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尽善”文化;育人机制
大学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它以科学先进的文化育人模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现代大学文化强调独立判断、独立思考、独立人格,是办学目标、校园环境、办学理念、大学精神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对大学生而言,大学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浙江音乐学院作为一所现代化的音乐艺术大学,自成立以来,秉承李叔同先生倡导的“学堂乐歌”精神,以“事必尽善”为校训,培养基础厚实、技艺精湛、特色鲜明、德艺双馨的优秀艺术人才。目前,浙音人正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真善为美的处事方式,悄无声息地影响和浸润着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尽善”文化的重要价值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经过历史沉淀、人文积累所形成的物质、精神财富,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并影响其人生轨迹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和行为准则。大学文化彰显大学价值,凝练大学精神。作为一所年轻的现代化音乐艺术大学,浙江音乐学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十三五”建设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重点强调了“人文铸校”战略。规划中写道“人文是校园精神的核心体现。
大学校训和校风,实质上是一所大学的文化理性认同和自觉习惯。教书育人归根结底就是文化育人。浙江音乐学院的“尽善”文化具有教育引导功能、凝聚激励功能和引领创新功能,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教化人、感染人、陶冶人、引导人,从而实现个体性格、精神、心灵的塑造。筹建期间,顽强、执著、勤奋、创新的浙音人就秉承“尽善”精神,艰苦创业、创新发展,形成了“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困难找理由”的浙音人创业精神。现如今,浙音人以“尽善”文化为大学的灵魂,通过文化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将“尽善”理念渗透到学院师生学习生活中,融入到大学生的灵魂深处,确保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的实现,真正做到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在“尽善”文化的感染下,浙音人正凝心聚力,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通过发挥自身优势,紧扣需求、立足实际、创新理念、深化改革、夯实基础来努力打造高水平一流音乐学院的建设。
二、以浙江音乐学院为例,调查文化育人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内在要求。
浙江音乐学院是一所新成立的高校,校园环境优美,硬件设施一流。拥有大剧院1座、音乐厅3座、剧场3个、排练厅102个、琴房906间、录音棚7间以及图书馆、数字音乐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等教学辅助和艺术实践场馆。学院将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等教育目标融入到学生日常所见、所闻、所感、所触的环境中去,先后布设了“千年传承”“世纪传薪”“西乐东渐”26位中外音乐名家雕塑和“采茶舞曲”“追梦”群雕,通过音乐主题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达到环境育人的效果,形成“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学院还举办“尽善讲堂”“高雅艺术进校园”“艺享空间” “周末大舞台” “书香·望江山”读书节等系列主题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大学生活,提升了文化内涵,打响了校园文化品牌。
但经过调查研究,学生对大学的硬件设施是很满意的,但表示仍缺乏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强烈的育人意识,需要营造兼容并包的独特“尽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温暖,在学习中感受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学院还必须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的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在校园环境、课程改革、文化活动、宣传途径等方面继续传播“尽善”文化,力求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三、以浙江音乐学院为例,分析“尽善”文化的实现路径
“事必尽善”是浙江音乐学院的校训,集中凝练了学校的发展理念和办学品格,具有丰富的文化和思想内涵,是全体浙音人的精神引领和行为指南。接下来,学院要继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教育环境,创新“尽善”文化载体,真正将“尽善”文化扎根师生内心,滋润师生心田。
1、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尽善”文化教育
(1)在校园建设过程中弘扬浙音精神
浙音人以青春、热血与生命,深情践行“事必尽善”精神,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创造了一座世界级音乐殿堂——浙江音乐学院。从筹建的艰辛到办学的不易,第一批浙音人完成了太多的不可能。建校后,学院要继续将高尚的品质、优秀的精神传承下,通过传颂校徽、校训、校歌的文化内涵等方式,把“浙音精神”作为新入院师生的第一课,切实提升其引领与辐射作用,努力做到全院师生人人知晓、人人践行,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学院特色的良好风貌。
(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过程中弘扬浙音精神
健全学院各类学术活动、文化活动、庆典等仪式规范,逐步打造形成以“爱校荣校、感恩奉献”为主线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位授予、优秀师生表彰等重要典仪文化,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对浙音文化和浙音精神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精心做好“最美浙音人”评选,深度挖掘和展示在学院建设发展过程中平凡岗位上、平常工作中、学习生活中涌现的“最美”现象,发挥先进典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凝聚实现“中国梦·浙音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2、构建和谐教育环境,营造“尽善”文化氛围
(1)推进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课程思政”计划
强化德育建设,坚持“以德润身”的宗旨,深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特别是专门音乐院校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式、教学载体,逐渐探索出一条“小班化+大师讲座+舞台展示”“三位一体”的思政课程教学新模式。同时,全面实施推进“课程思政”行动计划,积极构建以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双轮驱动”的育人格局,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德育元素作为课堂讲授的重要内容,通过专业教师、思政教师、思政工作者三支育人队伍,将思政教育贯穿始终,真正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创新型、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2)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精品,营造育人氛围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高等学校强化育人功能的一项有效措施。学院结合重大事件、重要纪念日或时事热点组织主题文化活动,通过一系列主题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诠释“尽善”文化的深刻内涵与实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滋养,逐渐形成一批全方位多层次、既体现时代主流又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同时,积极推进琴房文化、主题文化、榜样文化、环境文化、寝室文化等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熏陶思想感情,接受富有特色的德育信息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本报记者 陈俊珺. “看指挥”,也有门道[N]. 解放日报,2019-12-13(016).
[2]张丽.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23.
论文作者:周佳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文化论文; 音乐学院论文; 尽善论文; 大学论文; 精神论文; 浙江论文; 学院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