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4年Bárány协会第23届国际大会在法国巴黎闭幕(论文文献综述)
杨荷泉[1](2021)在《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是地球上的“文化动物”,人类一方面生活在“物质世界”,另一方面也生活在“精神世界”。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传播接受与评价研究,构成了当下世界各国文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成长与壮大,既离不开中国古代文学源头活水的滋养,也离不开世界文学和异域文化的引导交流。客观来说,长期以来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交流,是不对等的:引进来的外国文学多,走出去的中国文学少。在中外文学的互动过程中,中国文学相对处于弱势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和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力度不断增大,助推了当代中国文学走出国门进行跨文化传播和对话。一批中国作家作品受到了国外出版机构与媒体、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和欢迎,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国外对中国现实和当代文学的成见和感知。目前在国外,不仅有一批喜欢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读者和汉学家,还出现了致力于研究现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纯学术期刊,如俄亥俄州立大学早在上世纪就创刊的《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就是很有影响力的汉学研究期刊。21世纪初,余华《兄弟》的出版在国内引发了较大反响,之后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价值高低的争论,一度成为文学圈内外争执的一个热门话题。这种学界内部的纠结和媒体外部的炒作,已经对当代作家创作心态和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无论是对当代文学的总体评价,还是对当代作家的个人成就,总会有一些褒贬不一的声调,众声喧哗地纠缠在一起,甚至呈现出一种两极化的评价趋向。其实,关于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或者说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评判,视野可以扩大一些。我们既不能只站在中国的视角,也不能仅站在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或者其它某一个国家的视角,而应该站在当下世界文化交流发展的立场和高度,以世界文学的眼光和跨文化传播接受的效果,来客观理性地看待和评估。作为“跨文化对话与想象”的一个案例,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余华在中国当代作家里不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其作品并不算多,但几乎都“出门远行”,而且其作品在国内外的反响与评价,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文化景观。中文版和外文版“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的不同接受情况,其原因值得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者关注和反思。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和附录几部分构成。绪论部分解释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探讨余华作品在不同的读者和研究者之间引起争议的原因。本文在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和国内馆藏数据库下载搜集有关材料的基础上,分类梳理了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传播与接受研究的中外文资料。同时,根据余华本人提供的作家版权输出情况统计表,笔者整理出了 38种外文语种翻译、出版的余华作品的详细信息。这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和起点。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首先考察余华作品在国外的传播情况,梳理余华作品在国外尤其是英语世界的译介、销售和读者评价情况。然后,从余华作品的翻译、出版、改编与演出等环节,系统总结了余华“中国故事”出门远行的经验。第二章是关于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内容的研究。主要是评述国外学者对余华作品中人性的异化、暴力与死亡等方面的主题研究以及历史创伤受难者的男性气质、作为商品和暴力受害者的女性身份、被温情遗弃的孤独者形象等人物方面的研究。第三章是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形式的研究。首先是关于余华对中国传统文学语言的颠覆与创新、复调话语的反讽与戏仿;其次是对余华作品里的呼喊、夜晚、善恶者的不同死亡等象征意味的解读;再次是对余华小说多层叙述以及时空压缩等技巧的研究等。第四章是英语世界对余华的比较研究。有一些国外研究者分别从冷漠与荒谬的虚无主义创作视角、表现堕落青年的当代成长小说、对历史真实的超越和拒绝姿态以及对严肃文学的坚守等方面,对余华和他同时代的先锋作家残雪、苏童、格非和莫言的小说文本做出了比较研究。由于没有发现将余华和国外作家比较研究的专题论文,目前本章是余华和中国作家的比较研究。第五章从“两个余华”和“两种余华作品”入手,探讨接受者眼里“伟大作家”和“通俗作家”的“小说家余华”和“散文家余华”的不同面相,以及“母语版余华作品”和“非母语版余华作品”的关系,并比较“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接受的不同情况,再由此引发“两种中国文学”关系的思考。这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也是新的研究起点。像余华这样表现中国题材的文学作品,都是有别于“历史中国”与“地理中国”的一种“文学中国”文本,其作者不仅仅是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其文本语言的种类不但有中文,也有外文;其文本形态既包括中国作家用中文母语原创的“第一文本”,也包括其被翻译和再创作成非母语的外文版“第二文本”。这两种文本分别构成了中文版和外文版的“两种中国文学”。两种文本构成的历史,才是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然而,目前大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只能算作是一种“单向度”的“第一文本”文学史,许多传播到国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第二文本”,已被历史长久地“活埋”。结语部分从余华作品在国外的获奖情况,以及余华成为国际文学论坛主要研讨对象的事实出发,论证了作为一名中国的作家,“中国的余华”已然是“世界的余华”。附录列举了余华到国外参加文学活动的大事记、余华作品外文版出版年表和余华作品外文版的部分封面。这些文字和图片是支撑这篇论文论点的佐证材料。目前,走向国外的中国文学还有不少困难,这既有文学外部的问题,也有文学内部的问题。它涉及到宣传、翻译、出版、市场、意识形态等文学外部的诸多元素,这些元素犹如一双双有形和无形的大手,影响了一个作家作品的时空跨界的程度。但是,反观走出国门的余华作品,真正优秀的作家与其优秀作品的“出境与跨界”,其文学内部的元素更加重要。余华不同于中国当代作家里的某些人,在国外的影响仅靠一本书,轰动一时,却又昙花一现。国外读者和汉学家对余华的接受和研究,是基于他们对余华文本“内部风景”的着迷。余华以一个作家的良知,不但叙述了底层人物“眼泪的宽广”,写出了“一个国家的痛”,而且用了许多西方人非常熟悉的现代叙事方式,表达了尊重生命和悲悯弱者的博大情怀。余华作品不仅是国外读者“读文学-看中国”的社会文本,而且是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文学文本。余华被译介到国外的作品,虽然都经过翻译环节的再创作,但是,由于其主题、人物、叙事和语言等“文学内部”的文化景观非常迷人,受到国外读者持久的欢迎。余华的某些作品,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的经典文本,也是当下世界文学的经典文本。本文的创新性:一是在全面考察了余华作品在国外译介出版传播的背景下,从内容和形式以及作家比较等方面,系统梳理和探讨了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传播和接受研究的情况;二是首次提出并阐释了“两个余华”“两种余华作品”和“两种中国文学”的概念;三是提供了不少国外关于余华作品的评价和研究的外文资料。本文研究的意义:从英语世界传播与接收的国外视角,重新审视了备受争议的余华作品的价值,以及余华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希望借鉴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不同接受的案例,为当下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一点有益的经验。本文不足之处:一是由于时间、精力和能力的限制,收集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评价和研究的资料不够齐全;二是论文偏重于文献资料的梳理,在理论概括和提升等方面,显得较为薄弱。比如由“两种余华作品”引发的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两种中国文学”的关系和互动研究,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对这些相关话题,只是提出自己的想法,由于不是本文的主要论题,所以未能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张艳林[2](2021)在《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文中认为李双江是中国声乐“美声民族化”实践探索中的一个代表,他的演唱以西洋“美声唱法”为基础,继承中国传统唱法中的润腔手法,秉承“情”“声”“字”“趣”“味”的歌唱要诀,构建了丰富的“歌唱意象”,形成了“中西结合”的独特唱法,在一段时期内影响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中西声乐的历史文化为其产生提供了文化“土壤”,“气、声、乐、意之和”是其技术特征。其歌唱的语言表达、润腔处理和情感表现体现其浓郁的民族化特征,其“三位一体”的“姿态”表演、二度创作手法以及听众的“期待视野”等内容反映出其独特的审美接受特点,演唱中的“歌唱意象”的创造和运用表现出其独创的美学特征。李双江歌唱艺术,从中国戏曲、民歌和书法艺术中吸取艺术精华,其少年的励志、青年的学习、中年的实践构成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真”与“和”并存于其歌唱艺术之中,其“真”大于“和”,“真、善、美”结合,构建了歌唱的“自由”之境。
杨安文[3](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宋凌琦[4](2018)在《Golem-20世纪早期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美学研究》文中提出虽然20世纪初表现主义建筑如流星转瞬即逝,但却具有极大能量及意义。表现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短暂却意义深远。表现主义建筑,在作为普遍思潮的短暂时间内它曾是社会政治和文化转型的隐喻,同时也是对新技术和材料的严肃思考;它曾引起过激烈的辩论,也曾被给予过深切的热望。考虑到它曾作为含义含混的标签赋予过不同的人和作品,那么特定意义上的“表现主义建筑”是何时出现的?表现主义建筑的思想根源又是什么?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语言是以何种秩序显现,其形式语言的特点又是什么?要理清这些纷乱的线索,真正进入,必须回到它的现场。因此,这项研究将通过概念的厘清,结合历史和时间节点,以表现主义的核心群体肖像的描绘与典型作品为基本分析对象,探讨幻想、观念甚至对道德秩序的直觉,被转译成建筑语汇的途径。本文首先对表现主义建筑的相关概念以及相关团体和人物进行了脉络梳理,范畴划分;在此基础上,从知觉、情感以及意志的角度出发对表现主义建筑进行了探讨,认为作为感官的身体以及情感和意志三者的实验性、经验性和超验性并存形成了表现主义建筑的认识论基础;第三章着眼于表现主义建筑的认识论基础向形式思考的转换,指出表现主义建筑基本形式思考的传统与现代性来源,着重论述了感官认知中的视知觉与运动、抽象形式语言的来源与发展、基于形式与功能(美与善)思考框架中的建筑形态学的机械性与有机性、表现主义建筑对哥特式与现代性的反思等;第四章主要探讨了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思考如何落实为具体的建筑及材料语言,特别关注了空间这一建筑语言概念的诞生、表现主义从感官到灵魂的色彩理念、玻璃等建筑材料的美学批判等;文章随之探讨了表现主义建筑的审美特征,并将之归结为以崇高与粗蛮为代表的现代性对以优美与精致为代表的文艺复兴以来美学思想的超越,并且其特有的神秘性与象征性一方面显示了对中世纪传统的继承和对启蒙的反思,另一方面作为其实证性和科学性的反面又凸显了表现主义建筑思潮内在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此外,虽然作为现代主义建筑主流思想的落选者有其内在原因,但其衰落更直接地表现为审美政治化、审美经济性以及民族心理选择的结果,这一点在最后一章——第六章中进行了探讨。
戴进[5](2016)在《国际足球报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足球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语言的多样性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当今世界足球水平最高的地区首推欧洲、其次是南美,欧洲同时又拥有最悠久的现代足球报道历史、以及发达的传媒市场,中国足球报道也具有自身的特征。国际足球报道在形成自身特色和经验的同时也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如足球报道体现的文化多元化程度是否已经超越了奥林匹克文化整体传播水准?国家意识形态对足球报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新媒体环境和传播技术给足球报道带来了哪些新的挑战?国际足联等体育组织的传播策略与足球报道呈现出什么样的关系状态?国际足球报道版权市场现状对足球报道形成了怎样的冲击?为此本文拟主要从六个方面对国际足球报道进行研究、并试图寻找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从而为中国足球报道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针对国内外关于足球报道、体育项目传播和比较新闻传播及跨文化传播等领域的研究形成了文献综述,这成为本文研究的基础。第二章本体论对足球报道的自身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足球报道的国际化趋势和跨文化传播、小众化传播趋势下的专业化要求、现场化报道规律下的细节化呈现等内容。第三章业务论研究了现阶段足球报道业务发展现状和问题,以2014年巴西世界杯报道为例,梳理了巴西、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报道的特点和风格,分析了中国世界杯报道的特征、并对世界杯报道的互动性传播进行了研究。第四章观念论探讨了国家意识形态对足球报道的影响,在分析足球运动与政治关联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在国家“维护”观念背景下足球报道的典型作用、民族主义情绪与媒介霸权对足球报道的影响等问题。第五章组织论研究了国际足联等体育组织的传播策略对足球报道的影响,分析了国际足联等机构通过掌控传播主动权、提升专业性报道要求、保护广告赞助机构利益、积极传播自身价值观等方式对足球报道形成的影响。第六章版权论探讨了国际足球报道版权环境对足球报道产生的作用,在厘清足球赛事着作权性质的基础上,以电视转播为重点研究了足球报道版权现状、国际版权市场特征及对足球报道的作用。第七章本土论在梳理中国足球报道风格演变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的足球典型报道、地域性冲突等特色问题,探讨了在国际足球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足球报道如何立足本土文化、以在变革和发展中的坚守去实现在坚守中的发展。通过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在国际足球赛事组织专业化构建的背景下,足球报道呈现出传播理念跨文化接轨、传播范围全民化推广、报道版权细分化维护、传播品质公平化提升、传播技术分众化制作等规律性特征。中国足球报道应当在坚守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把握足球报道的规律,通过广泛学习其它国家的先进文化和报道经验、努力实现中国足球报道方式和内容的提升。
廖红宇[6](2010)在《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的范围是钢琴传入福建至今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史,包括钢琴演奏、教育、创作以及相关产业等方面的发展与演变,福建籍钢琴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以及在福建工作过、对福建钢琴音乐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相关人物及其相关事件。笔者试图通过较为广泛而深入地查考福建的民国档案、民国报刊、地方文献、当代刊物、网络资讯等相关史料,结合访谈见证福建钢琴艺术发展的前辈,运用历史学、音乐学、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梳理,以科学审慎的态度对待史料,尽可能真实地还原福建近现代历史上钢琴音乐的发展脉络和整体面貌,总结其发展缘起、阶段特征,深入探究钢琴音乐与地方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密切关联。力求开拓中国钢琴艺术发展史的研究思路,充实中国钢琴艺术史的区域性研究成果,为福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提供钢琴音乐发展方面的资料和补充。全文共分五章,前四章结合福建近现代发展阶段的历史背景,梳理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四个历史时期(萌芽期、初步发展期、曲折前进期和逐步繁荣期)的各个方面。第五章分析了福建钢琴音乐发展的三个特征,从近代基督教传播、福建人文地理、闽南文化三个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探究福建钢琴音乐发展的成因。本文认为:钢琴音乐是福建文化发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近代以来福建文化的整体发展同步。福建的钢琴音乐发展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和开放性特征。时代变迁、文化发展的需要对福建钢琴音乐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福建音专钢琴教育和鼓浪屿钢琴文化在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前者在20世纪上半叶的福州地区,后者在闽南地区,受不同地域文化的作用和影响,两者的发展特征和时代意义不同。尤其是独具一格的鼓浪屿钢琴文化,在近代基督教传播与闽南海洋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下,形成了鲜明而突出的区域性特征,成为闽南文化的新生事物之一,是中国新音乐发展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对于当代中国钢琴音乐发展具有显着意义。
胡振宇[7](2006)在《现代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城市体育设施迎来了一个建设高潮。一方面,现代体育和处于加速发展时期的城市对体育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体育设施建设特别是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已不仅仅是场馆单体的建设,而同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北京2008年奥运会场馆设施的建设即是实例和佐证。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已成为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论文以我国城市为背景,在国内外基础资料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现代体育为导引,论述了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并结合实例,探索了我国城市体育设施建设特别是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及其具体表现。在以上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视角下的现代体育设施建设的策略和思路。国内以往对现代体育设施的研究偏重于单体场馆设施的研究,有关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成果还不多。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丰富这方面的内容尽一点微薄之力,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将有助于我国城市体育设施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可为我国以后的城市体育设施建设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全文共分为九个部分。绪论。论述了选题的背景和依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等。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建构了论文的整体框架,并对论文的格式作了说明。第一章体育与城市生活。本章首先界定了体育的概念与本质,接着描述了国内外体育特别是现代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现代体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各自特点,论述了现代体育与城市生活多方面的相互联系。第二章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是本论文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本章首先明晰了体育设施、城市发展、城市化等重要概念,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即一方面现代体育设施建设受限于城市发展,另一方面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发展,特别是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还有着明显的“催化”和推动作用。最后阐述了我国城市发展对现代体育设施建设的新要求。第三章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鉴于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密切关系,本章对此进行了重点研究。本章首先分析了大型运动会的概念和大型运动会对体育设施建设的要求,接着结合国内外实例,从城市规划布局、城市形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经济、城市科技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的相互关系。第四章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赛后利用与城市经营。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赛后利用问题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难题。本章论述了赛后利用和城市经营的概念,分析了我国体育设施赛后利用的现状和赛后利用不佳的原因,试图从城市经营角度探索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赛后利用的思路和运作方式。
佘云霞[8](2005)在《国际劳工标准:演变与争议》文中指出本论文以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结构-功能分析以及博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以多个案例分析作为基本出发点,研究目前国际上一个尚无定论的热点问题,即国际劳工标准问题。本论文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为背景,以主权国家和跨国公司为代表的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分析考察全球实施国际劳工标准的方式入手,系统研究了在全球地区性自由贸易协议谈判和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中附带劳工标准的谈判方式,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际劳工标准,是指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处理劳工问题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虽然国际劳工标准是一种规范全球范围劳工事务的制度,但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尚不存在实施这一劳工标准的国际义务和责任框架。即在劳工标准的实施方面,并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强有力的国际规则。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这一问题也构成了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一个难以调和的分歧点,争论的焦点在于劳工标准的实施是否要同贸易协议挂钩。对于是否和如何实施核心劳工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标准,也是有争议的。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坚决反对将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 现实已经证明,仅靠自愿批准国际劳工公约是不足以有效地实施国际劳工标准的。但这一问题在国内外的学术研究中并没有引起充分的注意,尤其国内还尚无人对此进行研究。上述这些问题都是本研究所关心的。本论文分析了国际劳工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的几种主要方式:批准国际劳工公约、软法、贸易协议、普惠制和生产守则等,但这些方式所起的作用不是等同的。 本研究对国际劳工标准的实施进行了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其目的在于揭示国际劳工标准具有全球公共物品的特性,而这种全球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机制是谈判。近年来公共物品的需求同世界范围内地区一体化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本论文重点分析通过双边的和地区的自由贸易谈判的方式来实施劳工标准的问题。劳工标准在各个层次的谈判结果是不一样的,有些层次的谈判已经有了重大的突破,并达成了协议;但有些层次的谈判则已陷入“囚徒困境”。
程俊萍[9](2004)在《2004年Bárány协会第23届国际大会在法国巴黎闭幕》文中提出
二、2004年Bárány协会第23届国际大会在法国巴黎闭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Bárány协会第23届国际大会在法国巴黎闭幕(论文提纲范文)
(1)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资料搜集整理情况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余华作品在国外的传播与经验 |
第一节 余华作品在国外的翻译出版与销售 |
第二节 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和评价 |
第三节 余华“中国故事”出门远行的经验 |
第二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内容的研究 |
第一节 人的异化、暴力与死亡 |
第二节 历史创伤受难者的男性气质 |
第三节 商品和暴力受害者的女性身份 |
第四节 被温情遗弃的孤独者 |
第三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形式的研究 |
第一节 语言和语体 |
第二节 象征手法 |
第三节 多层叙述 |
第四节 空间和时间 |
第四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和有关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余华与残雪:两种虚无主义创作视野比较 |
第二节 余华和苏童:当代成长小说及堕落青春的塑型 |
第三节 余华与格非:对历史的超越和拒绝 |
第四节 余华和莫言:类型文学时代里的严肃文学坚守者 |
第五章 国内外“两种余华作品”和“两种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两个余华”与“两种余华作品” |
第二节 “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的接受比较:以《兄弟》为例 |
第三节 “文学中国”的不同文本与“两种中国文学” |
结语 中国的余华世界的余华 |
一、站上了世界文学的领奖台 |
二、国际文学论坛的专题作家 |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当代文学 |
附录 |
一、余华国外文学活动大事记 |
二、余华作品外文版出版年表 |
三、余华作品外文版部分封面 |
四、余华中文简繁体作品清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的项目 |
附件 |
(2)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几对概念 |
四、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歌唱艺术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美声唱法”的史学考查 |
一、产生与确立 |
二、发展与繁盛 |
三、分流与多元 |
第二节 民族唱法的历史背景 |
一、积累与沉淀 |
二、传播与推进 |
三、土洋之争 |
四、中西结合 |
第三节 “美声民族化”的艺术历程 |
一、歌唱定位 |
二、根植于传统 |
三、军旅实践 |
四、历史贡献 |
小结 |
第二章 歌唱的技法特征 |
第一节 呼吸技法 |
一、“美声”呼吸理论 |
二、李双江的呼吸理论 |
三、歌唱呼吸的再认识 |
第二节 共鸣技法 |
一、“美声”歌唱的共鸣理论 |
二、李双江的共鸣理论 |
三、共鸣方法的再认识 |
第三节 “哼鸣”训练 |
一、“哼鸣”唱法 |
二、“哼鸣”练习 |
三、“哼鸣”唱高音 |
第四节 歌唱之“三和” |
一、气与声和 |
二、声与乐和 |
三、乐与意和 |
小结 |
第三章 歌唱的民族化方式 |
第一节 语言表达 |
一、横韵竖唱、宽韵窄唱 |
二、后韵前唱、窄韵宽唱 |
三、前韵后唱、竖韵横唱 |
四、其他方法 |
第二节 韵味呈现 |
一、装饰音润腔 |
二、速度与力度变化 |
三、断音与音色之韵 |
四、特殊的韵味 |
第三节 情感表达 |
一、构建歌唱情境 |
二、提升歌曲内涵 |
三、传达民族情感 |
小结 |
第四章 歌唱的审美接受 |
第一节 感官享受 |
一、动作手势 |
二、身形表演 |
三、歌唱表情 |
四、三位一体 |
五、高音演唱 |
第二节 句法享受 |
一、速度偏离 |
二、力度偏离 |
三、换气与顿挫 |
四、个案分析 |
第三节 听众的想象性 |
一、自由想象 |
二、模拟联想 |
三、通感联想 |
四、情境联想 |
第四节 期待视野 |
一、概念的界定 |
二、合法偏见 |
三、视界融合 |
四、效果历史 |
小结 |
第五章 歌唱的创造性特征 |
第一节 歌唱想象力 |
一、生活体验 |
二、歌唱联想 |
三、审美意象 |
第二节 独创性 |
一、运腔方式 |
二、情感表现 |
三、意象表达 |
第三节 歌唱自由 |
一、真善美 |
二、诗性的歌唱自由 |
三、文化内涵 |
小结 |
结语 |
附录1 李双江大事记 |
附录2:李双江歌唱艺术教学常用语汇集 |
附录3:李双江演唱的歌曲目录 |
附录4-1: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1 |
附录4-2: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2 |
附录4-3: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3 |
附录4-4: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4 |
附录4-5: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5 |
附录5:普通话声、韵母四呼配合简表 |
附录6:普通话声韵母音节配合表格 |
附录7:汉语普通话辅音成阻、除阻情况表 |
附录8:汉语普通话十三辙行腔与收音表 |
附录9:歌唱语言分类表 |
附录10:歌唱语言一般规律表 |
附录11:汉语十三辙咬字收音舌位图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3)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
2.1 柏桦生平 |
2.2 柏桦诗歌创作 |
2.2.1 诗歌创作概况 |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
2.4.1 香港 |
2.4.2 台湾 |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
3.1 译介概况 |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
3.2 译介主体 |
3.2.1 译者背景 |
3.2.2 译者类型 |
3.2.3 翻译模式 |
3.3 文本选择 |
3.3.1 文本选择概况 |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
3.4 传播媒介 |
3.4.1 出版机构 |
3.4.2 网络媒介 |
3.5 社会文化语境 |
3.5.1 早期:1988-2007 |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
4.1.1 接受概况 |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
4.2.1 在法国的接受 |
4.2.2 在德国的接受 |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
4.3.1 访谈对比分析 |
4.3.2 研究内容差异 |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
4.4.1 中国大陆评价 |
4.4.2 中国港台评价 |
4.4.3 海外评价 |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
5.1.1 文本概述 |
5.1.2 文本形式分析 |
5.1.3 译本对比分析 |
5.1.4 译者风格评析 |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Golem-20世纪早期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表现主义建筑师群像 |
第一节 表现主义相关团体 |
第二节 表现主义建筑师 |
第二章 表现主义建筑的认识论基础 |
第一节 知觉 |
第二节 情感 |
第三节 意志 |
第三章 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来源 |
第一节 视知觉与身体 |
第二节 抽象语言 |
第三节 建筑形态学的雏形 |
第四节 哥特式与现代性 |
第四章 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及材料语言 |
第一节 空间 |
第二节 色彩 |
第三节 玻璃 |
第五章 超越和回归:表现主义建筑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崇高与粗蛮(Roheit) |
第二节 神秘性与象征性 |
第六章 落选者:表现主义建筑的衰落 |
第一节 审美的政治化 |
第二节 审美的经济性 |
第三节 民族形象塑造 |
结语 现代主义的神圣诞生? |
参考文献 |
㈠着作类 |
㈡论文类 |
附录 |
㈠表现主义建筑相关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国际足球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二、本体论:足球报道的自身规律 |
(一)足球报道的国际化趋势和跨文化传播 |
(二)小众化传播趋势下足球报道的专业化要求 |
(三)现场化足球报道的细节化呈现 |
三、业务论:当前足球报道业务发展现状与问题 |
(一)主要国家世界杯报道的特点分析 |
(二)中国世界杯报道的包容性和娱乐化倾向 |
(三)中国世界杯报道互动性传播分析 |
四、观念论:国家意识形态对足球报道的影响 |
(一)足球运动与政治的关联 |
(二)“维护”观念背景下足球报道的典型作用 |
(三)民族主义情绪和媒介霸权对足球报道的影响 |
五、组织论:国际足联等体育组织传播策略与足球报道 |
(一)国际足联等机构传播主动权的掌控及对足球报道的影响 |
(二)国际足联等机构专业性传播要求与媒体报道的契合 |
(三)广告赞助因素对国际足联等机构传播政策的影响 |
(四)国际足联等机构价值观传播及对足球报道的影响 |
六、版权论:当前着作权环境对足球报道的影响 |
(一)足球赛事着作权的争议与否定 |
(二)足球赛事报道着作权现状分析-以电视转播为例 |
(三)足球赛事报道版权市场特征及其影响 |
七、本土论:中国足球报道的变革与坚守 |
(一)中国足球报道的风格演变 |
(二)中国足球的典型报道和地域性冲突 |
(三)中国足球报道在扬弃中需要的坚守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6)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基础资料 |
三、研究方法和论述构架 |
第一章 福建钢琴音乐的萌芽(1840-1911) |
第一节 近代福建社会的变迁 |
一、鸦片战争与福建 |
二、近代福建文教事业的兴起 |
第二节 钢琴初传福建 |
一、近代福建的西洋音乐文化活动 |
二、键盘乐器的运用 |
三、福建新音乐教育的启蒙与钢琴音乐教学活动 |
第二章 福建钢琴音乐的初步发展(1911-1949)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福建社会的变革 |
一、民国时期的福建政治与经济 |
二、"五四"运动与福建的文化教育 |
第二节 钢琴教育的初步发展与专业性教育的萌芽 |
一、教会大学的钢琴教育 |
二、福建音专的钢琴教育 |
三、其他教育机构中的钢琴教学活动 |
第三节 钢琴音乐的传播与交流 |
一、教育活动中钢琴音乐的传播 |
二、抗战活动中钢琴音乐的传播 |
三、鼓浪屿的钢琴音乐交流活动 |
四、闽籍作曲家江文也的钢琴音乐创作 |
第三章 福建钢琴音乐的曲折前进(1949-1977)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社会的发展 |
一、福建的政治与经济 |
二、文教事业的发展 |
三、福建的对外文化交流 |
第二节 钢琴音乐交流活动 |
一、福建本土钢琴演奏的沉寂 |
二、福建籍钢琴演奏家的创举 |
第三节 钢琴教育的酝酿 |
一、福建本土的钢琴教学情况 |
二、福建籍钢琴教育家在省外 |
第四节 钢琴音乐创作的探索 |
一、江文也的钢琴音乐创作 |
二、殷承宗的钢琴音乐创作 |
三、福建乡土情怀的钢琴音乐创作 |
第四章 福建钢琴音乐的繁荣发展(1978-200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福建社会 |
一、社会的发展与学校教育的矛盾 |
二、福建对外文化交流的新发展 |
第二节 欣欣向荣的钢琴音乐交流活动 |
一、福建本土的钢琴交流活动 |
二、闽籍钢琴家在世界各地的演奏 |
三、钢琴制造业及相关产业 |
第三节 钢琴教育的普及性与专业性发展 |
一、钢琴教育的普及性发展 |
二、专业性钢琴教育再次起步 |
第四节 多元化的钢琴音乐创作 |
一、鼓浪屿专题的钢琴创作 |
二、福建乡土气息的钢琴音乐创作 |
三、现代钢琴音乐创作 |
第五章 福建钢琴音乐发展的特征与成因 |
第一节 福建钢琴音乐发展的特征 |
一、时代性特征 |
二、地域性特征 |
三、开放性特征 |
第二节 福建钢琴音乐发展的成因 |
一、基督教传播的影响与作用 |
二、福建人文地理的影响与作用 |
三、闽南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现代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
0.2.1 研究目的 |
0.2.2 研究内容 |
0.2.3 研究方法 |
0.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0.4 相关研究综述 |
0.4.1 国外有关体育设施的研究 |
0.4.2 国内有关现代体育设施的研究综述 |
0.5 论文的整体框架 |
0.6 论文的格式 |
注释和参考文献 |
第一章 现代体育与城市生活 |
1.1 体育与体育发展历程 |
1.1.1 体育的概念 |
1.1.2 我国体育发展历程 |
1) 我国古代体育的发展 |
2) 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 |
3) 新中国体育的发展 |
1.1.3 国外体育发展历程 |
1) 国外古代体育的发展 |
2) 国外近现代体育的诞生与发展 |
1.2 现代体育的构成与特点 |
1.2.1 现代体育的构成 |
1.2.2 现代体育的特点 |
1.3 现代体育与城市生活 |
1.3.1 现代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1.3.2 现代体育充实了城市居民生活闲暇时间 |
1.3.3 现代体育改善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
1.3.4 现代体育拓展了城市居民生活空间 |
1.3.5 现代体育成为城市的“名片” |
1.4 本章小结 |
注释和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 |
2.1 现代体育设施的概念和内容 |
2.1.1 现代体育设施的概念 |
2.1.2 现代体育设施的类型 |
2.1.3 主要体育设施类型的内容 |
1) 体育中心 |
2) 体育场 |
3) 体育馆 |
4) 健身房 |
5) 球类运动设施 |
6) 水上运动设施 |
7) 冰雪运动设施 |
8) 射击射箭场 |
9) 自行车赛车场 |
10) 其他运动设施 |
2.2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
2.2.1 城市与城市发展 |
1) 城市 |
2) 城市发展 |
2.2.2 城市化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
1) 城市化的概念 |
2) 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
2.2.3 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 |
1) 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与各时期的城市化水平 |
2)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
2.3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受限于城市发展 |
2.3.1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受限于城市规划 |
1) 体育设施是城市公共设施的一个门类 |
2) 体育设施的规划指标 |
2.3.2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受限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
2.3.3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受限于城市用地环境 |
2.4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发展 |
2.4.1 催化剂和推动力 |
2.4.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城市跳跃性发展 |
2.4.3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发展的具体表现 |
1) 建成了一批高质量的体育设施,提高了城市人均拥有体育设施的指标 |
2) 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城市形象 |
3) 调整了城市形态,优化了城市结构 |
4) 传播了体育文化,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发展 |
5) 带动了经济增长,加速了城市发展 |
2.4.4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负面效应 |
2.5 我国城市发展对现代体育设施建设的新要求 |
2.5.1 我国体育设施的现状 |
2.5.2 对体育设施数量上的要求 |
2.5.3 对体育设施类型上的要求 |
2.5.4 对体育设施多功能性的要求 |
2.5.5 对建设大型体育设施的要求 |
2.6 本章小结 |
注释和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 |
3.1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对体育设施建设要求 |
3.1.1 大型运动会的概念 |
3.1.2 大型运动会对体育设施建设的要求 |
3.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在城市中的布局 |
3.2.1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规划指标 |
3.2.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选址 |
1) 选址方向 |
2) 基地选择 |
3)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选址与城市总体规划 |
3.2.3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空间分布模式 |
1)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三种空间分布模式 |
2) 三种空间分布模式的分析与比较 |
3) 来自奥运场馆建设的经验 |
4) 北京亚运会和奥运会场馆的空间布局模式 |
3.3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形态 |
3.3.1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改变了周边地块的空间形态 |
3.3.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促进了城市副中心或新城区的形成 |
3.4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3.4.1 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 |
3.4.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全面改善 |
3.5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
3.5.1 推动城市交通规划的实施,从整体上改善城市交通 |
1) 科学规划、分期实施 |
2) 建造大客运量的公共交通 |
3) 按大型运动会集散要求从整体上改善城市道路交通 |
3.5.2 举办大型运动会期间城市交通的组织 |
1) 根据不同人群的交通需求组织客运交通 |
2) 实施综合交通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
3) 临时交通措施和特殊状态下的交通预备方案 |
3.5.3 体育场馆的总平面交通组织 |
1) 总平面规划中的流线安排 |
2) 停车场 |
3.6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 |
3.6.1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建设费用与主办城市的建设费用分析 |
1)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建设费用与主办城市的建设费用分析 |
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建设费用与主办城市建设费用的筹措 |
3.6.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带动了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开发 |
3.6.3 举办大型运动会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 |
3.6.4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城市经济全面发展 |
3.7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环境 |
3.7.1 建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 |
3.7.2 整治城市环境 |
1) 举办大型运动会的要求 |
2) 整治城市环境 |
3.8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形象 |
3.8.1 通过体育设施塑造城市形象 |
3.8.2 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形象 |
3.9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科技 |
3.9.1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应用和表现现代科技成果 |
3.9.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促进城市科技发展 |
3.10 以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城市整体建设-以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巴塞罗那的城市建设为例 |
3.10.1 巴塞罗那和巴塞罗那奥运会简介 |
1) 巴塞罗那简介 |
2) 巴塞罗那奥运会简介 |
3.10.2 巴塞罗那奥运会体育设施的建设 |
3.10.3 巴塞罗那奥运会与巴塞罗那城市整体建设 |
3.11 本章小结 |
注释和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的赛后利用与城市经营 |
4.1 赛后利用问题的提出 |
4.1.1 现代体育内涵的发展提出了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 |
4.1.2 奥运会场馆建设凸显了赛后利用问题 |
4.2 从城市经营的角度看体育设施赛后利用的对策 |
4.2.1 城市经营的内涵 |
4.2.2 我国体育设施的赛后利用现状和原因 |
1) 我国体育设施的赛后利用现状 |
2) 我国体育设施赛后利用问题的原因 |
4.2.3 从城市经营的角度看体育设施赛后利用的对策 |
1) 综合考虑各种要求,制定赛后利用总体方案 |
2) 配合总体规划,合理配置场馆资源 |
3) 明确对象,综合经营 |
4.3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赛后利用和经营的方式 |
4.3.1 注重体育设施的多功能使用问题 |
4.3.2 把体育设施建在高等院校内 |
4.3.3 以俱乐部形式经营体育设施 |
4.3.4 开发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
4.3.5 以体养体,以商养体 |
4.4 本章小结 |
注释和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大众体育设施建设与社区更新和发展 |
5.1 大众体育与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
5.1.1 国外大众体育的兴起与特点 |
1) 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大众体育 |
2) 政府重视和推动大众体育发展 |
3) 十分重视大众体育设施建设 |
4) 大众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5.1.2 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与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
1)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内容与特点 |
2) 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
5.2 大众体育设施的发展方向 |
5.2.1 现代体育的发展方向 |
5.2.2 我国大众体育设施的现状 |
1) 数量与质量 |
2) 服务对象与定位 |
3) 布局与结构 |
4) 项目设置与功能组成 |
5.2.3 大众体育设施的发展方向 |
1) 面向群众、重在参与 |
2) 营造环境、复归自然 |
3) 综合经营、持续发展 |
5.3 大众体育设施建设与社区更新和发展 |
5.3.1 社区体育设施的规划指标 |
1) 社区的概念 |
2)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规划指标 |
5.3.2 大众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社区更新和发展 |
1) 我国社区体育设施的设置形式 |
2) 大众体育设施建设与社区更新和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注释和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案例研究—以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设与南京河西新城区的开发为例 |
6.1 我国现代体育设施建设模式的变化 |
6.1.1 从场馆单体建设到体育中心建设 |
1) 体育场馆单体建设的实践 |
2) 体育中心的建设实践 |
6.1.2 从体育中心建设到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 |
6.2 南京奥体中心建设的背景和场馆规划设计 |
6.2.1 南京奥体中心的建设背景-第十届全运会 |
1) 申办第十届全运会的历程 |
2) 第十届全运会简介 |
6.2.2 南京十运会场馆的总体布局 |
6.2.3 南京奥体中心的立项、选址与规划设计国际竞赛 |
1) 南京奥体中心的立项与选址 |
2) 南京奥体中心的规划设计任务要求 |
3) 南京奥体中心的规划设计国际竞赛 |
6.2.4 南京奥体中心的实施方案评述 |
1) 南京奥体中心实施方案简介 |
2) 南京奥体中心实施方案规划设计评述 |
6.3 南京奥体中心建设与南京河西新城区的开发 |
6.3.1 南京奥体中心建设-南京河西新城区开发的契机 |
1) 河西地区-南京主城内最后一片可供大规模开发的用地 |
2)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与《南京市河西新城区总体规划》的编制 |
3) 南京奥体中心建设-南京河西新城区开发的契机 |
6.3.2 用规划指导河西新城区的开发 |
1) 以河西新城区总体规划指导河西新城区的开发 |
2) 配合南京奥体中心的建设推进河西新城区的开发 |
3) 现有环境的整治与改善 |
6.3.3 南京河西新城区建设的特点与发展前景 |
1) 南京河西新城区建设的特点 |
2) 南京河西新城区的发展前景 |
3) 广州模式与南京的选择 |
6.4 本章小结 |
注释和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城市视角下的现代体育设施建设策略 |
7.1 规划设计策略 |
7.1.1 项目立项应符合城市发展战略的要求 |
7.1.2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
7.1.3 规划设计方案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
7.2 生态环保策略 |
7.2.1 减小规模、控制标准、节俭办赛 |
7.2.2 利用和更新现有场馆,发挥最大效益 |
7.2.3 可循环使用的体育设施 |
7.2.4 节约能源与材料 |
7.3 系统建设策略 |
7.3.1 根据建设程序和赛事要求进行系统建设 |
7.3.2 根据举办方式和城市实力进行系统建设 |
1) 基本没有新建场馆的洛杉矶奥运会 |
2) 最后一刻完工的雅典奥运会体育设施 |
7.3.3 根据现代体育的要求进行系统建设 |
7.4 可持续发展策略 |
7.4.1 平赛结合、近远结合 |
1) 在总体规划中的考虑 |
2) 单体建筑的策划 |
7.4.2 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
1) 举办大型运动会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
2) 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建设 |
3) 把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的几个策略 |
7.4.3 社会化与产业化的策略 |
1) 体育的重新定位 |
2) 体育设施建设的社会化产业化策略 |
7.5 本章小结 |
注释和参考文献 |
结 论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1.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1) 应放大对现代体育设施研究的视角,推进现代体育设施的系统化建设 |
2)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
3) 应重视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
8.1.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 不应忽视大型体育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 |
2) 应进一步加强对大众体育设施建设的研究 |
3) 应进一步借鉴和学习国外城市体育设施建设的经验 |
4) 应进一步开展城市体育设施的规划设计规范研究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1) 从城市的视角来研究我国体育设施的系统化建设 |
2) 探索了现代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 |
3) 提出了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的若干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图表索引 |
附录 2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 谢 |
(8)国际劳工标准:演变与争议(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重要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三、本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际劳工标准机制 |
第一节 概念解析 |
一、“劳工标准”与“国际劳工标准” |
二、“核心劳工标准” |
三、“社会条款” |
四、劳工标准与人权、劳工权利 |
第二节 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的由来 |
一、劳工标准和国际贸易——历史的回顾 |
二、国际劳工组织的成立 |
第三节 国际劳工标准分类 |
一、国际劳工标准的制订 |
二、国际劳工组织会员国对国际劳工标准承担的义务 |
三、国际劳工标准的特点 |
四、国际劳工公约的分类 |
五、批准公约状况 |
第二章 国际劳工标准的实施及实施所遇到的问题 |
第一节 国际劳工标准实施的途径 |
一、批准公约 |
二、软法 |
三、协议 |
四、普惠制 |
五、行为准则 |
第二节 实施国际劳工标准的行为主体 |
一、主权国家 |
二、非国家行为主体:跨国公司 |
第三节 实施国际劳工标准所遇到的问题 |
一、批准公约就能改善劳工标准状况吗? |
二、通过自由贸易协议实施劳工标准能起到保护劳工权利的作用吗? |
第三章 自由贸易协议谈判中的劳工标准问题 |
第一节 全球层次:南北对立 |
一、国际劳工标准谈判中的国家及国家集团 |
二、国际劳工标准谈判的主要议题及矛盾焦点 |
三、为什么会在自由贸易协议谈判中出现对劳工标准的谈判 |
第二节 地区层次:权力主导之下的合作 |
一、北美自由贸易协议附加劳工合作协议 |
二、欧共体一体化进程中的贸易自由化与欧盟东扩中的入盟谈判 |
第三节 国家层次:不对称条件下的合作 |
一、美国与柬埔寨纺织品服装贸易协议 |
二、美国和约旦自由贸易协议 |
三、美国和智利自由贸易协议 |
第四章 谈判以外的其他方案 |
第一节 通过生产守则保护劳工权利 |
一、生产守则的兴起 |
二、生产守则的行为主体——利益相关者 |
三、生产守则的特点 |
四、关于生产守则问题的一个案例分析: SA8000 |
第二节 非惩戒方式 |
一、技术援助和财政支持 |
二、部分国家的“主动行动” |
三、其他方式 |
第五章 劳工标准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
第一节 利益因素 |
一、冷战结束的政治经济影响 |
二、全球化:劳工标准问题凸现的原因 |
第二节 规范因素 |
一、劳工标准的全球公共物品特性 |
二、规范的发展因素 |
三、人道主义的关注 |
第三节 权力因素 |
一、美国的贸易政策与劳工标准 |
二、美国的劳工组织、贸易自由化和劳工标准 |
第六章 案例(1):童工问题 |
第一节 有关童工的认定 |
一、世界范围的童工现象 |
二、关于童工的定义 |
第二节 美国及有关国家对亚洲国家童工状况的看法 |
一、童工劳动能否带来经济效益? |
二、在什么领域消除童工劳动? |
三、怎样消除童工劳动? |
四、并非所有的人都认为消除童工劳动是天经地义的 |
五、美国在童工劳动方面的做法 |
第三节 美国与亚洲国家就有关童工问题的谈判 |
一、孟加拉模式:多方介入——动用普惠制筹码 |
二、巴基斯坦模式:多方介入——施压跨国公司——增加供销渠道障碍 |
第七章 案例(2):结社自由 |
第一节 有关结社自由的认定 |
一、对结社自由的认定 |
二、结社自由的影响 |
三、面临组织障碍的工人群体 |
第二节 国际自由工联控告缅甸政府结社自由案 |
一、起诉的原因 |
二、缅甸政府的答复 |
三、国际劳工组织的建议 |
四、启示 |
第三节 美国的结社自由状况 |
一、美国关于结社自由的规定 |
二、国际人权标准之下的美国的结社自由 |
三、沃尔玛案例的启示 |
第八章 中国与国际劳工标准 |
第一节 中国在劳工标准方面与其主要贸易伙伴间所发生的纠纷 |
一、中美、中欧贸易纠纷 |
二、中国在劳工标准方面与美国和欧盟的分歧 |
第二节 中国对国际劳工标准的基本原则和态度 |
一、中国在国际劳工组织中的活动 |
二、中国对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劳工标准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
第三节 童工问题对中国的启示 |
一、国家层面的努力 |
二、各地实施具体措施对非法雇用童工者予以处罚 |
三、中国在童工问题上依然存在着问题 |
第四节 关于组织权问题 |
一、问题与挑战 |
二、评述 |
三、中国的发展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国际劳工组织178个会员国批准公约的统计(截止到2005年6月1日) |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批准的国际劳工公约(截止到2005年6月1日) |
附录三、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劳工公约(截止到2005年6月1日) |
附录四、适用于澳门的国际劳工公约(截止到2005年6月1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2004年Bárány协会第23届国际大会在法国巴黎闭幕(论文参考文献)
- [1]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D]. 杨荷泉. 山东大学, 2021(11)
- [2]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D]. 张艳林.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3]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4]Golem-20世纪早期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美学研究[D]. 宋凌琦.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5]国际足球报道研究[D]. 戴进. 上海大学, 2016(02)
- [6]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D]. 廖红宇.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7)
- [7]现代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D]. 胡振宇. 东南大学, 2006(04)
- [8]国际劳工标准:演变与争议[D]. 佘云霞. 外交学院, 2005(04)
- [9]2004年Bárány协会第23届国际大会在法国巴黎闭幕[J]. 程俊萍.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