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特点,以及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探讨,提出把德育融入体育教学中的途径与方法,为同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理清思路,提供借鉴,只有不断探寻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 育、 融入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047-02
研究目的: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的培养研究对象与方法:青少年,将思想品德教育事融入体育教学中结果与分析: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验,学生在德育上都有明显提高结论与建议: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十分有必要,但要想取得成效必须长期坚持。
体育教学,不仅在于育体,而且也在于育心,古今中外,一概如此。我国西周的礼射,在于“明君臣之礼,明长幼之序”,通过射而进行道德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学校体育教学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体育教学已经从单纯的生物观逐渐向注重对人的思想和意志品质、智力和能力、态度、情感和完善人格等培养的全面教育观转化。同时,体育教学在对人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成为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所关心的热门话题。
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灵敏的思维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本人根据教学实际,就如何把品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师观念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品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前提。让体育教师,任课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的份量,以改变教师光抓住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的旧观念,提倡德、智、体、美等诸育共同发展。青少年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最需要运动,因为通过运动可以提高学生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体格健壮;同时生长发育正常又能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提高学习效率。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因此作为体育教师不但要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而更应该在“育体”的基础上“育心”。
二、严格执行体育课堂常规,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
体育课的课堂常规,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纪律,但有些学生在思想上对体育课存在错误的认识,常会出现迟到,早退,旷课,不穿运动服,行动缓慢,纪律松散等现象。教师对这些现象决不能姑息迁就,但也不能简单的反复说教。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先知其心,后救起失。例如:教师可给学生讲讲天安门国旗班的故事,也可以播放解放军三军仪仗队训练的录像带。要求学生向解放军叔叔学习。上课不迟到,集合做到“快、静、齐”,队列队形严格做到雷厉风行,步调一致。这样经过数次训练,培养学生自觉的组织纪律性。
三、创设情景,培养竞争意识。
教师要有目的地让学生克服种种困难,针对学生意志类型,采取相应措施,对于意志力较差的学生,要多进行障碍跑、长跑、游泳等竞赛项目的训练,有意识加“小灶”,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对于轻率、冒失的学生,通过体操、球类活动和比赛,培养他们控制自己的能力,要让他们认识到轻率、冒失的危害性。体操、球类等项目要求学生仔细、认真地把握细节,分析情况,否则会发生错误,甚至会造成伤害,教师借此讲解人生哲理,将对学生有很大的启示,并且很容易铭记于心,经过多次引导,使学生逐渐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四、紧抓教材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品德教育
1、利用体育理论教材,各种体育教育录像带,及观看大型体育盛会的现场直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介绍我国悠久的体育发展史,使学生懂得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体育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介绍新中国体育成就,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东亚病夫”到世界体育强国,东方睡狮已苏醒,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体育事业在蓬勃发展,在中华民族将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介绍运动员,教练员艰苦训练,为国争光的英雄事迹,去感染学生为了祖国荣誉去奋勇拼搏。
2、在篮球,足球,接力跑等一些需集体配合的教学中,向学生强调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的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体精神。
3、在耐久跑,后蹬跑,400米等项目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感到疲劳,害怕,难以坚持,教师激励学生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在体育教学与锻炼中,要勇敢顽强,不畏艰苦,为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国,去认真锻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在体育游戏,组织比赛,达标测试,单元技术考核等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学生懂得如何看待失败,如何承受失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心态的能力,养成良好个性心理素质。胜利时不骄傲自满,冷静对待,失败时不气馁,顽强拼搏,从而塑造他们豁达开朗的性格和永不服输的心理素质。
体育教学中师生接触最直接,感情交流最方便,这就为教师在教学中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思想性,将思想教育渗透到体育活动中去。通过上述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改变传统说教式的思想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体育中,较多的教材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如:通过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的训练,可以锻炼刻苦耐劳、不畏艰辛的意志;各种跳跃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奋勇高攀、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各种集体配合的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其集体主义精神。所以,只要教师能有意识地挖掘体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题材,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例如:在讲授跨越式跳高这一教材时,可将其赋上军事色彩:把跳高模拟成战场上跨越铁丝网;使整节课贯穿鲜明的爱军、爱国教育意义,这既可培养学生如解放军叔叔般英勇顽强、艰苦拼搏的精神,又可避免大纲内容的单调乏味,使学生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五、利用课的组织和教法措施实施德育渗透
教师在实施课的组织和教法措施时,如果能有意识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就能既利于提高课的教学质量,又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如:进行课前的动员和课后的总结能提高学生学习目的性的认识,使其及时评定课内各方面情况;进行队列队形调动能训练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组织纪律性,整齐划一的操练动作更能陶冶学生美感;一些教材在教法上可采用游戏或竞赛形式进行,进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协作进取的精神;对某些教材在准备、放松活动或练习时要求学生相互保护、帮助,能促进学生之间热心帮助、互相关心的互助精神,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
六、把思想品德教育事融于体育课的全过程
体育课是多因素、多层次、多变化的复杂教学过程,要想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内收到好的德育效果,就必须把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1.队列操练和热身操:通过让学生在严格执行口令完成动作的过程中,体会到纪律的严明,培养他们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严密组织纪律性。
2.主教材如:山羊——分腿腾越的教学:可以通过表扬大胆完成动作的同学,来帮助胆怯的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使其更勇敢、更果断,增强学习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同时可以通过表扬练习中互相保护、帮助的同学,培养学生的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精神;此外,还可从中渗透安全知识教育。
3.分组练习:通过以小组长或值日生轮流负责组织练习,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形成自我锻炼的好习惯。
4.教学比赛:通过如“比比哪组完成动作好的人数多”或小组接力比赛等竞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耀感和团结拼搏的竞争意识,并可由此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5.课的小结:通过教师肯定学生成绩、表扬好人好事、提出本节课的不足和努力方向等,培养学生学习先进和自我评价的习惯。
6.收放器材:通过启发学生主动收放器材和讲述器材的保养方法等来对学生进行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教育。
七、在体育竞赛中渗透
体育运动竞赛要求有组织、有纪律,团体性的对抗赛,还要合作配合,共同完成某一活动。学生可以从实际行动中表现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许多思想、态度和感情。在竞赛中教育学生不要计较个人得失,应以集体利益出发,培养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执行集体决议、自觉遵守集体纪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集体、树立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进行体育竞赛时,参加竞赛的同学,为了集体的荣誉,力争上游、努力拼搏;不参加竞赛的同学为本集体的同学呐喊助威,加油声连绵不断,胜利后相互致意、互相庆贺。失败了也不气馁,分析原因,以备再战,“失败乃兵家常事”,保持一种高昂的姿态。培养学生为集体荣誉而战,胜不骄、败不馁、团结协助、公平竞争的精神。
体育运动竞赛,交往性较强,在体育道德规范和体育规则的约束下,体育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运动竞赛不但锻炼了学生意志品质,协调了人际关系,消除了精神烦恼,催人奋发进取,给人带来欢愉,使人的身心得以和谐、健康、舒畅的发展,同时有利于形成一个思想、品德、作风良好的集体,对改变学生不良的体育道德作风,有直接影响。体育教师要关心和帮助学生去构建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启发、引导学生对某一种思想和行为有一种正确的看法,使之形成集体舆论,然后利用正确的集体舆论,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必要的制度,以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另一方面对不良的倾向和行为,启发和教育学生进行批评和抵制,不断的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论文作者:徐信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学生论文; 体育论文; 集体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德育论文; 教学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