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论文_李叶露

浅析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论文_李叶露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在当今的城市建设当中,园林工程是一项关键工程,新技术对提高园林建设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园林建设中,需要积极引進新技术,促进园林工程的快速发展。但是,从目前风景园林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新工艺还没有成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要加强施工技术管理,通过解决施工工艺应用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不断提高施工工艺的可预见性,实现园林施工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进行阐述。

关键词: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技术;难点

1、园林施工新工艺

1.1园林施工新工艺的概念

园林施工新工艺主要指的是在园林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具体的施工工艺例如植被的种植、养护等进行规范化管理,促进管理技术的不断创新,促进园林建设工程可持续化发展,在园林施工过程中重视新工艺的使用能够不断促进园林效益的提升,但是就现阶段园林施工过程中对于新技术的使用还存在一定的难点,因此需要就技术难点不断进行攻克,园林施工新技术的使用是未来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使用的工艺,也是未来园林工程建设的方向。

1.2新工艺对于园林施工的重要性

在园林施工环节中,施工的工艺细节以及技术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园林的工艺,使园林的建设效果更加突出,施工技术人员会结合具体的实际操作对园林的工艺进一步完善。通过与之前的工艺进行对比,进行经验总结,创造出新的工艺更加的符合实际需要,工艺的进步不仅仅使得成本有效的降低,同时也使得工程的经济效益进一步的提升。

2、园林建设新工艺管理

2.1 做好充分准备和现场管理工作

创造一个良好的景观,第一步是要在施工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是建筑设计的重点,景观建设对施工设计的整体工作起到指导作用,与质量直接相关,园林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员工应严格检查施工图纸,详细的审查施工图。审核图纸,充分考虑布局,区域环境建设,抓好一系列信息,获取信息是根据所选择的植物种类的确定,技术类型,景观设计师充分考虑问题,明确施工的关键,施工过程中的困难,并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施工现场确定,设计科学、实用、符合当地施工现场的要求,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第二步是做工作的现场管理工作,在园林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众多,结构复杂,为交叉施工方式,结合新技术的使用,增加了施工难度的工程,因此,在施工现场,单位之间要保持密切联系和交流,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施工中,时刻查看工程的实际情况,是否使用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机械、材料,一切准备就绪,避免材料和设备的缺乏,影响景观的施工进度,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应严格与施工进度控制的要求由专业人员根据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对他们的职责明确,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发展。

2.2 做好质量管理与验收等各项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的景观,注重质量管理,能有效提高园林植物的成活率,园林植物生存的土壤质量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质量管理工作,对土壤质量检查工作不容忽视。掌握土壤性质,可以通过测量土壤ph值和水溶性方法获得,了解土壤性质、土壤施肥、土壤有机调控,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点线的工作来实现准确的标记和明确,灵活处理临时情况,园林植物需要量大,很难保证每一株植物的生存,因此,在种植的选择,挑选易存活植物,生命力顽强,根系发达的植物生存,减少园林工作人员日常的工作量。植物种植工作中,要做到修剪,及时浇水,保证植物能充分吸收水分,全面检查种植栽培。当成功完成了园林的建设工作,最后一步是质量检验工作,准备好所需要的材料验收,在验收之前,根据项目管理计划,写好管理计划书,帮助建立一套完善的维修技术,维修和维护按计划进行工作。园林养护的方法可以用于各个市、区安排景观管理,对责任人员管理街道景观,植物生长在该地区的负责人,监督人的行为,不让人们破坏了植物的生长,鼓励他们爱护花草树木。此外,为了使园林维护人员进行维护的花园,开展他们的工作,定期的培训,以满足景观维护当前的需要,促进社区参与发展到绿化养护管理。

3、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及技术难点

3.1园林新工艺的管理难点

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只有加快园林新工艺的管理,才可以有效展现园林新工艺在园林建设中的效果,加快园林建设的发展。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园林行业开始较晚,因此对于园林建设的管理不足,尤其容易忽略园林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从而使园林工程在建设中欠缺良好的依据,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但园林建筑发展较慢,两者发展不均衡。虽然我国地大物博,可是却人口众多,从而为园林建设管理造成困扰。

3.2园林施工新工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

一方面经验型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引进对园林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要求比较高。只有具备比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才能做到因地制宜,使得引进的新工艺可以起到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效果。另一方面专业型的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引进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要求比较高。专业型的园林施工新工艺是专家学者在理论的基础上对园林传统施工工艺进行改进获得。这种园林施工新工艺的使用范围比较广,理论性也比较强。施工人员必须具有相适应的理论水平才能很好地运用这一类的园林施工新工艺。

3.3园林新工艺的技术难点

3.3.1雨水回收利用技术

园林工程雨水回收技术的应用,能够对水资源进行高效、循环利用,而且还有着良好的环保节能效应,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园林工程施工中的新工艺技术主要的通过建设相应的雨水处理设施,收集大气降水或者是回收浇灌富余的水,继续浇灌园林工程的花草树木,实现对雨水的重复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3.2合成材料的利用技术

在园林建设新工艺运用中,对于合成材料的运用十分普遍。比如使用透水管可以有效改善园林项目的软土层技术问题。透水管的构成主要为一些内部钢丝与PVC管道。透水管属于渗透毛细管的原理,使用细致纤维吸收土壤内具有的多余水分,水分饱和后,滴进软管,在水量融汇至相应量后集中排水。运用铺垫网是为了加固园林施工的植被。若想加快铺垫网技术的有效运用,应对园林中的土壤制定严格标准。

3.3.3高边坡防护技术

在城市园林工程的施工中,通常会进行高坡或者人工湖施工,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高边坡防护技术增强边坡的强度,提高高坡以及人工湖的抗滑移和抗剪能力,并且还能够有效改善边坡的力学性能,确保边坡的稳定。在高边坡防护工艺实施的过程中需根据高坡或者人工湖的具体高度、城市的地质水文条件以及边坡的坡度制定合理的边坡施工方案。

4、改善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与技术难点的措施

4.1加强园林新工艺施工的监督情况

经过社会调查发现,当下园林新工艺施工中仍然存在着很多偷工减料的情况,有的承包商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不断地缩小成本,将很多有硬性要求的材料都换成三无产品,为以后的园林建成造成了很大的隐患,所以在园林的新工艺施工中,工程师必须要担任起责任,有效维护业主的利益,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式的监督,实现提高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的目的。

4.2技术应用的创新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计算机技术以及新的载体不断涌现,在实际的应用中也是越来越广泛。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的园林设计模式肯定面临着淘汰的下场,新的设计就会不断的涌现出。“虚拟现实”的设计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这个概念主要是从理论知识对园林的布局进行考量,在多维的虚拟园林中找到所有的园林的地理位置数据进行表示,纳入色彩以及其他的元素,提高视觉信息的效果。在经过这么多年的技术发展中,这个概念进一步走向成熟,與传统的园林设计模式比较而言,突破了原有思维方面的狭隘性,可以对系统的作业进行完整的表达,所以这些都是对现代园林技术的创新方面有着较大的帮助的。

4.3施工资源的合理分配

园林建设应遵循生态发展的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新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资源使用的一些要求,使相关工作人员在利用新技术,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园林建设的发展。具体做法是在花园水域的设计时,要合理安排水域的水,实现源头和走向能够循环利用;灌溉时,如果有大量的水,可以根据雨水回收口再利用灌溉其他景观,建筑过程中挖掘的土壤经过处理之后可以用来培养绿植,同样,丢弃的建筑材料可以用于园林景观小品的施工中。

4.4 尊重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的内在规律

在旧的和新的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不应违背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自身的内在规律,例如何种材料的路面,建设相关的基本要求,包括舒适、安全、耐久性和整洁的路面也是内在规律。只有掌握园林工程施工过程的内在规律,可以有效地解决在园林施工新技术的技术问题和管理,应充分把握新的技术发展方向,在引进新的技术是特别重要的,应充分考虑景观园林工程建设的要求,充分理解景观效果,使新技术的采用更加清晰合理。

目前,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利用新技术,包括景观管理、技术问题,严重影响了新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是景观建设和景观管理面临的困难,进一步发展的技术方面的问题,制约了园林施工新技术,使新技术预见到进一步提高园林建设,园林建设资源更好地分配,也要尊重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内在法律,只是为了确保我们能够充分展示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景观建设继续前进。而新园林技术主要包括合成土工合成材料、高边坡防护、施工测量、土方施工等技术。在园林建设,进一步推进新技术预见、优化景观资源的分配,跟踪新技术的内在规律,通过优化措施更加合理、科学,可以提高新技术的影响,景观规划、植物生长环境的适应生长的需要,在景观规划植物的习惯,达到完美的目的促进融合,景观建设的长期稳定的发展。

4.5朝着节约型园林的方向发展

可以在园内种植具有缠绕攀爬特性的植物,将其种植在墙壁或者桥梁等位置,从而实现立体绿化建设的目的。在后期养护阶段,还应保障水源的充足性,水是生命之源,任何植物的生长都需要水。但是不同的植物对于水的需求量不同,即使是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对水的需求量也是不同的。因此,园内管理人员应根据天气条件、气候条件等判断植物需要的浇水量,不要采用统一浇水的方式,这样既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同时也不符合节约用水的要求。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工程的建设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而完善的,在科技的方面应该增加相应的科技投入,注重开发那些适用面广,应用能力强的施工工艺,于此同时,还应该加大对于园林方面的人才培养计划,推动园林行业的不断发展,加强对于园林施工的管理以及技术方面的难点进行攻克,实现自然绿色、舒适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秀花.园林施工及养护改善措施的探讨[J].绿色科技,2017(11).89-91.

[2]黄小斌.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J].绿色科技,2017.(8)102-104.

[3]李龙飞,张慧明.园林施工中节能型技术的应用探析[J].绿色科技,2016.(24)58-60.

[4]杨国厂.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绿色科技,2016.(6).111-113.

论文作者:李叶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  ;  ;  ;  ;  ;  ;  ;  

浅析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论文_李叶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