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刚
杭州浙经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和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的整体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实际的建筑工程设计时,需要积极的寻求,提高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有效途径,促使建筑的功能可以满足的人们的实际需求,并规避安全隐患的发生。以下本文就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展开探讨,并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影响安全性的因素进行阐述,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提高措施,旨在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提升建筑的安全性,规避安全隐患,营造一个现代化、低风险化的建筑空间。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提高;建筑安全性;措施
建筑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对建筑的基本结构分析、选择和构件等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建筑的功能具有直接的影响,如果建筑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会使得建筑工程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受到影响,严重时会导致重大事故的产生。在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加强对存在问题的剖析,并结合建筑功能与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措施,促使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并科学的对绿色技术等进行应用,促使建筑可以满足低碳理念的实际需求,从而营造一个安全系数可靠,功能多样化的建筑主体,促使建筑工程可以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相关概述
建筑工程在实际的结构设计时,需要对建筑结构的服务年限进行设计,促使建筑工程在服务年限范围内,可以有效的规避安全事故的产生,促使建筑工程可以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水平,在节省维护成本和建设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主要是对建筑的结构形式和结构构件进行设计,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对建筑的安全性具有不同的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结构设计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具有刚度强,稳定性高的特点。结构构件是促使建筑结构发挥功能的重要因素,需要科学的对结构构件进行设计,促使构件可以完全与设计相符合,促使结构设计的可靠,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产生。此外,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还需要科学的对建筑结构材料进行选型,并严格的对建筑结构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建筑结构设计要结合地质情况,促使建筑结构可以与地区的质地特点和地形特点相符合,达到结构设计合理的目的,最终实现建筑安全性的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
在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中一些问题是切实存在的,影响建筑结构的设计质量,会使得建筑的安全性不能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因此,需要加强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为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措施提供参考。
(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不够强
抗震设计是现代建筑中必须的设计内容,通过抗震设计可以使得建筑能够在一定的地震等级下,具有结构不会损坏的能力,从而有效的避免地震时,建筑出现坍塌、倾斜的情况,提高建筑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但是在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如果没有严格的抗震结构进行设计或是忽视建筑的抗震等级,就会导致建筑的抗震效果不够强,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此外,抗震设计需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处于地震带较为强烈的地区,如果没有结合地区的地质条件因素,必然会导致抗震等级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
(二)结构材料设计和选择不够合理
结构材料的选择是确保建筑结构设计可靠性的重要部分,如果建筑结构设计时,没有合理的对材料的型号和刚度等级等进行选择,使得一些不能达到建筑要求的材料应用到设计中,就会导致建筑的安全系数不高。此外,一些建筑设计人员,为了提高建筑的美观性和艺术特性,减少对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使用,尽可能的对轻质材料进行使用,不但会导致建筑的造价成本增高,还会导致的安全性不能得到保障。
(三)过于强调建筑的功能性
建筑的功能性是建筑的重要部分,为了提高建筑的功能性,需要科学的对建筑的结构进行设计。但是在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如果过于追求功能而忽视建筑结构,就会导致建筑的安全隐患产生。例如:某市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重视对建筑内部功能的设计,使得建筑的层数很高,使得建筑的消防器械和逃生通道的面积受到了极大的压缩,如果建筑发生突发事件,会导致建筑内部的住户不能快速的逃生,会导致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四)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审核制度不够完善
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审核主要是对设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促使结构设计在符合功能性和美观性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安全能力。但是,一些建筑结构设计缺乏完善的审核制度和流程,设计完成后,没有经过完善的流程审核,使得结构设计中的不足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和修改,导致建筑的安全系数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措施
结合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制定合理的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措施,促使建筑的安全系数可以达到设计标准,在满足浇筑工程功能的基础上,促使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与经济。
(一)强化建筑抗震设计
首先,设计人员需要加强对建筑的相关地质资料和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如果存在特殊地质情况,需要将特殊地质情况的处理措施进行设计。例如:湿陷性黄土地区,需要科学的对桩基础技术进行应用,促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建筑安全系数更高。其次,强化结构设计人员的抗震意识,促使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可以将抗震的措施和抗震技术合理的应用到建筑结构设计中,促使建筑工程的抗震等级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最后,因地制宜的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设计,促使抗震设计可以符合不同地震带的特点,规避建筑安全隐患。
(二)科学的展开结构材料选择与设计
针对建筑结构材料选择的情况,结合结构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对材料的强度、刚度和型号等进行选择,促使结构材料可以与建筑相符合,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此外,为了满足建筑美观性和艺术性特点,可以在满足建筑结构安全的基础上,于对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使用,促使建筑工程的美观性和艺术特性可以得到展示,又提高了建筑结构的可靠程度。
(三)合理控制建筑结构的功能性与经济性
建筑的功能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功能设计时,需要充分的将建筑的安全因素进行思考,在满足结构合理的基础上,合理的对建筑的功能进行控制,避免过于重视功能的情况发生。经济性是结构设计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为了避免重视结构忽视成本的情况,需要严格的对结构设计的经济性进行判断。
(四)规范建筑结构设计的审核流程
建立完善的建筑结构设计审核制度,并由专业的结构设计人员、实际施工人员等,构成结构设计审核组。并按照严格的审核流程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审核,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判断。如果发现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可以及时的提出,促使结构设计人员可以及时的更正。
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是影响建筑功能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强化措施,促使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何萌萌. 试论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 江西建材,2015,04:18-19.
[2]陈海霞. 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 江西建材,2015,06:39+43.
[3]何文斌.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 科技与创新,2015,15:39-40.
[4]刘冶.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5:223.
[5]章晓波.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 江西建材,2014,20:29.
论文作者:张小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8
标签:建筑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安全性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功能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