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361000)
摘要:目的 观察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48例小儿肺炎患儿,根据不同的临床护理模式,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4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护理组临床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24例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0.8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277,P<0.05);护理组患儿的总依从率87.5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总依从率54.17%;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2=8.4675,P<0.05)结论 对于小儿肺炎患儿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护理效果明显。并且对于患儿的症状均有所改善,对比常规的护理模式。总体的护理效果更好。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小儿肺炎护理;临床效果
小儿肺炎作为儿童幼儿群体中的常见疾病,一般在春秋或者天气气温骤变的时候,主要经过细菌与病毒的感染引起[1];并且病情发作的速度很快,在临床中若不经过及时治疗则会对患儿的身体各个器官产生恶劣影响,严重可导致死亡;由于环境与气温的变化,导致近几年小儿肺炎的发病趋势年逐年上涨,在临床中对于小儿肺炎的治疗也越来越加重视。由于在临床治疗中患儿对于治疗具有着一定的惧怕和排斥心理。因此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十分重要,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够让患儿完全的配合治疗了。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究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中在本院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中选取48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对于小儿肺炎患儿在临床治疗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现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共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均为24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对全部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其中对照组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4.56±0.46)岁。病程1-3d,平均病程(1.98±0.21)d;观察组患儿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4.24±1.66)岁,病程,0.5-3d,平均病程(1.77±0.47)d;;其中排除具有其他严重的脏器疾病患儿,排除具有严重疾病导致体内器官病变的患儿,排除对要药物过敏者。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儿均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儿和家属均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中纳入的所有患儿均为小儿肺炎患儿。经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无计划和针对性。
1.2.2护理组:护理组患儿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干预。(1)室内环境居住:为患儿提供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在房间内可以贴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画转移患儿对治疗恐惧的注意力,使患儿对房间居住产生喜欢。室内要定期进行消毒和杀菌,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情况的发生。(2)护理人员安排:对于医护人员进行培训,选择富有责任心,并且能够和患儿进行耐心沟通,对待患儿要温柔,不可粗暴,导致患儿对治疗产生惧怕心理拒绝治疗。依从性差。(3)宣教方面:进行健康宣教,经常与患儿的父母家属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对患儿的家属告知关于小儿肺炎需要注意的一切相关知识以及疾病的介绍,让其父母对患儿的病情发展以及病情症状状态有完全充分的了解,打消家属对于护理过程中不了解的顾虑,以便于配合医护人员顺利进行工作以及护理。提高护理的疗效效率,达到让家长真正满意的效果[2]。(4)心理沟通方面: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着一定的害怕心理,因此需要进行循循善诱,增加患儿配合护理的依从性。依从性不佳护理的效果也会相对受到一些影响,需要对患儿进行正确的心理安慰,比如可以通过讲笑话、互动讲故事等行为来增加与患儿的熟悉度;鼓励缓解患儿的情绪,或者通过一些玩具来诱导患儿配合接受治疗。与患儿进行一些小游戏调节患儿的情绪,根据不同性格以及不同特点的患儿使用不同的针对护理方法,使患儿与家属增加对医护工作人员的信任和满意。(5)饮食运动方面:患儿的饮食主要应以营养和清淡为主,利于患儿的身体恢复,疾病初期以流食为主,在中期可为半流食;在食物中应选取适当的维生素以及纤维素给予患儿食用,并且对于患儿可适当的安排进行运动,提高患儿的身体素质,增加患儿的免疫力。(6)身体方面: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发展与体温的情况,若有情况需第一时间通知医生,对于体温过高的患儿可采取适当的降温方法进行降温,保证患儿的日常饮水要充足,避免患儿的体温升高,进行输液时动作要温柔,降低患儿的疼痛。输液的速度不可过快或者过慢,在给患儿吸痰操作动作应轻柔、准确、快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不超过4次,清理患儿呼吸道的分泌物,改善患儿的呼吸情况。对于严重排不出去分泌物以及痰液的患儿可给予雾化化痰。咳嗽严重的患儿给予口服止咳药。
1.3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患儿的依从情况。(2)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结果。
护理组24例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83%,有效为23例,其中显效为9例,无效为1例;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0.83%,其中显效为8例,有效为9例,无效7例;护理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的结果。(n,%)
3.讨论
小儿肺炎在儿童中属于常见的疾病,该病的发展速度较快,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患儿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啰音等症状,若不采取及时的治疗则容易导致心力衰竭心脏病情况的发生。肺炎患儿需要给予精心的护理的照顾,该病发病急,并且病情的症状给患儿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在临床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对患儿进行针对照顾,有利于患儿病情的恢复[3]。
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护理组共24例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70.83%,护理组的总依从率87.5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总依从率54.17%,对比两组差异明显;此结果说明,对于小儿肺炎患儿应用针对性护理效果更好,能够增加患儿治疗的依从性,使患儿能够康复的更快,并且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
本次研究中应用了针对室内环境居住、护理工作人员安排、宣教方面、心理护理方面、与家属和患儿沟通方面、饮食运动方面、身体护理方面等多种方面的护理;对患儿的总体应用效果良好。综上所述,对于小儿肺炎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的良好,在临床护理患儿中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这就是讨论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王屹.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9):17561-17562.
[2]林春,吕春红,孟淑红.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9):221+223.
[3]李小莉,张苏华,陈桂花.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8,8(08):143-145.
论文作者:单建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患儿论文; 肺炎论文; 小儿论文; 针对性论文; 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