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再现,发现亮点
1.备课阶段——精心准备。备课阶段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在这一阶段,力求更形象生动地引入课题,吸引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将零件图的组成,以及读零件图的方法步骤加以分解,以“任务”的形式贯穿整个课堂,力求让同学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到知识,激发兴趣,满足其挑战成功感。
2.引入阶段——有待提高。该阶段主要是借助齿轮减速器的分解图,让大家总结出来什么是零件;通过近几年的面试热点问题,创设情境,让大家重视识读零件图的重要性。就犹如中国人要听得懂中国话一般,作为机械人,也要读得懂机械语言——零件图。
3.讲授阶段——任务驱动。针对教学重难点,并结合近几年该部分教学的经验,将《识读零件图》内容进行再整合,分为五个驱动任务:通过五个任务逐个突破,来串引整个课堂,完成任务的同时,将知识点掌握。这条主线的层次分明,由浅入深,学生比较能接受,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时间安排上也是比较得当的,感觉这部分还是不错的。最后总结了“四看”的口诀,来提炼识读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骤。
4.练习阶段——提炼拔高。上述五个任务完成后,以一张轴套类零件图的识读作为课堂练习,来巩固识读零件图的方法步骤,提炼关键点,加深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评价阶段——方式灵活。采用提问回答、组间互评和老师点评的方式进行,效果不甚理想。
6.作业布置——线上线下。除了完成练习册练习外,还在网上QQ群共享一些练习,借助网络进行作业的实时批改与沟通。
二、细细反思,发现不足
1.引入啰嗦,语言不够简练,没能简明扼要地将本次课的重点突出来;语调不够抑扬顿挫,节奏感不强,后续注意修炼。
2.可结合3D打印技术,将零件图打印成数个3D模型分发给学生,直观地感受立体模型,相比图片更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3.评价环节可采用线上线下、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更能实时直观地发现问题,并即时解决。
4.授课方式可以创新一下。现在慕课很受大家欢迎,这为学生自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教师可以设计适当的学案,让学生课前按照学案要求在家完成自学部分,课上针对问题较集中的部分着重分析,突破重难点。并能利用有效的课上时间做一些较高难度的习题,提炼拔高。
三、重新整合,再上高楼
经过前期的实践与反思,对整堂教学内容进行再整合、重安排,借班再上一次,比对效果。具体安排如下:
(硬件条件:在微课教室上课,信息化教学平台,并有智能终端可用。)
1.设计学案——辅助学生预习。教师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学案,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及师生互动等各个环节,辅助学生课前预习。
2.3D打印模型——直观感受图纸。教师利用学校的3D打印技术,做一些零件图的立体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一下二维平面图与三维立体实物的相互转化,利于学生理解零件图的作用与表达。
3.依托慕课——初构知识框架。学生参照学案,依托网上慕课资源(市教研室开发的《机械识图》慕课),进行课前学习,对本次课内容有初步认知与学习;并能在此过程中发现哪里不会,听课时更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学习效率。
4.借助云班课——实时反馈所学。借助蓝墨云云班课网络交互学习平台,学生在上课伊始完成一些零件图相关题目。该平台会实时显示出学生课前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老师针对此学情,即时有针对性地对课堂内容进行微调,做到真正地“因材施教”,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5.课堂练习——巩固加深拔高。因为有前期学案、慕课、及蓝墨云的针对测试,使得新知识学习时间压缩了不少,学生掌握得也更扎实。所以在课堂练习部分,可以将题目难度加大,对知识进行扩展和加深,扎实巩固所学。尤其是重难点部分,该部分仍借助蓝墨云完成,可实时反馈效果,便于教师查看学生掌握情况,方便后续总结评价等。
6.评价总结——反馈提炼体系。课堂答题情况可通过蓝墨云平台实时反映出来,所有人可见。采用组间互答的方式初步解疑答惑;针对个别难点,老师点评解疑。通过这个环节实现全体同学的思考与互动。
通过二次整合与再上课,发现此次课的效果要较之前好很多,尤其是课前学案的设计、蓝墨云网络互助学习平台的使用,使得整堂课更充实、效率更高。学生在这样的课堂学习氛围中,自我认同感更强,感觉学习更有成效。
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常言道:教不研则浅。我们只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不断地反思,并在反思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一堂公开课,准备的过程已是成长,尤其是经过专业的教师团队点评后,更是一针见血地点出优缺点所在,受益匪浅。我想,一堂好课,无非就是不断“磨”的一个过程,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在吸收本次课不足的基础上,我想我会再一次以它为载体,融入反思后的新灵感、新创意,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论文作者:王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2月总第16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学生论文; 零件图论文; 课堂论文; 阶段论文; 课前论文; 实时论文; 难点论文; 《教育学》2019年2月总第16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