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中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张营莉1,孙勇2

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中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张营莉1,孙勇2

1.济南天润土地整理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山东汇坤不动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它直接关系着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目前,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也在不断加大,在此形势下,我县将水利建设规划的重点主要放在了节水灌溉、建设大小型水利工程等方面。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既是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我县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现阶段的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面对目前水利建设的新形势,就必须严格要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提高现代农业建设的大力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实现农田建设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问题;措施;分析

1导言

目前,我县在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规划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使得我县农田水利工程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在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对此,加快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解决目前高标准水利工程所面临的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2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概念和现状

2.1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概念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是以发展灌溉排水,调节地区水情,改善农田水分状况,防止干旱、涝、盐、碱灾害,以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即能实现“旱能灌、涝能排,利于机械化作业、高效、节水、生态友好的”农田水利工程。

2.2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现状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尽管国家很早就重视,但是目前的建设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建设水平不高、工程不配套、建设难度大等,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不高,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建设规划不科学、建设后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不明确,这种现状不仅阻碍着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对于我国农业整体的发展和农村经济水平都有严重的影响。

3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

3.1政府重视力度不足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所以,政府必须参与其中,提高重视度。但是,实际上,政府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主要表现在拨款数额上。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求高,所以在材料选则方面要提高预算,但政府不重视这些方面,所以预算未得到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规模等只能和以前一样,标准并不够高,和现代化农业发展根本不同步。

3.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是工程整体质量达不到高标准的重要原因。因为只有设定了明确的标准,使其成为建设的参考依据,相关人员才会按照此标准来进行施工操作。实际上,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设计初期阶段并没有制定标准,更不用说每个阶段的标准确立,施工人员没有参考依据,其本身对标准的认知不足,很难使施工效果达到标准化,所以最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不符合规范。

3.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不健全

为了促进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代替传统的低标准水利工程,要对工程建设进行全面的整体规划,减少建设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不仅要对各阶段的进度进行规划,而且要在资金及技术等方面进行规划。但是,因为政府的不重视,使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规划不科学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效果表现上都很不理想。在资金筹取、应用过程中,更是因为渠道不统一,所以应用很麻烦,甚至出现超预算问题,这些都导致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落实不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缺乏保障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保障体系不健全,所以无法为工程建设的进度及质量等提供保障,没有了保障体系,意味着工程建设很随便,施工人员根本无法在这种低要求、无保障的条件下,完成工程项目比较分散、施工比较麻烦复杂的水利工程,高标准建设要求也就更难达到。

4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4.1科学管理,加强监督

质量监管工作是施工过程中的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进行农田水利施工的过程中,要完善管理机制,科学管理。首先,要逐步建立健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设立工程问责制,做到“建设一处,落实一处”的原则;其次,强化部门责任,建立协调机制,健全管理规章制度,统筹编制实施方案,规范组织项目实施,严格项目验收程序,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最后,从施工开始到结束,要建立完善的水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监管计划、加强对原材料、中间产品和工程质量的管理,掌握监管内容和质量标准,加强配套建设的法律,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用法律手段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强化检查督导、监测评价,完善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对完成的工程质量进行评估确保工程持久发挥效用。

4.2加强农田水利技术力量,提高施工队伍素质

深化工程建设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发挥长久效益。一方面,用好用活国家支持政策,强化地方配套资金筹措和支农涉农资金统筹力度,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充分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另一方面,水利人才是工程建设的保证,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队伍是完成高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要重视水利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强对基层的相关水利部门人员思想的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4.3提高施工规划管理水平,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坚持规划“一盘棋”,以永久基本农田为主、以粮食主产区为主、以商品粮基地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兼顾区域治理和圩区建设,统筹兼顾自然条件、农田分布和农产品基地建设需要,因地制宜确定农田连片规模,实行统一规划设计、连片开发、集中投入、整体推进,确保建一片成一片。应根据工程建设的审批规模,采取招标程序确定设计单位,中标设计单位必须从事水利工程的设计。在工程施工之前,要有专业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应根据农田水利工程的分布,特性、条件,提出了各种意见的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专业人员在分析数据和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可行性的科学高效合理的资源利用,编制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包括具体的管理目标和进度计划等。

4.4节约资源,保护生态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水土流失,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与生态化建设的有机协调。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保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举措。确保农田水利建设的质量,就必须规范工程的施工监督和管理制度,完善水利建设的政策体系。同时要加强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做到不出纰漏,使工程项目能够充分长效地发挥其效益。

5结论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个严要求、高标准的建设过程,需要建设单位和施工人员一起努力,共同建设高质量的农田水利工程。同时在高标准水利工程的建设前期、中期、后期以及日后的使用和维护中,也要加强管理工作,使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真正的达到高质量、标准化、规范化,促进水利工程惠民的作用,推动高标准水利工程的发展。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做好整体规划和工程建设保障,并明确确定标准。虽然这些方面落实效果不好,但只要从这几方面入手,解决这些方面出现的问题,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有望建成并得到高效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宇丰.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探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09):212-213+230.

[2]王斌,赵鹏.浦东新区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监督探索[J].上海水务,2017,33(03):94-96.

[3]宋阳,张弘.实施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确保现代农业发展顺利进行[J].吉林农业,2017(17):61.

[4]李永杰.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点探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8):113.

[5]任润泽.夏津县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探析[J].山东水利,2017(08):62-63.

[6]李顺勇.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要求及其建设研究[J].内蒙古水利,2017(06):42-43.

论文作者:张营莉1,孙勇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中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张营莉1,孙勇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