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芳
(绵阳市人民医院骨科;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目的 分析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的护理要点。方法 以我院2017年6月-2019年3月收治的7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均分2组,分别采用常规手术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护理要点深入探究。结果 研讨组颈椎功能恢复与住院的时间两项时间指标均较参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的护理效果明显,有效保证围术期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护理要点分析
下颈椎骨折脱位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病症,累及骨髓受损的概率较高,通常会导致高位截瘫、呼吸肌麻痹死亡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不及时治疗甚至引起死亡[1]。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属于典型的外科介入性手术,会产生创伤,有一定的手术风险,因此加强护理干预必不可少[2]。本文结合我院7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在实施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期间,分组进行常规与综合护理干预,并对其护理要点深入探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2017年6月-2019年3月收治的7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均分2组,分别采用常规手术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
参照组:年龄17.7-73.8岁,平均(46.31±12.43)岁,男女比例23:15。骨折发生原因分重物砸伤、高空坠落伤、交通事故伤、跌倒伤病患例数分别为7例、9例、17例、5例。研讨组:年龄18.4-74.1岁,平均(46.52±11.96)岁,男女比例22:16。骨折发生原因分重物砸伤、高空坠落伤、交通事故伤、跌倒伤病患例数分别为6例、10例、18例、4例。参照组与研讨组的各项临床资料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性强。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38例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护理,监测生命体征以及适当的饮食干预。研讨组38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术前、术后两个阶段进行:
1.2.1 术前综合护理
一、通过心电图、胸片及实验室等检查,同时对患者四肢肌力、运动异常等情况予以观察,备血、备皮、禁食禁水等常规术前准备工作的执行;二、为患者翻身,可间隔2小时翻身1次,期间对患者受压的局部进行检查与按摩,同时保持皮肤与床铺的清洁、干燥,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应通过气垫或气圈予以保护。三、指导患者训练深呼吸与有效咳嗽,防止分泌物将呼吸道堵塞,以保障呼吸道的畅通。四、在术前5天开始进行气管食管的推移训练,循序渐进增加次数与时间,首日为每日3次,每次10分钟,直到每日5次,每次半小时。五、发生骨折多为意外,不能正常进行运动,同时伴有疼痛感,因此对于患者应当有效安抚与引导,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顺利完成手术。
1.2.2 术后综合护理
术后立即去枕平卧,将颈部通过颈托予以固定,特别强调翻身时应注意头部、颈部与身体保持一条直线。告知患者手术之后6小时可以适当进食,根据肠胃功能适当采用温流质食物与易消化的食物。手术2天后适当抬高床头,让患者保持半卧位,术后5天可协助患者下床活动。鼓励其自主活动,如患者难以活动,可协助其被动活动,并定期为患者按摩。手术后应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有针对性的给予其心理安抚,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恢复与住院的时间,并以此评价护理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颈椎功能恢复与住院的时间)以均数±标准差(±S)表达,经t检验,P<0.05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患者颈椎功能恢复与住院的时间比较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恢复与住院的时间,下表数据显示研讨组两项时间指标均较参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3、讨论
下颈椎骨折在临床中属于极为常见的一种骨折伤情,有临床资料显示,有近80%的患者产生瘫痪,特别是在其脊髓遭受严重性损伤时具备更高的致残风险,严重时呼吸功能会出现麻痹情况,引起呼吸困难,功能衰减而死亡[3]。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是首选治疗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但手术往往造成创伤,因此而出现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的概率较高,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促进其快速恢复,在围术期加强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4]。本研究采用的综合护理干预给予患者专业的、全面的护理服务,围绕手术前、后进行检查、并发症预防、呼吸道训练、气管食管护理、心理、体位等多个方面加强护理干预,消除患者过度性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以及手术耐受能力,继而达到提升手术成功率。
研讨组颈椎功能恢复与住院的时间两项时间指标均较参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综上所述,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的护理效果明显,有效保证围术期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罗淑明, 王春梅, 程玉. 护理干预在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J]. 当代医学, 2017, 23(17):173-174.
[2] 陈海龙, 郑九琴, 朱文潇,等. 常规颅骨牵引和全身麻醉下手法复位在下颈椎脱位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J]. 中医正骨, 2017, 29(7):74-76.
[3]赵兵, 崔易坤, 尹振宇,等. 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患者前、后入路选择及手术效果比较[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7, 12(05):79-84.
[4]龙浩, 姚爱明, 刘林,等. 中重度颈椎骨折脱位伴无脊髓功能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J].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 17(5):558-560.
论文作者:陈莉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患者论文; 颈椎论文; 前路论文; 手术论文; 功能论文; 时间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