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天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省 佛山市 528000
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的受关注程度也因此不断提升,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了城市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的基本路径,并结合实例就城市风景园林生态设计开展了更深入探讨,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字:城市风景园林;生态设计;尊重自然
前言:城市风景园林生态设计具备多方面积极功能,如实现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需求、减少资源浪费等,城市风景园林生态设计因此得以较好服务于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创建,而为了更好发挥生态设计作用,正是本文围绕该课题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城市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的基本路径
为保证城市风景园林生态设计路径,植物种类的合理选择、植物配置的合理性、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均需要得到重点关注。
1.1合理选择植物种类
植物种类的选择属于城市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为了真正合理选择植物种类,以下几方面内容需要得到重点关注:(1)考察气候条件。设计人员需要重点关注当地气候条件的考察,并计算植物对阳光的需求强度,当地经济条件也需要同时得到重视。如地区经济条件较差,设计人员应选择乔木类树种用于园林设计,园林养护的成本、风景园林的生态性可由此得到保障。具体的乔木类树种应选择观赏性、体量均较强的种类,草坪、庭院、开阔的湖池岸边、道路转折或交叉处均可以配置乔木类树种。(2)考察土壤条件。植物的合理配置必须关注当地土壤条件,如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应选择悬铃木、银杏树等对土壤要求不高的树种,而砂质壤土、粘质壤土则较为适合栽培大叶女贞等植物。(3)结合环保要求。为更好贯彻生态理念,植物具备的不同生态作用也需要得到重点关注,如香樟树具备驱蚊、抵抗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侵蚀的能力,因此具体设计可结合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城市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的实用性可由此实现进一步提升[1]。
1.2关注植物配置合理性
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城市风景园林生态设计,因此设计人员需重点关注植物的组合配置,季节性的转变也需要同时得到重点关注,具体配置如下:(1)植物组合配置。土壤、地形、气候等多种因素均会对城市风景园林的生态设计造成影响,而结合现代人的亲近自然生态需求,具体设计可尽量选择耐污染与抗污染植物,塑造由草木、地被、灌木、乔木等组成的复合群落结构,风景园林的叶面积指数可由此实现长足提升。同时保证地貌地形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并在必要时开展复原处理,植物的耐污染、抗污染能力可由此实现最大化发挥,风景园林也将具备同化、吸收、覆盖污染物的能力,城市生态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更好开展自然能够获得较为有力支持。(2)关注季节性的转变。为保证风景园林能够结合季节变化更好服务于城市美化,基于季节变化的植物配置必须得到重视,如春天可选择樱花、紫荆、桃树塑造繁花似锦景观,夏天可选择月季、蔷薇并配合各类乔木给人以绿树成荫之感,秋天可选用红松、云杉、白桦树、桂花树实现叶色变换,冬天则可以通过油松、龙柏、梅花树更好映衬雪景,由此实现的“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可引领城市居民更好领略大自然风管,城市生态发展也能够由此受到较为积极影响[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属于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的重要追求,因此设计人员需重点关注水资源与各类材料的循环利用,清洁能源的使用、地方主义的结合同样需要得到重视,具体内容如下:(1)循环利用水资源、材料。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可结合海绵城市理念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由此实现的雨水收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风景园林的水资源消耗,城市内涝问题的解决也能够由此获得有力支持,典型的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包括人工湿地、雨水景观带、生态铺装等;材料材料的循环主要围绕各地存在的废弃物展开,如废弃建筑物相关材料,场地原有的树木、石材也需要得到有效利用。(2)使用清洁能源。风景园林在运行时往往会消耗一定能源,因此生态设计应力量使用清洁能源,如利用太阳热能、利用太阳能光电、利用风能、利用地热能等,如何降低清洁能源的使用成本并保证生态与环境不受到损害属于设计人员需要关注的重点。(3)结合的地方主义。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属于结合地方主义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典型,由此即可降低材料运输成本及运输过程产生的污染,配合开展基于自然生境的生态恢复及创建,风景园林设计便能够更好服务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如恢复湿地、溪流,上文中提到的海绵城市理念也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重点关注。
2.实例分析
为提升研究的实践价值,本文选择了某城市公园的风景园林设计作为研究对象,该公园的风景园林采用了基于“节约型”理念的生态设计,具体设计路径如下所示。
2.1建立循环机制
由于风景园林设计场地存在一部分原有绿地与材料,如结构完整但外观破损的园林建筑、老旧铺装等,因此设计人员结合生态设计理念,采用了将原有场地材料纳入了风景园林中的设计。具体设计包括将原有土建材料打碎作为小块的铺装、花坛、景墙组成部分,以及使用新旧渗透方式实现新建风景园林与原有资源的紧密结合。通过相互融合并形成统一整体,风景园林生态设计实现了原有绿地的新植被类型引入,原有建筑也成为了新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循环机制的建立主要围绕原装保留、修复更新、拆解重构、新旧渗透四种利用方式展开,城市风景园林生态设计水平也通过低废弃的实现得以大幅提升[3]。
2.2引导自然做功
为提高风景园林利用率、减少能源与人工资源消耗、减少对原有自然环境干扰,设计人员还采用了引导自然做功的设计方法。所谓引导自然做功,指的是通过引导自然过程、介入最少设施完成风景园林生态设计,具体设计路径如下:(1)引导自然过程。引导自然过程可以视作一种以自然过程为主要动力的设计形式,因此设计人员在充分了解场地地质条件、地理条件、土壤条件、气候环境、水文条件后,保证了生态设计得以充分尊重自然,利用植物净化、微生物净化、植物引入实现自然过程利用,风景园林得以更好服务于城市居民需要的小气候环境营造。(2)介入最少设施。为进一步降低原始生态环境受到干扰和介入,设计人员还采用了介入最少设施的生态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使用松木条构成山路、设计尊重自然肌理的手工木桥、基于原有下凹地形的湿地景观设计等,这些同样具备较高借鉴价值。
2.3其他路径
为更好保证风景园林设计的生态性,设计人员还采用了选取地方材料、应用乡土植物、探索人性需求等一系列生态设计措施,以乡土植物的选取为例,由于乡土植物具备环境耐适性较强、价格较低的优势,风景园林的“树城”景观便采用了乡土植物作为主要构成材料,土壤修复和风景园林景观生成所消耗的资源大大降低,难以满足多种植物生长的土壤改良也由此获得了有力支持。
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风景园林生态设计具备较高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植物种类合理选择、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循环机制、引导自然做功、应用乡土植物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城市风景园林生态设计路径。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态设计水平,植物种植方式的科学选择、公众参与的风景园林管理探索、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建设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陈波.试论城市风景园林生态设计[J].现代园艺,2018,14:84.
[2]贾建中,端木歧,贺凤春,何昉.尊崇自然、传承文化、以人为本是规划设计之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30年回顾[J].中国园林,2015,3110:24-31.
[3]曹辉尧.生态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方法[J].现代园艺,2015,20:83.
论文作者:陈天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生态论文; 风景园林论文; 植物论文; 城市论文; 自然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