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四川 雅安 625000)
【摘要】目的:探究加强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6月进行下肢骨折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基础护理,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5%,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下肢骨折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1-0074-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revention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lower limb fracture.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s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5 to June, 2016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ization metho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basic nursing care. Based on the routine basic nursing,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trengthened. Care satisfaction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incidence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the lower extremities.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0%.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The incidenc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was 2.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s can be enhanced,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ies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It should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
下肢深静脉血栓指在机体下肢深静脉处血液循环不通畅,发生凝结现象。主要临床症状为:病情较轻患者多无明显症状,病情较重患者常表现为患肢肿胀,局部范围疼痛等。常见体征为:肢体肿胀、压痛、皮肤颜色改变、皮肤温度升高、浅静脉曲张、瘀血性溃疡及营养障碍等[2]。一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症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否则将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血栓脱落引起脑、肺等各脏器系统的栓塞[1],严重者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降低生活质量。本文为探究加强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成效,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6月进行下肢骨折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6月进行下肢骨折术的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观察组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7人和23人,年龄20~60岁范围内,平均年龄(40±1.2)岁,病程3~6个月,平均病程(4.5±0.3)个月;对照组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6人和14人,年龄25~70岁范围内,平均年龄(47±2.1)岁,病程2~6个月,平均病程(4.0±0.5)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临床诊断标准
1.2.1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进行下肢骨折术;(2)取得所有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1)排除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患者;(2)不能耐受手术者;(3)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
1.3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基础护理,包括:指导患者进行各项入院检查、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科室环境、遵医嘱给予常规治疗等。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3.1早期患肢护理 早期减少患肢的搬动次数,妥善固定患肢,尽可能减轻对血管的损害。协助患者将患肢抬高,保证肢体静脉血流通畅。为减轻患肢水肿症状的出现,可给予患者弹力绷带加压治疗,有利于加速静脉血回流。
1.3.2患者功能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时间一般选择术后麻醉药物作用消失后,多在术后3小时左右;手术后第1天协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主要是踝关节的背屈活动,行小腿关节部位伸屈运动,每15分钟进行一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患者慢慢开始进行主动运动,目的在于促进静脉血回流,一般进行足踝关节运动。术后第2天,协助患者做小腿关节顺时针和逆时针的环转运动,每组动作持续4分钟左右,一天3次。术后第3天以后,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改善血液循环,收缩时间持续进行3s左右,一天锻炼1小时。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逐渐加大功能锻炼力度。
1.3.3心理护理 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容易产生焦躁情绪,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沟通交流,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关于此类疾病的相关知识,护士可以对患者进行相应讲解,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减轻紧张情绪;家属也应加强对患者的关心照顾,让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有利于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促进疾病恢复。
1.3.4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进食清单易消化饮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少食油腻、寒凉、辛辣刺激性食物;切勿暴饮暴食,应当少食多餐;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多食富含蛋白质丰富的牛奶、瘦肉等,补充人体所需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
1.3.5防止意外的康复护理 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后髋部肌肉相对松弛,若给病人翻身时处理不当或者是卧床体位不正确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错位以及畸形愈合。因此,患者在回病房期间,护理人员需要按照规范化操作步骤托住患者的骨盆整体进行搬运,防止由于用力托住患者患肢的髋关节,导致的患者髋脱位。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翻身时要注意患肢在上,防止将手术一侧的髋关节放置于患者的伸直外旋位置,最大限度伸髋。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腿部的肌肉按摩以及患者踝关节与膝关节的活动,协助患者做适当的引体向上运动。指导患者做扩胸运动配合深呼吸,从而促进患者有效的咳嗽以及排痰。
1.3.6健康宣教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多向患者讲解有关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进行积极预防,以便患者更好的加强自我管理;出院后,定期到医院复查。
1.4 观察项目
(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2)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n(%)]
3.讨论
随着各种不良因素影响的增加,骨折发生率越来越高,导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其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及血流缓慢[3]。因此加强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预防和护理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探究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成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5%,对照组发生率为7.5%,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加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应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任萍.下肢骨折术前行血管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4,(3):181-182.
[2]周筠,毕方刚,陈聚伍等.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对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疗效比较[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12):3187-3189.
[3]彭志平,林云.彩超对下肢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筛查的意义[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2):167-169.
论文作者:冯贤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8
标签:患者论文; 下肢论文; 术后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静脉血栓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