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论文_陈梓楚

如何加强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论文_陈梓楚

陈梓楚

1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浙江绍兴 312000

2 南开大学 天津 300071

前言:高校是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学习环境与气氛相对比较自由,利于学生自我发展。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弱,这不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还会影响高校的发展。所以,高校必须意识到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必要性,通过分析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现状,找到合适的可采取的措施。

摘要:高校 自我管理 能力

现代教育要求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学生为主,在高校的管理中,学生的管理也就成为了关键的一部分。而因为高校学生人数较多且心理和年龄都已经接近成熟,对学生的管理大多还是依赖于学生的自我管理。所以认识到学生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并且思考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就成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高校学生自主管理的必要性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高校工作势在必行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还能够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还有帮助学校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作用。所以高校必须意识到学生自主管理的必要性。

1.1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可以使学生自我意识到自身的真正学习需求,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产生内驱力,才能够付出实际行动去努力地实现内心所求。要知道,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质量要远远高于学校和教师采用强制性的方法要求学生学习而产生的学习活动。而学生也应该早早摆脱中学的被动的学习模式,着重发展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管理促进的学习加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结合高校教育现状和高校学生特点的分析,这种方式是高校学生最需要的学习模式。

1.2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除了学业情况,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必须得到重视。只有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保证学有所成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自我管理可以帮助学生协调好外部环境和内心想法,保持自身情绪状态的平衡,也能够提高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能力。高校其实就已经相当于一个社会的一个小型缩影,学生需要在学校中学习如何发展健康心理并且保持学习方面和人际交往的平衡。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潜力的发掘能力,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1.3利于学校工作开展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肯定也会相应的得到发展,这会有利于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向学生下达任务和通知,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学生要对其充分理解并且准确执行,这就需要学生自我管理的支持。学生拥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达到保证,班级管理的效率也才会提高,由此就会给班级干部和导员的工作展开提供便利。只有学生和学校管理层之间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学校也才能做到不断进步和发展。

二、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缺乏表现

由于学校和学生自身都没能充分意识到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现在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普遍缺失。主要体现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心理调适能力弱和人际交往能力弱等方面,这些都会阻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学习目标不明确

进入大学后,学生们从紧张高压的高中生活来到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中,难免会出现过分放纵自己,沉迷与玩乐而无心学习的情况。针对于这种情况,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就会感到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大学生活迷茫无措。大量的自由时间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这对于刚入学的学生都是很大的诱惑。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的学生,也需要平衡好学习和其他活动的时间分配。这些都需要学生制定好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调整自己,一步步的向所要实现的目标迈进,自然这个过程发挥最关键作用的是学生的自我管理。

2.2心理调适能力弱

在进入大学前,学生们将大量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提升学习能力和丰富知识的获取,不将过多注意力放在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上。而在升入高校后,可能会面对很多面试机会或者各种各样的比赛,有成功的时刻自然也会有失败的时候,学生在面对失败的时候经常不能调整好心态,太在意个人片刻得失,继而情绪消沉。而且在高校中,肯定会存在很多人才,对于能力比自己强的同学,自身也不能产生嫉妒心理或者自卑心理,要保持良好心态与人交往并且以此为榜样激励自身进步。心理调适能力弱也是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的一种表现,高校学生应该具备管理好自身情绪稳定和强大心理接受力的能力。

2.3人际交往能力弱

在高校中,存在各种组织和社团,旨在丰富学生们的业务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当然也有提高学生良好人际交往的能力的作用。而现在的高校部分学生还存在自我意识过强,在宿舍中不能和舍友和谐相处,在做事时也不能听取大家意见,没办法和他们达成合作,都是人际交往能力弱的表现。这样的情况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不利于班级集体的建设,最重要的是不利于自身全面发展。高校学生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不能只在乎自己的需求,在集体生活中,只有和同学们保持良好的关系,互帮互助,才能保证生活充满乐观和积极意义。

三、加强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措施

结合现状分析,加强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工作开展已经是刻不容缓。不只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例如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需要师生之间的积极配合和落实,才能真正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校都应该最注重学生的学习,所以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会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来完成对校园文化的建设,首先最主要的是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来开展教学活动,激励学生的主动和积极性,促进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教师也不应该只把教学课堂限制在教室中,可以利用合适的机会带领学生去进行参观和实践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发现能力的培养。再者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适合自己的活动或者比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进步的方向和目标。还要加强学校的管理制度,因为制度化的建设能够为学生的自主管理建立一个稳定的平台,给予一个健康积极坏境的支持,也同时对学生起着指引和约束的作用。只有制度足够完善并且保证落实工作严谨执行,学生才能依照制度来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

3.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对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帮助作用,心理的健康也有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两者是互帮互助,相辅相成的关系。高校需要充分意识到一点,不仅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还要在学习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首先在学习中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由教师向学生们系统的介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发展措施,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也要设身处地的为同学着想,给予详细耐心的解答。还可以在学校里设置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更加专业的为学生解决困惑和问题,咨询人员需要注意尊重学生,对前来咨询的学生采用良好的态度和耐心的照抚,对学生的隐私也要做好保密,避免对学生造成二次伤害。学生之间的交往也要保证正常和友好的关系,积极与他人交流,保持阳光开朗的心情,也会保证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

3.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

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来帮助学生认清自身发展状况和现代社会的需求,可以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从而促进其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已经成为一大热点问题,学生需要充分意识到就业问题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学生在学校开展的职业规划教育中,找到自身的发展目标,从而通过努力来完成自我能力的提升和自我意识的肯定,获得能力和自信,并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最终目标。这过程中尤其需要学生通过自我管理全面的认识自己,发现自身不足和长处,从而产生内驱力来推动自己进行对不足之处的完善和长处方面的发展。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部分要开展专门的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从事各种职业的利弊和要求的人才标准,使学生对其拥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够具有忧患意识和实现目标的进取心。教师还要对有需要的学生根据个人特点对其进行详细的职业生涯的指导和规划,但只能起到建议作用,不能带有情绪个人色彩并且要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能逼迫其强制接受。

四、总结

总体而言,加强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学校的工作开展都有帮助和促进作用,所以无论是高校管理层还是学生,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在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工作落实方面,要从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面展开工作,旨在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校人才。

参考文献:

[1]程兴燕.新时期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J].教育,2016(6)

[2]李迪.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研究[J].才智,2017(3)

论文作者:陈梓楚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如何加强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论文_陈梓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