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72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固体矿产勘查评价的发展,根据固体矿产资源的现状,从固体矿产勘查的管理控制要标准、固体矿产勘查各环节要求及固体矿产勘查质量控制管理等对固体矿产勘查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加快固体矿产资源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当前;固体矿产勘查评价;问题要点;分析
确保我国工业发展的前提是矿产资源,它也给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在我国约有80%的工业材料、92%的一次资源及70%的农业资源都依赖于矿产资源。从目前来看,在以后发展中矿产资源仍将占据关键性位置,对其需求量会越来越多。现阶段我国工业还处于发展阶段,经济也正在稳速发展,所需的矿产资源非常多,要做到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是目前首要任务。固体矿产资源的主要工作是对矿床形成因素、矿体变化特点和赋存规律等进行分析,以此为前提,做到合理有效的勘查、预测与评价矿床的方法与理论,实现矿产勘查的经济效果与地质效果能够提升,对矿产勘查生产工作的实践提供依据。
1、固体矿产勘查评价的发展
1.1简述固体矿产勘查评价的分类
固体勘查评价是经过对有关矿产资源勘查结果评价,最终确认矿产价值。评价标准可以分为四类。第一是根据地质学家(裴荣富)提出的矿产勘查评价构建于金属成矿的研究上,在精准探明矿产储量的物质前提下,它评价原则为是否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及有没有开发矿产的技术条件。它依照能呈现成矿区带等级系统成矿至勘查工作全部过程的客观准则;第二是根据地质学家(左治兴等)针对矿产资源的类型、质量、储量及开发因素等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是根据地质学家(聂凤军等)针对矿产资源评价主要内容是矿产资源应具备的内在潜力,这是寻找布置矿产资源勘查力度的主要依据;第四是根据地质学家(尹德涛等)针对地质勘查工作中所有环节都应当预测评价。通过以往的分析,在物探、化探、地质等内容上进而提出工作远景的地段,然后对于远景地段施行野外与室内的工作,再对得到的更加详尽的信息与资料上指出工作中的方向与意见。
1.2关于矿产勘查评价理论
通过以上讲述,我们知道矿产勘查评价是依照勘查结果为根据,在构建矿产地质背景与地质特征基础上,参照技术指标、地质因素、经济因素与风险投资等内容结合产生的勘查评价结果。地质学家们根据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的发展方向和经济效益,与现阶段出现的金属成矿等级系统、矿场资源勘查、成矿新思念三方面相结合,实现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模型的遐想。
2、分析要点之固体矿产勘查的控制方法
2.1确认和划分勘查类型
为了准确的选择勘查手段及方法,选取最合适的勘查距离,同时做到对矿体进行合适的圈定和控制,就必须做好勘查的类型的划分与确定。依照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矿体规模、矿石有用部分分布的均衡程度及内部结构复杂程度和构造复杂程度等来划分。勘查类型按照Ⅰ类、Ⅱ类、Ⅲ类即简单、中等和复杂程度划分,在这当中可以存在过渡类型。
2.2工程布置与工程间距
工程布置指的是地表以槽探与井探方法为主,辅助浅钻,并与物探和化探方法相结合,深部主要依照岩心钻探。如果在矿体形态繁杂、品位变化较大及地形处于优势时,主要依照坑探方法,再结合钻探,主要对沿脉进行坑探,与穿脉相结合同时要有一定距离。勘查施工的具体做法是先浅再深,从稀到密,优先施工倾向与沿走向的主导剖面。在工程布置时应当把后面的勘查及开发工作结合(要留合适的间距给加密工程)考虑在内。工程间距指的是深层相联工程控矿的距离要依照勘查类型最终确认。通常地表工程的间距在加密多于深部工程间距一倍左右。它的控制程度是先要控制主矿体的整个分布区域及相联部分,要有工程控制地表矿体的边界。把主矿体的两端及上下面延深作为重点控制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分析要点之矿产勘查各环节要求
3.1关于预查
预查依照的主要是区域地质及物化探异常分析结果、少量工程验证结果、初步野外预测及地质特征类似的已知矿床预测与类比,并提出可以普查的矿化潜力大的区域。在预查当中要搜集预查区域内的矿产、地质、化探、物探、重矿、遥感、探矿工程等各种相关内容与研究结果,做出全面综合的分析。针对发现的矿点及矿异常有作用的相似矿床与地质体要从成矿地质因素和基本特点进行预测与模拟,投入少量工程进行验证与追踪,再样品采集。通过对矿产资源范围的预测,可大体估算出矿产资源量。
3.2普查工作
参照地质填图,针对地质状况的预查程度应该达到相应的比例尺的精准标准,成矿的地质条件要大概查明。经过普查工作可以大致了解普查区构造与地质状况,对矿体的产状、质量及形态有一定的了解,把新发现的矿体与相似矿体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矿石加工选治的性能,看是否适合投资开发,是否还需要进行更详尽的调查,可以应用普通工业指标对资源量进行估算。
3.3进行详查
在勘探前,对于普查时关注的少数具备成矿远景的异常、矿化区及矿点要比较一定程度的深部揭露与相应程度的地表揭露,同时结合相应的可行性研究的勘查工作,这就是详查。要详查过程中,经过系统的有效的化探与物探工作及取样工程,对矿体的整个分布区域进行控制,主要控制主矿体的空间分布与矿体特点,来确认矿体的连续性,大致查明矿石质量与矿石的物质构成,做到综合评价可供应用的伴生矿产与供生矿产。
3.4矿产勘探工作
矿产勘探工作主要是针对已经知道的具备相应工业价值的矿床及通过详查找出的勘探区域,经过各类采样工程加密,更详尽的查明矿体的产状、大小、形态、矿石质量及空间位置等,对矿床开采的技术条件也要调查清楚,对矿石的加工选治性能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给可行性研究、矿山设计、矿权转让及矿山建设提供实用的地质勘探数据。
4、分析要点之固体勘查工作质量的管控
4.1工程及地形的测量
应该选用国家坐标系和国家高程基准。在偏远地区,不适用于测量坐标系与参考点,可以选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独立坐标系统提供的数据建立系统检测图,但必须指定设备类型的程序、时间和准确性;测量精度依照不同尺度的相关规定;各类勘探线剖面与探矿工程应该做到实测。
4.2做好地质填图
地质填图要以地质观察为参考,比例尺的选取以矿床的矿体规模、形态复杂状况及各个勘查环节的标准为根据,地质点通常布设在界线与特殊位置。
4.3探矿工程的管控
有些浅部矿体覆盖层不超过3米可以运用槽探,超过3米的可以选用浅井钻。钻探工程的质量应该达到钻探规程标准,岩心与矿心采用率不能少于规程要求及勘查设计规定,坑深要依据设计要求与坑深规程进行。
4.4测试与采样工作
在采样时一定要严格按规程进行,不能错号与混样,不得选择性采样。对可能矿化的区域与不易识别的矿石要连续取样。样品的测试与分析应该由国家认证的化验单位担任。首先是内检样,送样单位一定要编好密码,送原分析单位进行验证;再而是外检样,送样单位编好密码,并附上分析说明,送由实验室进行外检。
4.5地质编录与综合整理工作
要在现场进行原始地质编录,一定要准确、客观、及时与齐全,在野外采集系统中能够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可以按照计算机成表、成图的数据全要按标准格式填写。关于工程、测试、采样及编录的质量问题和矿石、矿体的质量异常变动,应体现在真实报告中。
结束语:
矿产勘查是一种由粗到细的,从表面到点,从外部到内部,从浅到深,从已知到未知,通过缩小勘探目标区域,最终找到矿床的工业过程的评价。中国的地质勘探还存在许多问题,现在随着国家对地质矿产勘查的关注,这些问题将逐一解决。相信通过地质勘查技术人员的不断实践和探索,中国的地质矿产勘查将取得显著成绩,实现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峥,我国地质勘查问题分析[J];地质勘探,2011(1)26-28
[2]陈文芽,分析当前固体矿产勘查评价的要点[J];云南地质,2013(2)12-13
[3]王天闻,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形势如何[J];矿产资源,2012(5)17-19
论文作者:王嘉1,何伟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4期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矿体论文; 矿产资源论文; 矿产论文; 地质论文; 固体论文; 评价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4期8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