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以来香港移民人口的比较分析_移民论文

1981年以来香港迁入与迁出人口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中国的人口迁移问题,不可以忽视香港。香港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内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一个国际都市,这一过程的背后是大量的人口迁移。香港的人口迁移有其特别的地方,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香港在有大批人口迁入的同时,又有大批的人迁出。有人形容,香港像一个滤水器,移民从中国大陆流入,在香港沉淀一下,又从香港流到世界各地。1980年底香港取消了收容非法入境者的“抵垒政策”,始迁入人口比较规范化,同时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香港外迁人口有大幅度增加,因此本文对1981年以来香港迁入与迁出人口部分情况作一比较分析。

一、迁出与迁入人口数量比较

从80年代的中后期开始,香港出现了大量的人口外迁,特别是在1988年以后,每年外流的人口超过4万人,这一水平一直保持到现在。在1981年到1995年间,香港累计迁出人口达到59.6万人,这一数字大体上相当于1995年香港总人口的9.6%。

在大量人口外流的同时,香港也从中国大陆吸收了大量的迁入人口。从1981年到1995年,累计迁入香港的中国大陆人口达到了50.5万人,大体上相当于1995年香港总人口的8.2%。

香港人历来有迁移到世界其他地方的传统,在80年代以前就有许多人口迁移到西方国家,不过从80年代后期开始的人口外流与中产阶级对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存在一些犹豫有关。香港中产阶级的心态导致了从80年代后期开始的大规模人口外流。不过随着一国两制思想被广泛接受,目前香港每年人口外流数量稳定在5—6万人之间,并且有大批回流人口出现。

中国大陆迁入香港人口的数量,主要是受港英政府的移民政策影响。1979年中英双方达成协议,每日从中国持单程通行证到香港的定额为150人,也就是每年移民到香港5万人左右。到80年代中期,来自中国内地的合法移民的主体已经变成是香港居民在大陆的家属,因此每日从中国持单程通行证到香港的定额改为75人,也就是每年移民到香港2.7万人左右。1993年11月把定额提高到105人,也就是每年3.8万人左右。1995年7月把定额提高到150人,恢复到1979年的水平。

如果简单比较香港的迁出与迁入人口,在1981—1995年间,香港迁出比迁入多9.1万人。从表1可能会得出香港是一个迁出大于迁入城市的结论,这与实际情况不同。香港实际上是迁入大于迁出,导致香港实际迁入大于迁出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许多移民海外的香港人又回流香港。不少香港人移民海外是因为对香港的前景有忧虑,移民的目的主要是到国外取得居留权,因此在取得所谓的“太平门”(居留权或外国国籍)之后,就回到香港谋生。据香港官方估计,在1994年以前移居海外的香港人中,至少有12%回流香港[(1)],就是至少有6万多人回流。

第二,香港吸收了大量的海外劳工,特别是海外家庭佣工。例如在1981年香港只有6千名海外家庭佣工,1995年达到了15.7万人。在1995年香港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1.9万名专业人士在工作。大量的劳动力进入香港,使香港的实际迁入人口远远超过迁出人口。

第三,虽然迁入香港居住的人口主要是来自中国大陆,但是也有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而表1只是反映了来自中国大陆部分,实际迁入人口要超过表1中迁入人口数量。

总的来看,香港是一个人口迁入大于迁出的地区。

表1 香港的迁出与迁入人口数量(千人)

迁出人数 迁入人口

1981 18.3 55.5

1982 20.3 54.3

1983 19.8 30.0

1984 22.4 27.5

1985 22.3 27.3

1986 19.0 27.1

1987 30.0 27.3

1988 45.8 28.1

1989 42.0 27.3

1990 62.0 28.0

1991 60.0 26.8

1992 66.0 28.4

1993 53.0 32.9

1994 62.0 38.2

1995 53.0 46.0

合计 595.9504.7

说明:迁入人口仅仅是中国大陆迁入香港的人口。

资料来源:[1]《香港年报》(历年)。

[2]HongKong Reprot.1991,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1,P235。

[3]R.J.迈因纳斯:《香港的政府与政治》,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年,367—369页。

二、迁出与迁入人口的特征比较

由于没有足够的统计资料,本文只能是就某些特征比较香港的迁出与迁入人口。

1991年离开香港的移民的几个人口特征是:在年龄上,移民中25—44岁的占47%,香港全体人口中这一比例是37%。移民中,拥有大学学位的占17%,香港全体人口中这一比例是4.6%。移民中专业人士和行政人员占35%,香港全体人口中这一比例是11%[(2)]。在1994年移居海外的6.2万人中间,有2.1万人属于行政、管理与专业人员,占移民总数的33.9%,1995年的这一比例是29.6%[(3)]。从这几个年份的资料可以推断,从香港迁出的人口中间,大多数是属于中产阶级和他们的家属。由此可见,香港的移民问题是与人才外流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合法移民变成香港居民在中国内地的亲属移民香港为主体。据1987—1994年的资料,合法移民中85%以上是亲属团聚,个别年份这一比重超过90%(见表2)。在亲属团聚中,以香港人在中国大陆的子女移民来香港的为最多,其次是香港人在中国大陆的妻子移民香港。迁入香港人口以亲人团聚为主,使得迁入者的年龄结构比较年轻,女性多于男性,表3的情况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表2 1987—1995年中国内地移民构成(大、%)

资料来源:《香港年报》(历年)

表3 1989—1991年从中国大陆到香港定居人口的年龄与性别

1989 1990 1991

年龄构成:<15岁

30.1 30.0 28.3

(%)15—34岁 39.8 39.9 41.2

35—54岁 22.5 23.5 24.0

>54岁

7.5

6.5 6.4

无资料 0.1

0.1 0.1

性别比(女=100)

63.1 62.6 61.6

资料来源:周永新:“大陆移民源源来港不绝”,《信报财经月刊》,1993年10期

从整体上看,中国大陆人口中文化素质高的不多,专业技术人员也不多,因此移居香港人口的总体素质不会高于香港本地人。同地因为从大陆来香港的人口中,未成年人和妇女比重非常高,可以估计其中高文化素质所占的比重不高。如果以人口素质的角度看,香港的迁出人口要高于迁入人口。

三、迁出与迁入人口的社会适应问题比较

移民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适应当地社会。这种适应的含义很广,包括文化上的认同、语言上的沟通、工作的寻找、住房条件和邻里关系的融洽等等。如果社会适应成功,那么移民也比较成功,如果社会适应失败,用著名的人口学家索维的话说:要么返回原居住地,要么是经常苦恼[(4)]。

对于中国大陆到香港的移民来说,有利他们社会适应的主要因素有:第一,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绝大部分香港居民是中国人。第二,许多移民有亲友在香港,特别是不少人是靠香港的亲友帮助才移民香港的。第三,移民香港的移民以广东人为主,大多数人语言沟通没有太大的问题。对于中国大陆到香港的移民来说,也有不利他们社会适应的因素,例如,中国内地与香港实行的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存在价值观的差别。香港与内地的生活方式,教育制度,甚至日常用语都有差别。

社会地位的相对向下流动,是影响一部分移多民社会适应的重要原因,这部分移民主要是来自大陆的知识分子。由于香港不承认中国大陆的高等教育学历(现在承认少数高校学历),大部分在国内受过高等教育的移民学历得不到尊重。同时香港是一个国际商业中心,英语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企业对雇员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大多数在大陆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的英语水平,明显不如在香港受高等教育的人。主要上述两个因素,使从大陆刚刚移民到香港的知识分子不容易找到与在国内地位相当的职业。

由于香港政府采取限额移民的政策,许多香港人的配偶要等很长的时间才能移民香港。例如,在福建晋江县有不少妇女嫁给香港人,这些妇女要排队等很长时间才能移民香港与家人团聚。以夫妻分居时间计算,1978年开始分居的要排队3—4年,1979年开始分居的要排队5—6年,1980年开始分居的要排队7—8年,1981年开始分居的要排队8—9年,1982年开始分居的要排队9—10年[(5)]。

与香港居民结婚的大部分是女性,因为不能及时移民香港,往往在大陆生孩子,结果是增加在大陆等待移民的儿童人数。从上述情况看,今后香港移民的社会适应问题可能主要表现为家庭主妇的适应问题和儿童的教育适应问题。因为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教育体制有很大差别,今后新移民的儿童教育适应问题要引起足够的关注。

相比之下,移居海外的香港人的社会适应问题要复杂得多。

根据对香港岛西区的一项调查,对649个被访者的问卷统计表明,大部分人对移民后的情况有比较清醒的认识。58.2%的人意识到移民后保持作香港同样专业工作的机会小,71.4%的人认为事业发展机会小,72.7%的人认为赚钱机会不如香港[(6)]。这些调查显示了香港人对移民后的生活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近年香港外迁的人口中,有不少是香港的企业家或者殷实人家,他们用其财富在迁入地购买房产,为自己营造一个舒适环境,也不必为生活奔波,这种人的社会适应问题并不大。另外,近年香港移民主要去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几个国家,这些国家已经有大量的华人(以广东人为主)的社区存在,这些通常称为唐人街的社区,其环境与气氛和香港并无太大区别,许多香港移民就是投入到这些社区中去,在这些社区,即使不懂英语,亦可应付生活所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交通工具日益先进,朝发夕至,已是正常的情况,移民很容易往返迁入地与香港。现代的通讯技术,使得移民很方便与香港的亲朋好友联系,这一切都有助于移民的社会适应。

然而上述的一切只能使移民的社会适应难度下降,并不能完全消除社会适应问题。一些移民到国外后,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他们的社会地位下降。据香港人事管理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65%的香港移民在加拿大只能找到较原先在香港时较次的工作,50%表示移民后收入下降[(7)]。

有些专业人士,因为考虑到自己在国外无法保持已有的社会地位,因而在取得迁入国的居留权后,自己重新回到香港工作。也有一些人,自己仍留在香港,把妻子儿女移居外国。按一些国家移民法规,移民迁入后要在该国住满三年才能取得永久居留权,因此那些家眷移居国外的人,就不得不两地分居。在香港有个名词“太空人”(家里的太太走了)就是形象地表示这种状态。

从整体上看,无论是从香港迁出还是迁入香港的人口,虽然其社会适应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基本上是成功的,因此为源源不断地迁出与迁入人口作了准备与鼓励。

四、迁出与迁入人口的互相影响

迁出与迁入人口的互相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里只是要指出,香港大多数人口是移民的后裔,对今天的香港移民有所影响。在一些人口迁移研究中发现,已经有过一次迁移经历的人,更容易再次迁移。因为这些人有了移民经验,比较容易作迁移选择及迁移后的适应,这些在香港似乎得到证实。

香港人不是移民就是移民的后代,大多数人具有丰富的移民经验,近年来许多从香港迁出的人,原先就是从中国大陆迁移到香港的。根据对2,471个在1984年7月到1987年12年间到加拿大的企业移民的调查,其中748位香港移民中,而这748位香港移民中在香港出生的仅300人[(8)],也就是说,将近60%的香港企业移民是从中国大陆迁到香港,然后再从香港移民到加拿大的。

香港中文大学学者刘兆佳认为,香港居民有功利的家庭意识,其基本原因之一是,战后大量中国移民迁入,移民的心态是逃避政治,在香港生活的基本活动是经济性的。又由于战后香港的社会福利制度差,家庭必须依靠自己解决问题,因此有一种以家庭为本位的意识和行为出现。如果这种观点成立,就能估计香港将会引发以家庭成员为网络的连锁迁移行为。

根据刘光佳的观点,香港学者李明颙认为[(9)],今后移民数目会越来越多,其原因是:第一,移民活动产生连锁作用,而通过家族组织或其他亲密关系社会网络的渗透影响,移民人数递增,因而牵连愈广。第二,当移民人数增多时,一些和香港前途完全无关的社会因素,如家族团结,群体压力,以至于参考群体的影响会逐步介入,换而言之,有更多非政治因素推动移民人数上升。第三,当移民人数越来越多的时候,移民的机会成本下降,特别在于不是与亲友离别,而是与亲友团聚,不是到一个陌生环境,而是到一个熟悉的环境。这些因素都很容易加剧移民潮。根据这种观点,今后香港的人口外流始终会保持一定的数量。

表4中的资料或许可以为两位学者的观点提供支持,从中可以看到,除了富裕阶层之外,移民在海外的亲属关系数量超过没有移民的人。

表4 香港居民平均在海外的亲属关系数量

社会阶层 移民 非移民两者平均

富裕 0.61

0.87

0.67

小资产者 0.69

0.54

0.56

中下层0.53

0.50

0.50

工人 0.72

0.36

0.38

资料来源:Janet W.Salaff:"Social Network of Chinese Diaspora:HongKong Emigrants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五十年(1945—1994)海外华人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香港大学,1994年。

注释:

(1) 《香港年报》1996年卷。

(2) 《明报》,1992年3月4日。

(3) 《香港年报》1995年与1996年卷。

(4) A.索维:《人口通论(下)》,商务印书馆,1982年,P296。

(5) 《中国国情丛书·晋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P301。

(6) 陈建强等:“人才外流与对策:中西区居民意见调查”,1989年10月。

(7) 《明报》1986年10月12日。

(8) 吴仲贤:“离乡背井,挟资走天涯”,《信报财经月刊》,1990年12期。

(9) 李明颙 “移民潮与过客情结”,《信报财经月刊》,1988年1期。

标签:;  ;  ;  

1981年以来香港移民人口的比较分析_移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