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东高考文科综合地理的启示_地理论文

2010年广东高考文科综合地理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东论文,启示论文,文科综合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0年广东高考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新模式的第一年。2010年的文科综合地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011届的高三文科综合地理如何备考复习?新一届高三学生应做好三个转变:观念的转变,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书本知识到应用能力的转变。

一、观念的转变

观念的转变——重视地理,学好地理。广东高考新模式中的文科综合科目满分值达300分,在文科类考试科目组750分的总分中占有较大的权重,对学生高考总分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备考复习一定要重视文科综合,学好文科综合。而文科综合中的地理则是一个文理兼备的科目,且带有较强的理科思维,这往往是文科生的弱项,是制约文科综合科目夺取高分的瓶颈。由于种种原因,学生过去学习地理,学好地理的观念较淡薄,且地理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跨越的时间、空间尺度大,文理兼备,使学生积聚的不懂知识和没解决的问题较多,学习困难较大。由此看来,地理制约着文科综合,文科综合影响着高考总分。新一届高三文科学生在备考复习的进程中首先要做好观念的转变——重视地理,学好地理。

二、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

感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要认识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必须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做好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就是通过备考复习,把片面的、零碎的和不牢固的认识,转变为全面的、完整的和牢固的知识体系。这方面,应把握好基础、过程、区域和实际四方面。

1.牢牢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复习

2010年高考文综地理重视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如区时计算、气候类型与特征、城市发展、人口迁移、环境问题、工业布局等。因此,在高三备考复习中应牢牢抓好学科主干知识的复习,注重基础知识复习,这方面要把握好三点。

(1)正确、准确、完整理解和掌握各知识点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如“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第3题(以下引用只列题号)”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大约20%,主要原因是

A.冰雪融水增加 B.冻土面积扩大

C.青藏高原抬升

D.湖面蒸发增加

该题涉及的知识点是青藏高原上的湖泊的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正确掌握该知识点,知道冰雪融水增加,导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准确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如第2题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1),可知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准确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就是要理解和掌握好该知识点与相似知识点的异同。如要正确解答该题,除正确掌握读图技巧外(通过正确读图可确定A、B错误),还要准确掌握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与高原山地气候的异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都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少雨,所不同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零度,而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小于零度,故D错,高原山地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很相似,但两者的最大区别是夏季气温,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而高原山地气候夏季温度较低,C正确。

完整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如第9题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D)

A.导致气候变暖 B.引发草场退化

C.引起地表水体酸化 D.增加土壤肥力

要较完整理解和掌握“沙尘暴”这一知识点体系,须掌握“沙尘暴”的概念、成因、时间、路径、范围、影响、措施等,各分点下又包括若干内容,如“影响”这一分点又包括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正面影响又包括减轻酸雨危害,增加土壤肥力等,土壤肥力包括有机质、矿物质、空气、水分,沙尘暴主要是增加了土壤的矿物质。

2010年高考重视基础知识的考察,如秸杆的综合利用,气候类型的判断,冰雪融水增加导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城市化,区时计算等。这些都是很基础的知识与常识。因此,在高三备考复习中要牢牢抓好学科主干知识、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正确、准确、完整地知道、理解、掌握各知识点的概念和实质。

(2)注重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如通过海拔求两点间的相对高度,这是最初级、最基础的认知层次,属水平考试。而高考常要求把握的是知识点间的联系,如气温、气压、海拔三个知识点间的联系。

例如,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B)

A.1000m—1667m B.1333m—2000m

C.1333m—1667m D.1667m—2000m

这道题就要求掌握气温和相对高度两知识点间的联系,才能准确解答。

(3)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很重要,使我们能站在一个更高更完整的知识体系角度去理解、审视各知识点,可以对各相关知识点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与把握,可以对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有一个较系统较完整的认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一是通过系统复习,二是通过系统训练来不断完善。

2.注重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也是高考考查的一大重点,2010年高考文综地理共13题8幅图,有些考生对区域不能进行准确的定位,将“北美洲”答成“美洲”“非洲”等,有答案就在图表信息中,只要稍懂看图表即可得分,但仍有不少考生未能做到获取有效地理信息。因此,图表信息的解读仍是高三备考复习的重点,很多地理知识借助图表学习、记忆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图表信息的解读学习与训练应贯穿于整个高三阶段,学生要学会各种地理信息的解读规范,解读技巧。

(1)学会提取信息。提高阅读文字材料、图像材料、表格材料的能力。文字材料的阅读要注意关键字词的把握,因果关系的提取,限定因素的把握。图像材料的阅读要注意规范读图。如读地图,首先读图名,其次读图例,再次读内容。读图要按一定的顺序读,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读图才不易漏读。又如读坐标图要注意读图名、坐标、图例、内容。读图要学会提取有用信息,如一些景观图、漫画等要学会寻求信息点,学会提炼其中的价值取向。表格材料的阅读,要注意表格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隐含其中的规律,其量和质的变化,总量和均值,绝对数和相对数等。例如,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图3),完成5~6题。

5.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C)

A.西南区

B.西北区

C.南方区

D.北方区

6.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B)

A.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

这两题的启示是只要按二维坐标图的读图规范解读,注意读图名、坐标、图例、内容和结合题干的限制条件,问题其实很简单。

(2)规范。规范化应贯穿整个备考复习和高考过程。学习、复习过程的规范,实际上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如答题有答题程序的规范。有些同学可能考试紧张,或为了赶时间,解题思路不够严谨规范,以至失分。不论解什么题,都有一定的思路一定的程序,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层层递进,终能解答。如[第2题]气候类型的判断,比较困难,但我们按四部曲的程序去解答(①看最热月平均气温——判断所属半球;②看最冷月平均气温——判断所属温度带;③看降水类型——判断所属气候类型;④验证,就容易得多,也不易失误。答题都有一定的规范,我们一定要遵守,规范出成绩。一些字词的表述,一定要符合学科规范。量算的精度,一定要精确规范。如不少同学,对方向的表述就极不规范,把南方表述为前方、下方。

(3)学以致用。2010年高考也反映出部分考生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欠缺,运用地理专业术语进行表达的能力欠缺,解题的针对性不强。因此,复习过程要注意学以致用,注重培养运用地理学科知识去说明、判断、分析、评价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时事、热点的能力。这方面要把握好三点,一是要培养发散思维,大范围调用知识的能力。二是学会迁移知识。高考地理试题的素材、背景基本脱离教材,直接从教材中寻求现成的答案、仅凭记忆就能直接作答的题目基本不存在。因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重要的一环。而这种能力最基础的训练就是在新情境中学会迁移、套用知识。三是会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运用地理专业术语表述,学会就事论理。

3.加强区域地理学习

2010年高考题触及区域背景的题目不少,如我国29°N附近甲、乙两地的气候,青藏高原上的湖泊,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示意图,内蒙古的区域特征等。因此,备考复习要加强区域地理学习,包括区域地理中的空间定位和空间评价。

空间定位是区域地理备考复习的基础,是准确进行空间评价的前提。因此,区域地理备考复习首先要抓好空间定位这个基础。而地图是学习地理最经常、最重要的工具。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差异性、规律性、相互联系,都能在地图上反映出来。可以说,区域地理备考复习必须借助地图,这是其他学习手段无法代替的。空间定位离不开图,空间事物的记忆也必须借助地图。因此我们必须多用图,多填图。空间定位的基本方法:①依据地理事物的地理坐标定位;②依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③依据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定位;④依据图表、文字材料信息定位。

空间评价的基本方法:①综合法;②比较法;③完整性;④就事论理;⑤区域背景下各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⑥规律性与特殊性;⑦关注区域比较优势;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适当关注热点

2010年高考重视对现实生活中热点地理问题的考查,如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出口商品生产的碳排放、工业园区的规划、城市建设等。新课标关注有用地理,生活、生产实际,社会焦点、热点问题经常是地理高考试题的切入点。因此高三备考复习应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生产实际相结合,适当关注热点。这种结合与关注,要注重与地理主干知识相结合,学会运用地理知识与地理原理分析、说明、阐释、评价和解决现实中的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

三、书本知识到应用能力的转变

1.加强有效训练

高三备考复习中,要特别注重加强有效训练。一是要加强,备考复习中,常出现一种繁体字现象,学生对一些知识点和某些问题,只是认得出,而做不出。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进行有效的训练,没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有用、能用的知识,没能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转化为应用能力。同样,在备考复习的历次测试中,我们也常常感到,做题时觉得很难很难,无从入手,但老师讲评时,却又觉得很容易。其实,不是我们不懂这些知识,而是不懂应用这些知识,没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因此,必须加强有效的训练。二是要有效,要在高水平上复习训练,少做低水平的、简单重复的复习训练。应精选典型例题解读,精选练习题训练、巩固,通过变式训练强化,真正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2.注重复习

备考复习中常易出现的一个误区是题海战术,祈求通过题海训练掌握知识,然而常又效果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钻进了题海,而没能跳出题海。有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只有跳出庐山,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庐山,才能真正认识庐山。备考复习亦是如此,强化训练很有必要,但训练之后,必须强调复卷,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在哪里,错在何方,得到什么启示。错的地方,一定要用红笔认真改正,这对临考前的最后复习很有用。得到的启示要牢记,往后很管用。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新模式带来的新变化,高三文科综合地理备考复习应做好观念的转变,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书本知识到应用能力的转变,相信明天会更好。

标签:;  ;  ;  ;  

2010年广东高考文科综合地理的启示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