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下)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论文

略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下)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论文

略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建设中国特色论文,主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主题与理论名称

十五大以后,就有学者提出,有了邓小平理论这个名称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名称还有它存在的理由,仍然可以用。因为,邓小平理论,是从这个理论的主要创立者这个角度来称呼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则是从这个理论的主题这个角度来称呼的。“两个简称,从不同角度,称呼同一事物,各有各的用处”。(龚育之《党史札记二集》第159页)现在看来,这个意见很值得重视。

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两次理论飞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第一次理论飞跃。这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我们党的七大定名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除了思想方法外,就是科学回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前途、领导等基本问题。思想方法也是为正确解决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服务的。如果从理论的内容来说,这一次理论飞跃的成果,就是新民主主义论,或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实现了第二次理论飞跃。这一次理论飞跃的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此,一些学者已经作了明确的阐述。

一位学者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个最大成果,一个是新民主主义论,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龚育之《党史札记二集》第179页)

另一位学者在一篇文章中说:“我们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两大理论,即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赵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举措和新发展》,《理论动态》第1699期第27页,2006年2月28日)。

邓小平理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同义语,但不能倒过来说,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外延,比邓小平理论要广阔得多。邓小平以后的理论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是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也是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党建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进一步展开。

科学发展观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主题进行理论创新取得的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中国当前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创新了发展的观念,丰富了发展的内涵,拓展了发展的思路,提出了发展的新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重要的新内容。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历史主题出发,才能更深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

从理论的内容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现的第二次理论飞跃的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分别看,都是一个体系,但从更高更宽的视角看,又都是同一个主题、同一个理论,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名称将这些理论统一起来,不但是顺理成章的事,而且,确实有它的用处(实际上,一些学者一直在用这个理论名称)。比如,在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时,就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相对应。再比如,需要综合讲两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时,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比较方便,也能相互对应(如果考虑到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还会有新的理论创新成果出现,就更是如此)。

十五大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对这句话有高度的共识。这里讲的邓小平理论,从内容来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如果将这一句话稍加修改: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这样讲,是完全正确的,长期有效的。

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通起来,整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最迫切最重要的课题。同时存在几个理论体系,既欠严密科学,又难免顾此失彼。将这些理论贯通起来,对领导干部、七千多万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掌握这个理论,统一思想,很有好处。

历史主题与重点展开

近三十年来,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围绕历史主题,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按照总体布局,改革和发展都有步骤有重点地展开,总体上保证了有序和稳定的态势。历史主题只能有重点地逐步展开。

正如十四大报告所说:“我们党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根本原因是在十四年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11页)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来指导我们的实践,这是最重要的一条经验。

我们的实践和理论都在与时俱进。但是,与时俱进不能忘记基本的东西。实际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在我们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起着基础的深层的指导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已有经近三十年。三十年就是一代人的时间。当时反复讲的一些东西,新一代人并不熟悉。基本的东西要结合新的实际反复讲。

这里有一个科学体系与重点理论观点的关系问题。

列宁在《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一文中说:“因为具体的社会政治形势改变了,迫切的直接行动的任务也有了极大的改变,因此,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也就不能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列宁选集》第3版第2卷第279页)这是一条重要的原理。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这个或那个基本观点和原理必然要提到首要地位。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既要强调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实践,又要善于依据当前阶段具体实践的需要,着重发挥最具现实性的那些重要理论观点和原理的指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发展中国的问题,是推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方针。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就是当代中国的发展论。

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将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的地位。

标签:;  ;  ;  ;  ;  ;  

略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下)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