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分层次教学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①
王小进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摘 要: 乒乓球是一项技术和战术灵活多变、动作结构复杂、对学习者全身协调性要求非常高的球类运动,因此,针对乒乓球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大多数教学方法都是把重点放在乒乓球技术上,忽略了“以人为本”这个教学核心,为了使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使学生在乒乓球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分层次教学法的含义与意义,阐释了分层次教学方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能帮助教师提供教学思路,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 乒乓球 分层教学 应用
1 乒乓球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现状
在高职院校的乒乓球教学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在同一场地不同级别水平的学生训练计划一样,如简单的正反手攻球技术,低水平学生每节课练习20min,高水平学生也得练习同样的时间,这样使高水平学生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他们觉得这是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因此,便提不起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较低。更严重的是低水平学生看到高水平学生高超的技术时会产生自卑心理,造成的学习心理压力较大,从而体验不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也就失去对乒乓球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且训练内容单一,训练计划没有针对性,把时间都放在固定模式的练球、练技术上,没有按学生体能、技能、兴趣、爱好等不同需求进行区别训练,很少针对学生的运动素质如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的专门性训练,加之很多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很大差异,部分学生因身体不协调、专项步伐凌乱、重心转换不到位、击球发力不集中、节奏乱等原因,从而,使得学习层次方面出现明显差距。对此,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的组织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具有学习的动力,并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成就感,从而提高乒乓球的教学质量,进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乒乓球高素质专业人才。
2 有关分层次教学法的概述
2.1 分层次教学法的含义
分层次教学法是指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主旨展开,依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基本功、学习和接受能力,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教学,根据不同特点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均能在课堂训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获得到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2.2 分层次教学法的意义
乒乓球是小球项目中最难学的球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技术和战术丰富、处理球的手法多种多样、球的旋转、路线、落点灵活多变,对学习者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要求很高,很多初学者由于学习方法不适应自身条件,因此,在乒乓球学习中技术得不到提高,有的动作甚至越练越不规范,在乒乓球学习中受到了打击失去练球的动力,加之,与高水平学生一起练习很容易导致低水平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往往半途而废,而分层次教学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区别训练,把学生分为水平相当的小组,对于水平低没基础的初学者应以培养兴趣为主,有一定基础的中级水平学生应以巩固理论知识和提升技战术为主,对高水平学生应以比赛交流为主,在这种分层教学模式下,每组学生水平相当,相互竞争、有自信、心理压力小从而可以在轻松愉快状态下学习,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小组间相互提醒错误的动作、对队员的动作分析评价、相互提供反馈信息,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此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实战性训练,在实战中检验学习成果,巩固学生的技战术能力,加深对动作要领的理解,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承担责任的幸福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种持续性追寻的过程。赵汀阳谈到“幸福必须是一种从行动的本身就能够产生的感受”。[22]赵胜天说“女儿,爸爸准备和你一块学习生活”。[23]一起学习生活,承担起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去感受生活这个过程带来的幸福,而不是结果。结果带来的幸福只能是一种类似幸福的短暂快乐,过了人们又会坠入失望痛苦,只有从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中不断收获,才是真正幸福。
3 分层次教学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在乒乓球学习中,除了学习者自觉努力和苦练外,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正确、合理地讲解、示范技术动作并且在学生练习过程中细心指导,防止出现错误动作,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可以更好熟悉教学内容和掌握乒乓球技术动作。
为了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乒乓球学习中均能更好、更快地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和专项所需要的身体素质,把学生分成3个水平层次进行教学,没有乒乓球运动经历、身体协调性差、学习困难的同学为初级水平层,对乒乓球有接触具备一定技术、身体协调性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为中级水平层,从小喜爱乒乓球、球感好、各技术动作顺畅连贯、身体素质强的同学为高级水平层,根据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教师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区别教学,使得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符合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实际情况。
3.1 初级水平层教学
(1)在乒乓球教学中只有把“以人为本”作为教学主体,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首先,使学生爱上乒乓球这项运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依据学生各方面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手段,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经过有区别的训练后都得到加强,使得学生的优势技术得到更完善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在中要有责任感,训练中善于思考,积极寻找良好的训练手段,使学生的乒乓球技术得到更好、更快的提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潜能和积极的学习动力。
3.2 中级水平层教学
当学生达到高级水平时,各项技术非常扎实,动作已经达到自动化阶段,对各技术动作要领有了很精确的认识,有自己的习惯打法和战术套路,对各种乒乓球技术打法适应能力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理论学习为主,让学生对乒乓球理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具备一定关于乒乓球的科研创新意识,在训练方面,要加强身体素质的积极训练,很多高水平学生在强强对决中,取得比赛的胜利往往是由于移动速度快、心理素质稳定、技战术思路清晰决定的,所以对于高水平学生来说,训练课中要进行专项速度训练,使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以比赛为主,在各种比赛中练就强大的心里素质和针对不同对手要应用的技战术,培养学生在比赛中善于发现对手的优缺点,达到发展学生神经系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的目的。
3.3 高级水平层教学
处于中级水平的运动员,经过反复的练习之后,可以初步掌握了乒乓球的基本技术,身体协调性较好,动作能成套连贯完成,击球时身体能放松发力、多余的错误动作得到改正、动作的准确性提高,在此水平教学中,教师应把注意指向学生动作的细节上并且要及时发现学生错误动作的出现,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训练以多球为主,巩固技术动作,教师通过对比赛视频的分析,讲解乒乓球技术动作要领和战术的应用思路,丰富学生技战术思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思考,在训练课中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专门性训练,使得学生技战术得到更高的提升,在训练中让同学之间互相把动作拍下来,然后在课后进行分析一步一步完善动作,使得乒乓球技术得到精确的发展和技术动作的规范化,当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后,就会加深对乒乓球的热爱程度,向着更高水平发展。
4 结语
对于没基础的初学者而言,主要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组织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在这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强调动作细节,而是把重点放在培养兴趣的方面,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播放视频,如播放乒乓球动作的基本教程,并讲解播放内容,通过画面为学生展现乒乓球教学知识。讲述乒乓球的重大历史、乒乓球运动的意义,在初学者学习过程中,给他们更多的鼓励性语言刺激,初级水平学生的身体素质差,所以教师每周应进行2~3次专门性训练,包括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等,在每节训练课中教师应该用20min进行步伐的训练,为此后的乒乓球技术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定期进行小测试,如正反手攻球、左推右攻等,有竞争才有进步,有进步了给予奖励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因此,对于学习努力、进步大、技术掌握快的同学升级到中级水平层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针对成人学生所呈现出的以上特点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所以成人学生的学习体验大打折扣。再加上工学矛盾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倦怠感,成人学生很难自我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更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容易出现出勤率低、课堂上睡觉或玩手机等现象。要解决这一困境,有必要利用信息技术给智慧课堂带来的变化改革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想学、能学、会学并学有所获。具体对策和目的如表2所示。
钱镇长知道要出问题了,立马举掌拦住牛皮糖的话头,放低声音说,管,怎么不管。我不是一来就表态叫你去卫生院么。快去吧。
(2)教师在采用分层次教学中,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建立兴趣和自信,才能长期坚持不懈的进行训练,在分层次教学中,同学之间在相互竞争、相互鼓励、相互反馈中既能提高技术还能收获友谊,学生在这种放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对身心健康的发展和体质的增强起到重要作用,践行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 王寅周.分层次教学模式在高校乒乓球课程中的实施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7):68-69.
[2] 凌霄.分层次教学方法在高中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 秦雨.“分层次教学”在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修课中的实验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4.
[4] 曹爽.初级中学乒乓球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5] 郭奇峰.普通高校乒乓球选修课“分层次教学”模式实验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
中图分类号: G8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10(b)-0040-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29.040
①作者简介: 王小进(1996,9—),男,布依族,贵州安顺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