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企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债转股论文

银企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债转股论文

银企关系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我国银企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面临加入WTO 和外资银行的竞争,需要认真研究,采取对策,妥善解决。

一、银行支持了国企的改革与发展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资金需要是靠财政拨款,实行财政供给制。改革初期,开始实行拨改贷,从财政供给改为银行供给制。这是一个重大进步,也是重大的改革措施,其作用十分显著。

第一,基本上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需要,为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年来,我国许多国有企业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是靠银行取得的。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资金来源主要靠财政供给。银行只负责对流动资金超定额部分给予贷款,一般占企业资金来源的20%~30%。

第二,改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无偿使用财政拨款,只讲需求不讲回报,只追求资金投入数量不追求资金保值增值的弊病,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打破了资金使用的大锅饭。

第三,促进了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在财政供给制下,企业的税收统支、统负盈亏,资金由财政供给,赢利全部上缴,严重束缚了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拨改贷”,推动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改革。

第四,改变了国家对企业管理和调控的方式。从财政供给制到银行供给制,国家对企业调控和管理逐渐从实物管理转向货币资金管理,从直接控制资源配置活动转向通过信贷条件、市场利率等手段间接控制资源配置,从指令性计划转向市场调节,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性调节。

第五,有利于国有企业之间、国有企业与其他类型企业之间开展竞争,优胜劣汰。一批企业素质提高,发展起来;一批企业不适应市场需求而被淘汰,打破了“死水一潭”。

二、银企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里主要谈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第一,银行资金供给制与财政资金供给制本质上是国家资金供给制。由于国家对经济管理体制、企业体制、银行体制的改革进展缓慢,银行资金财政化现象严重,虽叫贷款,实际与拨款差别不大。信贷资金运作实际遵循的不是资金运作规律,而是财政资金运作规律,由此产生了许多财政拨款的弊病。如企业对银行资金只借不还,利息率对企业资金使用的调节失灵等。企业生产条件实际上仍由国家配给,盈亏都由国家承担。

第二,企业债务负担过重,资金成本提高,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当前国企债务负担过重。80年代,企业负债率为40%,现在企业资产负债率达75%以上,其中流动资金100%,有的企业负债率已超过100%,实际是资不抵债。负债率高,主要是政策性原因,也有经营性原因。如(1)缺乏资本金;(2)一个时期投资高速增长,超过国家经济实力,1985—198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27.3%,最高年份达38.8%,其资金需要主要是贷款;(3)赢利大部分上缴,企业留利少;(4)社会负担沉重;(5)经营管理不善,市场竞争激烈。

第三,企业经营风险实际转嫁给银行和国家。在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发生了亏损,甚至已经资不抵债,不能归还银行本息。但能继续生存,其原因是银行不断给予贷款,用新贷款归还旧贷款。

第四,一定程度上掩盖企业经营不善和亏损情况。1996年以前,多年存在通贷膨胀,通胀率大大高于贷款利率。国有企业向银行贷款,实际是负利率,由此享受着城乡居民储户的隐性补贴。例如1994年,工业品出厂价格1.95%,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利率10.98%,企业实际利率是8.52%,当前工业企业年末负债总额26106亿元,若按其中2/3 为银行贷款计算,企业由负利率得到的补贴达1490亿元,相当于这些企业当年利税总额的52%。

第五,造成银行大量不良资产,降低银行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现在,银行的不良资产已达20%以上,大大超过银行资本金和每年提取的呆账和准备金。银行经济效益下降,有些年份甚至发生亏损。

三、债转股面临诸多困难

债转股是改革国有企业、减轻企业负担、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重要手段。去年十五届四中全会以来获得很大发展。到目前为止,大约债转股的资金达13000亿元。

债转股的好处是:减少银行不良资产,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改善企业资金环境,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条件,加强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局对企业的监管。

但债转股也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债转股并没有减少资金损失和资金风险,只是把这种损失和风险从银行转嫁给资产管理公司,实际仍是转嫁给国家。许多企业当作逃债的手段。

第二,债转股不是通过市场运作,而是通过行政方式进行,股、债转换的价格不合理,有很大的隐患。

第三,债转股的数量大大超过四家管理公司的资本金,管理公司如何运作?亏损由谁负责?与公司法如何衔接?

第四,债转股缺乏“退出机制”。

第五,债转股以后,金融管理公司作为企业股东,如何参与企业决策?

四、改善银企关系的若干对策

当前面临加入WTO和外资银行的竞争, 理顺和改善银企关系十分重要,需要采取若干对策。

第一,坚决落实十五届四中全会决议,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调整。

第二,向社会拍卖银行不良资产,通过市场机制改变银企关系。

第三,推动债转股企业在资产缩小后上市,从市场筹资,为金融管理公司提供退出机制。

第四,清理企业贷款,对一些产品无前途、扭亏无希望、贷款无归还可能的企业,应采取法律措施进行破产处理。

第五,加大金融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对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有市场,发展有潜力的企业,要敢于贷款给予支持。通过扩大信贷改善银企关系和贷款结构。

第六,加大银行对非公有企业支持的力度,给予非公有企业以“国民待遇”。

第七,发展资本市场,增加企业直接筹资比重。

第八,按照国家管理加快银行自身改革。

标签:;  ;  ;  ;  

银企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债转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