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科组教研活动的转型论文_黄劲涛

核心素养下科组教研活动的转型论文_黄劲涛

黄劲涛(湛江第一中学)

摘要:科组是学校基层的教师专业团队。围绕新课标开展核心素养下的教研活动,使教研重点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转型,成为当务之急。我们通过典型课例剖析、备课组深度教研、主题式教研活动,探索科组教研活动的新模式。促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科组教研;典型课例;深度教研;主题式教研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9-179-02

科组是学校基层的教师专业团队,主要任务是传达和执行学校的工作精神和指示、组织教学教研活动。随着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出台,“核心素养”成为广大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行动的指南。科组应该怎样组织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重点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转型呢?下面结合笔者近两年在学校历史科组的实践谈谈粗浅之见。

一、剖析典型课例使学科素养的落实有章可寻

通过上级教育部门及学校的培训活动,老师们知道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大家对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内涵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落到学校科组层面的任务就是指导老师们在课堂当中践行新的教学理念。科组长首先需要收集整理优秀课例,向老师们剖析课例中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如何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用案例分析法使老师们对核心素养下的历史课堂有直观的感受。

例如我们组织老师观看上海特级教师李惠军《追寻秦始皇》一课,阅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登载的该课例的分析文章。李老师的设计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教学立意。“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新课标指出:“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李老师在“小国蓄能”和“大国崛起”这一环节,从大动荡和大转型的春秋战国的时代格局中回溯嬴政的发展轨迹,阐释了嬴政出生“缝时”,即位“逢运”。新课标指出“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李老师通过“秦始皇究竟是不是暴君”这一环节的探究讨论,使学生明确“一切要从证据出发”,要带着“史料实证”的意识和方法一步步破解秦始皇“暴君”说。

通过剖析典型课例,我们看到名师的课堂往往以生动的史料贯穿始终。史料阅读是设计出高质量的历史课的基础。何成刚先生认为:“提高历史教师的史学素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要重视和加强史学阅读,……将史学研究成果、优质史学资源与历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这一点,实事求是地说,恰恰是目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和历史老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最欠缺的。”【1】学习名师课例,研究他人教学智慧,为我们自己的成长寻找途径。

除了学习名师的典型课例外,也要重视对本科组老师课例的学习推广。身边的榜样的激励作用是强大的。林老师的《罗斯福新政》一课参加市级比赛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她设计了一道十分有趣的课堂讨论题。美国历史博物馆有个美国民众的投票排行榜,美国至今有过44位总统,在最有影响力的美国总统排行榜上,同学们认为罗斯福在美国人心中排名第几?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学生都认为罗斯福应排在前三名,并且也能说出自己的一些理由。

而教师揭榜,出乎同学们意料之外,在美国历史博物馆的排名榜上罗斯福只排名第五。学生猜想原因后,教师展示美国民众对罗斯福的评价。有人认为:“罗斯福带领国家经历了困难时期——大萧条和二战,但是他极大地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作为一个小政府和国家权力倡导者,我不喜欢他的做法。就我所知道的,一些美国人觉得他往着坏的方向改变了这个国家”,也有人认为:“罗斯福在任时给予了政府太多的权力。实际上,当我们生活中有需要时,我们会找律师或者会计师而不是直接和政府打交道。在大萧条的非常时期,罗斯福的做法是必须的,但放在今天我不会支持他的决定。”

林老师暑假到美国旅游,在历史博物馆拍下“最有影响力的美国总统排行榜”的照片。并通过自己的关系采访了不同领域的美国学者,让他们谈谈对罗斯福及新政的看法。林老师在教学中设计的这道讨论题,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中美对“罗斯福新政”评价不同,实际上体现了同一个历史事实,往往由于视角、立场、时代的差异而产生不一样的解释。这个案例也启发我们,身边处处有历史,用慧眼发现素材,我们可以收集整理和利用身边的历史,创设情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过去的教学当中其实大家也在不自觉中培养着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只不过更多强调的是通过某种教学模式实现三维目标。现今要求我们的课堂围绕的是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模式要为学科核心素养服务。

二、以深度教研促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科组工作的推动必须发挥各年级备课组的作用。如果科组缺乏对备课组的引导,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容易流于形式。集体备课观念守旧,构建学科素养为核心的课堂就难以实现。为此我们改革了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模式,提出了深度教研的要求。深度教研的“深”应该在哪里?一个是指探讨学科专业知识,一个是专业知识的讲授与培养学科素养的对接。再一个是命题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备课组长首先要设计好集体备课的流程,进行分工合作。主讲人结合新课标要求讲总体的上课思路。组员从历史知识、教学方法、作业布置、试题命制和讲评等角度发言,全面而有深度展开研讨。备课组长在开学初就安排好中心发言人、组员的任务。为了达到真正有深度,要求每位老师必须认真准备,有理有据进行发言。

科组组织三个年级的备课组公开“深度教研”集体备课活动。全科组老师都参与其中,互相学习如何备一节好课。以高三备课组一轮复习课《百家争鸣》集体备课为例:主讲老师重点围绕“诸子百家”主张的不同点与相同点展开说课。为了说明诸子百家的共性,他引用了桓占伟先生的观点:“诸子之学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准则各异,方法不同罢了。他们的思想之所以有生命力,就在于他们具有共同的政治责任感,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他们直面现实的苦难,积极逆挽世运,以图天下大治。一句话,就是希望天下大治、社会和谐,这是诸子的共同心愿,也是战国文化精神的整体诉求。”【2】该材料起到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作用。备课中有老师专门介绍史学界有关“士阶层”研究的新观点;有老师则对百家争鸣这个考点近年的高考真题进行解读。深度教研提高了备课组工作的实效性,也促进教师努力打造有深度有灵魂的历史课堂。

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如果他融入团队中来,那么他就会变得强大。许多青年教师就是在参与备课组、科组、级组、学校的活动中慢慢脱颖而出的。而备课组、科组尽量发挥每一位老师的作用,它的执行力的强大是显而易见的。

三、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促教师的专业成长

讲到搞教学研究,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有的老师觉得门槛很高。实际上教师们经常参加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就是在搞教研。主题式教研活动可以说是科组较为高端的教研活动了。例如我们举办的“核心素养下的探究式教学”同课异构活动,内容包括两节公开课、骨干教师点评、科组教师议课等。活动前两位上课老师在备课组内进行了集体备课,科组指定两位骨干教师作为点评老师。课后围绕新课标理念和课堂模式进行评课议课。主持人总结提炼出共识并推广好的做法。

以高二备课组两位老师上的岳麓版必修三23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为例,执教的黄老师是有30年教龄的老教师,另一位是教龄不到10年的魏老师。黄老师的课程设计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展开,对重要的知识点深入挖掘,课堂教学层次清楚,线索分明,课堂教学设计步步深入,层层剥笋。通过主题探究孙中山“民族主义内涵”的变化及原因,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力图贴近高考的能力要求。魏老师对教材进行重整,大胆取舍,以人为立意,以孙中山的一生贯穿课堂始终。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身边三民主义的历史足迹,课中学生填写时间轴、进行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新颖、生动活泼,体现青年教师的创新性。

在评课议课中,点评老师对两节课是如何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了剖析;对传统的讲授法与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进行了比较;对“理性型”与“情感型”教学风格的优劣提出自己的观点。主持的老师总结道:“同课异构课堂是教学试验场,每一位老师的探索都值得尊重。她们的课堂给我们养分给我们启迪就是成功。”这次主题教研活动,既研讨了课堂实践中的“问题”也研讨了新课标理念的“主义”,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魏恤民老师说过:“学科教研组要努力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作为一个组织,在共同的核心价值追求与支撑下,让教学活动与开创性学习结合起来,让各个成员在组织内由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3】这正是我们科组努力的方向。在2017年新课标出台后,我们对科组教研活动的转型作了一些探索,有不足之处,愿得到同行的赐教。

参考文献

[1]夏辉辉,唐正才,何成刚.世界古代史.前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桓占伟.百家争鸣中的共鸣-----以战国诸子“义”思想为中心的考察[J].史学月刊,2014(6).

[3]魏恤民.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J].历史教学2011年(11).

论文作者:黄劲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  ;  ;  ;  ;  ;  ;  ;  

核心素养下科组教研活动的转型论文_黄劲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