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论文,思维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风弄林叶,态无一同;月当流波,影有万变”。客观事物具有多面性的特征,我们的思维也必须发散开来,与之相适应。就语文教学而言,无论是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还是信息输送,乃至各个教学环节,都应该重视以发散思维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探索,去摘取新的认识之果,获取创造的能力。
下面就发散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突破模式化。人们受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在从事工作、解决问题时,往往按固有的倾向和心理准备行事,产生某种模式。教师长年累月从事某学科的教学,也容易使教学活动模式化。一篇课文在手,你的模式可能是先朗读,再释词,再分段分析,再总结归纳;我的模式可能是先提思考题,再让学生预习找答案,再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再小结;他的模式可能是先让学生预习,再步步设疑讲析,再得出几个结论,如此种种。教者不同,各自的模式不一样;但都按自己习惯的老路子走是一样的。从语文教学的整体看,各式各样的模式汇在一起,未尝不是五彩缤纷,蔚为壮观;从各色模式本身看,其中也不乏合乎思维规律的合理内核。无可否认,模式化的教学借助定势思维的正效应,为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提供了一条熟路。问题是,多年一贯制的模式,机械式的课堂操作,也会产生负效应,引起不良后果。戏唱三遍无人看,更何况缺乏戏剧性的枯燥教学模式、教师发出的信息老是重复,老是那么一点分量,发出信息的方式老是旧一套,天长日久,在学生的大脑皮层再也引不起兴奋,甚至产生一种逆反现象——将你那再也不能引起兴奋的东西反弹回去。厌倦,就是这种情绪的显现。
长久的模式化教学,会导致学生思想的麻木,因此,处在教学主导地位的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由的探索,灵活地思考,用发散思维的广阔性,开放性,克服定势思维的负面,在三尺讲台上导演出一幕幕生动的活剧。
前面说过,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合理的内核,只要我们不是拘泥于定势思维而一成不变,而是以我为主,兼容并包,熔各种教学方法于一炉,取我所需,为我所用,在不断运动变化的教学活动中推陈出新,就能开创语文教学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一篇文章根据不同情况,可以从开头切入,也可以从中间开花,还可以从结尾反溯。一个单元的教学,可把单元作为整体,每篇突破一至二个知识点,最后璧合为整体,然而也不排除对有些文质兼美的篇章从不同角度进行全方位的审美鉴赏。讲授中,过多地用直接陈述传授知识,会使学生处于机械反应的地位,倒不如用一些难易适度的问题引发讨论,集思广益,使问题在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得到圆满解决;老是教师向学生提问,学生仍是被动地跟着教师转,不妨换个位,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发现问题,向教师提问,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收效也会更好。还有以读代讲,以写代讲,等等,总之,只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心理状态,结合教材的知识要素和行文风格,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打破自己的模式,广泛汲取别人的经验,让思维之翼在广阔天地遨游,就能不断发现和创造出不同的,恰当的教学方法来。
教法的不断更新,多角度接触课文和阐发知识要点,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发散思维,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共振,促使他们的思维投向更宽广的领域,得到自由灵活的发展。“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教师有这样的追求,学生就会有这样的感应。
二、扩大信息量。信息,是思维的基本材料。将新的信息与记忆系统中的信息重新组合,从而得到全新的认识结果,是发散思维的一大特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引入新信息,扩大信息量,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课文教学是语文教师向学生传递有关语文方面信息的过程,它不可能是凝固不变的大理石雕塑,而是处在不断变动更新之中。随着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向前发展,新的认识成果不断涌现,与之联系极为紧密的语文教学不能视而不见,使用的周期决定了语文课本对新信息反馈的迟钝,而语文教学是活动的,它不应该重蹈旧时代经院式教学闭塞学生思路,窒息学生思维活力的覆辙,而应该以开拓精神在课本和新信息之间架设桥梁,让学生不断呼吸时代空气,领略外边的世界,开拓思维新天地。比如,杨朔散文的诗意美,语言的凝炼,是我们公认的。但其结构单一,主题雷同,近年时有人论及。如果把《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海市》这些先后入选中学课本的文章稍作比较,其优缺点自明。指出名家的弱点,并非对名家的怠慢,而是启迪学生不囿成见,拿出自己的眼光,到前人和今人那里去汲取精华,而不是老让别人塞给什么就装下什么。
另外,编选教材只能博观约取,所以课文只是个例子,是无限丰富知识中的一个“点”。教学中,有时可反其道而行之——由约返博,即围绕突破某个知识点,或追根溯源,或联想对比,输入更多的相关信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多侧面的认识,达到融汇贯通的境界。如讲峻青的《秋色赋》,不妨把欧阳修的《秋声赋》拿来做对比,从两篇作品选材立意的不同,看时代给作家的影响,以欧阳修笔下秋色的惨淡凄凉、肃杀萧条反衬峻青笔下秋色的灿烂绚丽、欣欣向荣。学生由此得到的印象会更深,认识会更进一层。
正如丰盛的菜肴总比每餐只有一碟咸干菜更能刺激人的食欲一样,教师输入的信息量多一点(当然不是无限制的),给学生脑神经刺激变化大一点,必然会带来学生思维的活跃和开放。
三、引导多方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的诗形象地写出了客观事物多侧面的特征。作为把握客观事物的人,只有具备了与之相适应的多视角,才能真正识透事物的庐山真面目,获得认知的自由和创造的灵感。思维的多方向发展,是发散思维的又一大特征,运用这一特征于语文教学,我们就能从平淡中见奇崛,于单一中见丰富。
语文学科的知识系统很开放,且不说语文课本是个包罗极广的系统,就是一篇文章,一个知识点,乃至一个词语,都具有多侧面。就说词语吧,同一个词,此时此处与彼时彼处所蕴含的意义有差别,甚至绝然不同。如“饭熟了”与“书读熟了”,这两个“熟”,就不能等量齐观。因此,用一种固定的注释是不能恰当领会不同情况下同一词语意义的;只有依照不同语境从不同角度理解,才能悟出其中妙处。释词如此,遑论其它!教师唯有引导学生摆脱单向思维的狭隘,从不同角度(有时甚至是相反的视角)认识看待问题,才能把握住实质,取得有创见的成果。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理解课文,传授知识,开拓思维,发展能力,可说是集多种功能于一身,战争中,要攻克一个敌人重兵防守的山头、据点,老从一个方向攻,往往难奏效。这就要调整战术,或四面抄袭,或正面佯攻,侧面突击,这样会事半功倍。要完成阅读教学的沉重任务,也可照此办理。例如,讲授写人的文章,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可以从情节场面展开的分析中看人物性格的“骨架”,可以从行为、神态、语言、心理的分析中看这“骨架”丰满的“血肉”,可以从不同阶段的比较分析中看人物性格的发展,还可以从不同人物的对比分析中看人物性格独特性。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使学生对人物获得生动而不是呆板的,丰满而不是干瘪的,深刻而不是肤浅的认识。
语文课既涉及古今中外许多观念性的东西,也涉及人的思想感情的东西,好多问题不是从一个角度或几个相对角度就能定论的,有时甚至存在着相反的认识。抓住这类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逆反思维,往往能取得突破性的效果。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写战士无畏地上战场建功立业,还是写厌战情绪?李自成的失败,是象郭老说的“牛金星和刘宗敏倒要负差不多全部的责任”,还是李自成自己要负差不多全部的责任?“逆境出人才”这个命题,从鼓励人们在逆境中要不断追求不断奋斗的角度立论,自然不错,但如果从警戒人们不要人为地给人才制造逆境的角度出发,其逆命题“顺境更能出人才”也醒人耳目。
引导学生进行多方向的求导探索,有效地避免了单角度认识的机械性,克服了线性因果的片面性和简单化,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和要解决的问题有全面透彻的了解,而且能抓住创造的契机,取得有突破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