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友谊质量的调节作用
尚亚飞1,赵荣军2
(1.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1483;2.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528402)
[摘要] 为探讨大学生的内向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以及友谊质量的调节作用,文章以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的内外倾量表、友谊质量调查表和社会适应能力量表为测评工具,在广东省某所高校随机抽取75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内向呈负相关,与友谊质量呈正相关,友谊质量与内向的交互作用有统计意义。因此,友谊质量对内向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 内向;友谊质量;社会适应能力;调节作用
内向型的大学生心理指向自己的内部世界,从自己的内部世界,如思想、观念、情绪中获得精力,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喜欢独处,具有离群、退缩、害羞、防御性强等特点。诸多研究表明,在当前社会,与性格外向的大学生比,内向性格的大学生确实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情绪体验、心理健康、幸福感等方面。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是否存在这种差异,目前的研究并不多。依据生活经验,内向性格可能是大学生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的不利因素。内向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特质,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那么作为一个内向的大学生,有没有一种途径可以改善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不足呢?
近年来,持个体—环境交互作用观点的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社会适应是环境因素和个体特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提醒我们,环境因素同样在个体社会适应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友谊质量反映的是两个个体之间一对一的情感连接,是评价个体人际关系的重要指标,高水平的友谊质量对个体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增强个体应对压力的能力,与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同时也意味着有更少的心理问题和更低的孤独感。性格内向的大学生虽然不喜欢交际,但并不意味着其社交技能存在缺陷,他们更倾向于一对一交流,这使他们在建立友谊关系上并不存在困难。在素质—应激模型(diathesis-stress model)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差别易感性模型(differential susceptibilitymodel)认为,具有不同素质易感性的个体在消极负面的环境中,高易感性个体会受到较强的负面影响,产生较差的适应结果。但是,如果把不同素质易感性的个体放在积极正面的环境中,高易感性个体会比低易感性个体获益更多,表现出更好的发展结果,这是对素质—易感性模型框架的进一步拓展。对于内向性格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其具备高水平的友谊质量,是否会有更好的发展结果呢?如果该假设是成立的,对于大学生来说,培养高水平的友谊质量比改变内向性格要容易得多。
最近在市场上多次听到“两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两块钱,你买不了上当”这一句式,句中有可能补语标识“买不了(liǎo)”。“吃亏、上当”都为动宾结构的谓词性词语,正常来说“买”后应该带名词性的词语,这种语言形式从事理上当不符合语法规则。如何来解释其存在的原因呢?
本研究在个体—环境交互作用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素质—应激模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差别易感性模型,提出了一个调节变量模型,考察大学生内向性格、友谊质量和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
这事也不是个小事,老鳜鱼可是真的想杀一个人哩。不管怎么说,应该让院长知道最好。让他想个应付的办法。然后,我们顺便再问下当年的事。
一、被试与研究方法
(一)被试
从表2的结果可知,模型一中,性别未进入回归方程,年级只有大三进入回归方程(β=-0.11,t=2.72,P<0.01),相对于大一,大三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更大,解释社会适应能力总变异的1.5%。模型二纳入内向和友谊质量后,对社会适应能力的解释增加了13.2%,内向相对社会适应能力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β=-0.32,t=9.28,P<0.01),友谊质量对社会适应能力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β=0.11,t=3.16,P<0.01)。在模型三中纳入内向和友谊质量的乘积项,也可以负向预测社会适应能力(β=-0.07,t=-1.99 ,P<0.05),解释社会适应能力总变异的0.4%。在控制了性别和年级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后,友谊质量在内向和社会适应能力总分之间起调节作用。
(二)研究工具
2.友谊质量问卷。本问卷由范兴华、方晓义等编制,共15个项目,采用Likert 5点记分,答案按照“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总是”顺序依次记1到5分。问卷分为四个维度,分别为帮助与支持、友伴冲突(反向计分)、伙伴关系、亲密性,得分越高友谊质量越好。本次测量该量表α系数为0.810。
1.内向问卷。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中的E量表来测量被试的内向性格,共18道题,采用“是”“否”作答,回答“是”计1分,回答“否”计2分,得分越高越倾向于内向。此次测量该量表α系数为0.846。
依据温忠麟等人对调节变量的论述,采用分层回归的方法考察友谊质量在内向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调节效应,即考察友谊质量是否对内向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产生影响(方向和强弱)。在做调节效应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对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做中心化处理,以避免潜在的多重共线性的发生;对控制变量做虚无编码:性别男设置为1,女设置为0;年级把大一设置为参照组进行虚拟化处理,大二、大三均与大一作比较,大一设置为00,大二设置为10,大三设置为01。调节作用分析的步骤为:第一步,首先将性别和年级作为控制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生成模型一。第二步,在第一步基础上,将自变量内向和调节变量友谊质量纳入方程,考察内向和友谊质量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生成模型二。第三步,在第一步第二步基础上把内向和友谊质量的乘积项纳入回归方程来检验调节作用,生成模型三(结果见表2)。
(三)统计分析
本研究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进行了共同方法偏差检验,使用Harman单因子检验(Harman's One-factor Test)法,把三个问卷的所有题目合并在一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共有16个因子特征根大于1,第一个因子解释总变异的18.8%,没有达到临界值40%,说明数据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的问题。
(四)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二、结果
(一)大学生内向与友谊质量、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分析
为了进一步明确友谊质量对内向与社会适应能力关系的影响,采用简单斜率法进一步分析友谊质量的调节作用,将友谊质量均值得分进行高低分组:高(>x+s)、低(<x-s),根据回归方程分析不同水平的友谊质量下内向对社会适应能力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在高水平友谊质量下,内向可以显著预测社会适应能力(β=-0.383,P<0.01),解释社会适应能力14.4%的变异;在低水平友谊质量下,内向同样可以显著预测社会适应能力(β=-0.265,P<0.01),仅解释了社会适应能力6.8%的变异。与低友谊质量组相比,高友谊质量组的内向对社会适应能力的预测力更大。即随着友谊质量的改善,相比于高内向(高易感性)的大学生,低内向(低易感性)大学生获益更大,与“差别易感性模型”不一致。
表1 内向与友谊质量、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分析
(二)友谊质量在内向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调节作用分析
3.社会适应能力问卷。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由43道题组成,共六个因子,分别为团队意识、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学习能力、情绪调节、自信;五点计分,每个项目以自陈的方式呈现,计分方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社会适应能力越强。此次测量该量表α系数为0.946。
表2 友谊质量的调节作用检验
以广州地区一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把问卷星生成的二维码置于老师上课的PPT里面,课前在大屏幕上呈现二维码,由受过指导的任课老师讲解注意事项,学生扫码答题,共获得有效问卷752份。其中,男生178人,女生574人;大一400人,大二214人,大三138人。
大学生内向与友谊质量、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系数见表1。从表1中可知,大学生的内向与友谊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内向与社会适应能力各维度及社会适应能力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友谊质量与社会适应能力呈显著正相关。
三、讨论
(一)内向与友谊质量、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分析
本研究显示,大学生的内向、友谊质量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其中,内向与社会适应能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内向得分降低的同时,会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水平。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内向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尤其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随着年级的增加,内向得分逐步提高的情况。该问题的出现,应该引起重视,因为大学生越内向,意味着其社会适应能力越差,在未来的就业和职场中可能更容易出现困难和挫折。内向与友谊质量也表现出了显著负相关,即内向得分越高,友谊质量表现越差,这意味着我们如果能够通过讲座、团体辅导、心理咨询等途径提升大学生的友谊质量,就会降低其内向水平,而内向水平的降低,会改善和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友谊质量具体如何影响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需要在下面的调节变量分析中进一步阐述。友谊质量与社会适应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即大学生如果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高水平的友谊质量,意味着他们具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友谊是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在个体进入一个新环境的时候,同伴高质量的陪伴和支持能够为个体提供情感支撑,有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
新时期乡镇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需要合理规划。首先,在乡镇水利工程施工时,需要各个施工部门相互配合,保障施工工作具有连续性。施工管理工作也应从各个部分进行针对性地规划设计。在施工之前,管理人员可以与工程设计人员讨论施工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在构建预防管理措施之后,划分管理区域,重点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管理,提高乡镇水利工程管理效果。其次,在按照施工设计构建管理制度时,为了提高各个部分管理工作的连接性,需要定期开展施工管理会议。总结施工管理情况,分析相关的管理措施,提高乡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图1 大学生友谊质量对内向与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调节作用简单斜率分析
(二)友谊质量在内向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发现,友谊质量可以调节内向和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即高友谊质量组大学生和低友谊质量组大学生中两者的关系模式不同。具体表现为:对于高友谊质量组来说,随着内向得分的降低,社会适应能力水平可以快速提升,而对于低友谊质量组来说,随着内向水平的降低,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幅度较小,证明了友谊质量的调节作用。该研究结果虽然证明了友谊质量的调节作用,但与差别易感性模型的结果并不一致,如果该模型是正确的,此结果提示我们还有对大学生内向起更大积极作用的环境因素需要进一步挖掘。同时,该模式符合李董平所描述的“杯水车薪”模式,在该模式下,高内向者较之低内向者的发展劣势更多体现在友谊质量偏高而非友谊质量偏低的情况下,或者说高友谊质量的优势较之低友谊质量者更多体现在低内向而非高内向的情况下,也即该模式承认友谊质量有保护作用,但是这种保护作用随着内向性格的不断增强而减弱。根据该模型,降低内向性格最能使高友谊质量者受益,反过来,增加友谊质量最能使低内向者受益。研究结果提示我们,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友谊质量来改善其社会适应能力。如果针对低内向的大学生来说,效果可能会更好,但如果对象为高内向者,效果可能并不理想,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内向呈负相关,与友谊质量呈正相关;内向与友谊质量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显著影响,友谊质量对内向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起调节作用,该调节模型与“差别易感性模型”不一致,但符合“杯水车薪”模式的结果;相对于高内向的大学生,低内向的大学生随着友谊质量的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水平表现出更明显的变化。
有句话说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张自立用他宽广的心诠释着人生的真谛,对于张自力来说,他并不觉得自己和普通人有什么差别,在他看来,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用心,下得了功夫,就一定可以成功,身体的缺陷根本不是问题。□
1)过万学生的高校很多,学生的第二课堂事务信息量大,且涉及多个部门和人员,对各个学院、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同工作要求很高;
参考文献:
[1]玛蒂·莱利.内向者优势[M].杨秀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陈恺盛,王丽.家庭教养方式、人格特征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9(2):31-35.
[3]胡艳华,黄敏儿.神经质和外倾的负情绪减弱调节特点[J].心理学报 2006,38(4):553-561.
[4]史琼.当代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中国校医,2017,31(10):721-723.
[5]张萍,汪海彬.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神经质、外倾性和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2):139-144.
[6]BRONFENBRENNER U.Ecology of the Family as a Contect for Human Development:Research Perspectives[J].Dev Psychol,1986,22(6):723-742.
[7]温燕.大学生友谊质量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8]Brannan,Biswas-Diener,Mohr C D,ETAL.Friends and family:A cross-cultural investigation of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J].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2013 ,8(1):65-75
[9]DEMIR M,JAAFARJ,BILYK N,ETAL.Socialskills,friendship and happiness:a cross-cultural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2,152(3):379-385.
[10]KINGEY J N,ERSLEY C A,MARSHALL K C.Peer Acceptance and Friendship as Predictors of Early Adolescents' Adjustment Across the Middle School Transition[J].Merrill-Palmer Quarterly,2011,57(3):215-243.
[11]周荃,肖晶,何莉,赵德懋,邢淑芬.“脆弱性”还是“可塑性”:差别易感性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4):747-751.
[12]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学院出版社,1983:2-31.
[13]范兴华,方晓义.大学生友谊质量量表中文版信度与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133-134.
[14]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37(2):268-274.
[15]原献学,李建升.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适应能力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2006,12(3):253-257.
[16]李董平.多重生态学风险因素与青少年社会适应:风险建模与作用机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16.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046(2019)9-0055-03
基金项目: 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东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编号:2018GWQNCX085,主持人:尚亚飞);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州市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及常模的制定”(编号:15G103,主持人:尚亚飞)
标签:内向论文; 友谊质量论文; 社会适应能力论文; 调节作用论文;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论文;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