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分析与借鉴_银行论文

美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分析与借鉴_银行论文

美国商业银行“管理信贷风险”理论的分析与借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美国论文,理论论文,信贷风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60年代早期到90年代初,美国商业银行一直处于困难境地,信誉下降,收益减少,倒闭增多。进入90年代以后,美国商业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力图摆脱困境。其中,特别是加强了事关银行生存发展的信贷资产质量管理,主要做法是变消极的防范风险为积极的“管理风险”,收到了很好效果。据资料显示,80年代,美国全部商业银行各种拖欠不还的逾期呆滞贷款,占到贷款总额的3%-6%,而坏帐损失,1987年为177亿美元,1989年为214亿美元,1990年为281亿美元,净损失占贷款比重:1988年为0.97%,1989年为1.1%,1990年升为1.37%。但由于采取了积极的“管理风险”措施,信贷资产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到目前为止,坏帐损失大幅度下降,收益大增,1993年,美国商业银行纯利润高达434.3亿美元,而风险贷款,一般只占贷款总额的0.3%,高的也只有1.3%。充分显示了“管理风险”理论在实践中的巨大作用。考察美国商业银行管理信贷风险的基本做法,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从源头抓起,把住贷款投向关

一是从整体上看,美国商业银行因为80%的资产都是信贷资产,所以,各银行都强调在认真调查和论证基础上,制订严密的信贷政策,那些贷款能做,哪些贷款不能做,规定得十分清楚,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规定办事;二是对授信对象严格的审查。例如对借款人的资格,品行,创收能力,资产状况,经济前景等,都要一项一项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分析。近年来,美国商业银行特别注意综合评估借款人的赖帐风险,有时,利用数学公式,对借款人风险进行评估,如查阅公司利润史、信用史、债务股本比例等。然后,银行根据借款人信用情况和风险度,根据银行总的贷款政策,决定贷与不贷,贷多贷少;三是严格的审贷分离,在美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人员有明确分工,分为信贷员和信贷分析员。为了更客观并避免感情用事,美国商业银行规定,信贷分析员不得和借款人见面,和借款人接触,进行资信调查,都由信贷员操办。如果信贷员经过调查了解,认为这笔贷款可以贷,就写出意见,附各有关材料,交信贷分析员依据政策和程序进行审查。如果信贷分析员经审查,认为可以贷,再按金额大小,送有关有权签字人审批;如果信贷分析员认为不可以贷,当即写出否决意见,这笔贷款就被否决;四是按照金融法规和有关法律,签订严格的借款契约。借款人和银行之间形成一笔借贷关系,不仅有严格的法律程序,而且对贷款的用途、偿还,以至于借款单位的各种费用、人员工资总水平等,都有明确的要求。为了保证贷款符合法律程序和有关规定,对于贷款协议书这样严肃的法律文件,都要有资深的律师参与起草。由于把关严格,一般情况下,美国商业银行风险贷款鲜见在贷前人为发生。

2、全过程的跟踪监管,盯住贷款在每个环节上的流转情况。

在贷款“三性”中,美国商业银行特别关注流动性。在他们看来,如果贷款流动性不好,即使有时盈利较大也是不稳定的。所以,在管理贷款风险中,他们对每笔贷款在生产过程中流动情况盯的很紧,管的很细,及时排除可能出现的各种阻力,确保贷款的正常运转。一是直接参与借款企业的监督管理。这种参与,是无所不包的,不仅是原材料的购入,产品的销售,专款专用等,以至借款企业的人事变更,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变更,各种费用开支等,贷款行都可以干预和过问。如果发现贷款有挪用挖转,或违背借款合同条款的行为,银行可立即中止贷款,并视情况按约定要求和规定,给以相应的罚款;二是严格的分级管理。美国商业银行不仅严格把好贷款投向关,为了更好控制和降低风险,贷款发放后,在贷款管理过程中,建立评级系统,对所有贷款企业,按其信用程度经营状况,还款能力,资本数量,担保条件等分类管理。随时掌握贷款企业的动态变化情况。商业银行不仅可以随时查阅企业会计报表,而且,每半年要向客户索取新的财务报表,由总行任命的,完全独立于分行的贷款审查委员会对贷款逐笔审查,如发现问题,直接向总行报告。三是及时控制和排除风险苗头。美国商业银行对于风险贷款,都有量化标准,如果缺乏偿还能力,或不能按时归还贷款,贷款就有陷入风险可能。一般来说,逾期30天以内的,可认为属于正常,但银行有催款电话记录,或催款信记录;逾期30天至60天,就属于不正常了。银行要出具严厉催收信件;逾期60天-90天,就要由法律部门或律师写信,说明再不还款,将诉诸法律。超过90天的,就列入呆滞贷款。美国商业银行对贷款展期也十分严格,展期和发放新贷款条件一样,不符合条件不能展期,而且展期以二次为限。如果展期二次还不能还款,即作呆帐处理。这样严格的管理,贷款企业对于还贷的警觉性很高,都能主动和银行配合,一般情况下,都会千方百计按时归还银行贷款,多数风险苗头都可能及时发现和排除,或降到最低限度。

3、严格风险贷款挽救、转化和处理,降低信贷资产损失,减轻银行身上包袱。

美国商业银行管理信贷风险,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前面提到的政策因素,市场变化因素,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信贷风险总是难以完全避免,更不可能彻底杜绝。对于呆滞、呆帐贷款,他们也有一套较好办法和措施,及时进行抢救或处理。一是成立风险贷款挽救部,一旦贷款形成风险,统交挽救部管理。这些人员都是有经验的,具备各行业知识的专家。

由他们管理风险贷款,既有这方面的能力、精力,又可避免原信贷人员可能产生的怨气和偏见;二是在风险贷款处理方式上,既注重法律,但一般又尽可能不诉诸法律。因为在他们看来,按美国的破产程序和法庭审理,手续十分麻烦,而且费用昂贵,一旦企业依法破产,银行损失更大,并不合算,经过充分调查,一般采取再协议贷款,限时分期还贷或变卖资产还贷。由于风险贷款挽救部都是一些各行业的行家里手,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抢救风险贷款,多数可以收到较好成效。三是及时冲销呆帐,减轻银行身上包袱。美国的商业银行,根据贷款的风险不同,规定提取的呆帐准备金也不同。资料表明,按贷款余额计算,呆帐准备金可提到3%-5%;按资本金算,有的高风险贷款,可按资本金的100%计提呆帐准备金。只要是经过充分论证,确认难以收回的坏帐,随时可用呆帐准备金予以冲销,银行身上没有沉重包袱。

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受长期传统体制影响,加之银行内部管理不善等原因,信贷资产质量低下,资金效益不高,据统计,在全部约2.9万亿信贷资产中,大约有4000至6000亿属于“两呆”贷款,而且调查表明,还有进一步恶化的倾向。消化和防止不良债权,已成为各家国有商业银行迫切任务。从美国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理论和实践,可以给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认真贯彻落实《商业银行法》,排除干扰,坚持自主经营原则。美国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理论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就是要增强商业银行自主权。一是要乘深化改革的东风,理顺产权关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银行法人财产权;法人以自己全部财产享有民事权利,也承担民事责任,即不仅对企业财产具有占用、支配、受益、处分权利,同时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首先从企业制度上确立银行的权责关系;二是按照《商业银行法》规定,抵制和排除行政干预,依据市场规则和授信对象的风险度,能动自主地配置信贷资金;三是建立奖罚制度,把工资、奖金、福利及晋升,和信贷管理人员实绩挂起钩来,使信贷人员既有权,又有责,对那些因主观原因和人为因素,特别是“权钱交易”造成信贷风险的,要给予重罚,有的要追究行政和刑事责任。美国银行在这方面处罚是极期严厉的。据有人对美国商业银行考察后披露,美国银行职员如受贿100美元以上的,即可判10年以上刑期,或罚款100万美元,并可两罪并罚。美国银行这种权力和责任高度统一的做法,正是能够顺利贯彻“管理风险”理论和原则的重要保证。2、增强责任心,确实落实贷款“三查”制度。贷款“三查”制度,是保证信贷资产质量的根本制度,这和美国商业银行参与企业全过程的管理监督是一致的。我们的问题是落实不够。有的“三查”不深入,虽到企业走一圈,但既不进行座谈,也不翻阅帐表,吃餐饭就走人,说是“查了”,实际流于形式;有的只是听信借款人的汇报,没自己的分析和主见,“三查”等于虚设;还有的带有明显的长官意志和感情色彩,“基调”早已打定,实际勿需“三查”。所以有些风险隐患在贷款发放前就埋下了。有的企业钻银行空子,把大量流动资金贷款挪作他用,有的甚至把数千万元拿到沿海炒房地产,至今被套牢不能归位,银行迟迟不能发现,就是这个原因。“三查”制度能否落实,技术性原因是次要的,主要还是个事业心和责任心问题。鉴于这种情况,需要对全体行员,尤其是信贷管理人员进行“三查”重要性再教育。要把能否真正落实贷款“三查”制度,提高到“三个高度”来认识:第一是爱岗敬业的高度;第二是对国有资产负责的高度;第三是银行生存发展的高度。信贷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落实“三查”制度,正是保证信贷资产高质量的关键。只要大家事业心和责任心提高了,落实贷款“三查”制度,就有了可靠基础和保证。

3、加强信贷队伍建设,提高信贷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美国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理论和原则,实际上强调了“以人为本”这条基本原则,这是十分正确的。信贷人员素质的高低,和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关系极大。根据我国银行实际,借鉴美国商业银行的做法,加强信贷队伍建设,需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充实信贷人员队伍。如前所述,美国商业银行电子化程度很高,但信贷管理人员却占到职工总数50-60%,他们是真正突出了银行工作的重点,这对保证信贷资产高质量,十分必要。我们虽然受各方面条件限制,难以做到这样,但从银行全局出发,在人员摆布上,也应该是宁愿挤其他职能部门,也要向信贷队伍倾斜。二是对现有信贷人员要加强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使他们既能廉洁奉公,又能胜任工作。现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少数信贷人员缺乏会计知识,有的看不懂企业财务报表,这是很难适应信贷工作要求的。应该通过培训,迅速改变这一状况;三是要加强对信贷人员考核,优者用,劣者换。符合要求和条件者,发给上岗合格证,不合格者,调整搞其他工作。这对信贷人员无疑既是压力,又是动力。4、完善风险贷款挽救、转化机制,保障信贷资金安全完整。借鉴美国商业银行做法,首先,要做好贷款担保抵押。贷款风险重在管理,但由于有许多不可预测因素,风险贷款总是难以避免。在我们国家,随着法律法规不断健全,担保抵押对保障信贷资产安全,将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应该注重并运用好这一重要手段。笔者主张,基层行处在今后贷款时,取消信用放款,一律实行担保抵押放款。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担保抵押,只能是一种补救手段,重中之重还是做好风险的管理工作,不能因为有了担保抵押,对风险管理有丝毫放松;二是逐步推行贷款保险制度,把不可预测的贷款风险损失,转嫁到保险公司;三是在目前情况下要提高并用足呆帐准备金,按规定和程序,及时做好呆帐冲销工作。四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讲的是“管理信贷风险”,实际上美国商业银行也很重视以贷款集群法和资产多样化来分散风险,对于这些这篇文章不作深论,但我们不应忽视。

5、建议地市分行组建风险贷款挽救部,或称风险贷款清理部。现在条件不具备的,可先组成风险贷款抢救小分队,由有经验的信贷人员和懂法律的人员组成,以6-10人为宜,为增强权威,加强领导,应配备一名副行级成员来抓,专司呆滞、呆帐贷款清理工作,对党组直接负责。在我国各国有商业银行风险贷款如此沉重情况下,组建这样的部门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刻不容缓,也是逐步完善商业银行组织机构的需要。其好处和效果,美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实践,已有充分证明。上级决策机关,应权衡利弊,尽快下这个决心,并实实在在加以实施。

标签:;  ;  ;  ;  ;  ;  ;  ;  

美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分析与借鉴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