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冬季饲养管理技术_奶牛论文

奶牛冬季饲养管理技术_奶牛论文

奶牛冬季饲养管理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奶牛论文,冬季论文,饲养管理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北方冬季多偏北风、雨雪稀少、寒冷干燥,又是漫长的枯草期,奶牛如何越冬,便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一般奶牛的产奶量,进入11月份以后逐渐下降,直到来年3月份才开始上升。据实验得知,当气温在12℃~16℃时,奶牛的产奶量为最高。当气温超过25℃或低于7℃时,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体重均有下降。因此,冬季奶牛必须注意防寒,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满足营养需要。奶牛在产奶期的新陈代谢十分强烈,需要的营养多,而且要全面,产奶期的营养需要,包括,奶牛本身维持营养需要,产奶需要,怀孕需要,对青年奶牛还有生长发育需要。除了干奶期(成年牛干奶期为40-45天,青年牛60-70天),营养可以减少外,其它时间营养都不能减少。只有满足了它的营养需要,才能生产出量多质好的牛奶。特别是产奶需要的营养相当多。一头牛要产几十公斤奶,奶里有12-13%的干物质,都是靠喂给的饲料中取得。所以,每年从10月下旬开始,就应增加奶牛的精饲料喂量,并要合理搭配。如豆饼或花生饼约为20-25%,玉米,大麦为35-40%,麸皮40-45%,食盐占2%,贝壳粉、骨粉为3-5%。同时,应喂给足量优质干草和多质干草和多质饲料。产奶牛吃多少草,与它本身体重和干草质量有关。一般100公斤体重可采食干草3-5公斤,每喂3-4公斤青绿饲料,就减少1公斤干草的喂量。但是每天每头奶牛至少要喂6公斤干草,不得再低,青贮饲料是养牛必不可少的饲料,无论从提高产奶量,还是降低饲料成本都有重要的作用。每天每头奶牛可喂15-25公斤青贮饲料。产奶牛冬春季的日粮中应添加块根,最好是胡萝卜,每头每天10-20公斤,马铃薯、地瓜或甜菜10-15公斤。但是甜菜、马铃薯、地瓜中缺少蛋白质,喂时饲料中应补充蛋白质饲料。精饲料,一般可按每产3-5公斤奶给1公斤精饲料的比例喂。冬天要适当增加喂饲次数,有些高产奶牛每天可喂4-5次。

二、采取保暖御寒措施。牛舍内最适宜温度是16-20℃,奶牛若长期处于低温情况下,牛体大量散失热量,经济受损,降低牛的抵抗力还容易患病。因此到了冬天要及早动手堵塞好牛舍墙四周的漏洞,防止寒风侵入,牛舍内的门窗要装好玻璃或糊好纸,挂上草或布的门窗、窗帘,防止穿堂风。圈内铺厚褥草,没有条件可铺干土,防止冻坏乳房。要做到牛舍、饲料、饮水“三暖”。成年牛的舍内温度要保持在6℃以上,育成牛舍的温度,要保持在5℃以上。不喂带冻霜、发霉的饲料。饮水槽要放置在向阳温暖处。饮水要饮温水,如果没有温水条件,可直接打井水(冬天井水温度可达到10℃以上)。

三、保持牛舍干净卫生,防疾病。冬天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加上牛舍通风不好,牛舍常处于寒冷、阴暗、潮湿。奶牛长期拴在里面,如果不注意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消毒,改善牛舍环境,就可能导致呼吸道传染病或患风湿关节炎,疥癣等疾病。因此,每天中午趁天气晴朗把牛放出舍外活动,进行牛体刷洗,使牛得到2-3小时的日光浴。牛舍内粪尿及时清理。牛栏圈舍及用具等,每隔半月用1%火碱水或10-20%热草木灰水(新鲜草木灰0.5-1公斤,加水5公斤,煮沸,澄清后趁热用)喷洒消毒。在生产母牛还要经常用温水刷洗其后躯和乳房,特别要注意保持乳房及周围的干净卫生,防止细菌侵入而引起乳房炎病。

标签:;  ;  ;  

奶牛冬季饲养管理技术_奶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