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68719850xxxx000 250000
摘要:框架剪力墙作为建筑工程常用结构体系,它充分结合了剪力墙和框架的优势特征,在承载力和抗形变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且还有利于解决很多建筑结构施工难题,综合效益突出。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将规范作为依据,结合施工方案具体要求,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进而使框架剪力墙结构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房屋建筑施工;运用
引言:房屋建筑所应用到的技术比较多,其中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比较广泛,这是由于其灵活性比较高,承受能力较为突出,这对于房屋建筑的布局能够起到一个比较有利的作用。因此要结合其实际特点,对其在房屋建筑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
1框架剪力墙特征
1.1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情况
框架剪力墙主要是和地面保持一个垂直的状态,如果遇到压力,就很容易发生变形。剪力墙在楼层较低的建筑物中基本上不会产生位移,而且整个变形也主要是根据弯曲曲线的变化而发生,所承受的压力也非常大。但是如果在高层建筑中剪力墙就会发生很大的位移,并且出现往外扩展的趋势。因为说到内力特性的影响,其会出现弯曲的现象,需要承受水平方向的压力以及附加水平力。
1.2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的特征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提高框架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可以根据该结构的受力特点,合理的对框架和剪力墙刚度比例进行确定,使得框架的整体结构和框架体系更加稳定。在合理的确定建筑的抗震等级时,需要在对框架剪力墙系统进行设计时,对具体的施工地质情况加以分析。
1.3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刚度特征
一般情况下,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底占总弯度比例的25%,这个情况说明,框架结构的受力能力和框架剪力墙相等时,在设计中需要进行建筑抗震等级的划分。若承担的弯度中,基底剪力墙占总弯度的比例是70%,框架结构是30%,在设计中需要根据框架剪力墙结构确定建筑物的抗震构造措施。
2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
2.1优化放线测量技术
①放线测量的方案编制,至少要拟定两种,要观察现实情况的变化。有些施工区域表现特殊,因此在外部条件出现变化后,施工区域本身的转变也是非常明显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实施,放线测量技术是最基础的内容,因此必须确保技术方案是健全的。②在放线测量技术的执行过程中,必须按照预期阶段要求来完成,不能表现出强烈的中断性。现下的建筑工程虽然在收益上明显,但豆腐渣工程肯定没有市场。为此,建筑工程在开展放线测量技术操作中,要按步骤、按照规范秩序来完成,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
2.2钢筋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中,要对钢筋进行处理,钢筋的处理效果决定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质量。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都必须重视钢筋的处理过程及效果,确保施工质量。因此在选择钢筋材料时,应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核,对钢筋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杜绝不合格钢筋材料。在选择钢筋材料时,还应考虑其价格、特性等因素,选择等级与规格都较高的材料。钢筋施工需做好相应的节点处理,安装密集钢筋后,再浇筑混凝土。在钢筋施工中,可能会出现节点钢筋移位的情况,为避免这一现象,施工人员需确定数据,并对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
2.3模板工程技术
房屋建筑的工程中,模板是具有重要的作用的,能够造型和定型。如能够使墙根与墙体进行定型,在浇筑完的一定时间内会因为其他因素的干扰产生变形等情况,这对其框架的搭建是非常不利的,也会对房屋建筑工程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在整个浇筑的过程中,填埋钢筋头这项工作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填埋的过程中要注意位置的选择,保护措施要全面和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填埋工作完成后,也应该避免接触到钢筋头,这样才能够保障其不受到外力的影响。而在房屋建筑模板工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主要来自技术层面,如内外侧模板的设计、固定,在固定模板的过程中如何将其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准确的固定在内侧。
2.4混凝土施工
在房屋建筑中运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还体现在其混凝土施工中。施工时要先科学调配混凝土,根据不同材料的标准比例进行混凝土的调配。如果调配中没有根据实际标准进行调配,就会影响后续的施工,可以造成塌落等严重的事故,威胁着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房屋建筑的质量。在调配完成后就要进行混凝土浇筑,这一环节也有一定的顺序要求,必须严格遵循固定的顺序。通常等级强度比较高的部分要先浇筑,比如柱头混凝土等,而在后面才会浇筑等级低一级的梁板。浇筑结束后就要注重进行后期的养护工作,通过合理安排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的后期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5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首先在选取施工材料时,确定材料的配比,提高材料的性能,并不断的对其进行优化,以提升原材料的质量,从而减轻裂缝情况;其次,控制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一般要低于300℃。如果温度过高,就会增强裂缝的严重程度;再次,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让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施工。同时,注重施工人员施工技能提升,综合素质提升,才能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最后,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不会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影响,可采用泵送技术来运输混凝土。
2.6内隔墙施工技术
在对内隔墙进行施工时,不仅要确保墙体的承重能力可承受相应的重量,还要从整体上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美观度。因此施工人员要根据建筑物的施工要求、用途等,合理选择好内隔墙的施工材料,而在选择材料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其中抗震性和经济性非常重要。与此同时,在对内隔墙进行设计时,应把握好其可行性、科学性,并从科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设计,以确保其合理性。此外,内隔墙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最后阶段,在此施工环节中,施工人员要关注整体建筑的状态,以避免施工问题出现,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对内隔墙进行施工前,需要先对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质量进行验收,查看其是否能达到相关的质量标准,从而在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式对内隔墙进行施工。
3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3.1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在结构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影响着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质量,所以说在选择施工材料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合理的方法对材料的质量进行评审,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施工。并且,保证材料质量的同时,在进行调制和配备时,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和相关的标准来合理分配比例,这样才能够保证不会出现裂缝,使得房屋建筑更加稳固。
3.2增加构件的结构延性
在框架剪力墙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构件的延性直接能够影响到构件的变形,其中混凝土构件的延性越高,那么在这个程度上构件的变形能力和抗震能力就越高;反之混凝土构件的延性越低,那么在这个程度上构件的变形能力和抗震能力也就越低。所以说,为了确保混凝土构件的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就必须要在本质上加强构件结构的延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框架剪力墙作为建筑工程常用结构体系,它充分结合了剪力墙和框架的优势特征,在承载力和抗形变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且还有利于解决很多建筑结构施工难题,综合效益突出。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将规范作为依据,结合施工方案具体要求,确保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及混凝土工程等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并加强施工控制与管理,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进而使框架剪力墙结构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技术及质控方式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03)
[2]陈风清.关于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特性及其施工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2018(02)
[3]李云.解析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中华建设.2018(03)
论文作者:董菲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框架论文; 剪力墙论文; 结构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构件论文; 隔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