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生产的步伐不断加快。本文主要从安全管理的目标出发,分析了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措施,通过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出安全操作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安全生产;安全隐患;管理
前言:当前市场不断深化改革、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企业的生产活动随之发展壮大。在进行生产活动时,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出安全可靠的作业环境,做到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人人负责。建立周密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严格安全操作技能,降低企业生产活动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才能全面提高企业生产工作的安全水平,避免和杜绝事故的发生,让员工的生命得到安全保障,安心作业,切实做到安全生产。?
1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
1.1加大安全生产宣扬力度,实施员工安全生产培训
企业的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对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合理的分配。我们需要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思想觉悟,重视素质教育,同时还要将员工的意识总结到工作考核中,让员工切实的感受和理解到安全对于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风险事故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
1.2企业自主改善生产环境,打好安全管理的基础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进行,需要做好企业生产设施的建设工作,加强设备管理,对于重大危险资源进行有效的管控,改进和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利的开展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及时的发现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其进行科学的处理,提高安全工作的水平。
?1.3将安全生产逐步规范化,实施企业生产规范化管理
要逐步的完善好安全管理制度,避免由于生产不达标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出现,同时也进一步的提高企业生产的条件。规范好员工的操作行为,培养良好的生产操作习惯,让员工在进行安全生产中行为良性循环,提高自身的生产操作能力,不但有利于企业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推动企业改革的进行,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2构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施有效措施?
2.1完善健全管理制度,加大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1)要对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工作引起重视,同时在此基础上落实好管理工作,对于已经发生过的安全事故要吸取经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企业也要不断完善好规章制度,建立起完整的安全工作制度,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制定《员工安全学习制度》《安全操作行为规范》《企业对于安全操作的奖惩》《安全操作季度考核评估》等等一系列文件,让员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规范化的操作习惯,在细节上纠正员工在操作中的不良行为,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安全行为出现的风险。
(2)企业的安全管理与规章制度的执行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加强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能力才能够为企业的风险防范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实现企业内部的模式化管理。除了让员工贯彻好安全管理制度之外,还需要加强执行的力度,建立考核制度,将安全生产融入到员工的绩效考核中,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重视。
(3)重视安全标准化安全标准化与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与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相结合、与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相结合、与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建设相结合、与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加快转型升级相结合,从而解决安全历史遗留问题,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实现企业的稳定、健康、富强发展。?
2.2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的标准?
(1)在进行企业的内部管理中,为了能够实现标准化的管理,就需要不断的改进管理体系,让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管理方针中,同时好需要找出内部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结合自身企业的情况,拟定目标。在以安全管理为基础的前提下,建立起安全管理机构、加大安全培训以及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按照安全制度办事原则为行为标准。
(2)完善好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标准,同时好需要遵守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定期的对生产工作中所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查看其安全度是否符合生产要求,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拿出部分的资金作为安全工作生产的投入,以此来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稳步进行。
(3)要将生产工序的标准进行重视,让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操作,在整个生产的过程中,都要做到行为的规范化和操作化,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4)实践证明,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建设,百利而无一害。譬如某知名煤炭公司在将安全生产管理作为重点的同时,还建设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实现了安全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扎实进行了安全防患与风险检查,巩固了公司安全生产的坚实基础,推动公司各项生产工作的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2.3打造规范、标准的安全工作方针,防范风险管理?
(1)在不断深化改革安全制度体系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长远进行考虑,并且在实践生产中,不断的改进和分析,总结安全经验,从而制定出适合本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性,完善作业环境的安全措施,排查出安全隐患,并进行及时的排查和整治,为企业安全生产巩固基础。?
(2)夯实企业风险管理,企业可设立相关风险评估部门,依据在生产工作中实际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将之划分风险等级,风险等级较高则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安全实施方针,控制操作环境的作业风险,形成一套系统、周密的风险评估工作,以此不断的改进对风险的控制管理,结合实际、当时发现立即管控整改。?
(3)落实安全标准化的执行力度,企业各部门、各岗位都应贯彻执行企业所指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分工明确,使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实现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从而达到工作效率的提高,完善企业内部优化改革,提升企业的整体工作水平,实现企业的逐步稳定、健康发展。?
结束语
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安全制度,同时也要遵循安全生产本身的规律,建立起深刻的安全生产意识,要将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将提高企业生产工作的整体水平,从最大程度上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将综合治理工作与日常的安全管理内容有机的相结合,逐步形成素养,进而演变为常态机制,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周忠伟. 浅议加强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思路[J]. 工业c, 2016(1):00112-00112.
[2] 李炜铮. 浅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思路构建[J]. 经营者, 2015(6).
[3] 李建兵. 浅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创新思路[J]. 科技资讯, 2013(22):178-178.
[4] 焦怀玉.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及其构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5).
论文作者:李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企业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工作论文; 员工论文; 操作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作业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