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实力分析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实力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从分析科技实力的基本内涵入手,对科技实力的分析与评价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科技实力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 科技实力 科技能力 科技潜力 科技实力分析与评价的指标体系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经济与科技实力的竞争。每个国家科技实力的水平及其发展如何,将决定着它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命运。本文拟就科技实力的分析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一、科技实力的基本内涵
科技实力有着丰富的内涵,但它有一个发展过程。
与科技实力概念相关的,还有科技能力和科技潜力等。由于它们都属于科技“力”,人们有时就将它们相互通用。实际上,这几个概念的内涵是有区别的。
能力,通常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或本事。能力有潜在能力和实际能力之分。潜在能力即潜力,指具有可能发挥、但尚未发挥出的能力。实际能力,指已经发挥出的能力。这几个基本概念用到科技活动中,就有了科技能力、科技潜力、科技实际能力等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订的《科学技术活动统计手册》最新版本在其导言中谈到“国家科学技术潜力(STP)调查”时说:“科技潜力调查为科技政策决策提供有事实依据的数据库,它包括对有关一个国家用于科技活动的全部资源的综合数据进行定期收集、更新和分析”。照这段话的意思,“国家科技潜力”就是指一个国家用于科技活动的全部资源的综合。其实,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们的一贯的观点,六十年代末,他们即认为“国家科学技术潜力是组织资源的总和”。
前苏联的学者对科技潜力的内涵及评价方法也做过大量的研究。п·н·库尔维茨认为科学技术潜力“是劳动、技术、物质、信息资源和组织管理资源的总和”。ю·м·卡内金认为科学技术潜力是包括科学、教育和生产技术潜力在内的体系,或者是“决定创造新工艺系统的水平和期限,以及决定在社会生产中推广新工艺系统的规模诸因素(精神的和物质的)之总和”。这些观点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观点比较相近,即认为国家科技潜力是关于科学技术活动资源的总和。
以上我们所讨论的是关于科技潜力定性方面的涵义。但只靠定性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科技潜力的涵义给予量化。在前苏联,六、七十年代,著名的基辅科学家学派首次比较全面地提出科学潜力是整套参数。这些参数包括:在科技工作过程中使用的人力、财力和物质技术等资源;科技信息的保证;组织机构。这套参数用以评价科技体系解决科技发展前途问题的能力。
为了弄清科技实力这一概念的内涵,我们再来看看美国学者的观点。在《美国:科学与教育》一书中,作者提出了如下的科技潜力指标:科学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将其应用的准备程度(主要指标);用于研究与研制的拨款数额;从事科技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数目及其业务水平和培训规模;全部或部分进行研究和研制的科技机构和实验中心网;科技的物质技术基地;人力和物力科学资源按科技和经济部门的分配;全国以及个别科技机构范围的科技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水平,其中包括制定和实施国家的科技政策以及对研究和研制工作的刺激方法;科技信息基地的状况;国家科学联系的发展程度,国际科学全球的规模和形式;在科技领域内就业人员的劳动效果。从上述科技潜力指标的内容看,基本上都是属于科技资源及其配置方面的,但是也有关于在科技领域内就业人员的劳动效果指标。前者属于科技潜力方面的指标,而后者则是反映科技潜力发挥程度的指标,也就是在本文开头所说的是属于反映科技实际能力的指标。美国学者关于科技潜力指标的内容反映出世界各国学者在研究探索如何评价科技实力问题上的新意向。实际上,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凡是提到有关科技潜力,但越到后来,其内涵就开始发生变化,即不仅指科技资源的总和,而且也包括这些科技资源的实际效果。
这一变化,也反映在我国学者的著作中,1988年,吴明瑜同志主编的《科研管理工作手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关于“科学能力”的阐述,就既包括科学这一特殊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也包括这些要素的效率。
随着原来科技潜力这一概念内涵开始发生变化,一个新的概念——科技实力的概念也几乎同时出现了。在九十年代前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之后,科技实力这一概念与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等概念被广泛地运用。
那么,如何定义科技实力、其内涵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科技实力是在一定的生产力系统中,在现有科技人力、财力、物力、知识及信息等科技资源条件下,进行科技活动,发挥效能,取得产出,促进社会、经济、科技全面发展的能力。它包括科技潜力和科技实际能力两个方面。其内涵的要点包括:(1)科技资源,即科技投入;(2)科技产出及效率;(3)科技对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影响,可简称科技影响力。一般而言,可将科技资源视为科技潜力,科技产出、效率及影响力可视为科技实际能力。但从动态上看,某一时期的科技实际能力必将构成其今后科技潜力的主要源泉。
二、科技实力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分析和评价国家、地区、部门、行业或单位的科技实力,必须设计一套分析与评价科技实力的指标体系。根据以上我们对科技实力定义与内涵的讨论,我们认为,科技实力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其外在表现是一个多面体,必须借助于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指标体系来描述,即将许多总量指标(即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结合起来综合反映。总量指标可以反映科技投入与产出的规模和水平,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则反映科技活动系统的效率、科技活动的管理水平以及科技系统内部的配置结构等状况。其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科技实力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
上述指标体系,仅是一、二级指标的框架,一级包括A、B、C、D四项,二级包括36项。实际上,对二级指标,还应当继续分解,设置更多项指标。如其中的科技人力资源(A[,1])指标体系构成如图2所示:
图2 科技人力资源(A[,1])指标体系
限于篇幅,对其他二级指标的结构有关指标的涵义及其计算方法,我们不再一一介绍,请参阅其他有关著作。至于如何将这些指标进行综合,目前可用的方法很多,如功效系数法、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项目评分法等。此外,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即使一套指标体系中包涵的指标项数较多,也不可能构成影响其可操作的障碍。关键问题是将指标体系设计得更科学、更完整。
三、我国科技实力管窥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的提出。我国的科技实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整体科技实力薄弱,这对于推进我现代化建设十分不利。因而,分析研究我国科技实力及其影响,对于探讨加强科技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我们对我国的科技实力的主要方面做些简要分析。
(一)科技人员匮乏,人才结构不合理
科技人员是进行科技活动的能动因素,科技人员的数量和素质,尤其是直接涉及科学发现、知识进步和技术创新的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是衡量和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实力的主要标志。
1、就科技人员绝对数量而言。我国科技人员总数由解放前的5万左右增长到1993年242.6万人,增长了近49倍,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但低于美国、日本等国。从科技人员的相对数量看,1993年我国每百万人口中拥有科技人员205人,比1949年提高了约20倍,但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远低于同期巴西每万人366人的水平,更低于东欧(每万人1578人)和西欧国家。
2、就科技人员年龄构成而言。其状况可以概括为“严重老化,青黄不接”。由于“十年动乱”,影响了一代人的教育,造成了科技人才断层,科技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据1986年我国科技人员年龄构成分析表明,40至50岁年龄段是我国科技人员分布的高峰,而最佳年龄区域即25岁至45岁的人员分布相对较少。现在已进入1996年,不难推知,时过10年,1986年40至50岁的这批中坚力量如今已是50至60的准老人了,随着这批起科学研究带头人作用的中坚力量的退出,我国的许多部门单位、学科会出现学科带头人缺乏的现象。
3、就科技人员的层次结构而言。我国科技队伍高、中级人员比例偏低,特别是高级人员数量不足,这将影响我国科技队伍的整体水平。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通过充分研究认为,从职称结构看,科技人员最佳的层次结构应为:高级:中级:初级=1∶3∶6。而在我国的科技人员中,到1988年为止,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员比例尚不超过31%,不具有职称和只有初级职称的人员比例则高于69%。1988年,我国科技人员的层次比例关系大体为:高级、中级、初级=1∶4.6∶12.4。而具体到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结构看,教学人员较为合理,其高、中、低比例为1∶3.3∶7.7;工程技术人员和农业科技人员的高级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其层次比例分别为1∶5.4∶14.6和1∶8.1∶24.3;而科学研究人员的比例却为1∶2.0∶2.2,出现了初级科技人员相对不足的现象。这既反映出我国科技队伍老化、中青年力量相对薄弱的状况,也反映出科研人员“高级低用”的问题颇为突出,造成智慧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新生科技力量的成长。据1987年国家科委全国技术人员抽样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科技人员“在职失业”及“高能低用”现象严重,全国专业技术人员中约有34.49%的潜力尚未得到发挥,这势必会影响技术进步的进程,阻碍经济的发展。
4、就科技人员的文化结构而言。1987年我国科技人员的学历和文化程度的构成是以受过高等教育者为主体,占到总人数的46.19%,其次是受过中等专业教育者占总人数的40%,而受过研究生教育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0.72%,这也反映了我国科技队伍整体学历水平偏低。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科技人员文化结构正在迅速改变,逐渐向高层次发展。如表1:
表1 我国科技人员结构单位:万人
(二)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技投入负担主体错位
科技经费是同研究开发人员投入同等重要的科技实力指标,可以从总量、人均经费、占GNP的比重等方面加以研究。就我国而言,其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的总体规模不大,人均研究与开发经费水平及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NP的比重偏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成为制约我国技术进步速度和水平的重要因素。
1、世界工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国(或地区)的技术进步进程,与其长期科研经费和教育基金的投入量成正比,经济增长是长期对科技经费和教育基金投入的产出。科研经费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制约因素。发达国家之所以成为发达国家,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非常重视对R&D活动的经费投入。1978年,美国、法国、西德、日本、英国的R&D经费总额分别为480亿美元、90亿美元、167亿平均、206亿美元、70亿美元,占其同期GNP的2.24至2.85%。如表2所示。1985年美国的R&D经费达到1110亿美元。
表2 某些国家科研经费占GNP的比重 单位:%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等单位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少得可怜。1992年,我国的R&D经费仅支出169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同期GNP的0.71%,约为美国1985年的6.6%。可见,我国科研经费投入总量及其占GNP的比重明显偏低。这无疑会对我国的技术进步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从科研经费的负担上看,发达国家的科研经费负担比例特点是,绝大部分来源于非政府部门。如日本在1989年的科研经费总额中,民间支出为9兆6033亿日元,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支出2兆2024亿日元与上年相比较家和地方公共团体仅增长4%,增长幅度较小,而民间增长了13%,超过了增长10%的速度,为较高的增长速度。而我国的科研经费负担却表现为绝大部分来源于政府部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平均每个研究所技术开发经费支出为248.3万元;全国1.35万个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总经费为133.1亿元,平均每个企业不过100万元。1990年,全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项目累计投资在万元以上的只有39438个,平均每个企业不到3万。这种推动技术进步的主体错位于政府的现象,无疑会在企业和政府之间设置一道“黑色的屏障”,政府不了解企业对新技术的真正需求,企业不理解继而不积极响应政府推动技术进步的号召。这样,一方面势必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使企业缺乏进行技术创新的紧迫感和动力,从而影响企业技术进步。
(三)科学技术创新步履缓慢
科技产出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小和科技活动的活跃程度。一般说来,科技投入越多,科技产出也应当越大。但由于国情政策、环境的影响,科技投入与产出并不一定呈线性关系;但政策适当,环境良好,可激发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合理利用资金,提高产出效率。
1、就国际奖获得者而言。本世纪以来各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分布情况中,注重基础研究的美国、英国、德国共占89.9%。中国人中除杨振宁、李政道50年代荣获物理奖外,新中国科学家至今与此无缘。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基础性研究水平尚需提高,另一方面也与有关科技政策、研究开发投入资源的分布状况有直接关系。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的科研人员在国家级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上有突飞猛进的发展,1987年获国家级重大科学技术成果项目数为11800项,到1993年达到33000项,这说明我国的科研能力正在向着更高的水平迈进。
2、就论文数及引用率而言。1987年美国四大检索系统共收录我国科技论文9017篇,在世界论文总量(920942篇)中占0.98%,居世界第17位,而同是发展中大国的印度,列居第10位,论文数(17866篇)约为我国的两倍;从论文引用率看,据匈牙利科学院有关部门利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进行的统计,1991至1995年间援引的1981至1985年收录论文的引文数与同期论文总数之比,我国仅为0.46,在100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95位,论文的被引用率只及美国的1/8。这反映出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还比较落后,科技论文的国际影响较小。
3、就专利数而言。我国自1985年建立起专利制度以来,每年专利申请项数迅速增加,1987年专利申请水平已高于印度、巴西,1988年专利申请量愈3万项,跃居世界第5位,1993年达68153项,成为世界专利申请大国之一。从专利批准量方面看,我国的批准量逐年增加,表明我国技术发明和创造的有效程度在逐年提高。
4、就技术贸易及技术密集产品出口而言。过去我国不视技术为商品,许多技术无偿援助。1979至1985年,我国才陆续向国外出口技术40余项,合同金额0.46亿美元。近年来,国际技术贸易额增长迅速,约10年翻一番,技术贸易的收支状况也逐渐成为衡量国家科技产出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我国的技术贸易总体规模已相当可观,但进口多,技术出口在国际上地位较低,对其技术出口能力不具有正向表征作用。就技术密集产品的国际贸易状况看,我国进口仍占绝大多数,出口能力有限。1985年我国技术密集产品人均出口额只有印度的一半,泰国的1/10,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尚需大力发展,出口竞争力有待提高。
(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扩散不足
技术扩散是指“一项创新在最初的商业化之后的继续利用”,它包括别人使用采纳这项创新,也包括原来的创新者扩大它的用途。新技术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扩散而不是开发。如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总体上比其创新所产生的效益要大得多。具体到企业而言,扩散相对于开发有更多的经济效益。国外一组关于创新的案例研究表明,采用新产品或新工艺的企业的投资平均收益为55%,而开发和转让创新成果的企业的投资平均收益只有22%。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到1991年27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投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3400家,年销售额超过了100亿元,在科研成果扩散方面成果显著。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科研成果与生产环节的脱节,技术转移不能有效的实现已成为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瓶颈,制约着整个经济的发展。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已形成的科技成果只有10%至30%应用于生产,大批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被搁置,部分成果一直停留在样品、展品或礼品阶段。这样,由于科研与生产脱节,使科技成果转化和生产实践发展需要不协调,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