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家生活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措施分析论文_方佳

浙江金华广福医院十七病区,浙江省金华市,321000

【摘要】目的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家生活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措施分析。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共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居家生活护理及康复训练,三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价结果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价结果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施居家生活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 脑卒中,护理,康复训练,措施分析

脑卒中,别名脑中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循环系统疾病,当脑血管血液循环不畅时,容易引起脑血管破裂,从而引起一系列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后遗症以运动功能障碍最为常见,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进行居家生活护理以及康复训练,利于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的恢复。本研究选取9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居家生活护理以及康复训练指导,观察患者经护理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均存在明显的运动障碍。其中男49例,女41例,年龄为44-74岁,平均年龄为(60.1±7.5)岁,脑卒中病程37-88天之间,平均病程为(62.6±3.7)天,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居家生活护理及康复训练,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心理健康护理

肢体运动障碍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患者会因为突然性的运动障碍以及生活不能自理而产生焦虑、紧张、易激惹等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动态,加强心理疏导,给予患者更多鼓励和支持,积极介绍脑卒中康复期功能锻炼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为患者的预后奠定良好基础。

1.2.2 康复训练指导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指导方案,通常来说,在患者康复锻炼早期,患者需进行简单的抬腿、抬手、屈伸等简单的肢体活动,随着时间推进,训练强度可逐渐增加。做到被动康复训练与主动康复训练有效结合,被动康复训练主要是指定时对患者患肢进行按摩,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目的,同时进行被动的关节屈伸、抬举活动。主动康复训练主要指患者自主的进行康复训练,如握拳、伸缩、双手交叉上举、弯腰、上下楼梯等一系列运动。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实施护理3个月,三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价结果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结果。肢体运动功能的评价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l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实施护理干预前,对照组为40.51±12.02,研究组为40.23±12.11,两组相差无几;护理干预后,对照组为43.01±13.56,研究组为50.78±13.94,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实施护理干预前,对照组为32.11±9.58,研究组为32.17±9.76,两组相差无几;护理干预后,对照组为51.34±12.05,研究组为62.85±12.31,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循环障碍疾病,发病人群多集中在老年群体,该病的发病因素诸多,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血管狭窄、闭塞、破裂,从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卒中。脑卒中的致残率高达80%,其中运动功能障碍是该病的最常见后遗症,大量临床实验证实,科学合理的生活护理及康复训练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受损神经组织和器官的自主修复能力,实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重塑[1]。住院治疗的医疗费用颇高,普通家庭难以承受,采用居家生活护理及家庭康复指导则能够弥补此点不足。护理人员深入到患者家中,给予专业的护理指导,既可以单个访视,也能够集体训练,将专业的护理方法及康复训练方案传授给患者及其亲属。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因为突然性的运动障碍以及生活不能自理,大部分患者会产生焦虑、易激惹等负面情绪,长久以往容易影响患者的生活信心以及治疗依从性[2]。其次,要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指导,做到被动康复训练与主动康复训练有效结合,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本研究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施居家生活护理及家庭康复指导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到了明显改善,并明显优于实施普通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施居家生活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小英,曹文静,邓暑芳,等.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7) : 703-706.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 [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39(4) : 68-74.

论文作者:方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  ;  ;  ;  ;  ;  ;  ;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家生活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措施分析论文_方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