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国力的逐渐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呈现了日益增长的趋势。而对于百姓的需求,政府单元治理压力增大,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健全,风险社会的来临,更是加大了政府治理难度,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管理”以及第三部门和公民个人为主体的“社会治理”局限性日益突出,强调政府、社会与市场的合作,于是“多中心”治理理论诞生并逐渐在历史舞台中占有一席之地。公民的有效参与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共管理的满意度,提升政府部门管理效率,促进国家政府的建设和和谐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途径有了新的变化,本文从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重要意义出发,讨论了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创新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公民参与
1、前言
社区是公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聚居地,也是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重要实现地。“社区”这个词汇是舶来品,但中国从原始的部落社会开始群体的聚集便已经是社区的雏形,且从传统历史政治开始,中国的政权机构一般就只延伸到县级,所谓“国权不下县”,这其中主要依靠的就是社区的自治。可是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的繁华和兴起,城市社区变得更为密集强大,“集体化”程度的提高却导致了个体积极性的下降。然而最近二三十年则是迈向了一个新的“极端”,强调个性、个体化的存在,个体的绝对主导,城乡社区产生了不断衰弱的态势,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恶果。维稳压力大、治理成本高、认同缺失、道德水平下降等诸多问题,都与当代社区衰弱息息相关。但在当下的实践中,社区自治仅依靠过去的民主政治及行政手段是难以实现的。
2、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的重要意义
公共管理实践过程中,政府部门对于提升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工作十分重视,由此可见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公民参与到公共管理,是实现公民权利的重要体现,同时公共管理取得了更好的成效,让公民能够生活在更和谐的社会氛围之中。
第二,公民参与到公共管理,有利于推动民主社会的发展,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许多的成就,政府鼓励公民参与到公共管理,为社会发展献计献策,推动民主社会的深入发展。
第三,公民参与到公共管理,有助于和谐社会的长治久安。公民是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之一,他们参与到管理过程中来,方便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切合实际的方案,满足公共管理的服务需求,提升公共管理的科学性,继而推进社会满意度的提升,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巨大作用。
3、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创新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生产与生活步入了“海量数据、高效传输”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促使公共管理服务的途径不再是从前单一地从政府到个人的扁平化路径,增加了多样化的新途径。从近几年的创新成效来看,公民众包这一种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创新机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3.1公民众包机制的兴起
公民众包是指借助互联网网络平台,将特定的工作任务发包给公民,公民根据自身情况完成任务。现阶段,公民众包模式在一些城市的公共管理活动中被广泛应用,其应用特征主要包括:公民的绝对自愿、任务的无偿性、全过程的公开性以及借助网络等。
公民众包机制的兴起主要原因来自以下三个方面:一方面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新途径,政府通过设立官方网站,公布公共管理进程、结果,并设立互动平台,让公民能够得到一种发表自己想法的有效途径;另一个方面就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尤其是身处在一个多媒体、海量信息的社会环境中,公民会得到更多社会发展的消息,并能够参与到公共管理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则是,公共管理迫切需要得到公民的认可和支持,通过及时地得到公民的反馈,能对政府管理的改进和社会进步起到良好的作用。
3.2公民众包机制下的公共管理创新
公民众包是一种新兴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方式,它开启了全新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模式,增强了公民主人翁意识及肩负的社会责任,也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借助公民众包机制,在大数据环境下,公共管理创新包括:
(1)推进社会公益
社会公益是公共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公共管理机制中,社会公益的发展往往是单向宣传,整个过程十分烦琐,且公民接触到信息源往往出现延时,参与度较低。在公民众包机制下,借助网络可以对公益项目进行更大范围的宣传,同时借助众包机制,将各个环节进行拆分,实现公益项目的高度透明,同时增加了许多可供公民选择的社会任务,例如为公益项目进行转发扩散、宣传词设计等等,公民参与社会公益的形式也不再以传统的物质来体现,继而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积极性。
(2)网络问政
网络问政是基于公民参与的公共管理创新形式,它的主要是通过网络平台连接公民与政府,进行平等沟通。网络问政是现阶段比较常见的公共管理创新形式,其具有便捷性和互动性的特征。
问政形式通过开放网络进行,网民的身份与公民等同,享有普通公民地问政权利。只需要得到互联网技术平台的支持,网络问政活动并得以开展,实现双方的同步沟通,比之传统的问政形式更加简单、便捷,从而促使公民积极地参与到其中。网络问政实现了多样性的互动,一是突破了传统问政途径、空间、程序的局限,让政府部门与公民的互动更加方面;二是实现了信息互动,政府部门以及公民对社会发展的相关事件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推动政府管理信息的公开透明化;三是实现了虚拟和现实的互动,虽然问政的环境是在网络中,但问政过程的所有问题都是关乎现实,并会在现实中解决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贵州省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不足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应清醒地看到,与居民对于贵州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相比,与“以永无止境的追求干在实处,以要谋新篇的担当走在前列”的要求相比,贵州省市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协作治理。
4.1公共卫生的发展未能及时满足城乡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城乡居民对于公共卫生的需求呈现出不同层次、多元化的趋势。城市居民对于公共卫生的需求不仅体现在身体健康上,还体现在精神健康上,而现在的公共卫生发展对于精神健康需求的回应明显不足。农村居民对于公共卫生需求的精细化程度也不断提高,而农村公共卫生资源未能及时予以满足。
4.2卫生费用上升势头过快
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不断降低卫生费用,让人民群众能享受更优质、廉价的公共卫生服务。而近年来贵州省卫生费用(总费用和人均费用)上升过快的势头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看病贵”问题在一些特定区域、特定人群中依然存在,不但直接影响了医改效果,还间接影响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内需。
4.3财政投入、人才投入还不够合理
近年来贵州虽然在医疗卫生的财政上加大了投入,但仍不足以满足全省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完全实现有序发展的需要,同时财政对城乡医疗机构投入的资金仍旧十分不均衡。与财政投入不均衡相对应的是,人才投入的不均衡。乡镇和村一级卫生机构中医疗工作者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带头人以及领域内的名医几乎空缺,加之待遇和社会地位不够高,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出现断层。这直接影响了基层尤其是镇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的水平。
5、公民网络参与协同治理公共卫生服务的解决路径
5.1提高公民网络参与协同治理的灵活性、自主性和互动性
过去,传统的公民政治参与形式仅限于投票、信访、听证等几种途径,且多采用报纸、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介进行宣传参与,中间环节多,统计方式繁琐,参与效率低,信息传递也易受阻。而在如今大数据时代,网民不再受到时间、空间局限,可以实时通过政府网站了解参与,参与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采取论坛、微博、网站投票或者留言建议征集等多种方式参与,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管理,影响政治决策,大大提高了灵活性。
公民网络参与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朝公民推送相关政策的单一方式,提高了公民参与的自主性。公民可自主选择所感兴趣想参与的政策方向,根据自我情况献计献策,扩大了公民参与的自由度,也突破了传统政策参与方式的局限,可让公民充分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和政策建议。
在传统政治参与中,公民往往都是被动、单向去接受政府信息,而网络参与可以丰富参与途径,且让每一个公民都能有进入参与环节的权利,也实现了信息交流的公平性和互动性。在公民网络参与协同治理下,公民既是公共政策信息接受者,也是网络民意发布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表达方式克服传统参与模式可能造成的单向壁垒,有利于公民表达自身利益诉求,也有利于政府借助网络了解民情舆论,及时与网民保持互动。
5.2将政府一部分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
协同治理需要发挥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功能,实现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社会组织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政府和市场都会失灵。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移,必然要求不同的社会组织去承接转移出来的这部分职能。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是在涉及到公共卫生的某些领域,政府可吸收部分社会组织来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管理;二是随着职能的变化转移,政府能够将一部分管理权力下放给相关社会组织,比如医疗卫生中的一些鉴定工作由社会组织来承担更具有公信力;三是可以向相关社会组织购买外包服务,如某些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可由政府向相关卫生行业组织或非国有医院购买急需或备用的医疗服务进行应急处理。
5.3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制度
财政制度是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只有真正建立和完善贵州农村卫生转移支付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贵州农村的公共卫生经费,确保贵州省的每一位居民无论是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在相对贫困的山区,都能平等地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快推进步伐,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提高弱势群体、农村地区居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
5.4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以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统领,改变地方官员升迁考核标准,将公共卫生均等化作为评价指标之一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最大程度增进民众福社,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公平,发挥新的评价体系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倒逼作用。变对上负责为对下负责,以公众满意度作为指标来评价地方政府政绩,这既是民主和正义的需要,更是杜绝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失真的必要措施。
6、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公民、政府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交流途径更加多元化,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升,从而形成了公民与政府管理的新合作管理关系,公众不再仅仅是公共服务的顾客,而是作为合作伙伴与政府共同提供公共服务,公民的行为边界从消费公共服务拓展至主动参与服务提供、与政府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曾焕奎.论我国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3).
[2]李燕.公共管理中的众包机制: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J].探索,2018(5).
[3]徐庆利,臧传敏.公共危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路径构建[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8(4).
论文作者:王妃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公民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公共卫生论文; 社会论文; 政府论文; 网络论文; 均等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