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联系,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与协调发展,是一种“超越课堂,超越学校”学习模式。本文从内容、方法、过程、评价等方面阐述了小学低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的特点。
关键词:《新课标》 低年级 开放性 学科整合 直观 学习兴趣
《新课标》对于综合性学习在第一学段有明确目标:“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虽然没有明确的安排,却要求作初步的渗透。这为老师们设计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小学一、二年级儿童思维还带有学前儿童的特征,一切以兴趣为主,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要想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因此低年级语文综合实践课所独有的开放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闪现创造的火花。
一、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 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自足,而是开放性的、向着深广的时空延伸。《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在儿童的社会生活中有丰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儿童的游戏,儿童的吃穿住行,儿童身边的科学技术,社区,环保……都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素材。
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有一组以“关爱家人、尊敬长辈”为主题的课文,学习时正值“三八”前夕,我抓住契机,利用课文引导学生进行了综合性学习:由课内延伸到生活,让孩子们回忆家人对自己的爱,学生的表达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充满了童真浓情。接下来让他们说说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孩子们众说纷纭,气氛相当热烈。最后布置了两个作业:一、送一件爱的礼物给妈妈。二、为妈妈做一件表达爱的事。课后,我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作业完成情况。通过家长反馈,得知百分之九十五的孩子认真完成了此项实践性作业。后来又专门开展了口语交际活动,让孩子们讲一讲自己送的礼物、做的事。活动中,孩子们展示了自己制作的节日礼物或贺卡,回顾了给妈妈的祝福语。说得好的同学,我鼓励他撰写成短文,修改后投到“红领巾广播室”里对全校播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孩子们真正将课文中领悟到的和我们德育渗透到的“孝道”与“感恩”通过各种形式表达了出来,读、说、演、唱、画、写等各种能力得到了培养,在学会做人的同时学习语文、学会感悟与表达。
二、活动方法的开放性
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资料搜集工作是整个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重要方面,因此,这个环节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做到最好。因为学生年龄小,有些资料搜集时难度会大一些,这样,在布置活动时,让学生寻求家长的帮助是很有必要的。鼓励学生寻求家长帮助,是重要途径之一。有些活动,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来进行。作业也可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将共同的研究性学习成果上交。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还要选好小组长,以便能够协调小组的活动,形成较为完整的学习报告。比如,一年级学习了《自选商场》、《菜园里》之后,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认识不同商品和蔬菜(还可扩大为其他植物、动物)的实践活动,分组时注意把不同生活环境之下的学生分配在不同的区域,去观察不同的事物。先分工,后汇总,最后形成一个较好的总体作业。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自主探究的机会,又可以给学生提供团结合作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
三、活动过程的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都十分突出其开放性。就课程目标而言,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殊需要;就课程内容而言,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就课程结果而论,学生全部活动中的体验是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进一步而言,活动时间随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很难规划在某一时间完成某一任务;活动空间也是开放的,“世界即教室”,“教室是解决问题的实验室”。某些活动可能是在学校“教室”里完成的,某些活动可能是在大自然“教室”里进行的,某些活动可能进入互联网“教室”,在虚拟的空间自由穿梭。活动管理更是开放的,有学生自我管理,有学生小组管理,有教师的管理,也有班级学校、地方甚至跨区域的管理。
小学可以经常开展“生活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而一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大,为了增强识字的趣味性,加大识字量,巩固已认识的字,我们让学生认自己生活中的字,如食品包装纸、同学的名字、商店名称、学习用品、路牌站台上的字。利用身边的语文学习资源,学生养成了时时识字、处处识字的意识,向人人学字的习惯。这样的学习需要组织交流汇报却不用监管,常常能持续一年甚至多年。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版。
[2]郭元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版。
[3]张燕玲 袁建桥 《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百例》.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2月版。
论文作者:马志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2月总第2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8
标签:开放性论文; 语文论文; 学生论文; 综合性论文; 作业论文; 孩子们论文; 儿童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2月总第2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