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绪论文,让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孩子在婴儿期就有一定的情绪反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有必要帮助孩子正确理解和恰当地表达诸如愤怒、悲伤、恐惧等情绪。
当孩子愤怒时
当孩子发怒时,家长可以这样做:
1、要求孩子用语言而不是动作来表达愤怒。当孩子生气时,鼓励他大声讲出来,并尽可能说出原因。
2、帮助孩子找到愤怒的原因。孩子有时需要成人的提示来回想自己生气的理由,如;“你是不是因为兵兵拿走了你的小汽车才对他发火?”
3、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如:“我知道你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可没办法,谁都得这样。”
4、禁止孩子在发怒时打人。一旦出现这种行为,家长应立即给予制止。
5、鼓励孩子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而不是用委屈和抱怨的消极态度。如孩子告状说:“他打我……”你可以回答:“大声告诉他别再打你。”再比如孩子告状说:“丽丽骑走了我的自行车!”你可以说:“你去问问她,现在能否把车还回来。告诉她那车是你的,你想把它要回来。”
6、为孩子做个榜样。让孩子从你身上学到如何恰当表达自己的愤怒。但切记,不要用侮辱性的话对孩子表达你的情绪,只客观地表达你的感受和原因即可,如:“我很生气!”、“别乱动我的东西!”等等。
当孩子悲伤时
当孩子悲伤时,让他好好地哭一场。此时,成人无需过多地干预,只需平静地坐在孩子身边,让孩子感到你的体谅和支持。有时,孩子会投入你的怀抱,需要你紧紧地拥抱和轻轻地抚摸。但有的时候,他(她)只需一个人独处,静静地体味自己的悲伤。当孩子因哭泣而难为情时,家长要表示理解和支持,让他感到哭泣并不可耻,而是人的正常行为。
当孩子恐俱时
让孩于克服恐惧心理的关键在于帮助他对引起恐惧的因素进行理智的思考,具体做法是:
1、充分理解孩子的恐惧。三四岁的儿童开始关注周围的世界,由此产生许多担忧和恐惧。这时候的孩子经常无根据地对人或事产生惧怕心理。对此,家长应表示理解,并以轻松的语调与孩子谈论他害怕的事情。
2.与孩子讨论他所惧怕的事情。如果孩子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如地震、洪水、战争等)感到恐惧,家长可以针对这些事情与孩子进行讨论,告诉他在这样的事情发生时,有哪些措施可以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受伤害。
3、如果孩子对幻想的东西产生恐惧,应明确告诉他这样的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
4.如果孩子在一段时间里经常害怕,但又说不出为什么,应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谈话,从中找到困扰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