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山东肥城 2716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30例(A组)与单纯糖尿病患者30例(B组),并择取同一时间段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检测所有参与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结果:对比结果显示,A、B两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A、B两组检测结果,A组要高于B组,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症越严重,其指标值越高。结论:通过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有利于临床诊断糖尿病并发症,以此了解患者病症程度,有助于临床治疗。
【关键词】血清超敏C反应;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128-02
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但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影响下,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且隐匿性与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现如今,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种典型性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在糖代谢出现紊乱的时候,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在持续性提高。糖尿病患者产生并发症的时候,将对其健康与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为避免病情恶化,及时发现,早期治疗时改善和预防糖尿病患者并发症产生的关键[1]。根据最近几年临床研究发现,通过C反应泛白可了解机体炎症。本文研究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30例(A组)与单纯糖尿病患者30例(B组),并择取同一时间段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A、B两组患者经诊断符合糖尿病判断标准,病程3~18年,平均病程为(10.3±1.3)年。A组中男18例,女12例,患者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为(49.4±8.9)岁。B组男16例,女14例,患者年龄39~77岁,平均年龄为(48.9±8.6)岁。合并冠心病7例,肾损害9例,糖尿病足6例,尿路感染3例,静脉炎5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为(49.7±8.4)岁。所有研究对象均不存在其他恶性疾病。且A、B两组以及对照组三组研究对象一般性资料并无显著差异,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检测所有参与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在参与对象空腹8h后,于清晨抽取肘静脉血。并分别使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项检测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处理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采用t检验对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结果;采用χ2检验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结果显示,A、B两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A、B两组检测结果,A组要高于B组,且病症越严重,其指标值越高,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
3.讨论
糖尿病属于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疾病,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且并发症种类多,病发率高,常见的有肾损害、周围神经损伤以及周围血管病变等[2]。不同类型并发症,严重程度不同,产生的危害也具有一定差异。肾衰竭是引发糖尿病患者残疾与死亡的重要因素。但临床诊断的时候,糖尿病患者早期存在并发症,其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且临床症状显现的并不明显,无典型的临床症状与表现。唯有并发症达到一定损害程度后,才会出现局部皮肤软组织坏死、血栓性疾病、肾功能损害、视力模糊以及皮肤感觉障碍等多种临床表现。此时并发症已经达到一定的危险程度,此时才引起临床重视[3]。因此,为预防该种疾病危害性的延伸,需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予以明确性的早期生化指标,以此才有利于临床诊断。
在糖尿病患者产生机制中,炎症反应的存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媒介作用[4]。在临床研究逐步深入的过程中,发现炎症反应影响糖尿病疾病的产生与病情的进展。有肝脏产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被作为炎症反应的一种常规性指标,同时也是炎症反应患者出现的一种敏感性标志物。在炎症反应的急性阶段与急性创伤的时候,血清含量非常高。随着临床研究的逐步深入,已经发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并发症的产生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如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发症,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5],可有效预防和避免糖尿病疾病的发展。因此,临床诊断的时候有必要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具有敏感性且操作简单的指标性检测,以此确认病情。在此次研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选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30例(A组)与单纯糖尿病患者30例(B组),并择取同一时间段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检测所有参与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对比结果显示,A、B两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A、B两组检测结果,A组要高于B组,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症越严重,其指标值越高。由此也就充分说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可灵敏的体现出糖尿病患者体内慢性炎症发展的过程,并且其灵敏度也反应炎症严重的程度。在临床诊断中,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并加强动态观察,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早期诊断,以此可在早期阶段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损害的产生和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此指标检测简单易行,有利于临床开展应用[6]。
综上所述,通过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有利于临床诊断糖尿病并发症,以此了解患者病症程度,有助于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褚璐,胡少锋,张志华,等.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中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3):3273-3275.
[2]侯凤辉,段立志,于莉,等.血清脂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7):33-35.
[3]黄艳芳,胡孝海.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J].河北医学,2014,14(10):1619-1621.
[4]黄漓莉,苏珂,于健,等.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4,15(9):44-45.
[5]李琳,涂欢,朱武,等.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17(6):148-149.
[6]孙殿静,代晓茹,苗会玲,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超敏C反应蛋白及脂联素的表达及其意义[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5):869-872.
论文作者:梁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8
标签:血清论文; 并发症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糖尿病论文; 血红蛋白论文; 患者论文; 蛋白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