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论文_陈晓红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论文_陈晓红

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 151100

摘要: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保障性工程,但是在施工中不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即使投入运行后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是饮鸩止渴,生态恶化带来的后果极其严重,会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今天,我们更应该关注生态文明的发展,希望通过本文对施工中环境保护措施的论述能够产生一些借鉴意义,达到保护环境与水利工程的施工并重。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对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的水利工程主要是在河流之中建设水电设施来缓解我国的能源压力。河流作为我国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和运行方式可以反应我国生态系统反馈机制是否正常运行。在河流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之中,河流中的径流泥沙、河床边界和河流水质之间存在相互的影响关系,共同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二水利设施避暑水电站的设置虽然会给我国大发展带来短期的便利,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那,水利设施的监理会改变河流之中的径流、河床和水质之间的平衡状态,梯级开发技术更会对实际的河流生态造成严重的影响。河流生态的正常保持对于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水利工程人员在实际开发之中应该多加重视。

2.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2.1水利工程施工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通常选择在大江大河之上,对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要求比较严格,而且在施工中要开挖、建设隧洞和各种工程推进设施,对两岸的地质土层造成巨大的改动甚至破坏,由于工程的施工用料数量巨大,比如石料等建设中必需要用到的,一般的做法是就地取材,在当地寻找合适的石料进行开采,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在开采的过程,有可能就对当地的山体造成结构性破坏,很多的石山被掏空,一遇暴雨等极端天气造成山体垮塌和泥石流等灾害的爆发。

2.2水利工程施工对自然环境影响

施工场地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扬尘污染,岩石基础凿裂、钻孔和爆破过程中产生粉尘污染;还有工程建设需要的各种建筑材料,如水泥、石子、砂装、运、卸、拌和过程也会产生的漂尘污染;最后,工地使用各种机械排放的尾气污染。这些污染物,漂在空中,污染大气环境。施工场地内生活废污水排放,各种施工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汽油、柴油、机油的泄露、维修废水以及混装土生产过程废水排放污染,会污染工程附近地表、地下水体,如果这些污水排入下游河道,污染流域水体,直接影响工程下游生活用水安全。

2.3对水域的影响

建设水利工程势必会影响到当地的水域。受影响最大的应是库区,而且对库区来说,多是消极影响。水域中下游的影响则属于长期性的。水利工程影响的波及的范围也是比较广的,波及到河口地区。这一地区的是咸水和淡水的交汇区,环境比较复杂,加上上游的水利项目建设的重复影响,这里水的自净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能很大程度上影响生物多样性,不仅如此,对于流于两岸的湿地和河口三角洲也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引起盐水的侵蚀等问题。水库建成后,有利于水质的改善。在水库里,水流速慢,有很明显的澄清作用,可以较好地削减水力的矿物质使得水质更清澈,水的营养浓度增高。

2.4水利工程施工对气候的影响

施工现场的气候主要受大气候的控制,但在山区,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当秋冬交替时节,山坡的一侧已是草木干枯,而在山坡的另一侧却是郁郁葱葱,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该处阳光充足,不受风的影响,为局部地区小气候条件所带来的结果。此外,施工烟尘,植被破坏等都会给当地气候带来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有些水电工地采用冰楼制冷,如果使用氟里昂作为制冷剂,而这种物质就可能进入大气层参与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作用,对臭氧层产生破坏。

3.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保护遵守的原则

3.1循环再生全面利用原则

坚持循环再生全面利用原则,妥善处理施工垃圾,将垃圾变成有用的材料进行回收,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还能产生经济效益。如用施工垃圾填沟平地,既能使工程造价成本降低,还能增加生态效益。

3.2共同产生互补原则

水利工程建设应与自然环境建立共同发展、和谐相处的关系,采取合作共存、互利互赢的方式进行施工。在水利施工过程中关于土地利用方面,不但要考虑弃渣场,还要考虑生产区和生活区,如果单独分开考虑,将会产生土地资源浪费,应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考虑,形成共用土地使用系统,不但可以节省土地资源,还能节约劳动力与资金。

4.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防治措施

4.1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人口等进行调查。其次就是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对拟建水利工程对当地环境能造成影响的进行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

4.2提高管理力度

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一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进行监督,一旦发现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严厉处罚,并加大检查力度,及时进行监督检查。完善管理制度,按照相关环保法规进行施工,履行环保要求,按章办事,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时调整拟定有效地防治措施,在发现损毁土地、污染水质等问题后要认真分析产生污染的问题原因,提出有效地解决措施。加强教育,拔一批工作能力强,专业技术较高的工作人员,适时进行相关培训,提高环保意识和应对出现环境问题的能力。四是创新方法。改进方法,创新技术,制定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案,降低农业水利工程施工的消极影响。

4.3水域影响防治对策

国家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也有明文规定,因此,施工企业应该严格控制污水的排放量和对水的污染程度。在对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废油、化学灌浆、混凝土浇筑用水、生活污水以及其他的生产废水都要经过处理,而不能直接排入河道,确保人们的生活用水的质量。施工人员在生活中产生的水最好经过处理后做农田灌溉水使用。机械维修使用的冲洗废水沉淀后可以喷洒扫施工场地和道路上。

5.结束语

为了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要认清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加强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管理,制订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保证工程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在水利建设中,应该贯彻科学发展的理念,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规律,采取各种手段,维护生态环境,做到边开发边保护,边保护边开发,将保护环境列入到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只有将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才能成就水利工程利国利民的美名。

参考文献:

[1]尚淑丽,顾正华,曹晓萌.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综述[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4,34(01):14-19+48.[2017-08-17].

[2]李彩红.水源地生态保护成本核算与外溢效益评估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

[3]汪露.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

[4]邵李芙蓉.水利工程经济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评价方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

论文作者:陈晓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  ;  ;  ;  ;  ;  ;  ;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论文_陈晓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