展的 URL 集来建立一个矩阵 |
4.10 把矩阵导入到社会网络分析软件 UCINET 6 中 |
4.10.1 第一种形式生成的矩阵转化成的数据集 |
4.10.2 第二种形式生成的矩阵转化成的数据集 |
4.11 使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 UCINET 6 画图 |
4.11.1 第一种形式生成的矩阵转化成的数据集 |
4.11.2 第二种形式生成的矩阵转化成的数据集 |
4.12 使用点度中心性挖掘权威网页 |
第5章 关键问题的解决 |
5.1 “JAVA HEAP SPACE”错误 |
5.2 矩阵转化 |
5.3 矩阵比较 |
第6章 结论 |
6.1 目标完成情况 |
6.2 这篇论文的知识贡献 |
6.3 实验、评估和限制 |
6.4 今后的工作和研究 |
6.4.1 相关性计算 |
6.4.2 移除重复链接 |
6.4.3 扩展数据集 |
6.4.4 使用多种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网上资源搜索及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网站 |
1.1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
1.2 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
1.3 中国公共卫生网 |
2 主要研究机构 |
2.1 美国公共卫生协会 (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APHA) |
2.2 美国预防医学会 (American College of Preventive Medicine, ACPM) |
2.3 美国学院卫生协会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 ACHA) |
2.4 公共卫生学校协会 (Association of Schools of Public Health, ASPH) |
3 主要出版物 |
3.1 《美国公共卫生杂志》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AJPH) |
3.2 《美国预防医学杂志》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AJPM) |
3.3 《预防服务临床医师手册》 (Clinician’s Handbook of Preventive Services, CHPS) |
3.4 《疫苗预防疾病的流行病学与预防》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of Vaccine—Preventable Diseases) |
四、因特网上创伤学信息资源的搜索及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隐形数控软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的研究[D]. 刘里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渗透“课程思政”内容的探索与分析 ——以粤教版和浙教版为例[D]. 陆丽竹. 渤海大学, 2021(12)
- [3]信息伦理导向的初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 韩翠萍.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2)
- [4]“图书情报学”学科导航建设研究[J]. 臧国全,牟佩,韩璟瑶.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2(04)
- [5]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网络数据挖掘[D]. 高岩. 吉林大学, 2012(10)
- [6]互联网上国内外现代皮肤病学信息资源的获取技术[A]. 金涛. 2011年全国医院情报图书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1
- [7]互联网上创伤外科学资源的检索及利用[J]. 刘延,于丽,孙玮.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09(10)
- [8]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网上资源搜索及利用[J]. 于丽,贺青,钟方虎,陈炎琰.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09(06)
- [9]因特网上国内外航空医学信息资源的利用[J]. 于丽,钟方虎,贺青.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07(05)
- [10]网络医学信息资源检索途径和策略[J]. 董莉,王斌. 大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